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類書,我建議你少讀為妙》刺痛了誰

我也讀過這篇文章,不過沒太放在心上,和大多數公眾號推文一樣,看過拉倒,未必全同意也未必全贊同,隨手翻過,不甚了了。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在知乎就引起了軒然大波。

說實話我是比較喜歡知乎的,這裡面有乾貨,大部分大有有素質講事實,可是這個在對這篇文章的聲討卻讓我很不舒服 。

我不知奧這篇文章刺痛了誰,可是大部分的回答卻深深刺痛了我。

譬如這個回答,直接就是攻擊性的,你擺事實,直接下定義,還是人身攻擊性的定義,這讓我很不舒服,後面以閱讀量多寡來衡量一個人,乃至一個公眾號,我不談質量高低的問題,但是閱讀量高低從來不是衡量好壞的標準,就像知乎譬起點小白文,認為大部分人文化素質不高,所以點擊高這類,雙標玩的666,閱讀高度高的你就說讀者素質低,閱讀低就直接諷刺,我就呵呵了。

尤其是這類觀點不和就要封殺,這種行為很嚇人的。這讓我想起不久前永州公務員用官方微博給皮幾萬打CALL,人肉出他身份的是知乎某位答友,但是後來演變成逼迫該公務員辭職,該答友深感不安,他在回答里說事情發展超出他的走向,年輕人錯了應該得到教訓,但是也不能斷人前途,不能因為一件事情就讓人開除什麼的,這樣做很嚇人。

是的,這樣做真的很嚇人,動不動就喊打喊殺,動不動就無限上升到某個高度。

就像很多人反對高考,我們可以從各種原因分析對大部分人高考是最有效的一條路,但是也不能直接就對反對高考的人喊打喊殺——人的選擇不同,哪怕選錯了後果也是本人承擔,我們旁人跟著發表觀點可以,但是無限拔高是做什麼啊?

還有某些這類說法:

他們大概永遠不會體會到面對偉大的作品時,啞口無言的那種感覺

說真的,你覺得偉大就偉大吧,為什麼一定要別人也和你一樣覺得偉大呢?人和人有不同的選擇,有不同的價值觀,彼此價值觀不同可能不會成為朋友,但是也不絕對不會成為鄙視別人的工具,否則我也不認為這樣的人是一個有文學水平的人,畢竟文學首先要有的就是包容性,包容都沒了,還談什麼。

另外還有很多罵人的,狂歡的,說真的,好難過,本來是個文學的話題,卻素質畢露,如果讀文學名著的真的都變成了這樣,那我建議真是別讀了。

文學本質是讓人變得謙卑i,變得包容,變得真實客觀,卻不是讓人變得極端,變得冷嘲熱諷,變得各種諷刺挖苦,變成群體的迫害,更不是瞧不起人民群眾,譬如某位回答,說那類功利性的閱讀是因為窮,沒時間去閱讀,如果真閱讀不如去閱讀一下養豬的實用技術,這類赤裸裸的歧視勞動人民群眾的想法,居然被一群自詡愛好文學的人瘋狂的點贊,講真,這很不文學。

其實,身邊很多文青確實不讓人喜歡,譬如看了一些書就覺得和別人不一樣了,看不上這個瞧不上那個,也確實值得深思。

譬如之前軍師聯盟熱播,大家閑聊願意談談三國,就有人說三國演義不是歷史,真正的三國歷史是三國志云云,說得好像我們不知道三國演義不是真正的歷史一樣?可問題是我們不是歷史學教授,不是歷史研究院的,大家不靠這個吃飯,大家吃飯閑聊談談電視劇就是扯扯淡,上升到這個高度幹什麼,招人煩!

知乎歷史話題就往這個方向走,一些本身就在高校歷史系的答主的確有數據有分析,我希望看到這類回答,但是我也不希望會從小說之類的到的回答就喊打喊殺的,講真,既然本身就是歷史系的教師,他們那麼做研究會升職稱的,是有利益的,可是我們普通人搞到那種專業程度什麼?

更何況我們都知道看電視就是個娛樂,誰指望看電視去學歷史啊,那要初高中歷史教育幹什麼,何苦來哉,這在我看來就是讀文學性書籍讀多的負面作用。

就像軍師聯盟一樣,各種引經據典,挑各種歷史事實的錯誤,不能說沒意義,但是真沒必要對一部電視劇上綱上線,人家的圈子叫什麼?娛樂圈。

對呀,老大那是娛樂圈,電視劇是娛樂圈的文化和產物,他不是歷史圈兒的,如果一部電視劇能誤導青少年對歷史人物的理解,那我覺得該批判的不是電視劇,而是初高中歷史教育。

我們不靠歷史吃飯,為什麼要去弄真正的歷史?同理,我們又不靠文學吃飯,又不是文學家,業餘愛好,我就愛讀者怎麼了?憑什麼我看讀者就低俗了?你讀東野圭吾就高雅了?更何況東野圭吾哪門子高雅?你和我說先秦散文,北宋爭論高雅,我還能閉嘴,可是那些東野圭吾的算什麼啊?

更何況你是靠你工作相關內容吃飯的,主業不精進說什麼都白扯,要搞清楚自己是幹什麼的,要分清楚主次。如果在公司你的業績考核不達標,你讀了再多名著有何意義?

當然大學生我建議還是讀一下的,初高中還多讀讀滿分作文選吧!

當然,我個人也很喜歡文學性書籍,但是讀書時為什麼,在我看來不是專業人士也就是個業餘愛好,和有人愛打籃球,有人愛泡夜店沒什麼大區別,沒必要分個高低貴賤,可是很多人讀書就是為了自命不凡的。

覺得自己讀書了就怎麼怎麼的了,譬如某同事喜歡讀名著,這是好事兒,我也愛讀和他有些共同語言,他就老愛和我說愛打籃球的同事四肢發達,這我就很不喜歡,都是個愛好,分什麼高低貴賤。

更何況知識是有維度的,你在什麼維度就到什麼維度,否則毫無意義。很多時候人的痛苦就是對一些和自己無關的事情太認真了。

譬如身邊經常有人為了打不打釣魚島證的面紅耳赤,說實話這類問題當個談資得了,打不打肉食者謀之,升斗小民,就考慮柴米油鹽,衣食住行吧,就像你爭論贏了,閑聊當個談資就可以了,非認真到一定程度,就太沒必要了。就算你爭論贏了,要打,可是領導人會聽你的么?毫無意義嗎!

讀書也一樣,不是專業人士沒必要那麼認真,看看得了。

實用性的書籍譬如炒股啊,理財之類的,首先我建議讀,但是和讀文學一樣,讀讀得了,不要太認真,因為每個人的出身受教育水平和所處的環境不同,不可能套用同一套成功標準,別人的路對我們有借鑒,但是不能套用。至於什麼能借鑒,不會有一個明顯的答案,都靠自己去選擇!一個班級一樣的老師教出來的學生都有人讀名校,有人混社會,有人犯罪了.....怎麼可能指望一本財務書籍或者一個成功導師能給我們帶來一條一樣的成功路呢?不可能的。文學名著同樣不可能。

最後強調一下,各種財務指導,包括成功學,我不認為完全要痛斥、反對,而是要借鑒,但是不能複製。不要動不動就貶低這個貶低那個。

而且一個真正有社會經驗的人,應該很清楚,讀計算機會個變成,讀金融考個會計,讀法律考個律師,讀英語等都是很有用的,但是讀文學對個人求職至少是沒用的。

而對初高中生來講,讀讀高考滿分作文選意義更大,擔心這個誤導青少年,擔心那個誤導青少年,你們恰恰是在誤導青少年——對青少年最大的不誤導就是讓他們高考考個高分,顯然文學並不能實現這一點,尤其是名著更不可能。

而對剛走出校門的學生文學更不會實現這一點,你在簡歷寫你讀了多少名著都不如寫你考了幾級計算機,或者考到了注會更能找到一份工作。

補充一下,既不是實用主義也不是理想主義,我本人是現實導向和唯結果論的。單純說一下唯結果論,我聽過某公司某職業經理人在知乎的LIVE,老強調什麼努力的過程,不要太在意結果,可是我之前就了解到他們的公司,尤其是他領導的部門,是末尾淘汰的,既然結果不重要,為什麼末尾淘汰呢?

人和人的天賦資源稟賦都是不同的,不是一樣的努力會有一樣的結果,但是在考量人尤其是職場的人,結果幾乎是唯一的考量因素。譬如有存款任務的銀行,你強調你努力了,你不認識富豪都沒用,你拉來存款才有用,對一個企業也一樣,你強調你企業再負責,再有社會責任感,可是你賺不到錢你只能破產,沒人理你的過程和動機,一切都是結果。


推薦閱讀:

《權力的遊戲》不止有龍和裸女,早已道出閱讀的真諦
5個你沒用過的神器工具
讀書筆記 -集裝箱改變世界The Box
夜讀書 | 四月二十一日:一位唐朝的白話詩人
夜讀書|四月十七日

TAG:閱讀 | 讀書方法 | 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