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會議上,如何吸引聽眾提問?

昨天讀了篇挺無聊的論文,獨無聊不如眾無聊,發出來給你們看看。

最近有兩個知乎提問可以關注一下:

在北美大學取得教職(assistant professor)是怎樣的體驗?

當代歐美學術圈有哪些特徵?

這裡面都提到了social的重要性。學術會議是科研工作者們很重要的社交機會,除了會議間隙的閑聊,在會議進行時,報告人做報告、聽眾提問不僅是學術交流,也同樣是社交的機會。所以,如果能夠讓更多的聽眾聽自己的報告,並且有更多的人提問,那將會是一個擴大論文影響和自己社交圈的好機會。

越來越多的學術會議不止接受某一個主題的文章,而是把不同主題分到不同的分會場(session),聽眾則需要選擇去聽哪個分會場的報告。那麼,什麼樣的報告會吸引更多的聽眾呢?

去年發表在 German Economic Review 上的一篇文章,三位作者 Isabel Günther, Melanie Grosse, Stephan Klasen 研究了學術會議分會場聽眾規模和提問數量的影響因素

Günther, I., Grosse, M., & Klasen, S. (2017). How to attract an audience at a conference: Paper, person or place?. German Economic Review, 18(4), 468-491.

作者選取的研究案例是2012年在德國哥廷根大學舉行的 German Economics Association 年會(美國有AEA,德國有GEA...),那次會議的主題是「21世紀勞動力市場的挑戰與機遇」。參會的共有637人,其中做報告的有436人。數據來源除了會議組織方以及網路上公開的信息,還有論文作者在會議上做的survey。

分析過程比較簡單,就是做了個回歸,結果如下:

關於聽眾規模:

在會議第二天的上午晚些時候的報告聽眾比較多(會議共三天)

靠近咖啡供應的會場聽眾比較多

題目太長的報告吸引的聽眾少

關於提問數量:

小會場的提問比較多

年輕學者(博士生)和年老教授(或正職教授)得到的提問比較多

女性聽眾提問數量少於男性

文章做的很簡單,而且只選用了某一次會議的數據,研究結果能否擴展到其他地區也是不確定的。這種研究對於經濟學發展似乎也沒有太大意義,不過作者自己也寫到,文章主要是希望能為未來的會議組織者提供一些建議,呼籲大家重視對會議議程的安排。

對於科研工作者,特別是剛剛開始學術生涯的博士生來說,或許也有一些啟發,例如去哪個會場聽報告遇到的人會多一些。

當然,還有,coffee break 之前的那個報告結束後,最好趕緊跑去拿喝的,要不肯定得被最近會場的人給搶完了 :-)


推薦閱讀:

認識奧地利學派
原來北京的小姐只要200?為什麼小姐也降價了?
經濟學原理|供需
經濟金融系列學習(完整版)
經濟學與愛情:結構性失業與結構性失戀

TAG:經濟學 | 學術論文 | 學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