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北京郊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生在房山、長在房山、周末都要回房山的@辛小超說:「郊區不像城市,而且你能很快地來到一個特別大的城市。」差別巨大的兩個地方,挨在一起,很神奇。
或許你去過國貿,但可能沒注意過那些掛著「燕郊」、「通州」牌子的小巴。悶悶的,玻璃上一層霧氣,拉滿即走,十幾二十塊錢一位,是很多累了一天不想擠地鐵再倒公交的上班族的選擇。
從國貿到30公里外的燕郊,需要近2小時,一來一回就是4個小時。6天的通勤時間剛好1整天。活著活著就這麼白白少了1天,細思極恐。
4個小時,等於1天的1/6,等於北京到上海的高鐵單程時長,等於在北京和天津之間跑3個來回。假如你坐G403從北京南下,4個小時後你會出現在武漢東站……
但還有很多人住在郊區,為什麼呢?
累成狗:通勤就能累成狗
學者宋金平的「北京住宅郊區化與就業空間錯位」的相關研究為我們提供了更細緻的郊區人畫像:選取朝陽、海淀、昌平、丰台四個區不同方位、不同規模的居住小區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對象以低收入者為主,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佔76.24%,其中3000元以下佔50%。
一個住在郊區(上地)妹子通常平均年齡為 36.8 歲,90%以上已婚,50%左右有16 歲以下小孩,89.6%有北京戶口,八成有大專及以上學歷和固定工作,大都是公司職員。近七成女性居民月收入在4000元以下,35.5%的女性居民有駕照。
因為女性是維繫家庭的核心,而郊區居住條件影響著女性在這裡安家的願望。也曾有學者研究提出加快郊區城市化就得先讓郊區變得適合女性居住。
郊區妹子的日程:睡覺,工作,午飯,工作,買買買,做家務,吃飯,搞娛樂,睡覺。進入休息日,休閑活動出現了較明顯的3個峰值,分別是在上午9點到10點、下午3點到4點和晚上8點半到10點。
是妹子們生活缺少娛樂?不,是因為工作日擠地鐵擠累了,周日真的不想再出門。
北京的平均薪酬全國第一,並且已經過萬。艱辛的是早高峰地鐵每個人都像漢堡廣告里的肉墊,Q彈十足,前後相夾:工作日客運量約170萬人次的10號線,高峰時段不但站內排隊站外也限流。擠到圍欄要崩,擠到頭髮靜電炸毛,擠到嫌自己胖,擠到恨別人胖,擠到沒想下車的人被擠下去,擠到拿個kindle都困難更別說看書……
只要經停比小城市高鐵站還大的地鐵西直門站,就會擠到連看手機的空隙也沒有,每日禪定時刻包括別人的衣服蓋住了自己手機屏幕上的字,勉強看看手機也很滿足……被IT男的雙肩包撞臉也無所謂。能上車就已經很幸福,畢竟多的是等了3趟地鐵都還沒上來的人。
住在郊區的人,6成以上職住距離超過10km,超過20km的佔了3成,只有4.71%的幸運兒可以就地就業。從通勤距離來看,上班不跨區和跨區的人基本持平,都超過了47%。
在相鄰地區較遠距離上班的比例, 望京佔21.5%、方庄佔40%、回龍觀占 56.1%。到鄰區以外遠距離上班,望佔21.5%,其餘方庄、天通苑和回龍觀等約佔 1/3。
從通勤方式來看:
根據「全國50城市上班距離及用時排行榜」顯示,北京平均通勤時間全國第一(52分鐘),平均通勤距離19.2公里,至於通勤速度……全國倒數第3!
Auto Accessories Garage數據顯示,美國通勤時間最長的城市芝加哥(32.4分鐘),紐約也才29.5分鐘,洛杉磯(28.9分鐘),北京人就是這麼國際化。
大得心慌:懷疑自己住在另一個城市
「郊區很大的我跟你說,超級大。我在房山開車,開一個小時都開不出去,真的。」偌大的房山區的電影院只有8個,海淀區電影院29個,而朝陽區有42個。「電影院郊區比較少,那些電影院上的電影也都是特別特別主流的那種,設備比較舊,除非是新開發的。」
北京地盤兒大得讓人心慌:通常所說的郊區是門頭溝,房山,大興等更南一點的地方,通州更東一點的地方,包括海淀特別東北的地方。根據北京郊區化研究的傳統界定方法,通常把北京劃分為三個層次:內城區、近郊區、遠郊區。
根據中國社科院馬清裕在《北京市居住郊區化分布特徵及其影響》中的研究,北京90年代以來在郊區建設的大型居住區(方庄、望京、天通苑、回龍觀等)大到超乎你想像。例如天通苑小區橫跨3個地鐵站。想像一下你在地鐵上玩了10分鐘手機,車還沒開出小區……
距亞運村 7km的天通苑始建於90年代後期,是北京重點建設經濟適用房之一。已建成南苑、東苑和西苑三個小區,總建築面積600萬㎡,規劃人口18萬!受立水橋、北苑等居住區的擁堵,天通苑人超過七成需要1個小時以上的時間才能到公司。
1996年始建的望京居住區在東四環和五環之間,住宅超過 1000萬m2!入住人口約 14 萬!該區周邊有京承高速和機場場高速,地鐵13、14、15號線經過。臨近CBD,發展前景好, 規劃人口30萬。
從小在房山長大的@辛小超沒法回答為什麼要住在郊區,對他們來說,一出生就是在郊區,不存在為什麼要住的問題:「你要是小時候就生在郊區,你會覺得世界好像就這麼大。就是郊區真的太大太大太大了,但你能活動的範圍可能就僅限於你們就是那一小塊比較繁華的區域。它能滿足你日常的需求。」
28歲的@辛小超雖然是北京人,但直到初中畢業(2005年)才見第一次到北京市區。「挺震驚的呀,比如說過馬路,還要走人行橫道。比如說要前門上車,後門兒下車。頭一次坐了地鐵。那會兒地鐵線路只有1號線、八通線、2號線。13號線西段和東段還沒有連接起來。每次坐地鐵要花3塊錢,坐公交挺貴的,從我們那兒到市區要花10塊錢。」
郊區經濟不發達,工作選擇沒有那麼多,越前端的工作越是沒有,還是以服務行業為主。郊區生活的人大多在事業單位工作,幼師、服務員、老師、銀行是常見人設,也有當個體戶賣二手車的。
正在擴張:1個小區橫跨3個地鐵站
北京1949年以前城市區基本在二環路以內,解放後城市向四周擴展。五六十年代,城市總體上居住區發展仍是由里向外逐步擴展,在二環至三環間發展,代表性的居住區如百萬庄、三里河、 真武廟、和平里、垂楊柳等 。
70 年代居住區的開發仍然在三環以內,如勁松、左家莊、劉家窯、魏公村、馬連道等,少數在三環外,如北大地等、古城北等。
北京郊區城市化開始於80年代,人口往中心城市邊緣地帶遷移,居住區基本在三環以內,如西壩河、方庄、潘家園等,部分居住區建設在三環外,如馬家堡、祁家豁子等。90年代居住郊區化速度加快,後期已擴展到五環外,如望京、天通苑、回龍觀等大型居住區。
2000年後 , 居住區建設向外拓展的速度進一步加快,北京居住郊區化的重點由中心區逐步轉向通州、大興 、順義等近郊區擴展。
2008年至今十年間,全市向郊區注入的固定資產投資一路攀升,僅2003年到2005年,從20%上升到了50%,而且50%以上的比例已保持5年。
對北京這樣的超級城市來說,郊區城市化是件好事,為市區發展騰出空間,疏散人口,降低環境污染。對個人來說,相對低廉的生活成本,讓郊區成為很多人的新選擇,但郊區的發展也有很多不理想:
城市「攤大餅」式蔓延,綠化隔離帶被蠶食,綠化隔離帶位置優於遠郊,土地價格又明顯低於城市中心區,成了各方千方百計佔用的對象; 部分地鐵未開通,要靠巴士接駁; 職工通勤費增加,優秀的人力不願遷往郊區。擔心遷入地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差,影響老人生活和子女求學,企業只得增開通勤班車或縮短工作時間; 在一個城市居住5個月以上的人算常住人口,在郊區還有很多人沒有固定職業,他們的生活保障,戶籍遷移,子女上學,住房貸款都是問題; 郊區地盤兒大但居住過於分散,不利於經濟聚集發展勢力; 高端前沿的公司分布在郊區得比較少,就業機會也跟著減少。人力資源水平不理想,更是阻礙著郊區城市化的進程。
何必逃離北上廣,逃離市區不行嗎?
「以前我挺喜歡的,很安靜。不知道現在怎麼樣。」70後紙媒記者@犀牛123也住過北京郊區,他關於北京郊區的回憶有些模糊。
「應該是2003年12月,在昌平桃林村(鄰近秦城監獄,昌平往懷柔方向的中巴會經過那個村)住過近一個月,當時是有個年長我10歲左右的前同事租住在那邊的一個小院子,他住正屋,我住西廂。他是東北人,做菜很好,雖然沒辣椒,我也覺得好吃。那個小院子當時租金應該是不到400,他以給書商編書為生,院子里他還種了些菜。」
@犀牛123回憶起桃林村先想到的是蘋果:「那個村子的蘋果很好吃,村後即燕山。燕山多荊棘一樣的矮灌木,有些山坡上也有硬硬的柿子樹。有很多鴿子在村子裡飛來飛去。村裡的廣播經常會告訴大家,哪家有白菜或是什麼東西賣。那是個大村,我們租住的院子前面有個做滷肉的,他每天早上4點左右殺1頭豬,現殺現鹵,早上七八點就有賣了,每天中午前後就會賣完。村裡的早餐店賣餛飩和烙餅,9毛錢就可以吃飽。」
像@辛小超一樣,市區賺錢郊區買房,周六周日開車回郊區住的人很多,他們大部分時間在市區拚命工作,偶爾回郊區放鬆下,暫時逃離北京這座巨大機器,只需要一個多小時車程,就能從特別忙碌的現代社會回到一個相對來說節奏還很慢,很安靜清閑,然後有山有樹有動物的地方。
睡眠和房租,總要犧牲一個
話說回來,畢竟是來北漂,沒有大城市的氛圍怎麼能行?別說住郊區了,在西二旗上班都感覺空蕩蕩像郊區。
住郊區成本低但麻煩也多:時間成本太高怎麼辦?住太遠影響拿offer怎麼辦?孩子上學怎麼辦?看病怎麼辦?
說到底是糾結更想要哪種生活。
每天晚上,吸食北漂夢的金燦燦的國貿寫字樓下都停著開往燕郊的棕色小巴車。這些小巴像灰色膠囊,像漆黑大海的魚,由城市的喉管穿梭回本屬於它們的地方。為了北漂夢,你願意當一條整天流竄的魚嗎?
據中國新聞網1月27日報道,截至目前,北京軌道交通運營線路已有22條,總里程608公里。2018年還將開通3段軌道新線。通勤只會越來越方便,我們的選擇也會越來越多。
至於睡眠和房租,還是咬牙放棄一個吧,畢竟逐夢辛苦。
作者 | 王星星
編輯 | 太喜
[1] 柴彥威,張雪.北京郊區女性居民一周時空間行為的日間差異研究.地理科學[J].2014年6月
[2]宋志軍,劉黎明. 1988年以來北京郊區城鄉一體化進程及啟示.地理科學進展[J].2012年8月.
[3]塔娜,柴彥威,關美寶,北京郊區居民日常生活方式的行為測度與空間——行為互動.地理學報[J].2015年8月
[4]趙瑾路.仝曉璐.北京郊區城市化現狀分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J]. 2011 (2) :93-96
[5]王朝華.北京城鄉一體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經濟論壇[J].2014年6月
[6]王宋金平.北京住宅郊區化與就業空間錯位.地理學報[J].2007年4月
關注公眾號上流UpFlow(ID:heyupflow),可查看以往的文章:
關注公眾號上流UpFlow(ID:heyupflow),可查看你喜歡的城市關鍵詞
北京:北京人口 | 故宮失火 | 北京大爺 | 北京兒話音 | 北京的邊緣人 | 北京「動批」 | 北京地名 | 北漂買賓士 | href="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xMjAwNTAwMw==&mid=2247487532&idx=1&sn=0740fd179356167028378c03df56320f&chksm=f96a56c8ce1ddfde32cbb84dc8db458d51a2a1aba0990234ac95f972693a728d6a500a45a2c9&scene=21#wechat_redirect">上海:上海大媽 | 上海街道 | 江滬浙方言 | 重慶:重慶老婆 | 跟成都的塑料姐妹花 | 河南:河南媳婦兒 | 地圖炮 | 山東:青島吹牛 | 山東「鬼」 | 山東蔥蒜 | 山東門面擔當 | 香港:港女嫁內地男 | 香港屋頂 | 港台內地電視劇 | 廣東:廣東「鬼」 | 廣東商幫 | 廣東人吃福建人 | 潮汕老婆 | 四川:四川話 | 成都 | 各省朋克養生 | 湖北:武漢 | 河北:秦皇島 | 東北:北漂東北人 | 大連 | 東北大花布 | 東北人普通話 | 江蘇:蘇南蘇北 | 西藏:西藏嘻哈 | 其他:旅行青蛙 | 紅褲衩 | 裸體社交 | 野雞大學 | 暴走團 | 恐怖童謠 | 瑪麗蘇 | 南北 | 海龜湯 | 洗澡戲精 | 全職太太 | 南方學霸 | 拒絕早起 | 南方人抗凍 | 幼兒園虐童 | 大盤雞、螺螄粉、過橋米線 | 農民工 | 中國家庭醫生 | 一線城市 | 混沌、雲吞、湯圓
推薦閱讀:
※雷同的誤會------全球有哪些重名的城市和地區?
※關於南寧,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現在有北漂,古時候有長漂(長安)、金漂(金陵)等嗎?他們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上海比北京好在哪裡?
※上海永不拓寬的馬路2:愚園路 | 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