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部分的法律諮詢,變成了小型研討會?
今天一大早,鬧鐘沒有響,但是電話卻響了。一個朋友,做旅遊的老總,有個急事要諮詢我。大概是一個股權交易的問題,我問清楚他的意圖,也說了建議。
可是,他問了這個方式之後,又繼續問,還有別的方式嗎?有的,有的。那這幾個方式的區別是什麼呢?你覺得哪一個更好?一個又一個的問題!
我建議選擇哪一個之後呢,他又開始問:這些建議,是否有這樣的問題呢?我如果那樣做,是不是更好呢?你有什麼看法呢?
So,我瞌睡全醒了,心中有股氣隱隱要發:大哥,你是來諮詢我的呢?還是來和我探討法律問題的呢?
要探討也可以,那也別讓我解釋這個什麼意思,那個什麼意思啊!就這樣,我的美好的清晨,變成了30分鐘的法律解釋會及小型研討會。
以後,睡覺要關靜音了。各位要是找不到我,那我一定是在貪睡。查理李貝金(李伯清)說過:窩在鋪蓋窩裡,是對大雪起碼的尊重!
一
大部分的諮詢,其實只是來求證。
其實,不只是我這個朋友如此,我遇到好多的諮詢,都在不斷的法律解釋中,演變為小型的研討會。為什麼會是這樣的呢?這個問題,讓我有點困惑。
於是,我就想到了自己的問題。前段時間腳痛,買了正紅花油擦了幾天,還是痛,被老婆勒令去了醫院。於是看醫生時,就把一知半解的百度來的醫學知識和醫生切磋:醫生,你看,我這種情況是不是有可能這樣回事呢?
然後就被醫生懟回去:你那麼能幹,你看醫生幹什麼呢?而且,你這種狀況,泡腳啊、擦正紅花油只會讓你更痛!Kao,我自作孽,本來很快就好的,被我自己給折騰嚴重了。
好吧。這看來是「聰明人」的通病:對任何專業人士都不放心,而只相信自己的知識,(不管這些知識從何而來,是否正確)。結果是什麼呢?就是自己沒有辦法了,要去找專業人士了,卻忍不住要和別人比拼一下專業,搞得總想別人誇自己一句:哇,你好聰明!
而這毛病,於普通人還好,但是對那些成功的老闆呢,就不得了。因為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了,而成功這件事,能讓人產生幻覺:賺錢都行,那我其他地方也一樣很厲害。
所以,即使遇到了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去找專業人士時,仍然保留著自己的驕傲:把諮詢變成了切磋,到最後,就希望自己是對的。
二
如果有不同的意見,就換律師!
結果是什麼?就是希望聽到同意自己觀點和方法的聲音。如果有不同的聲音呢?就會懷疑,怎麼這樣這樣,不可能是這樣的,某某某就不是這樣的。於是,他立馬,換一個人諮詢,或者換一個律師。
當我們有一些見解的時候,我們是很難相信別的不同意見。從那個就醫事件後,我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以後,遇到其他專業人士,最佳的方式,是要把自己放得很低,這樣你才能獲得更多有價值的建議。
13年前,我做律師,經常跑荷花池的時候,遇到一個老總就是如此。但凡我提到的任何一個建議,與他不同,他都會諮詢好幾個,然後繼續和我探討。
後來,我就給他說,要不,以後你每次諮詢5個人,就把他們當成陪審團,舉手表決,五局三勝,3:2,哪個多,你就相信哪個好了。反正,法律也跟民主有關。
三
不安全感,會讓我們惶恐。
如果一杆子打死,其實也不公道。一個人變得如此多疑,一個社會變得如此多疑,還是有原因的:就是這個世界充滿不安全感。
在缺乏互信的社會裡,任何一個專業人士,都會被質疑,並用非專業的方式去抨擊。我們不信任醫生,我們不相信社會學家,我們不相信經濟學家,我們不相信一切。
我們信任什麼?權力!找自己熟悉的,或者托醫院領導來的醫生,我們就不會那麼多廢話,而選擇直接信任;就是問一個環保問題,環保專家給你說,你估計都當放屁,但是領導給你說什麼,你不會有半點質疑。
權力帶來了太大的隨意性,我們臣服於它,所以,我們不敢確信。特別是法律這個很容易與權力發生牽連的領域,我們極度缺乏安全感,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家會把諮詢變成研討會,也是安撫他們缺乏安全的內心恐懼。
這個時代,最糟糕的不是不信任,而是我們明明依賴於他們的專業知識,卻不選擇信任。就像當年的人不信任西方科學,結果是什麼?就是被義和拳那種似是而非的道理所吸引。
四
這場博弈,誰獲勝?
這事怎麼解?本質上,這是一個博弈,總有人要採取行動。否則,僵局,就是大家都失敗!
先問一個問題:企業家選擇繼續懷疑,會有好處嗎?企業家與律師一個共生關係,相互信任,就能彼此獲益,相互懷疑呢,都不會有好的結果。
懷疑是很容易的,但是信任確實很難的。信任這一步,總得有人先邁出第一步!我想,真正的企業家,是有這樣的大智慧吧:懂得如何選擇,並且如何信任。
不信?你看我們的往期閱讀:
不止讀書 | 為什麼,我們渴望被信任?
為何選擇信任?|古代匈奴人的法律
So,當你來諮詢的時候,
希望是信任我們的,
否則,我寧願你別問。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