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離派
19 世紀末,哈布斯堡-洛林皇朝( Haus Habsburg )的衰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巴黎和倫敦萬博。
而當時在衰落版圖上最頂尖的藝術學院,維也納藝術學院的學生們,在這種失落和動蕩當中,反而迸發出創造力。
穩定社會的分崩離析,怕是最有創造力的年輕設計師們最好,也是最壞的時代。
.
分離派就是在這個時候形成的。分離派,顧名思義,他們就是要和古典設計分道揚鑣。
Gustav Klimt 是其中的重要人物( 題圖就是他畫的 ),他的活動中心也在維也納。不過這哥們是畫家,藝術家的好處是有才華註定放蕩不羈,名留青史。
Gustav Klimt 在名留青史方面毫不留情。吻,鮑爾夫人等等都是曠世傑作。
放蕩不羈方面,甚至更不手軟。傳說他家多的時候留宿 15 名裸模,還包括孕婦。。。
.
不過本專欄第一講的不是藝術,第二也不打算開車,所以我們還是回到分離派設計師身上。
藝術家可以做旗手,但是,分離派還需要一些設計師 - 他們用最實在的產品,給現代設計一些更直接的啟發。
比如, Josef Hoffmann 。這些設計師成立了維也納工房,設計了很多產品。
維也納工房雙 W 的 logo ,完全看不出是 100 年前的風格。甚至用的是這些年因為液晶屏幕才取得統治地位的非襯線體。。。
要和古典設計分離, Josef Hoffmann 的設計就更加簡單,直接 - 用人話說,就是你看到很多直線。。。
.
不過本專欄也不打算詳細分析流派,設計師,和他的作品, Google 橫行的年代,這些資料浩如煙海 - 雖然這是很多知乎大 V 的看家本領,不過我對搬運維基百科沒有興趣。
本專欄只想搭建一個現代設計進化的完整架構。延伸閱讀,懂得自然可以自己完成(如果你只用百度可以取關了)。
所以,在流派和設計師之後,我們只需要再放一個作品就夠了。
Josef Hoffmann 傳世的作品無數,下圖,是他 1904 年設計的咖啡壺。
(其實 Josef Hoffmann 有另外一套 Coffee set 更有代表性,不過我實在是找不到圖了。。。)
這個咖啡壺已經具備了很多現代設計的元素。工藝上稍加改進,你當做三年前的設計,也會有人相信吧?
(在當時,金屬的加工並不容易。Marcel Breuer 設計的鋼管椅子,之所以叫 Wassily Chair ,據說就是因為 Wassily 才能搞定加工工藝)。
所以,好的設計師的使命,其實是把未來,通過產品帶給大眾。
.
ps
今天下午三點發布會了,所以可能虎頭蛇尾一點見諒~
推薦閱讀:
※那些年我讀過的咖啡書籍"世界咖啡地圖」下篇
※如何評價星巴克的新產品 Flat White?
※研磨咖啡常識,你知道多少?
※咖啡的傳播與流行(四)從地下到宮殿,咖啡經歷了什麼?
※請放棄你那價不低又不均勻的手搖磨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