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想知道的秘密 其實就在你心裡

引語:秦始皇命徐福東渡尋長生藥的故事,已是家喻戶曉。歷代帝王求而不得的長生,你我可否一窺玄機?按照中醫的觀點,我們應當如何養生,做到常葆青春?

【未央風水札記】的讀者,大多對傳統文化感興趣,一些朋友尤其關注中醫。今天推送一組堪稱經典的中醫醫理文章,以饗讀者。(獨家發布,謝絕其他公眾號轉載)後台回復【中醫】可獲取本組推送。

本文原題:《論心之與疾》 作者:蓉兒

用藥需分內外,診疾需分內外。

用藥之首,莫過於用心

療疾之首,莫過於醫心

養生之首,莫過於養心

避疾之首,莫過於洗心

洗心之首,莫過於息心

莫以長比短

經云:上古之人,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今之人則不然, 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不少批判中醫之人,以此開宗明義之卷首語為依據,認為此經厚古薄今,經中所描述的狀態並不存在,或者僅僅是存於一種理想之中,非人可為之者。 愚以為此論大謬不然。

論中醫之源流,自三代以降便燦然大備,度數千年之光陰,經歷代醫家興革,當世醫道之深微者,絕少有能出其右者。

而西醫之術傳入中國,不過百年,縱有過人之能,亦不過有此長處,若以長比短,先便失之子羽,非醫家之當為者也。

望聞問切 診分內外

醫者診疾,先斷其心之病。何以故?

人若有病,其心病已久也。

故醫家四診,望診居首,所察者唯病者之神氣衰否,氣色正否;

再者聞診,聽病者祝其由,何日起病,自身所覺如何;

再者問診,問病者二便如何,飲食如何,睡眠安否;

最後方乃察脈診疾之道,脈相病狀,全憑醫者一指而決。

至於藥石針砭,不過施術之理而已。實則從望診始,醫者已然下藥施治,非神而明之之人,不可察其理也。故而葯分內外,疾分內外,從此而來也。

取病之由

蓋生滅有常,病亦有常。人之所以病,乃其逆勢而動,不當作而作,不當勞而勞,不當息而息,不當飲而飲,不當食而食,此為病之機,撮其要而言,無非不當欲而欲

有逆勢而動之欲,方有逆勢而動之行,若無此欲,則其行何所從來?有逆勢而動之欲,必先有逆勢而動之心,若無此心,則其欲何所從來?

人或有言,吾作此心,乃勢所逼耳。君須知,禍非天來,盡人自擇,若自擇之勢,則自承其害,何所怨哉?

聖人云: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此乃授人以趨吉避凶之理,非教人自弱其心也。

何謂危牆?將欲倒之牆也。推以世事之理,便是將損及自身之勢,此乃世事危牆,人若不知趨避,便莫怨那危牆之將倒。所謂莫怨天,不尤人,此之謂也。

人皆知貪得必損,然當舍不舍,便是取病之由,此即謂之【不知持滿】;

人皆知縱慾必損,然當節不節,便是取病之由,此即謂之【不時御神】;

人皆知作息有時,養生之理,然當息不息,當勤不勤,便是取病之由,此即謂之【起居無節】;

如此種種,不可盡數,言及事理,人人皆知,若知而不作,便莫怨那病來尋人,蓋人自尋其病,何所怨哉?

若已病入膏肓,針葯無用之時,更莫怨天尤人,時時自省,明己身之過而安養神形,此亦為帶病延年之道,或可有不葯自愈之功,縱然一病而終,更是世事之常,蓋曠世而觀,豈有不死之人乎?

是故診病需分內外,此之謂也。

葯亦分內外

病分內外,葯亦當分內外。

醫者用藥,其心藥為首。下藥取方之時,更囑病者以養息之理,此謂醫囑。

如病者魂夢難安,必是日間俗事紛擾,不得安寧。若憂思於內,則肝氣必郁,雖有疏肝解郁之方,而病者自尋解脫之理,更是必不可少之葯。

否則縱或一時痊癒,亦不免久後複發之勢,那時轉為他病,又是一番手腳,何時是個了盡?

若是精氣耗竭,回天乏術之時,方才尋思自身所缺,不亦晚乎?

醫案妙理

筆者曾診病,見患者神思恍惚,言語聲氣皆虛。病者自述起病莫名,夜間難寐,眠則夢多,診其脈重質乃得,其弱已甚,而雙頰卻有異常紅暈。

病者問何病?余沉思良久,便開一方,方中唯一言:莫服他葯,一個人睡!

以醫理言之:神思恍惚則魂夢不安,聲氣皆虛則必主腎不納氣,脈重指乃得主精氣虧虛,不得心則心火不足以存神,不得胃必是食少而事多,不得根則元陽已困。

此病者年方三十有二,正在壯年時,何得如此羸弱哉? 乃思及吾師亦曾遇過此等病例,所開藥方便是如此,當下便循例而用之。

那「莫服他葯」者,斷此人縱慾不節,於不足時便服那強提精力藥物,如此竭欲耗散其真,乃促壽之道。雙頰異常紅暈,便是藥性未退之故。

為何囑病者「一個人睡」?

精元虧耗,需扶正氣,而扶正之先,則必先疏肝。

何哉?

肝藏魂,魂主一身精清之氣。年方三十許人,正是竭力求成之時,何得於溫柔鄉中尋樂?若非事業不順,憂思難解,便是有財無志,只知行樂。

人生百年,可做事甚多,若言伴侶,一人足矣。此乃世事之常,人事之當為者,不然,則於神思志氣中尋根。

年若二十許人如此病者,便是有財無志之人,古之紈絝,不過如此;

年三十許人如此者,或二者兼有,或先勤於事而偶得機緣致小有所成,當此之時不知前路如何,自謂如此也可稱功成事遂,一生所求如此而已。

此時非無他葯可愈此疾,乃因療疾一時,治心一世。人若精元虧耗而知靜養,非三月不可得全功。

此三月中一個人睡,則心不得不靜,人不得不靜時便心中雜念紛騰。能有所成者必然是心志堅定之輩,定然慣于思忖,三月中摒絕慾念而自思己過,此乃真正之葯也。

其人若能堅持,則不葯自愈;

若本就是心思不定之輩,無非天成其事,有葯亦不能竟功,不若強制而為之。他朝精氣再虧,便可思及此葯,時過境遷,或可自明也。

再者,若是天與其福而不知自貴者,久後必敗,那時無資可逞其欲,亦是不藥而癒,若知奮而求進,再得成事,亦必不重蹈覆轍也。

由是而觀,則醫道高深之人,必是世事明達之輩,知世事皆可為葯之理,師之醫術,吾不如也。

養生必先養心

養生之首,莫過於養心

避疾之首,莫過於洗心

洗心之首,莫過於息心

經云:聖人不治已病而治未病,若病而尋醫,譬如鬥而鑄錐,渴而穿井,不亦晚乎?

何謂已病:其病已現,非針葯齊下而不可愈者;

何謂未病:其心已病而其身未病者。

已病者用藥,未病者療心。

若病未顯,授以祛病延年之道,便可祝由而解。

若是病已外顯,此時其心已成定式,非有根器者不能返本還原,雖針葯可逞一時之功,而複發之勢不可免,故醫家療疾亦重預後,此也。

何謂預後?即針葯竟功後,預以醫囑,若不遵醫囑,當如何如何。

此醫囑為警戒之意,唯那等愚不可及之輩,方解之為恐嚇。當然,若恐嚇之言可消其複發之厄,倒也是醫家之願為者。

華夏醫道,自古以貴生養生為宗旨,《內經》開篇「古之人」一句, 則是授人以養生延年之道,若僅僅為一療疾之經,何不開宗明義便述何者為病?

那「法於陰陽,和於術數」一句,便是警示後人承天應時,不可妄為之理。一切病機病理,皆以逆天時之常為依歸,由上而下,述四時,表陰陽,言表裡,說經絡,有途有得。而內外之病,內外之葯,養生之理,洗心之道,皆可循章而得之。

內經成書於數千年之前,雖醫術經歷代醫家興革而燦然大備,然數千年來皆為吾華夏醫家經首,習醫道之先必先學《黃帝內經》,蓋養生貴生之醫家宗旨,由此經而始也。

食飲有常,起居有節,不妄作勞,此即養生之首。

而養生之首,莫過於發心相從

用心有常,有節,不妄作,方可有常有節不妄作。常以此調攝身心,縱一時天時異變,身心不適而致病,亦可藥到病除,絕無複發之憂。

然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若知過而能覺,知錯而能改,遵醫家之囑而調養形神,亦能竟全功。醫患之間,不過如此。由此可知,避疾養生,必先務於養心全神之道也。

何為息心

言及此處,或有人問曰:養心息心,雖曲高而和寡,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若言如此,定然曲解也。

聖人授人以養生全形,斷非教人如枯死僵魂。人之所以為人,便因此情此心即為天生所有,若是強抑,便是逆勢。

所謂發乎情,止乎禮,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人有欲而當知節,

人有情而不可濫,

人有求而不可無厭,

人有貧富而不可不知持滿。

若知有節有持而知饜足,即為息心

以醫理言之,用心如用火,火可與人溫暖,亦可燎原成災,其中分別,端在知止

若時時貪得無厭,得之愈多而求愈多,便是心火亢炎

若是見事而避,懶於求索,便是火寒水冷,亦是取病之道。

個中分別微妙,用者需自察之。

若能不卑不亢而知謙抑,

有求有索而知持滿,

有情有欲而知自節,

於大成中而能思自退,

當取則取之,當舍則舍之,

此即為抱一而為天下式之賢者。

曲雖高而不恥於效,縱不成又若何哉?

醫者與病者

疾分內外而知分別,葯分內外而能審度,此謂醫家神而明之之境;

知天時而法陰陽,攝身心而知全形,雖無神仙之果,然形與神俱,度百歲乃去當非妄談。

醫者不可逞技以為含生之害,病者亦能遵囑而帶病延年,和而諧之,不亦悅乎?

昔時蔡桓公諱疾忌醫已然貽笑千載,今之人病者不知己病而怨醫者其術不精,甚者更是指摘中西醫如何如何;

部分醫者逞術自肥而得意洋洋,動輒言己身所擅之術乃學成於某國某院;

病者諱疾忌醫,醫者不知自強,相比於蔡桓公者流,豈非五十步而笑百步?

病者求於病者,倒合那盲人騎瞎馬,害人不利己,徒惹人笑,被人笑者復又再笑他人。循環為害,今不如古,倒也非空穴來風也!

醫者父母心,大醫精誠意,願人自察之。

——觀點僅供參考——

推薦閱讀:

當我們說到風水時,我們在說什麼?

古人眼中的風水 精髓只有一個字

你的名字 藏著故事:風水的10個別稱與典故

既然風水好 為啥富不了?

求救的龍脈

風水中 為何藏風是重點?


推薦閱讀:

岐黃傳人徐乃靜 中醫要從娃娃抓起
中醫角度看記憶力減退
開心就拍手,開心就拍手,獨創中醫拍手療法,拍手就把你的不舒服都帶走!
寧願花1萬洗屁股,也不願花1千做….
庖丁解牛與養生、技擊 權成

TAG:中醫 | 養生 | 中醫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