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講道理」,孩子更優秀

凱叔常常在後台看到用戶留言:「我也不想和孩子動手,只是我和孩子說了100遍,孩子就是不聽啊。」 「跟她講任何道理她都聽不進去。」

講了那麼多道理,孩子就是不聽,這不是個問題。而把「講道理」當做是教育,這才是真正的問題。

別用你的眼光與世俗去評判孩子的世界

在最近一期的《變形記》節目中,我看到了一個有趣的片段,仔細想來,卻耐人尋味。

山區女孩緣緣被「交換」到一個城市家庭中,律師「爸爸」問起了緣緣的理想。緣緣說想當一個警察,隨後爸爸開啟了「大道理」模式。從憶當年開始,說起了一大段的長篇大論。

在之後的採訪環節中,緣緣說:「感覺像是律師對著罪犯在講話,要強打著精神裝作在聽的樣子,也很像唐僧在念經……」

而爸爸的感受卻是:「無論我說什麼,她都能聽進去,我很欣慰。」

同樣一件事,到了立場不同的兩個人口中,得到的卻是完全相反的結論。這看似奇怪,卻十分常見。

講道理,可以說是父母最常採用的一種教育方式了,但面對成人的大道理,孩子們的態度往往是排斥的。一位網友曾描述過當父母對著他講道理時,他內心的感受:「父母總是以一種我社會經驗比你足,聽我的沒錯的樣子,干涉我的各種選擇。」

在講道理的時候,我們常常會不自覺地流露出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認為孩子不懂得這些道理,需要更有經驗和見解的父母給予指點。 換位思考一下,其實我們成年人一樣不喜歡聽道理。

在心理學中,有一種現象叫做「投射心理

即把自己的個性、好惡、慾望、觀念、情緒等心理特徵歸屬到他人身上,然後不自覺地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別人。

前段時間,我的一個好友小美跟我抱怨,她的老公總是不懂她。小美新買了一件衣服,過了幾天發現降價不少,就跟老公念叨這件事。他老公開始跟她從商家促銷規律講到製造業的生存困境,小美被噎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這種事還有不少,老公的態度總能讓小美在先前的煩惱基礎上又添了一層堵心。小美說:「道理我都懂,可我根本不想聽這些破道理,我只是想要他安慰我一下啊!」不僅如此,在需要進行家庭共同決策的時候,小美老公也總是想方設法地說服小美接受自己的意見。

這種心理作用於他人的自由意志之上,就是一種捆綁和束縛。對於成長期的孩子而言,更常常是一種傷害。

道理與道理之間存在一萬種不理解

愛講道理的父母,隨著孩子的長大,會慢慢發現,親子之間存在著兩套完全不同的「道理」。

這兩套道理,其實無關對錯,只是孩子眼中的世界,與成人眼中的世界大有不同。當我們真心的從孩子的角度開始去看時,可能會發現別有洞天。

你的道理可能是孩子的枷鎖與負擔

李小璐分享過女兒甜馨的一段趣事。

一天早上,阿姨問甜馨說:「你是不是抱狗啦?」甜馨說:「沒有啊!」阿姨又問:「那你身上為什麼有狗毛?」甜馨回答說:「狗狗抱我了啊!」

孩子的世界裡,總是更多元和美妙。很多時候如果我們生硬地去向孩子說道理,反而是以我們自己思維中的局限性,限制了孩子的創造力。

只有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去理解孩子的處境,才能夠走進孩子的心裡,給予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而缺乏理解,不是建立在平等人格基礎上的說教,則會引發孩子的叛逆。

我們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韓寒在電影《後會無期》中有一句經典台詞:我們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為什麼會這樣呢,也許就是我們常說的,道理我們都懂,但「懂得」和「行動」之間隔著的卻是一條鴻溝。

用「行動」讓孩子能夠接納我們的建議

一、以故事代替說教

講故事是相對於講道理更好的一種交流方式,不管是對成年人還是孩子都是如此。當我們對孩子講故事的時候,更能夠吸引孩子的興趣點,還容易讓孩子從中明白道理。

比如,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我們可以跟他聊起讀過的繪本中類似的故事,或者動畫片中相似的情節。也可以是生活中其他人身上發生的故事,都能夠讓孩子更好地接受其中蘊含的哲理。

此外,當道理出現在恰當的體驗性情境中時,往往更具有說服力。

前段時間,蔡少芬在微博上曬出和一雙女兒種植蔬菜的照片,並配文稱:「從小學環保,種植蔬菜,有玩有食又環保!」

兩個女兒各自帶著小手套,神情專註。而媽媽這種教育方式,自然也要比單純說教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二、給孩子引導,讓他自己說出答案

我們每個人都不喜歡接受別人預設好的答案,但對於自己做出的選擇,則更容易接受。

三、我們可以通過適當地引導,用疑問的形式,讓孩子自己說出解決的辦法

比如:「你覺得這件事情該怎麼解決好呢?」,「我遇到一點麻煩,你能幫我想個好辦法嗎?」這種方式,可以很有效地防止孩子故意叛逆,和父母對著乾的現象出現。

四、不評判對錯,只分析事實

父母的「道理」讓孩子產生抵觸的原因,往往在於父母的一句開場白:「你這樣做不對。」孩子聽到這句話,就足以判定,父母的言論將站在自己的對立面,從一開始就產生抗拒心理。

O.J.Harvey研究表明涉及道德評判的辭彙使用頻率越高,暴力事件就越頻繁。我們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評判對錯是大忌,對與錯需要孩子自己來領悟,而不是靠說教來傳達。

語言與暴力的關係是科羅拉多大學心理學教授O.J.Harvey的研究課題。他從許多國家的文學作品中隨機節選了一些篇章,然後統計某些詞語的使用頻率。這些詞語涉及道德評判。他的研究結果表明,這類詞語的使用頻率越高,暴力事件就越頻繁。

五、接納孩子的情緒宣洩

並非所有的表達,都為尋一個對錯,有些時候僅僅是情緒的宣洩。(處理孩子情緒,點擊文章鏈接《如何面對一個憤怒的孩子》)

在孩子對我們的傾訴僅僅是為了宣洩心中的不滿、委屈、憤怒等時,我們應該收起心中的道理,只靜靜地接納孩子的情緒就夠了。

在心理學中,傾訴是排解內心壓力的一個很好辦法。我們需要判斷孩子是真的需要一個建議,還是僅僅想要一個傾訴的對象。

美國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的《非暴力溝通》一書中提出:當我們的語言和表達方式,傾向於忽視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遠和傷害時,這種溝通方式會讓人難以體會到心中的愛。對方即使接受批評,作出讓步,通常也不是心甘情願的。

如果他們處於恐懼和內疚來迎合我們,那麼或遲或早,我們將會發現對方不再那麼友好。而他們所付出的代價是:因屈從於壓力而心懷怨恨,並厭惡自己。

孩子的成長,更多需要的是父母作為榜樣的示範,以及來自於他自己親身的體驗。父母的愛,要給孩子留下判斷與思考的空間。做個「不講道理」,用心陪伴孩子去體驗世界的爸媽,才是孩子更需要的。

作者:佟霏,凱叔講故事專欄作者

您是一個「不講道理」的家長嗎?如果您想給孩子一些建議,又會怎麼和孩子交流呢?歡迎給凱叔留言。


推薦閱讀:

帶著儀式感長大的孩子更幸福
兒童標準運動協調能力評估測試(MABC-2) ——運動協調能力的IQ測試
感統訓練是如何全面提高孩子的各項能力!更多互動點擊我的主頁!
暖男篇:媽媽,我什麼時候才可以結婚呀?
深度訪談| 看懂這篇文章,就看懂了中國早教市場。

TAG:凱叔講故事 | 兒童教育 | 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