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蹟男孩:普通人只看到善良,聰明家長卻能看透好教育的本質

開車戳我 來自小石頭侃升學 00:00 10:08

國內外龐大的電影市場里,優質的教育片少之又少。有時候想看看人家外國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都找不到門路。

剛巧,近期上映了一部新片兒,叫做《奇蹟男孩》。

故事大致講了一個生來異於常人的丑小孩(奧吉),憑藉自身優良的品性和人性化的家庭教育,在嘈雜與世俗的校園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並且變成了最受歡迎的學生。

這是一部傳記,也是一部教材。

這裡有教育,也有人性。

卻沒有一個場景,或一個角色是完美的。

每個人內心的獨白,都揭開不同愛的視角。

起初,我是沖著美女主演茱莉亞羅伯茨去的。

電影完了,卻出乎意料的迷上了這個堅強的小丑孩兒,奧吉(「天才童星」雅各布特瑞布飾)。

或許真應了那句話:「在人格魅力面前,臉根本不值一提!」

據悉,電影改編自暢銷小說《奇蹟》,而《奇蹟》這部小說記錄的正是兩個小孩的真實成長曆程。或許,正是平凡的鏡頭,才能讓日常生活中不起眼的友誼與愛顯得如此偉大。

相信看過這部電影,每個人都會找到一份溫暖和共鳴。

角色篇

直面成長的艱難,超越你的不完美

每個人都在心中定義過完美。但現實中,我們都以難去批判生活,給出美與不美的定義,畢竟,凡事皆有兩面。

伊莎貝爾(奧吉的媽媽)原本擁有一個堪稱完美的家庭,有漂亮的女兒維婭,帥氣十足的丈夫內特,直到小奧吉出生。

這一份「不完美」的禮物,像是上帝跟伊莎貝爾一家開的一個玩笑。

與此同時,也正是因為這個特別的小孩,才使他們一家的生活有了摩擦和花火,驚喜和眼淚。

丈夫內特(奧吉的爸爸)是個懂得愛和尊重的妻管嚴,所有有關孩子的場合從不缺席,幽默陽光,浪漫又酷,幾乎是電影中唯一不犯錯的完美角色。

一個基因配對的陰錯陽差,導致他們生下了天生面部缺陷的奧吉。

這個小男孩失去了同其他孩子一樣平等走在街上的權利,但也因此收穫了他爸媽幾近全部的注意力。

媽媽為了奧吉的成長和教育放棄讀研,爸爸也常陪著奧吉和他的朋友一起打遊戲。

父母的這份關注與用心,填補了這個不完美小孩的先天缺失。奧吉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中長大,獲得了一顆完美的心。

奧吉的姐姐維婭是一個懂事而出眾的女孩,有著令人無可挑剔的外貌和才華,單是高知家庭的出身就讓很多同齡人羨慕不已了,只是她自己從沒意識到生活的優越性。

在維婭的眼中,能夠像小奧吉那樣擁有父母如此多的關愛和親密,才是她一生可望而不可及的幸運。

和維婭的唯一要好的摯友米蘭達是夏令營最受歡迎的女孩,出自單身家庭的她自小跟維婭一起成長。因為一次謊言刻意疏遠了維婭。

在她看來,維婭住在富人區的房子里,有疼愛她的爸媽,有個善良可愛的弟弟,有一條可愛的小狗,才是一個完美家庭該有的樣子。

好在電影最後,米蘭達走出了狹隘的自我,懂得了愛人與被愛,同維婭握手言和。

奧吉在入校後交到了第一個朋友傑克。這個家境貧寒,要靠獎學金支撐學業的男孩,曾經為了融入富家子弟朱利安的圈子而在背後貶低奧吉。

經過和奧吉長時間的冷戰和反思,傑克終於明白了他才是真心朋友,兩個人和好如初,為我們詮釋了一份童年完整的友誼。

朱利安是一個喜歡欺負奧吉的小富二代。他自小被父母溺愛,喜歡依仗家庭權勢在學校胡作非為。但即使是這樣的反面派角色,也被電影拍出了人性化的一面。

在被校長退學的最後一幕,這位驕傲的小朋友發自內心的認錯了,他說:「我不想退學,我喜歡這裡,這裡還有我的朋友們。」

縱觀故事中每個角色,我們不得不承認,作為人,彼此都不完美。之所以可以坦誠相見,因為我們各有缺陷。是這份不完美,讓我們有了追求美好的激情和勇敢。因為某一部分有了不足,才會努力在另一部分尋求補償。

其實,每個家庭都有各自的矛盾,如何以一份堅定、正直的態度,真實且理性地接受自己孩子的「不完美」,並用春風化雨的教育方式,引導孩子形成勇敢、獨立的人格,才是每個爸媽都要面對的課題。

要想創造奇蹟,就要直面成長的艱難,努力超越自己的不完美。

場景篇

小課堂學做題,大課堂學做人

十歲以前,奧吉的第一個老師就是他的媽媽。伊莎貝爾在孩子上初中前已經給他打好了穩固的學科基礎。

媽媽在家「小班授課」,確實效果顯著,給了奧吉優於「大班平均水平」的一技之長。然而奧吉還是要去上學,面對種種質疑和挫折。

入學後,奧吉的相貌雖然讓朋友們害怕,卻因為科學課上的突出表現令小朋友們刮目相看。

在學校的「大班課」上,奧吉的優勢發揮了真正的「價值」。科學課考試上,奧吉大方地把考試答案給傑克抄襲,使這個孤獨的小男孩交到了第一個朋友。

至此,我們不得不感嘆劇本寫得如此真實。

雖然不提倡這種抄襲行為,但是「大課堂」的意義就在於推著孩子融入社會,關注他人,而不是像「小課堂」,只關注自我成長,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

科學課:理論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過去總有人都說:「中國教育重在理論,看看人家歐美國家的小孩兒,動手能力多強。」 但是,看過電影你就會發現,決定「創造力」這種上層建築的,最終還是理論基礎。

期末考試時,朱利安小組搭建的小火山噴了組員一臉灰渣,搞笑收場。小奧吉組搭建的觀影盒子則經得起考驗,備受好評。

其實,授課形式不是重點,全在個人能力,看誰提前做好準備。

正因為媽媽在前期家教中給他鋪了的足夠紮實的理論知識。每次課上老師提問,能給出正確答案的學生都是奧吉。

所以,在其他學生還都搞不清楚「原理 or 公式」的時候,實踐這種事情,就只能交給奧吉了。

語文課:「修心」的正確方式

很多人看完電影都記得這樣一句話:「如果在正確和善良之間必選其一,請選擇善良。」

沒錯,就是英文老師說的。

國外的英文課,就類似於我們國內的語文課。老師會講一些名言著作,大家思想。

相比來看,中國課堂更強調背誦和閱讀理解。西方課堂,更傾向輕鬆一些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們自由討論自己的見解。

似乎外國老師更相信孩子們生來自帶一套是非觀,樂於鼓勵他們堅持自己內心的想法。

體育課:敢在老師眼皮底下欺負人?

體育課上,孩子們聯手欺負奧吉,一起將球拋向他。

在老師照顧不到的地方地欺負弱小,讓發泄心理在體育課上變得名正言順。這種現象,無論在中國還是歐美都非常普遍。

校園裡,孩子們的人格塑造離不開老師的引導,社會更關注的是學校導師能否負起責任,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和諧友善的學習作風,從而實現真正的教育和平等。

這樣,兒童才不會在環境壓力下變成徹頭徹尾的利己主義者。

餐廳:面對人言是非,保持淡定!

每個孩子剛進入校園的時候都希望能融入集體,交到好的朋友,不要成為一個離群的人。

奧吉註定要經歷一段漫長的孤獨。不被人理解,獨自承受別人異樣眼光的不適感。好在最終,越來越多的人被奧吉內心的正直和善良打動,主動跟他一起聊天吃飯。

箴言篇

父母的愛,是孩子對抗挫折的能量補給。在溫暖的家庭氛圍里長大,孩子更容易接納真實的自己,產生自我認同感。鼓勵和肯定的話語,良好的溝通,有利於疏導孩子的負面情緒。

讓我們看看故事中的成員之間是如何對話的:

爸爸 to 奧吉:

「我知道,我是挺酷的,但是大部分爸爸都不酷,戴這個頭盔更不酷。」

「為什麼這麼小聲,因為我怕你媽媽。」

「我知道你不一定喜歡,但是我超級愛,我超想看到,因為這是我兒子的臉。」

「奧吉,架打贏了嗎?」

媽媽 to 奧吉:

「你並不醜,奧吉」

「你是我的媽媽才這麼說」

「正因為我是你媽媽,所以我的看法才重要,因為我才是最了解你的人」

奶奶 to 維亞:

「我最喜歡你了,你弟弟已經有了一群天使給予的愛,而你是我最喜歡的,我的愛都是你的。」

圖爾曼校長 to 學生:

「奧吉無法改變他的樣貌,但是我們可以改變看他的眼光。」

「每個故事都有兩面性,但大人永遠是不對的。傑克,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我知道你是個好孩子,好孩子有時候也會幹蠢事,對嗎?」

「作為人類,我們所擁有的,不只是善良待人的能力,還有選擇善良對待他人的能力。」

最後,細心的觀眾會發現,其實故事中的每個人都創造了奇蹟。好的教育,就是他們一路成長的指向燈。引導他們超越「自我為中心」的思維局限,邁向更大的格局。

用圖爾曼校長在期末頒獎典禮上的話來總結:「偉大不在於你有多強大,偉大來自如何正確運用自己的能力。有能力激勵最多心靈的人最偉大。」


推薦閱讀:

人工智慧的小兔子——小朋友最好的夥伴
愛,需要剋制
寫字姿勢不端正的孩子怎麼教呀?
專註力培養第五個階段:意志與專註力,17歲之後

TAG:教育 | 親子教育 | 電影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