再忍幾天,外地人馬上回來了

撰文 | 龍淑儀

出品 | 網易浪潮工作室

每逢春節,大城市都會上演一場中國獨有的人口大遷徙。

數以億計的外地人從大城市回到自己長大的縣城、鄉鎮和農村。而那些留在大城市生活的人,突然發現,連點個外賣都沒有人送上門了。

也有另一部分人歡欣雀躍,認為這才是城市本來應該有的清凈,外地人走了就不要回來。

如今的大城市真的離得開外地人嗎?逢年過節時的空巷,到底是大城市的幸運,還是危機?

你離不開外地人

在互聯網上,有這樣一種非常經典的排斥外地人的理論:都是外地人搶佔了我們的資源,害我們找工作這麼難!

確實,我們的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外地人佔據了很大的比例,即便是最保守的廣州也有533.86萬的外來常住人口,佔總人口38%,北京和上海的外地人口比例也分別佔到38%和40.5%。

與廣州毗鄰的深圳最厲害,儘管2016年深圳市官方公布的常住人口是1191萬,但同年公布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在職職工1000萬人,按這個比例,84%的深圳人都是在工作的青壯勞動力,是非常不合理的。

每年春節結束,就有大量外地打工者就返回深圳尋找工作 / 視覺中國

深圳到底有多少外地人?2016年深圳禁摩,深圳交警在一次新聞通氣會上不小心透露,「摩的會影響影響居住生活在深圳的2000萬居民的舒適、安全出行」。扣除戶籍人口404萬,深圳的外地人口約1596萬,佔比79.8%——這意味著10個深圳人里,有8個都是外地人。

如果他們都走了,城市確實空了,同時,城市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癱瘓。

外地人做著本地人不屑做的苦力活。北京市快遞71.4%和餐飲行業73.2%都是靠外地人在運轉,趕走了外地人,快遞停了,吃不到外賣,首先面臨的就是漲價。2018年春節期間,順豐等快遞公司會加收每單10元的快遞費,北京出現了5-10萬保姆缺口,平時護工均漲價40-60元/小時不等。

2015年12月1日,北京空氣重度污染。一位快遞小哥用衣物遮住口鼻仍在送快遞 / 視覺中國

一線大城市所有行業想要正常運轉,都離不開外地人。在北京,各行各業的外地人比例都達到了驚人的70%以上。更要的是,「外地人」並不等於「底層勞動者」,他們同樣佔據了大城市的食物鏈頂端,這早已是不爭的事實。

在上海,第三產業與高端人才需求遠遠超過了本地能供應能力,一些高收入行業,例如計算機軟體硬體外地人佔比71.4%,基金、證券、投資佔比83.33%,公共管理、社會組織94.16%都是外地人。

不客氣的說,他們才掌握著城市的未來。在這一點上,城市規劃者也有共識,例如深圳、上海都有海歸留學生、高學歷研究生優先積分落戶的政策。

2016年,江蘇南京江寧區人事局,有專門的高層次人才服務綠卡窗口 / 視覺中國

2016年,江蘇南京江寧區人事局,有專門的高層次人才服務綠卡窗口 / 視覺中國

這些高級外地人才搶了本地人的工作嗎?其實,每增加一個高科技行業就業崗位,就會帶動五個服務業的就業崗位,其中三個為生活服務業崗位。他們是在創造就業,而不是搶佔資源。

外地人與城市發展之間,遠遠不是本地人叫囂的「搶了我的工作」這麼膚淺,相反,真正進入大城市中心市區的人很少,他們中的多數是在努力地擴建城市的邊緣。

我們再往前追溯,2000到2003年,上海市9個中心城區外地人口幾乎沒有增長,徐匯(-12.05%)和靜安(-8.41%)甚至出現了負增長。相反,10個郊區縣的外來人口卻出現大幅增長,增幅高達43%,尤其是松江(70.87%)、青浦(60.58%)、嘉定(57.52%)3個區增長幅度最大。

2016年8月27日,因地產開發,上海地鐵九號線松江大學城站旁樹立了水泥叢林 / 視覺中國

這與當時上海在這三地「173平方公里開發區」計劃密切相關,建設新開發區需要大量勞動力,有些企業為了招到足夠數量的員工,招工中對工人的文化水平要求從高中以上降到了初中以上。

儘管後來173開發區不了了之,但外地人口留下來了,2005年松江大學城建成,松江、嘉定通往上海市區的地鐵陸續開工,途徑松江新區和嘉定的兩條地鐵9號線、11號線分別在2007年和2009年投入運行。

如果不是外地人湧入一起建設,大城市的規劃根本不會到今天的面積,北上廣是變成大城市,還是大縣城,地鐵能否修到你家門口,或許還是個疑問。

城市這麼糟,不怪外地人

既然外地人的到來,推動了城市的建設,為什麼他們讓城市更擁堵了?還抬高了城市的房價?這又是另一種在互聯網上相當熱門的「反外地人」言論。

那麼交通擁堵、醫療資源緊缺、上學排不上隊、住房緊張,這些真的是由外地人造成的嗎?

高架橋上擁堵的車輛,是北京夜色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 視覺中國

這些問題表面上看上去是人口聚集帶來的,根源其實在公共資源短缺。

從公共交通來說,城市面貌與人口密度,並沒有那麼直接的關聯。上海面積6340平方公里,人口2415萬,人口密度剛剛達到3809人/平方公里。相比之下,整個東京都面積2191平方公里,包含23個特別區和多摩地區,人口密度達到了6158人/平方公里。

相比上海,為什麼東京更秩序井然?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東京的公共交通遠比上海發達。

2017年建成17條地鐵線路後,總長637公里接近東京地鐵的兩倍,但密度和數量上遠遠不及東京地鐵。

先看東京的:

再看上海的:

換句話說,不是我們的人太多,而是地鐵太少。

密度和數量不夠,帶來了整體運行效率的低下。例如從大阪關西機場到京都站100公里左右的路程坐機場特快只要76分鐘,而上海浦東機場到虹橋機場,50公里路程坐軌道交通需要2個小時。我們的城市地鐵運行效率與數量都還有極大的提升空間。

同樣,大城市擁堵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的城市道路密度太低了,循環不暢通。2016年《自然》雜誌上發布了一篇研究,來自芝加哥伊利諾伊大學的研究者繪製了全世界80個城市的開放街道地圖,如下圖:

不難發現,夜色下的北京主要環路上燈火通明,但從二環之外就開始出現大面積的黑暗區域,遠遠不及洛杉磯、東京、紐約的城市街道密集度。

如果說上世紀90年代中國的城市規劃才開始起步,設計之初並沒有考慮到人口爆炸的現狀,那麼30年過去了,依然沒有做好準備迎接更多的外地人。

相反,一線城市採取了簡單粗暴的限流措施,變相地驅趕外地人。從2004年開始,北京開始搖號購車、限行,即便如此,首都依然是首堵,2017年以全年擁堵1549小時佔據全國城市擁堵排行榜第一。

而且這種人口管控,越來越「潤物細無聲」。例如,外地律師想到上海工作,辦理律師從業資格證,就必須先有居住證,但要辦居住證必須繳納一年以上的租房稅——一種房租之外、房租5-10%的房屋租賃稅。

在上海,各種大小人才招聘會上都有《上海市居住證》政策的諮詢專櫃 / 視覺中國

或許有本地人會反駁,你享受了上海這麼好的環境,每年多交1、2000塊錢怎麼了?但他們忘了,律師已經是我們這個社會中有一定職業門檻的工作,從中高端職業群體就開始變相趕人,保不齊哪一天公共資源不夠了,就開始砍有戶口的本地人了。

另外兩個本地人十分珍視的公共資源,就是孩子的上學機會和醫生床位都被外地人搶了。

要搞清楚大城市上學為什麼這麼難,首先要明白,今天的大城市教育規模是被人為縮減的,城市的潛力遠遠不止如此。

1996年之前,北京、上海小學階段在校生都在100萬人以上,2006年因為大規模拆民辦學校,學生人數降至最低點,分別為47萬人、53萬人,此後才開始緩慢上升。廣州市小學階段在校生2006年達到歷史最高點89萬人後,開始緩慢下降,2012年為82萬人。

2010年12月17日凌晨,丰台一個民工子弟幼兒園被拆,挖掘機、推土機瞬間讓幼兒園化為廢墟 / 視覺中國

其次,本地人的醫生、床位不是被外地人搶了,而是本身就不夠。醫生數量的增速遠遠沒有趕上人口數量,2015年底,上海常住人口相比2005年前增加了637萬人,執業醫師4.4萬人,相比10年前,醫生僅增加了1.9萬人。

醫生為什麼這麼少,2005年-2015年大陸培養了470萬名醫學專業畢業生,而醫生總數只增加了75萬。為什麼留不住學生,答案不言而喻。

大城市得靠外地人養老

不僅是城市裡的年輕人抱怨,城市的老一輩城市居民也憤恨得咬牙切齒:這些外地來的民工,要國家給他們提供社保、養老金,搶走了原本屬於我的養老金!

這種荒誕無知的指控,是給外地人潑的髒水中最令人無語的一種,因為流動人口在不斷為大城市的養老金做貢獻,這是基本的常識。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承認一個事實,中國早已在養老金的泥潭裡沉淪多時。2016年,中國養老金年收入35058億元,比上年增長19.5%,年支出31854億元,比上年增長23.4%。支出增幅大於收入增幅,養老金的水池很快就要虧空了。

2012年3月22日,北京一私人養老院內。一位患老年痴呆的老人獨自坐在走廊里 / 視覺中國

目前,已經有13個地區的養老金結餘無法支撐1年以上,最嚴重的地區就是東北三省,黑龍江省的養老金早已虧空,赤字232億元。為什麼?因為東北人口流失是全國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外地人口流失對養老金的影響有多大?首先,我們要搞清楚養老金的收發模式。養老金的賬戶實際上只是一個記賬的賬戶,裡面的數字只是你在退休後享受養老金水平的計算基數,而實際上你賬戶里的錢已經被用來支付給當下的老年人了。

換句話說,今天正在工作的我們,未來的養老金就要靠下一代的年輕人努力工作、不斷交養老保險金。毫無疑問,佔大城市70%勞動力的外地人口,是城市養老金的重要來源。

2017年2月16日清晨六點,濟南,近千名農民工在路邊等待「趴活」 / 視覺中國

在嚴峻的老齡化趨勢之下,從2015年到2030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每年少則減少89萬人,多則減少270萬人;就在前幾年,上海的養老金常常入不敷出,每年需要財政大量補貼。

上海市社保局的數據顯示,2010年上海的養老金餘額是負103.54億元,但在2011年突然轉負為正,變成了211.61億元,就是因為上海市政府在2011年6月出了一項社保新政,把原本的來滬就業人員綜合保險變成了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納人數立刻增加了384萬人,與2010年繳納來滬就業人員綜合保險的404萬人的數量大致吻合。

北京的情況與上海相近,扣除農村戶籍,北京僅有600餘萬城鎮戶籍人口會參加職工養老,但北京繳納職工養老的有1187.5萬人,500萬左右的差額都是非京籍勞動力貢獻的。

2014年12月9日北京,農民工離開建築工地。據估計,中國有超過4000萬名建築工人從小縣城到大城市打工 / 視覺中國

四大一線城市中最開放的深圳,2016年全市有1000萬人繳納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前文提到,深圳的戶籍人口才404萬,也就是說,60%的養老金都是外地人口貢獻的,或許這才是「來了都是深圳人」這句話真正的含義。

不僅如此,外來人口的貢獻遠遠大於城市為他們的付出。

據上海大學劉玉照教授的數據,2015年上海為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小學+初中)的財政支出88.68億,當年110萬非戶籍人口及其單位至少繳納了526.5億社保費,讓上海2015年基本養老盈餘173億,如果扣掉他們的貢獻,養老金瞬間變成虧空353億。

2006年9月1日南京明光雙宇外來工子弟小學一名因報名晚了未能入學的孩子,蹲在校室門口,2010年,學校遭遇4次搬遷後最終關閉 / 視覺中國

因此,大城市想要解決養老金問題,只有一條路,讓源源不斷的年輕勞動力進來,提高城市的勞動生產率,為養老金金庫持續納稅。

外來人口這麼多好處,為什麼現在有些城市還特別囂張,要趕走外地人?其實是因為他們鑽了養老金政策的空子。

從2011年開始,城鎮企業職工(包括農民工)一旦參保養老保險,就不能退保。轉移接續手續,需要繳納12%的統籌金額才能轉走,8%留在當地,個人帳戶全部轉移。但在實際操作中,能夠成功轉移個人賬戶的並不多,因為城市流動人口中主要是農民工,他們在城市就業和打工年限很難滿足15年以上的年限,因此,在退休之後幾乎很難享受到養老金的福利。

他們在城市裡打工時繳納的養老金留給了大城市,補貼了城市,自己卻要被逼回小縣城老無所依。

大城市管理者和土著們忘了,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是踩在這些外來打工者的肩膀上過來的。

微信搜索浪潮工作室(微信ID:WelleStudio163),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閱讀原文請點擊:再忍幾天,外地人馬上回來了

參考資料:

[1]2016中國人口就業統計年鑒

[2]上海市2010年人口普查資料.中國統計出版社

[3]Population Aging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Judith Banister,David E. Bloom,Larry Rosenberg. PGDA Working Paper No. 53 . 2010

[4]WorldPopulationProspects?.UnitedNationsPopulationDivision,DepartmentofEconomicsandSocialAffairs. . 2013

[5]Demproj:a Computer Program for Making Population Projections. USA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oftware Spectrum,Version 3.47 . 2010

[6]Economists Arguing over China』』』』s Economic Growth Rate. Wang Qing et al.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 2011

[7]Basten, S., & Jiang, Q. (2015). Fertility in China: An uncertain future. Population studies, 69(sup1), S97-S105.

[8]Wang, X. R., Hui, E. C. M., & Sun, J. X. (2017). Population migration, urbanization and housing prices: Evidence from the cities in China. Habitat International, 66, 49-56.

[9]2016年度深圳市社會保險信息披露通告

[10]陸銘.大國大城:當代中國的統一、發展與平衡.上海人民出版社

[11]吳迪.北京市交通擁堵問題與治理對策研究

[12]聶日明.大城市應當善待流動兒童.FT中文網

[13]陳沁.宋錚.城市化將如何應對老齡化?從中國城鄉人口流動到養老基金平衡的視角

[14]王震.人口流動與養老金地區差距:基於回歸的不平等分解

[15]2015年上海市衛生計生數據

[16]上海年鑒2004

[17]楊東平,以改革創新解決流動兒童教育問題,21世紀教育研究院

推薦閱讀:

雲端上的心靈棲居

TAG:中國城市 | 流動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