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隨想N種(1-6):人格特質、約定俗成與敵托邦思維

(0)

本文只是無法成文的隨想集,摘錄數則,聊以慰藉。

(1)

最恐怖的子貢陷阱(或塔西佗陷阱),並不是當事機關說什麼大家都不會再相信;而是一種內卷化的自我審查。當你批判的時候,像是在諷刺;當你表揚的時候,像是在諷刺;當你就事論現實的時候,還像是在諷刺——當你什麼都不說的時候,也像是在諷刺

(2)

在重看DISC(及其相似的人格特質)理論,我知道這個理論在某種思維模型的層面上給人格特質分了類,而且說的很好,所謂【針對不同人格特質】需要採用不同的方法。但一直困擾我的幾個問題是:①如果對方也學過這個理論,他調試了自己的人格特質和你對話,此時你應該選擇調試呢,還是選擇不調試呢?(非常容易陷入子非魚的困境中)②我們知道很多人格特質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可我們從來就不知道【這樣的人格特質】應該如何養成的。③最方便的做法其實不是你去調試,而是讓別人變成某種你能駕馭的特質人格,這樣你就很方便和他對話。這種做法的極端化操作來自赫胥黎的《重返美麗新世界》第九章:無意識的勸誘。DISC有個偷換概念的地方,是說我們不討論人格特質,討論解決方法。所謂凡事有四種解決方法,其實並不是,宣揚的是凡是只有一種解決方法,就是DISC的思維法。

(3)

小時候學英語,總是對很多【約定俗成】的短語一點感覺都沒有,只知道背誦。讀了《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之後,我明白了:這所謂的【約定俗成】其實本質是當事國家語言結構下的空間隱喻轉換而來的邏輯。當我在使用約定俗成的時候,人們不會認為我是在採用隱喻手法,而只是在說一些適合該環境的平常話。不過,我們談論、思考甚至體驗這些生活情境的方式卻將是有隱喻構成的。

(4)

和導師聊了關於【敵托邦】思維的泛濫的問題。

我們有好幾次詩歌朗誦會活動,詩歌自選。朗誦到後來,大家不約而同選擇了帶有明顯敵托邦思維的各色詩歌,基本都表達了對所處的時空的不信任和撕裂感。這種不信任並非是由高度發達的晚期資本主義帶來的個體被異化的感覺,而是一種對集體有強烈極權主義擔憂的不信任。

這種強烈的不信任感到底是如何養成的,我猜測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為目前流行的文學文本下的敵托邦主題是一種思潮;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現實世界給當事人帶來的幻想破滅。

(5)

最近看了艾莎門事件的一個詳細來龍去脈,發現那個什麼邪教什麼惡意傳播,都是一個國外的洋蔥新聞自己想像出來的。如果我們把很多事件聯繫起來,譬如00後怒懟成年人(炒作的)、譬如德國女生黑彌撒事件(樹洞類營銷號自己瞎編的)等,可以看出一個奇妙的世界,人們在為不存在不真實的很多東西討論得熱火朝天,對存在的真實的東西則......

(6)

在面對虛構類辯題時,很多辯手都學會了用【文學性】需要來解釋某種文本內部的邏輯,以便佇立住自己的立場,但這種解釋非常難以駕馭,你必須要完全理解艾布拉姆斯的【鏡與燈】的文學四元素說理論,才能從文本內部出發,去緩解文本的【應然性】與當下實然性的區別。

同樣是辯論,前幾日在評深語的比賽,很多辯手還是犯下了木川老師所說的【邏輯自我矛盾】的毛病。

正方的立論兩個大點根本不能同時成立。第一個點是,技術公布以後,公布了 很多真相,會造成社會崩潰。......可是他們的第二個點是,公布技術會讓「我的朋友」人生安全受到威脅,利益集團會綁架他,逼他承認這個技術是偽科學。我覺得這兩個論點完全基於兩個不同的前提。

這種情況其實在我聽比賽評比賽的時候時不時得出現,這種邏輯的分裂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我不得而知。這裡我還是推薦一種寫辯論思路的方法,就是分點推進寫法(模仿維特根斯坦的書的寫法),而不僅僅是寫一辯稿。


推薦閱讀: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待四(失蹤)
關於貓
關於盒子
人物誌——木子

TAG:隨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