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新年越過越無趣?因為你丟了儀式感

為什麼你家的年味淡了?

最近有朋友吐槽:說生完寶寶第一年春節回老家,婆婆讓她「跳雞」。就是進門口之前,婆婆把一隻雞放門口,雞腳上面綁一隻小橘子,兒媳婦要抱著寶寶在雞上面橫跨著跳三個來回,意味著來年大吉大利……據說年三十和年初一還有更多的儀式。她說感覺自己像一個小丑。

聽完她的吐槽,我說:「要不是你婆婆這樣做,你該缺少了很多過年的樂趣呢?」她想想也覺得有道理。她想起了自己的娘家,過年除了多幾個菜,不用燒香不用拜神,過年就像過周末,的確是怪無趣的。

?儀式感會讓生活變得有趣

儀式感的魅力,就是會讓生活變得有趣,把乏味的生活攪起一層波浪。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學者Kathleen D. Vohs和相關人員曾經有過一項儀式感的研究,他們邀請了一群孩子吃胡蘿蔔,孩子們被要求吃胡蘿蔔前,先敲桌子兩下,打開袋子後,再敲兩下,最後深呼吸一次,才可以吃。第一組孩子要求嚴格按照這個程序來,而第二組孩子可以隨意變換動作或拋棄這個程序。結果一段時間後,第一組的孩子越來越喜歡吃胡蘿蔔。那是因為儀式感讓人充滿期待,容易專註其中。Kathleen一共做了4個類似的實驗,皆證實了這個結論。

儀式感,其實就好比過生日,有吹蠟燭、唱生日歌、獻祝福的儀式,跟只是買個蛋糕回家吃,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又比如把麵包或飯菜做成卡通小圖案的形狀,孩子會更愛吃;又比如一個小孩每天起床後,把頭髮梳理得筆直,把牙齒刷得乾乾淨淨,總要喝完一瓶奶的分量,然後才坐到書桌前看繪本,這也是儀式感;還比如一個玩具有包裝跟沒包裝是有區別的,當孩子得到一個玩具時,拆玩具盒子和包裝的過程,會增加孩子的期待感,促進多巴胺的分泌……儀式感,其實就像玩遊戲,玩遊戲的所有人都必須按照規矩來,才能體會到遊戲的樂趣。兒童節、生日會是一種儀式感,過年的儀式感也是同樣的道理。

?儀式感讓人更陶醉

事實上,我們出外旅遊、聽音樂會、參加馬拉松,也是儀式感在起作用。比如你帶孩子到苗寨旅遊,有經歷「攔門酒」儀式的旅遊,可能會比沒經歷「攔門酒」儀式的旅遊會更讓人回味;當你帶孩子到內蒙旅遊,穿穿內蒙服飾、跳跳內蒙舞蹈、住住蒙古包,然後你和孩子會覺得旅途更有趣。聽音樂呢?老人們常常難以理解為什麼年輕人老是往音樂會跑,「音樂不都是一個調調嗎?」穿著禮服靜靜地在會場聽,跟你穿著松垮垮的睡衣、腳踏人字拖在家裡的電腦聽音樂是完全不同的;馬拉松呢?自己跑40公里跟參加馬拉松有什麼不同呢?只要跑過馬拉松的人便會知道,一個人跑是靠意志力,在馬拉松賽場上跑,是別人的激情催著你跑。所以,還是那句話,儀式感讓人更投入更陶醉。

一位媽媽說很懷念小時候的過年。每一年的年初一早上6點,媽媽便會把他們姐弟倆叫醒,各自往他們嘴巴里塞一顆紅色的小糖果,然後把他們打扮一番,就開始發紅包。接著姐弟兩手牽著手,蹦蹦跳跳到爺爺奶奶家拜年,吃一種很甜的糖糍,不愛吃也要嘗一口,奶奶說那代表「甜甜蜜蜜」。吃完午飯後,他們會跟表哥表姐互換紅包,有時意外換了一個大紅包而驚叫不已……現在再也沒有這樣的新年了,因為現在的父母認為小糖果和糖糍太甜,不適宜食用,跟別人互換紅包沒禮貌……

?過年的儀式感,不一定要照搬老傳統

我們很多年輕的父母,常常覺得老一輩的過年傳統太繁瑣和俗氣,比如過年時不能說「不吉利」的話,年三十不洗澡不能吃團年飯,年初一才能穿新衣服,年初二之後才能過親戚家拜年……當然,每個地方的風俗都不同。其實並不是說父母帶孩子過年,一定要按傳統的儀式來,但適當讓春節過得跟平時不一樣,給孩子增加新年的趣味。比如一家人動手做一頓可口的飯菜,給孩子們發發小紅包,帶孩子外出玩耍經歷難忘的旅程,到親戚朋友家拜年,給孩子講講新年的傳說故事,一家人聚在客廳講講以前過年的小趣聞……會給孩子帶來不同的感受和經歷。儀式感,其實跟有錢沒錢沒關係,它只是一種生活態度,你重視它,並想辦法把它變得多彩,這就是儀式感。缺少了儀式感,或許就丟了生活的趣味。

有一位爸爸,把新年過得別具一格。春節的幾天,一家三口輪流每天做一個新菜,然後所有人給這道新菜評分。春節結束後,看誰的總分數高,誰便有實現一個小願望的機會。去年他7歲的兒子因為自創了兩道特色菜,而實現了騎馬的小願望。這位爸爸說,今年他們打算每一天過一種不同的過年風俗,幫助兒子了解民族文化。

所以,為什麼年味淡了?越過越無趣?因為缺了儀式感。儀式感,是把本來單調普通的事情,變得不一樣!今年,你家的春節會有儀式感嗎?

本文關鍵字:春節、儀式感、親子活動、早期教育

幼兒說,一枚親子心理諮詢師,學習國外心理學家們知識,分享科學、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推薦閱讀:

TAG:2018春節 | 親子教育 | 母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