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疼貼了膏藥後起了一堆水皰,是膏藥過敏了還是別的病?
貼膏藥是一種文化傳統,我在小時候就貼過藥膏,比如腮腺炎的時候被鄉里的中醫貼了黏糊糊的黑黑的膏藥,好像效果不錯,總之是治好了。
長大後參加工作,肩膀疼腰疼的時候去骨科看病,也經常用到膏藥,有的貼上是發熱的感覺,有的貼上去沒啥感覺。連貼膏藥帶按摩以及吃藥,腰腿痛治療的效果還是可以的。
不過不少人就貼不得膏藥,一貼就發紅髮癢甚至起水泡,腫脹好幾天。那是過敏了,醫學叫接觸性皮炎,是對膏藥的藥物成分或者是所用的貼布的材質過敏。如果真的是貼膠布過敏的,那膏藥就盡量的少貼或者不貼。
典型的邊界清楚的紅斑,是膏藥引起的接觸性皮炎
當然,膏藥也不是想貼就可以隨便貼的,尤其是其他病引起疼痛的時候,貼膏藥是沒啥用的。
這天門診來了一個老爺子,說,我估計對膏藥過敏了。原來,老爺子這幾天腰疼和腿疼,一陣一陣的疼,先看了骨科,拍了片子沒有看見明顯的異常,考慮可能是腰肌勞損,開了貼的膏藥貼貼看,沒想到,第二天的時候在腰上出現了紅斑而且還有水泡。
我告訴老爺子這不是膏藥過敏了,這是帶狀皰疹,也就是民間傳說的「纏腰蛇」或者「纏腰龍」,是老年以後身體抵抗力下降以後的病毒的再感染。之前出現的腰疼,是這個病的前兆,隔幾天就會在皮膚上出現一堆一堆的水泡,而且會一陣一陣的肉疼。
在沒有起水泡之前,很少有人能想到皮膚科的這個帶狀皰疹,所以先去骨科進行檢查,懷疑是不是腰椎間盤突出等骨科問題,拍了片子後沒發現問題。貼的膏藥可真不是「罪魁禍首」,這是趕巧了。如果沒有起水泡僅僅是疼痛的話,皮膚科醫生也不敢輕易診斷是帶狀皰疹。
既然確診了,膏藥也沒有必要貼了,貼了也沒啥用。因為是病毒感染,因此需要口服抗病毒藥物比如阿昔洛韋、泛昔洛韋或者伐昔洛韋連續一周,肌肉注射甲鈷胺營養神經,對症止疼藥物治療,以及外用的抗病毒乳膏。因為考慮到炎症不明顯、疼痛不是特別明顯,所以沒有加激素短期口服。
北京很多醫院已經不能門診輸液了,包括我們醫院。因此老爺子要求輸液的願望我們不能滿足,而且輸液也並不見得就好得快。所以建議口服加外用以及紅外線理療,一周後水泡基本消退,但仍然有疼痛。後來調整了藥物治療,效果還可以,老爺子的疼痛持續沒有超過一個月,也就好了。
所以提醒大家的是,如果出現身體皮膚疼痛的時候,也要想到帶狀皰疹的可能性,但在沒有起水泡僅僅疼痛的時候,也要檢查一下是否有其他的內科或者外科問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