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垃圾桶不該扔垃圾?
從小我們就被教導:紅燈停,綠燈行,不要跟陌生人說話,垃圾要丟進垃圾桶里。
小孩子很簡單,可世界很複雜。
長大後我們發現除了紅燈停綠燈行,還要搞懂黃燈是幹什麼的;我們需要和許許多多的陌生人說話。
還有,我們要知道,有些垃圾桶是不該扔垃圾的。
很奇怪?先從一段旅行說起。
2013年,雲南雨崩村,一個與世隔絕只能靠騎馬和走路才能到達的地方。雨崩近年來名氣漸漲,遊人越來越多,沿途20米左右便有一個竹筐,以供路人丟棄垃圾。其實對普通遊人來說,確實是個不錯的設施,只要大家注意一些,垃圾至少不會散落一地,但對懂得戶外環保的人來說,其實在這種地方設垃圾桶並沒什麼用。
想想看,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風景如畫,遠處梅里雪山的冰川融水匯流而成了純凈神聖的冰湖,總能見到三三兩兩虔誠的信徒在湖邊轉湖叩拜,嘴裡念著經文。而不遠處的一塊大石頭旁,突兀地立著一個綠色的塑料垃圾桶,與美景格格不入。遊客多時,桶滿了遊客就把垃圾扔到桶邊,更是違和。
談及旅行,首先想到的是遠方的高山湖泊、浩淼海洋、林海雪原、歷史遺迹、熱帶風情的沙灘、各具特色的美食還有可愛的姑娘。即便在各大社交媒體上搜索「旅行」,風景、人文、攻略和趣聞也都是最具關注度的內容。然而我們談了太多的風光與玩法,卻常常忽略了旅行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環境的可持續性發展和維護。缺少環境保護意識和對出行環保充分的準備,大量遊客和戶外運動者的人為痕迹,已經讓出行地的自然及人文環境遭到破壞,長此以往,大自然的饋贈將失去原本的神韻,你我的旅行體驗也將有所缺失。
早在1982年美國就開始倡導戶外環保理念,美國國家戶外領導力學校Leave no trace (LNT) 是國際環境教育最具影響力的組織之一,LNT認為:維護當地的生態環境,把人為活動對自然的衝擊降到最小的理念應該貫穿到戶外活動的每個環節,並提出了無痕山野 Leave no trace 七條原則:
- 充分的計劃與準備
- 在可耐受的地面行進和露營
- 妥善處理垃圾
- 野外用火
- 尊重野生動物
- 保持自然原貌
- 考慮其他人
問題來了,你說在戶外把垃圾扔進垃圾桶不是最佳選擇,那麼產生垃圾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做?
我覺得某次帶學生攀登嘉峪關七一冰川的經歷應該可以很好地回答這個問題。
那次我們一行共八個人,兩名女生,沒有嚮導與協作。我們自己把所有物資由海拔3800米的管理處扛到了海拔4200的大本營,連續三天訓練,第四天早上5點出發登頂海拔5150的雪山。登頂之後的下撤要將營地撤除再返回管理處,當時已經下午1點,經歷了前幾天高強度的訓練及一大早的登頂,大家都很疲憊。在我的要求下,我們用了一個小時的時間將所有帶上山來的東西,包括這4天里所有的生活垃圾整理好,準備徒步下山。每個男生負重60-80斤,女生也有30-40斤,包里都是個人裝備、攀登裝備、公共物資、還有垃圾……途中還要爬過一段碎石坡才能到達景區步道,海拔全在4000米以上,艱難可想而知。
在一個休息點,一群遊客覺得奇怪,問我們沿途步道上就有景區放置的垃圾桶,為什麼不輕裝上陣,為什麼不把垃圾扔進垃圾桶呢?
我讓他們看看沿途的垃圾桶,還有散落在那些垃圾桶旁的垃圾,我說:這裡沒有車可以上來,垃圾都要靠景區工作人員一點點背下山;而且這裡風很大,垃圾隨時會被吹跑,回收難度極大。
當時我只想回答遊客的疑問,把自己的理念說了出來,並沒想過要去說服任何人。然而當我們到達景區管理處卸下裝備休息時,那幾個遊客也下山了,並且我看到他們也將他們的垃圾打包整理帶下了山。
這件事給我很大觸動。其實正確的方法和道理誰都懂,只要做事之前想想後果就知道該怎麼做。同時,做到我們自己應該做的,就有可能用行動去感染更多人。
旅行如此,生活中亦然:
幾個月前,被譽為「亞洲最美的山谷大學」發生了一件關注度頗高的事,鬧得沸沸揚揚。學校九個學院的學生會聯合舉辦了一場建校以來規模最大的女生節,活動非常成功,反響熱烈。然而第二天來了個劇情大反轉,原來學生會在晚會結束後留下清理垃圾,堆滿垃圾桶之後多出來的垃圾集中堆在了垃圾桶旁邊,風一吹,操場跑道上、草坪上,垃圾散落一地。來自朋友圈的指責和討論愈演愈烈,學生會也被推上了學校輿論的風口浪尖。
學生會幹部確實留下清理了垃圾,而最後操場一片狼藉也是不爭的事實。想解決一件事,辦法總會比困難多,垃圾桶裝不下也好,風大也罷,都不能成為推卸責任的說辭。事後我也在網上發了一篇文字,無意指責任何人,只是覺得作為老師,應該讓更多的學生知道這件事該怎麼做。
我想上面的兩個例子已經很好的給了答案。
LNT無痕山野的理念不僅僅適用于山峰田野間環保,更可以將這種意識延伸運用到其它的領域,與日常的生活習慣相通。
作為一名旅行設計師和戶外運動者,我去過許多地方,也在旅途中經歷過許多的事,我深知旅行和戶外運動不僅僅有自然、人文力量帶來的心靈衝擊、挑戰自我帶來的刺激和滿足、生活在別處的愜意和感悟,旅行者更應有為環境和為其他旅行者的考慮的責任和義務。旅行不應只是一個索取自然饋贈的過程,而應通過有意識的維護,舉手之勞的付出,讓這份饋贈延續下去。
環保這件事不管是在旅行中還是在日常生活中,離我們都不遙遠,每個細節都與生活息息相關。聽著很寬泛,做起來卻很細節,舉手投足多考慮一點,付出一點,就會變得很簡單。
我熱愛旅行,也熱愛戶外,遠方自然和人文的力量總給我意想不到的衝擊,我也總能在每次旅途中找到人生的幸福感,所以一直希望這美好的一切能一直延續,能把戶外活動對自然的影響控制到最小甚至實現無痕,能盡我所能讓自然和人文強大的力量能影響更多的人。
推薦閱讀:
※2019戶外運動產品全輕潮野:潮行動
※8000米雪山上,她說:「不管多少錢,立刻馬上派直升機上來!」
※國外孩子在室外玩什麼車?開電動汽車傲嬌小區嗎?呵呵
※推薦給中國攀登者的工具網站/App
※我們就是只鳥--記17年澳大利亞forbes三角翼平原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