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戴鐘錶,戴的就是文化,這些表你戴對了么?

今日除夕,按照我國曆法是辭舊迎新的日子,正是因為這種根深蒂固的文化,我們返鄉歸家、聚首暢言。鐘錶何嘗不是具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文化,在《為什麼我有志於鐘錶文化之學術》(請點擊題目查看原文),我已稱引不少關於2018鐘錶文化事件的節點,在我看來,鐘錶文化內涵博大,關乎政治、經濟、宗教、科技等人類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

1月底從SIHH歸國,又遊走滬上參與鐘錶活動,回京後更忙於聚會,其間見到不少友好,大家多會提及一個主題——鐘錶生意就是講鐘錶文化,言外意,賣鐘錶就是賣文化。觀點算是明確,但思路還需梳理。消費者真的會為「你只不過是為下一代保管鐘錶」買單么?這句話看似美妙無比,不過是所有的機械錶都擁有的屬性而已,拿一個普適性的話語來彰顯自己的產品,一方面顯示說話者的自囿,一方面折射聆聽者的寡聞。

如果不去了解鐘錶文化在哪裡、不去感知鐘錶文化是什麼?商家和買家都會感受到鐘錶生意的乏味,幸好廠家還有些許新作,能夠喚醒文化的可貴性——鐘錶產業的文化、品牌的文化、表款的文化,在以下選擇中都能呈現出來。

萬寶龍

1858系列懷錶(限量100枚)

就像4810代表勃朗峰的高度,被鐫刻在此品牌的筆尖上,數字會給我們的記憶帶來深刻的標識,同樣1858也會讓我們記住瑞士鐘錶業中一份珍貴的遺產,這個年份於維萊爾創立的Minerva製表坊,是汝拉山區典型的分工製表業態的範本,它不像日內瓦鐘錶匠有同業工會的約束,當地人農閑或大雪封山時就可以在家裡製造零件,可以單獨出售零件,也可以自行組裝成為完整機芯,這是瑞士製表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因此而贏得了瑞士成為製表王國的位置。為了紀念Minerva160周年而推出的此表,讓山區與製表的關係定格在設計細節,也讓懷錶的形態回歸文化的語境中。

萬國表

IWC Tribute to Pallweber

研究瑞士製表文化的人明白,現存的製表品牌多位於法語區,像德瑞邊境的沙夫豪森也有著製表傳統,帶有一些普世意義的「國際製表公司」便是其中的代表,150年前它的創立帶來了如今德語區有一定的鐘錶話語權,雖然我並不喜歡「話語權」這個措辭(有時就是「誤導權」),但是人可以去違心,表卻不會,尤其是古董表,它們代表著過往的社會、以及社會當中人的思想,無論它的表現如何,歷史早已給了答案。在紀念表款中,我看到熟悉的面孔,就是呈現在大家面前的數字表——以數字來代替小時和分鐘,當年在6年時間裡製造了兩萬枚,如今則以手錶的形態示人,當然一切都是新造之物,只有那段品牌的文化讓人懷念。

積家表

Polaris Memovox

潛水錶在二戰後的瑞士製表領域中層出不窮,難道真的有那麼多買家需要游泳時佩戴么,我看未必,反倒是在那個機械錶的黃金時代,各個廠家要在務實層面不甘居人後,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產品觀是那個時代的主流,我愛彼時的觀念,所以更盼望現實依然有這樣的產品出現。雖然此表就是50年前同款表的復刻,雖然指針設計個人感覺不如老款經典,但是在潛水中能夠運行響鬧功能,我還是覺得有非常強的表款文化的意義。

愛彼表

Royal Oak Offshore

在當今瑞士表壇既是百年老字號,又是創始家族所擁有的廠家,屈指也數不出來,而此品牌便是一個。20世紀70年代面對石英危機的瑞士表中,能夠自成一體殺出重圍的表款有幾個,並且能在市場中平穩發展,持續被買家所喜愛的表款又有幾個?那個「皇家橡樹」的故事確實通過鐘錶世界被人們記住了,去年參加日內瓦鐘錶大獎賽之前,我去英國西南的一個小村莊遊歷,就發現了一家名為Royal Oak的餐廳,更巧的是之後在大獎賽評委會議中,居然見到了Royal Oak Offshore表款的設計師,我們現在已經成為在臉書上互相點贊的朋友,而我更希望大家為面前的這款表點贊,25年前的風骨猶存,記錄了25年前那位設計師的初心。

沛納海

Luminor Due 3 Days

在《SIHH 三大 Top 5 之技術》一文中(請點擊題目查看原文),我選擇了一款狗年生肖表作為新春的時間禮物,就在文化篇即將完結之時,我也想在除夕之夜即將到來時給大家帶來一絲節日的氣息,姑且就算是我的小聰明吧。其實鐘錶世界何嘗缺少過大聰明?鐘錶是一切機械的原型,鐘錶製造技術是一切機械製造的基本技術。如果沒有義大利人伽利略所發現的擺的等時性現象,那麼牛頓力學又如何成為從這個事實中抽象出的一般原理。所以我要向這位義大利人致敬,同時也把義大利品牌的新作介紹給大家——祝您新年平安喜樂!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賬號

時計堂

鐘錶遊學

鐘錶私塾

鐘錶資訊

鐘錶史料

鐘錶藏書

我們只做與鐘錶文化有關的事情


推薦閱讀:

來看看這些表都幾歲啦
2018年不容錯過的工藝腕錶
2018SIHH鐘錶展上的Top 技術派

TAG:鐘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