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禪師《坐禪儀》

坐禪為禪宗日常必修功課,《坐禪儀》乃百丈懷海禪師撰,與《十牛圖頌》、《信心銘》、《證道歌》合刊,總名《四部錄》。

「夫學般若菩薩,起大悲心,發弘誓願。精修三昧,誓度眾生,不為一身,獨求解脫。放舍諸緣,休息萬念。身心一如,動靜無間。量其飲食,調其睡眠。於閑靜處,厚敷坐物。結跏趺坐,或半跏趺。以左掌安右掌上,兩大拇指相柱。正身端坐,令耳與肩對,鼻與臍對,舌柱上齶。唇齒相著,目須微開,免致昏睡。若得禪定,其力最勝。古習定高僧,坐常開目。法雲圓通禪師呵人閉目坐禪謂黑山鬼窟,有深旨矣。一切善惡,都莫思量,念起即覺,常覺不眛。不昏不散,萬年一念,非斷非常,此坐禪之要術也。坐禪乃安樂法門,而人多致疾者,蓋不得其要,得其要,則自然四大輕安,精神爽利,法味資神。寂而常照,寤寐一致,生死一如。但辦肯心,必不相賺。然恐道高魔盛,逆順萬端。若能正念現前,一切不能留礙。如《楞嚴經》,天台《止觀》,圭峰《修證儀》,具明魔事,皆自心生非由外有。定慧力勝,魔障自消矣。若欲出定,徐徐動身,安祥而起,不得卒暴。出定之後,常作方便,護持定力。諸修行中,禪定為最。若不安禪靜慮,三界流轉,觸境茫然。所以道探珠宜靜浪,動水取應難。定水澄清,心珠自現。故《圓覺經》云:「無礙清凈慧,皆依禪定生」。《法華經》云:「在於閑處,修攝其心。安住不動,如須彌山。」是知超凡超聖,必假靜緣,坐脫立亡,須憑定力。一生取辦尚恐蹉跎,況乃遷延,將何敵業。幸諸禪友,三複斯文。自利利他,同成正覺。」

《禪宗大意》正果法師編述

夫學般若菩薩(利根大故)起大悲心(乃拔一切眾生苦之源),發弘誓願(利樂一切有情),精修三昧(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誓渡眾生(眾生渡盡,方證菩提),不為一身,獨求解脫(聖種同故),放舍諸緣(斷諸放逸以安外),休息萬念(具是正念以攝內),身心一如(內外相融),動靜無間(若坐若經行,常思維是事),量其飲食(以味調性),調其睡眠(以安其心),於閑靜處(非閑不修,非靜不攝),厚敷坐物(利長久故),結跏趺坐(最穩固故),或半跏趺(隨緣法故),以左掌安右掌上,兩大拇指相柱(名大三昧印,此印能滅一切狂亂妄念,雜染思維),正身端坐(以敬心故),令耳與肩對(有不著者,不可名無),鼻與臍對(遣執而不喪其真,存修而亦忘其相),舌柱上齶(以承甘露),唇齒相著(密固也),目須微開(二目諦觀,繫念緣中,太明即下簾,以和其內映;太暗則捲簾,以通其外耀,內以安心,外以安目),免致昏睡(定不久也),若得禪定,其力最勝(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若得定者,心則不散,不漏)。古習定高僧(如何?)坐常開目(借境煉心故),法雲圓通禪師呵人閉目坐禪(怎樣?)謂黑山鬼窟(性光不瑩故),有深旨矣(可悟矣),一切善惡,都莫思量(善惡俱妄故),念起即覺(起念即攝回),常覺不昧(住於正念),不昏不散(正一心故),萬年一念(心不離故),非斷非常(不空不相),此坐禪之要術也(法之正也)。

坐禪乃安樂法門(心得解脫故),而人多致疾者(於諸欲染,貪著深故),蓋不得其要(皆由愛相續故),得其要(一切法各各無定相),則自然四大輕安(不牽纏故),精神爽利(輕得失故),法味滋神(禪香透體故),寂而常照(速進道故),寤寐一致(動靜不離),生死一如(果因一契故),但辦肯心,必不相賺(天不我欺也),然恐道高魔盛(識閑心也),順逆萬端(定不堅也),若能正念現前(清靜凄心則不誘於外也),一切不能留.礙(不取捨故)。如《楞嚴經》《天台止觀》《圭峰修證儀》(俱是經典)具明魔事,皆自心生,非由外有(言不虛也),定慧力勝,魔障自消矣(凡聖兩處情盡故)。欲求出定(要求),徐徐動身,安祥而起,不得卒暴(恐驚心故),出定之後(如何?),常作方便(不違天和故),護持定力(不染垢故)。諸修行中,禪定為最(體用雙彰故),若不安禪靜慮,三界流轉(生死輪迴),觸境茫然(不能自渡也),所以道探珠宜靜浪(心靜則住),動水取應難(心動則馳),定水澄清,心珠自現(人水不二故),故《圓覺經》云:無礙清靜慧(此為果),皆依禪定生(是為因)。《法華經》云:在於閑處(不勞心故),修攝其心(能持至一心不亂,實相妙理自可全體顯露,西方妙境亦得徹底圓彰),安住不動(身心皆同),如須彌山(如是守之,則七情不有,五蘊已空,何有十二因緣),是知超凡超聖,必假靜源(超凡入聖之要訣也),坐脫立亡,須憑定力(如來以是方便誘進眾生),一生取辦,尚恐蹉跎(生死事大),況乃延遷,將何敵業(宜速修也),幸諸禪友(意真也),三複斯文(情急也),自利利他(皆眾生故),同成正覺(心相印故)。

百丈懷海禪師是唐代著名的禪門高僧,佛教清規戒律的創立者。

福州長樂人,俗家姓王。初依朝陽西山慧照禪師披剃出家,後從衡山法朗和尚受戒。原在廬江(今安徽廬江)俘搓寺閱藏,聽說馬祖道一禪師在南康弘禪,遂即前往依附。

百丈禪師在馬祖道一禪師身邊侍奉六年,成為馬祖的上首弟子。馬祖道一禪師去世之後,百丈禪師離開師父寺院住錫石門(今江西靖安)。後應佛教信眾的邀請,移居新吳(今江西奉新縣)大雄山。由於此山山石險峻,高達千尺,因而世稱百丈山。

百丈禪師在百丈山修建禪林,許多海內學子慕名而至。由於人多,一定要有某種規章制度來規範僧眾的言行,否則,就很難做到和合共住。為此目的,百丈禪師制定了《禪門規式》。唐憲宗元和九年(814)百丈禪師圓寂,終年九十五歲。唐穆宗慶元年(821),謚為大智禪師。

作為禪門巨匠,百丈禪師對禪法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禪師認為,眾生心性本凈,自心圓明,只要離去妄念,即與佛無異。

百丈禪師是禪宗的一代宗師,這篇坐禪儀講的是禪修的方法。對於那些不修禪定的口頭禪,真可謂當頭一棒!

他主張順其自然地修禪。他說:「先歇諸緣,休息萬事。善與不善,肚出世間,一切諸法,莫記憶,放捨身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無所辨別。心無所行,地若空,慧日自現,如雲開日出。」他主張禪者在順其自然修禪的同時,不要刻意追求禪悟、在日常生活中,門人中如有人提出什麼問題,百丈禪師從不作正面回答,而是以打、笑、喝、舉拂來表示禪意,讓提問的人自己去體會。他每次上堂說法結束,當聽眾離去時,他總是將他們又叫回來,問個「是什麼」?這種提醒學人反省法,被後人稱為「百丈下堂句」。

百丈禪師不僅是古代叢林清規的制定者,而且還十分重視坐禪在修行中的重要意義。為了令禪宗學徒掌握正確的坐禪修行方法,百丈禪師專門創作了《坐禪儀》一文。

在該文中,百丈禪師講述了坐禪者在坐禪之前不僅生大悲心,誓度眾生,還要放下萬緣、調節身心。百丈禪師還詳細講述了坐禪的正確方法,以及在坐禪出定之後護持定力的具體方法。

首先,百丈禪師強調坐禪者當生大悲心,誓度眾生。

百丈禪師在《坐禪儀》中云:「夫學般若菩薩,起大悲心,發弘誓願。精修三昧,誓度眾生。不為一身,獨求解脫。」對於習禪者來說,我們坐禪的目的是為修定,由定生髮無漏智慧,從而得到圓滿解脫。我們要知道,大乘佛法所要求的解脫並非為了自了,而是在自己解脫之後,再來度化眾生。如果只為一己解脫而坐禪,則失去坐禪的意義。

這也是說「發心」,也就是禪修的動機。發心決定了方向,我們禪修要發「度一切眾生都成佛的菩提心,」,而不是只是為了自己解脫。

為了令習禪者對坐禪的目的和意義有明確的了解,使習禪者生起大悲心,廣度一切眾生。百丈禪師在《坐禪儀》開篇就指出,坐禪者要具有大悲之心,發大誓願修菩薩行,廣度一切眾生。在坐禪時,首先通過精修三昧。使自己進入禪定之境。再由修習禪定,進而開悟解脫。待自己解脫之後,再度化更多眾生,最終使所有眾生都能離苦得樂。

其次,坐禪者在坐禪之前要放下萬緣,調解身心。

禪的本意是靜慮,就是讓坐禪者通過坐禪達到內心清凈,沒有任何妄念的一種精神狀態。如果一個坐禪者在坐禪之前心中有很多掛礙,就難以收攝身心專註禪境。為了令坐禪者在參禪之前都能做到心無掛礙,專註一境。百丈禪師在《坐禪儀》中告誡習禪者要「放舍諸緣,休息萬念。身心一如,動靜無間。量其飲食,調其睡眠」。所謂「放舍諸緣」,就是把世間人難捨的一切,諸如名聞利養、親情友情等統統放下,要有一種今為坐禪悟道,萬緣放下的決心。除了放下萬緣之外,還要捨棄心中原有的各種妄想和貪慾,做到萬念絲毫不掛於心。

禪修要捨棄一切與禪修無關的事情,身心都要放在禪修之上。不管是動還是靜,都不應該忘失「所緣」,即禪修的內容。這裡也稱為「座上修,座下修」,都應該一致。

百丈禪師還指出,坐禪者在坐禪之前,還要調節身心。調節身心最主要是調節飲食和睡眠。飲食是坐禪者維持色身,更好修道的基礎。坐禪者在坐禪前,飲食不可過飽或飢餓。若飲食過飽,坐禪時會肚子發脹。坐著很難受,難以持久;若過於飢餓,則飢腸轆轆,坐禪時頭暈眼花。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坐禪難以用上功夫。對於睡眠,坐禪者在坐禪之前應當保持足夠的睡眠。只有睡眠充足,坐禪時才能精神飽滿,有利於坐禪用功:若是睡眠嚴重不足,一旦盤腿而坐,人就會犯困,即便勉強坐禪,也會東倒西歪,心思難以專註,更談不上能夠入定。

再次,百丈禪師對坐禪的正確方法也作了解說。

如《坐禪儀》中說:「於閑靜處,厚敷坐物。結跏跌坐,或半跏跌:以左掌安右掌上,兩大拇指相拄。正身端坐,令耳與肩對,鼻與臍對,舌拄上顎。唇齒相著,目須微開,免致昏睡。若得禪定,其力最勝。古習定高僧,坐常開目。」百丈禪師指出,坐禪者應當在坐禪之前在清靜無人之處,敷設坐具。之所以要在清靜之所,是因為清靜處無人干擾,容易靜心坐禪;若環境吵雜,則會使人心情煩躁,無法專註一境。選好清靜坐禪之所之外,還要選用鬆軟的坐具敷設鋪墊。坐具通常為一大一小,其中小的在上,便於抬高臀部,坐著舒適自然。在坐禪時,既可以結跏跌坐,也可以半跏跌坐;坐禪時,要端身正坐,做到耳與肩對齊,鼻與臍對齊。舌頭頂著上顎,雙目微開,以免閉眼之後容易昏沉入睡。

這是說禪修的姿勢方法,跏趺半跏趺都可以,或者散盤也可以。左手放右手上或右手壓左手上都可以 。耳與肩對,鼻與臍對,是說身體端正,鼻與臍在一條線,耳與肩在一條線上。舌尖頂住上齶或者牙根,這是為了更好的連接氣脈。微微閉口,眼睛不要閉的太死,留一點點光最好,這樣就不會容易昏昏沉沉的睡著了。這些方法是禪定生起最好的方法了!

百丈禪師還指出,坐禪者在正坐禪時,「一切善惡,都莫思量,念起即覺,常覺不昧」。坐禪者在坐禪時應當一念不生,若心有思量,即是妄念。妄念一起,當下就要讓它消滅。坐禪者打得念頭死,方得法身活。正坐禪時,不但不能思量善惡。還應當不昏沉,不散亂。「不昏不散,萬年一念,非斷非常,此坐禪之要術也。」坐禪若達到專註凈念,即是入禪之要門。

禪定是證量的解脫境界,也就是說於解脫無關的,無論是善是惡都不要思量,並不是說禪修什麼都不要思量,什麼都不想,那是禪修大忌,那就是,枯木禪,無想定。

百丈禪師指出,坐禪本是修行的安樂法門,但有很多人卻因坐禪而導致疾病,這都是由於不得參禪要領造成的。如果坐禪能掌握要領,自然能夠四大輕安,精神爽利,法味滋潤心神。禪和子若能掌握正確坐禪方法,即可「寂而常照,寤寐一致,生死一如」。在坐禪過程中,「若能正念現前,一切不能留礙」。坐禪者在坐禪時若定慧力量增勝,魔障自然能夠消滅,自然進入禪定之境。

出定之後,護持定力

坐禪入定是坐禪者的追求。入定是坐禪者得禪定功夫的表現形式。坐禪者在入定到一定時間就會出定,在出定之後,坐禪者要善於運用各種方便,保持定力不散。在各種修行方式中,以坐禪入定為根本,入定也是坐禪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若不安禪靜慮,三界流轉,觸境茫然。」坐禪者雖然曾入禪定之境,若不能在小定之後,護持定力,接觸外境心即散亂,還會流轉生死不能自渡:若是「定水澄清,心珠自現」。百丈禪師還引述經典言句,說明守護定力的重要。如引述《圓覺經》云:「無礙清凈慧,皆依禪定生。」《法華經》云:「在於閑處,修攝其心。安住不動,如須彌山。」只有護持恆久的定力,才能不被外境所轉,才能超凡入聖,一生成辦。

《坐禪儀》詳細解說了修禪之人在坐禪之前的準備及注意事項,講述了坐禪時應當掌握的正確修行方法。還介紹了坐禪者在坐禪出定之後要善於護持定力,通過天長日久的修行,保持持久的禪定功夫。現代的修禪之人,若能遵照百丈禪師《坐禪儀》所說為坐禪理論指導,不僅可防止坐禪時的偏差,而且還能修得一定禪定功夫。


推薦閱讀:

初禪引導詞(與阿庫婭合作)

TAG:佛教 | 禪宗 | 禪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