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韜略丨中國式合伙人的「悲劇」

千萬別和好朋友開公司

文 / 華商韜略 王瑩

千萬別和好朋友合夥開公司。

不僅小買賣如此,大公司也不乏由親密無間到「撕逼」的案例。

看似平時西裝革履、鎮定淡然的大佬,動起真格來,分分鐘上演真人格鬥。

【1】

第一類是家族企業。

家族式經營企業為眾人所詬病眾所周知,不同於「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規律,家族企業一旦「分手」,幾乎沒有複合的可能。

先來談快餐連鎖企業「真功夫」,其「內鬥」戲碼堪比八點檔。

1994年,潘宇海與姐夫蔡達標搭檔創業,各出資4萬元將潘宇海的168甜品屋改名為168蒸品餐廳(真功夫前身)。此時,潘宇海占股50%,蔡達標占股25%,蔡妻潘敏峰占股25%。

2006年9月,蔡達標與潘敏峰離婚,潘敏峰將25%的股權讓渡給蔡達標,以換取子女撫養權。2007年,真功夫引入今日資本和中山聯動兩家風投約3億元人民幣注資。

公司股權結構由此發生變化:

蔡達標、潘宇海各占真功夫41.74%股份,東莞雙種子飲食有限公司佔10.52%股份,今日資本與中山聯動各佔3%。其中,蔡、潘兩人又各持雙種子50%的股份並列第一大股東。

成功引進風投後,蔡達標趁機提出「去家族化」。期間,潘宇海認為蔡達標藉機把與自己關係密切的員工都趕走,認為蔡對企業功臣的處理不人道,至此,點燃了矛盾的星星之火。

但最後燎原的,是蔡達標通過一系列操作,搖身成為第一大股東這一事實。

在此期間,潘宇海認為真功夫主要供應鏈已經全部由蔡達標的親戚控制,公司利潤嚴重下滑,財務反映經常有大額異常資金撥付。

此時,蔡達標以運營資金缺乏為由要求董事會通過同意向銀行貸款的決議,潘宇海提出要先審計查賬。

蔡達標堅決不同意查賬,兩人不歡而散。

業界瘋傳,被處處排擠的潘宇海,甚至到了連公司大門、公司內網都進不去的地步。

2010年,潘宇海開始反擊,他利用司法審計開始查公司的賬。

結果,一查就有問題。

2013年12月,蔡達標因涉嫌挪用資金、職務侵佔等犯罪問題,被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判決有期徒刑14年。

在這場「內鬥」中,一個「局外人」最為悲情,她就是蔡達標和潘敏峰的女兒蔡慧婷。蔡達標初次出庭受審時,旁聽席上的蔡慧婷眼中含淚,不斷小聲地叫著「爸爸」。

聽到女兒的呼喚,蔡達標再也忍不住,眼淚奪眶而出。

蔡慧婷曾發出一條微博:

「媽媽,面對今天這個結果,您得償所願了嗎?您現在是不是很幸福?我仍然清晰記得你趕我和弟弟出門的那一天,雖然您狠心與我和弟弟斷絕關係,這讓我和弟弟的心一直在流血!」

因為蔡慧婷的發聲,這場真功夫之爭愈發撲朔迷離,表面上是蔡潘兩人的戰爭,背後確是蔡、潘倆「親家」的殊死搏鬥。

撇開商業領域,中國人其實最拿手的就是內鬥。

歷史上,三家分晉,讓春秋時最強的國家分崩離析,最終大家都被後起的秦國打趴;

南宋皇帝忌憚岳飛功高蓋主,讓威震金軍的岳家軍不戰而退,還安上了「莫須有」的罪名;

縱使千年之後,這場「夫妻離異、前夫入獄、母女反目、妻弟上位」的家族企業內鬥,從個人到公司,都沒有真正的贏家。

即便是搶回真功夫控制權的潘宇海。

新希望集團總裁劉永行說:「很多(家族)企業最大的弊病就在於社會精英進不來。」

引進社會精英,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引進職業經理人。

但有時候,這並不是萬能鑰匙,甚至,偷雞不成蝕把米。

【2】

第二類是職業經理人企業。

提到職業經理人,不得不提陳曉。

2006年陳曉掌舵的永樂電器,在上市9個月後被國美收購。國美創始人黃光裕曾公開表示:「再也找不到比陳曉更合適的國美電器總裁人選。」

但「蜜月期」總是短暫的,隨著2009年黃光裕被拘,陳曉以職業經理人身份臨危受命,出任國美電器董事會主席,兩人的恩怨就此展開。

矛盾的第一個爆發點是「外資進入」。

陳曉接手時的國美債台高築,他希望拉來貝恩資本注資,交換條件則是國美管理層必須用貝恩的人。

黃光裕獲悉後大怒,要求陳曉「堅決不用貝恩的人」。

但陳曉不為所動,黃光裕隨即準備「彈劾」已身為國美董事局主席的陳曉。

不但如此,解決資金鏈問題後,陳曉在管理層進行「期權激勵」,這成為兩人矛盾的第二個爆發點。

2009年6月,包括陳曉在內,105位國美管理層獲得總計3.83億股的股票期權。這是國美歷史上第一次期權激勵,在黃光裕時代從未發生。

在黃光裕看來,這是陳曉為鞏固自身影響力,頗有計謀地拉攏國美高層的心機之舉。

2010年,雙方矛盾公開化後,陳曉指責黃光裕「只顧私利不管國美」;黃光裕則稱「國美被他(陳曉)弄得如此混亂。」

在爭奪國美控制權這一點上,兩人互不退讓。

打工打到能威脅到老闆地位的,也只有陳曉了,但最後他還是敗了,主要原因很簡單:跟黃光裕比,他手上的籌碼遠遠不夠。

黃光裕最後放了大招:如果股東大會不讓陳曉離開,那麼自己全資擁有的400多家非上市門店將從國美電器分拆出來。

400多家非上市門店!

即便是被認定為陳曉堅定「盟友」的貝恩資本,也深知非上市門店對國美電器股價與發展的重要性。

幾輪博弈下來,2011年,陳曉無奈離職。

曾經親密無間的上下級,就此結下難以化解的仇怨。

其實業界對陳曉頗有看法,在中國人的觀念里,合格的經理人應該對標司馬懿——有德、有才、有謀、有略,但就是不能反,成為輔佐曹魏四代君主的忠臣,「隱忍」五十年後,燃燒小宇宙,終於執掌大權。

但現實是:大多數人,在成為司馬懿之前,已經翹辮子,所以下級想取而代之,成功的案例不是沒有,但不是「奪權篡位」,而是另闢一片疆土。

比如牛根生。

1983年,鄭俊懷和牛根生同時調入呼市回民食品廠(伊利前身),鄭俊懷任廠長,牛根生是其左膀右臂。

在鄭俊懷的帶領下,伊利成為行業無可爭議的頭一號,鄭俊懷也被稱為「中國乳業教父」。

但另一邊,牛根生卻愈發覺得有力使不出。

在伊利幹了16年的牛根生,在資源調動方面開始越來越不順,最極端時,申請一把掃帚都需打報告審批。

牛根生回憶稱:「當時非常難受,一生當中我非常難受的有那麼三次、兩次,這是其中的一次,幾乎到了想死的程度。」

最後,他以「外出學習」的借口離開了伊利。

不得不說,這是牛根生這一輩子做得最正確的決定:與其跟一個權力欲過剩、處處鉗制自己的主子打江山,不如為自己打一座江山。

1999年,牛根生帶領投奔他的十幾名老部下創立了蒙牛。並且,聰明的牛根生決定靠伊利的「勢」,出自己的「名」。

同年,呼市主要街道旁邊的300塊廣告牌上寫著:向伊利學習,為民族工業爭氣,爭創內蒙古乳業第二品牌!

一夜間,人們記住了蒙牛。

此後的短短8年時間裡,牛根生帶領蒙牛成為全球液態奶冠軍,被視為中國企業頑強崛起的標杆。

2004年,蒙牛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大陸乳製品企業,牛根生以1.35億美元的身價進入當年度《福布斯》的「中國富豪榜」。

而另一邊,由於各種原因,鄭懷俊身陷囹圄,一代乳業教父傳奇戛然而止。

【3】

第三類分道揚鑣的,稱為創始人企業。

一起創業,一起走過初創期艱辛,當企業進入瓶頸期的時候,有人選擇防守,有人選擇進攻,兩人之間關係就微妙了。

聯想的第十個年頭,倪光南與柳傳志漸生不和。

倪光南對標英特爾「晶元」技術,希望全力開展「中國芯」工程,卻被柳傳志當場潑冷水:「有高科技產品,不一定能賣得出去,只有賣出去,才有錢」。

當時,在柳傳志看來,聯想的實力無法匹配「中國芯」工程的需求,出於工業基礎、技術儲備、資本實力等方面的欠缺,中國公司在短時間內不可能改變國際電腦行業格局。

倪柳關係迅速惡化,倪光南開始向中科院控告柳傳志,內容從個人作風發展至嚴重經濟問題,兩人交惡擺到檯面上。

但中科院派出的工作組調查稱,「沒有材料證明柳傳志同志存在個人經濟問題」。

柳傳志當然不是吃素的。

1995年6月30日,200名聯想幹部被召至六層會議室。柳傳志和倪光南分別坐在第一排的兩邊。

時任中科院計算所所長、聯想董事長曾茂朝宣布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倪光南被免去聯想總工程師的職務。

據說,會議之前就得知倪光南會「出局」的柳傳志當眾掩面而泣,掏出手絹來擦淚,令所有在場的人目瞪口呆。

倪光南則無動於衷,後他稱柳傳志「流淚只是表演」。

表演也好,真情流露也罷,如果留下來算勝利的話,柳傳志的這點眼淚值了。

從結果看,中科院、聯想內部高層均力挺柳傳志,側面說明股東不願冒險「燒錢」,這種情況,放到今天,恐怕是另一番景象。

如果被踢出局的是柳傳志,聯想還會是今天的聯想嗎?

有人說,「兩巨頭」抵不過「三國鼎立」,兩個人分分鐘劍拔弩張,三個人可互相制衡,這種思想,放在三國時代還行,在資本流通越來越快的今天,沒戲。

俞敏洪、徐小平、王強將新東方做成中國教育第一股,被稱為「新東方的三駕馬車」。

初創時,三駕馬車可謂黃金搭檔,每人股份相當,各司其職,但是新東方做大後,矛盾逐漸凸顯。

比如北京的新業務還能均等掌控,但是如果到上海、廣州去發展,上海和廣州算誰的業績?

圖書出版公司算誰的業績?

遠程教育公司算誰的業績?

其次,新東方早期管理層中有不少裙帶關係。外界因此戲稱新東方人力資源的特點是「三老」:老同學、老鄉、老媽。

這一點令從西方留學回來,視「規則為王」的王強無法容忍。

為此,俞敏洪制訂出一套統一戰略,對公司進行股份制改革。他花了4年時間周旋在管理層、地方、部門之間,總算把鬆散合夥制變成真正股份制,但問題沒有完全解決。

大家對於分完股份後的權力分配仍存在分歧。

比如:到底誰是第一副總裁?

因為俞敏洪是創始人,大家認為他當總裁都沒問題,但是誰當第一副總裁、誰當第二副總裁就有了疑問,徐小平和王強都會問:「憑什麼讓我當第二副總裁?」

最後,核心團隊辭職的辭職、跳槽的跳槽、另起爐灶的另起爐灶。

透露一個頗具戲劇性的情節:

一次,俞敏洪得知徐小平帶員工進行「革命」,反對他的改革,便直接讓人把徐小平的辦公室佔了。徐小平上班一看,見到自己辦公室里坐著別人,整個人相當無語。

分歧的最後,徐小平、王強離開新東方,「戰爭」宣告結束。離開後的兩人創立真格基金,成為業界著名的天使投資人。

未來,三人會不會再合作?

「三個人一起玩是好,但是要和不同的人玩,才會玩出不同的意思。」俞敏洪的回答,顯而易見。

新東方散夥,首先漏洞在於公司沒事先設定具體管理制度;

其次,「規則大於人情」,用兄弟情義來追求共同利益,無法長久。

【4】

「天下無不散之宴席」,聚散離合本是人生常態;

「只能共苦,不能同甘」也實屬人性弱點;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但每個人都樂此不疲。

這是無法改變的現實。

在越來越亂的大混沌時代,面對不穩定的合作關係,面對不斷瓦解的感情關係,面對隨時會改變戰隊的友誼關係,每一個人僅僅需要做的:

尋找同頻者。

即:

避免需要過多「教育」才開始的合作者。

有時候,「願不願意合作」比「能不能合作」還重要。

任何關係,只要心甘情願,就會變得簡單。

避免內耗。

更何況,為自己的利益而爭論,人人都是雄辯家。

今天的文章中的這幫大佬,「撕逼」的時候基本都已實現了財富自由,過了金錢關後,他們眼中的利益只會涉及:

權力。榮辱。座次。

權力代表控制感;榮辱彰顯成敗感;座次預示地位感。

在地球上,幾乎沒有人可以強大到擺脫這些。

畢竟,

私慾之中,天理所寓。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推薦閱讀:

小技巧:如何通過讀崗位說明判斷目標崗位是否靠譜
Dan Plan 與達芬奇的蛋
[實用]廣告投放工具推薦
浦東商業搞事年:世紀匯廣場(上篇)
你的品牌忠誠度去哪兒了?

TAG:財經 | 毒雞湯 | 商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