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Emmm…

首先祝大家春節快樂,今天過後,對中國人來說才是真正的新的一年。這個專欄目前屬於自說自話的狀態,但我依然在這裡,祝我所有的學生新年有所精進,有所收穫!

這幾年,年輕一代總有這樣一個困惑:

歸根結底,為什麼要過春節?

有時候,我自己都會有這種疑問。

是的,春節意味著闔家團聚,大多數時候,也意味著吃到家人做的菜。平時習慣了各路外賣和食堂的胃,過年期間可以得到一番恩寵。

但是這不是把春節看得重於一切其他節日的理由啊。

那些這些年已經成為新民俗的習慣,比如看春晚,對於年輕人的吸引力遠不如微博上的吐槽和QQ空間里的悄悄話。當然,更不如和同學們在王者榮耀/英雄聯盟/吃雞/刀塔里開黑來得舒爽。

但我們又實實在在地,每一年除夕這一天,都彷彿收到某種感召一樣,「奔赴」節日的盛景。

哪怕,你也知道飯桌上那長篇累牘的言不由衷。

哪怕,你也知道孩子依然熊,親戚依然八卦,父母依然在思維層面處於另一個平行世界。

哪怕你也知道,夫妻之間除了相濡以沫,還有註定的潛在矛盾,勾心鬥角。

在這一天,一切瑣碎和不堪彷彿被置入一個結界。暫時地,歡聲笑語構建的防護盾把你的家庭,和這個real world隔絕開來。

哪怕,昨天你還在火車上,被不知誰家的嬰兒攪和的苦不堪言。

一年中,僅此一天;一天的意義,勝似一年。

/////////////////////////////////////////////

The day is like no other. 而這一天之所以這樣特別,是因為「儀式感」

人類需要儀式。儀式即回憶,儀式即集體記憶。弗洛伊德有一個觀點很有意思:

儀式感,就是一場白日夢(daydream)

那麼照此推理,夢境里,人不與現實世界相互作用。那麼某些顧慮也就不存在了。所以人們美好的一面,才可以沒有負擔感地釋放出來。

這一天雖然有那麼多的逢場作戲,但某種意義上,又何嘗不是一年中坦蕩和舒緩?卸下心防,擁抱家庭的感覺,是平日里難以獲得的。

關於儀式感還有一個解釋:賦予複雜無趣的事情某種特殊意義,使之變得不那麼枯燥。

這就好像勒布朗詹姆斯賽前撒鎂粉,加內特頭撞籃球架一樣。這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

道吉祥話,送或得壓歲錢,一大桌子人排好座次,八葷八素如何分配。那些繁複的規矩,只有在這一天,才看上去容易接受。

/////////////////////////////////////////////

春節前,應該很多人都看了陳可辛的賀歲微電影《三分鐘》。在電影里,這個春節里,作為列車員的母親僅有三分鐘的停靠時間,而這就是她全部的可以和兒子重逢的時間。

然而為了這三分鐘,這位母親輾轉反側,在列車上徹夜難眠。而孩子爭分奪秒背誦九九乘法表,也讓人非常動容。

無論是母親,還是孩子,在影片里表現出的專註和全力以赴,並不百分之百來自親情(當然這非常重要)。另一部分甚至更本質的原因,是儀式感。

那麼,你為什麼有這種儀式感呢?

因為身份認同(identity)和文化傳承(inheritance of culture)。

所以在最後,我們發現,文化這東西,早就融入你的骨髓和血液了。

所以,也別太抵觸春晚。春晚只是一款催化劑(catalyst),催化的,是你隨著歲月沉澱下來的自我認同,和家國情懷。

正所謂:

Humans favour structured things. That is why we are always pursuing organised processes.

The need for ritual, just like those needs stay at the lower level of Maslows hierarchy, is an instinct, though it is more abstract. Those complex details of traditions are not nonsense. Every bit of them makes who we are. Merge it with your life; embrace it by yourself.

諸位,除夕快樂,春節快樂,過年好!

去看春晚啦^^

大吉大利,今晚不吃雞,吃餃子看春晚!

推薦閱讀:

打算到澳洲留學,雅思培訓哪裡最好?
是考雅思還是考托福?
雅思該怎麼備考?
背單詞總是記不住,堅持不下來,有什麼好用的方法嗎?

TAG:春節 | IELTS雅思 | 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