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美女設計師怒發聲:老娘苦讀7年,放棄美國綠卡和北京戶口,不是給你做0元設計的

當你花上10年愛上一個行業的時候,願意為了堅持自我而放棄很多機會嗎?

家裝設計師這個角色,已經承擔上了極大的罵名。

很多裝修公司招來三教九流,稍做包裝就去接待客戶,每一位都是總監級別,身背多個頭銜,開口閉口「美式田園」、「現代簡約」,但卻連合適的櫥櫃高度都算不出來。

另一方面,真正有良知的設計師努力地與這幫妖魔鬼怪劃清界限,以獨立設計師或設計工作室的身份接單。

同時,市場也已經被搞壞了:「0元設計」的宣傳鋪天蓋地,各類公眾號「關注即送4套設計方案」,客戶總覺得設計不值錢,張嘴就是「你幫我設計設計」、「畫張圖而已有多難」,轉過身又抱怨「我家設計師不行」。

有的設計師乾脆遠離家裝市場,只做公共空間、別墅的設計,懶得和「錢少事多」的普通家庭打交道——一般家庭設計費不過小几萬元,有時反而比幾千平方米的大型項目更勞神費力。

業主覺得設計師都是騙子,設計師覺得業主都是活該,反而這位留學回來的美女設計師寧願辭掉知名地產公司錢多事少的工作,甚至放棄拿美國綠卡和北京戶口的機會,紮根裝修公司做設計,能讓人驚嘆:還能有這種操作?

勸你不要做設計的設計師

然而對於巧倩而言,並不存在什麼「壯舉」,一切都是機緣巧合的選擇。

無論是大學選擇專業、海外讀研、回國,最後再成為一名真正的家裝設計師,很多時候並沒有什麼光明正大、充滿正義感的動機。

儘管正式入行才一年,她已經能夠遊刃有餘——甚至有時會耿直得過分:

客戶說自家風景特別好,因此想以風景作為全家布置的重點,她在陽台上探頭一張望,說「這風景也不怎麼樣啊」,惹得屋主都發笑,連連解釋霧霾太大。

▲ 巧倩和教授

有時她也私下嫌棄客戶:「一下想要這個,一下想要那個,自己想要什麼自己都不清楚,這家反正之後是你住,又不是我住,自己都整不明白,我們設計師也沒辦法給意見。」這種是她最不喜歡的客戶。

反而是對自己想要的東西一清二楚,甚至會感嘆「我自己什麼都懂,還要你們設計師幹嘛」的客戶,會是她樂意合作的類型,因為能夠切實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幫別人解決問題。

「設計就是解決問題,想得越細問題越多,做起來越有意義。客戶想得細就容易遇到各種非常現實的問題,如果什麼問題都沒有,那還設計個屁啊。」

當然這話她不在客戶面前說,算是設計師的小牢騷,邊說邊笑,「你得寫些這些在公眾號上,讓客戶都想清楚一些,自己的家自己不操心,我們也沒辦法。」

和她聊天聊到一半,她順手掛了電話給同事:「客戶剛在群里發照片,那地板怎麼偏黃?原來給他選的是灰白色的,你趕緊查查,別給是發貨發錯了。」

過兩分鐘對方給了回復,說地板沒有問題,只是拍照光線影響。

這種工作對於她而言早就成了日常。

即使是假期,客戶在群里說了兩句話,立馬就要給對方回過去,生怕晚了客戶有情緒,日久天長放假也只是人在外面,客戶找她總是能找得到。

她的日常工作有兩部分。

和普通的家裝設計師一樣,她手上會有數位全案設計客戶,全套的設計方案和施工圖都由她負責,全程也看著施工的進展,發現施工現場與設計方案不符的,趕緊聯繫內部把問題消化掉。

另一方面的工作更獨特——看看客戶到底有沒有設計的必要。

公司里接待客戶的都是客戶經理,負責給客戶出報價、記錄需求,對於普通的裝修就已經足夠,刷個牆鋪個地板的不需要麻煩設計師出面。

主動提出要請設計師服務,通常都是非常看重設計、有品質要求的客戶。

這時她會花上30分鐘到一個小時和客戶聊一聊了解需求,就著平面圖分析一番。

如果僅僅如此就已經能夠解決屋主的問題,用巧倩的話來說,「我們也沒必要坑人家那一百多(每平米)的設計費」。

另一類客戶對於戶型的改動很大,或者有更多的想法,簡單的交流無法滿足,那麼巧倩才會推薦對方使用付費的設計。

室內是個什麼鬼專業?

想要進入國內的藝術類院系,唯一的辦法就是作為藝術生參加藝考。

巧倩初三就選擇開始學藝術走藝考路線,相比起大部分藝術生這算是很晚的時間,然而她的動機竟然是——藝術生不用學文化課,高考沒那麼辛苦。

巧倩的舅老爺是國畫畫師,小姨讀服裝設計的路,在美國念書後定居海外;小時候兩家人往來,讓她覺得畫畫好玩,因此就選了這條路。

學校的美術相關專業只有4個:景觀、動畫、平面、室內。她想了想,自己不喜歡侍弄花草,也不是一個逗逼會說故事的人,室內的未來發展似乎比平面寬,所以閉著眼就選了室內。

念到大四,單純就是不想工作,籌備著考研究生繼續讀。

北京的老師明著告訴她:我的研究生肯定優先考慮自己的學生,除非你特別優秀。

巧倩心想不收拉倒,何必擠你的獨木橋,正好小姨定居美國,所以花了半年時間拿到美國大學的offer。

▲ 課堂上的presentation

設計師重要的是思考的大腦

而不是畫CAD的那雙手

學校和國內不一樣,一個專業一棟樓,散布整箇舊金山市中心。

室內建築與設計系大樓離著名的吸毒街只隔兩個街區,整條街上掛著鞋子,是「此處有毒品出售」的暗語,時不時聽到有人開槍火拚。

每天有固定校車把她們從宿舍送到學校大樓,再從學校大樓送回宿舍,和外界幾乎沒有聯繫,兩點一線,極其枯燥。

但學院大樓簡直是天堂,看起來就像一個大工廠,有自己的咖啡廳,吃的喝的一應俱全,學校也提供極好的專業繪圖桌和供學生使用電腦的教室,相比起國內學校除了自習室就是宿舍的學習環境好上了太多。

巧倩覺得在這樣的學校里做作業簡直是享受,本科的課程相比起來極其基礎,甚至都沒有完全弄懂室內設計到底是什麼——念研究生之後,才開始逐漸愛上了這一行。

▲ 學校外景

▲ 教室內景

美國學校尤其重視手繪和表達,鼓勵天馬行空,甚至畫圖和軟體操作都不那麼重要,畫圖自有畫圖員去做,設計師更重要的是概念——也就是講故事。

每次交作業除了畫圖,還有一項不可缺少的內容是當堂演講做presentation,向所有人闡述自己的設計。

在國內做作業,老師總要求從一開始就考慮預算,規規矩矩不要越雷池半步。

美國剛好相反,就逼著你天馬行空地發散思維,預算不重要,熟練的軟體操作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概念,以及用自己能夠看懂的方式把概念記錄下來。

不會CAD也不要緊,一張潦草到旁人都看不懂的手繪圖,只要能夠闡述和表達出自己的概念,就非常好。

預算什麼的,最後一年深入學習了材料才開始真正的去接觸。

這種和國內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讓她每次做作業都頗費周章又樂在其中。

剛好美國的城市生活極其無聊,商業街晚上7點就打烊,最好的消遣就是熬夜做作業。

西海岸和北京時間相差15個小時,日夜顛倒,根本顧不上聯繫男朋友。

▲ 條件極好的學生工作室

在學校的時候,跟著導師做了兩個項目,都是大型的公共空間。

其中一個項目是舊金山一座公共圖書館,只有她和另外一位女生,光是前期調研就花了兩周的時間。

這兩周的時間完全是泡在圖書館裡的,了解每一位工作人員的職責,查看圖書館裡系統的運作,甚至了解一些古董機器的工作原理。

這個圖書館每個周末會舉辦種子交換的活動,普通居民可以向圖書館借植物種子回家種盆栽,收穫了種子再還給圖書館,巧倩和同學就跟著整個活動的策劃流程參與進來。

甚至有那麼一兩天什麼都不做,就坐在圖書館裡觀察人流,看看平常人到這裡來都做什麼樣的活動,每個時段的人流情況統計。

前期的調研做完了,再由導師帶著做了1個半月方案——沒有深入了解的設計方案,都是空中樓閣,根本落不下地。

▲ 圖書館設計方案的其中幾頁

學校在期中和期末會給學生做兩次評估。期中時就有兩個選擇,一個方向是往深處專攻,另一個方向是繼續保持多元化的學習,讓學生能夠更多地了解自己將要從事的專業。

巧倩在期中選擇了多元化方向,想藉此確認自己是否真正熱愛室內設計,直到畢業時,巧倩已經拿到了當地事務所的實習機會,申請綠卡完全沒問題,她也更有意願留在美國。

但是當時發生的一件事情深深地撼動了她:回到國內時,發現親愛的奶奶已經去世了將近一年,然而她卻對此一無所知。

留學在外久了之後,很容易產生無力感——距離父母家人太遠,有情況完全無法照顧。

男友也和她說:「即使現在一時獲得了自由和別的東西,但最後也許失去的會更多。」

因此她才決定徹底回國,到北京與男友團聚,也不至於離父母太遠。

我只想好好做設計

巧倩回國後的第一份工作是進入一家知名的地產公司,以甲方身份與其它設計公司對接。當建築設計完成後,圖紙轉到巧倩所在的部門準備設計樣板間。

那是房地產的黃金時期,只要是地產公司就不愁吃喝,另外還能申請到北京戶口。

但所在部門只是作為一個中間人對接的角色,樣板間的設計交由第三方,巧倩每天的日常工作就是接打電話,本身不需要做設計,除此之外,大決定也需要等待上級指示,頗有外行人指揮內行人的感覺。

大公司人際關係不簡單,辦公室政治盛行,越是錢多事少,整個氛圍就越微妙。

辦公室里都是名校畢業生,脾氣暴躁,除了完成本職工作,每天還要時時注意呵護同事的玻璃心,巧倩做得沒意思,心想去你媽的北京戶口,還是一心想做設計。

隨後去了一家大的設計院,頭銜是設計師助理,也就是從最基層做起。設計院里等級森嚴,方案、想法都由上面制定,層層往下分配任務,完全是流水線的工作方式,國外受到的教育完全沒用,還是倒退成為了一個畫圖員。

畫圖並不是痛苦的事情,巧倩覺得畫圖反而是把自己的想法落實到紙面上的一個重要的驗證過程,但這份工作壓根兒不需要她有自己的想法。

工作安排不飽和,每天上班不知道自己要幹嘛,上司見不得她早早下班,沒事也逼著她加班干坐,最後乾脆拿來兩本書,叫她背書上的各種人體工程學數據。

這些數據做作業早就爛熟於心,死記硬背簡直是侮辱一位科班出身的設計師,那段時間她過得尤其焦躁,剛好準備要結婚,最後還是辭職不幹。

和男朋友認識已經有12年,雙方父母都考慮起兩人的人生大事,擅自張羅了結婚的事情,幾號領證、幾號宴請、幾號度蜜月統統安排好了,不要小兩口操心。

一下房子、戶口甚至經濟來源都不再成為她需要關心的問題,但她仍然還是只想做設計,唯一的要求就是想要離家近。

▲ 在泰國度蜜月——白天玩,晚上畫圖

面試到住范兒時,還只是一家在創新工場孵化器里的初創公司,剛開始轉型做裝修。

設計部的負責人小毓[yù]早已面試過許多有幾年家裝經驗的設計師,無一例外地不感覺失望——在混亂的行業里浸潤多年,一個個都是老油條,張嘴就是千篇一律哄客戶的套路。

巧倩讓她眼前一亮:海外學習經驗倒是其次,之前的工作相關性也不高,甚至表達起來也沒有什麼漂亮的話語,但是巧倩傳達出來的概念十分清晰:我就是想做設計。

大婚當日,辦過了上午的儀式,下午在酒店請朋友吃正式的答謝宴,菜還沒點,接到小毓打來的電話,請她再做一份面試作業。

巧倩心想:靠,你們到底要不要用我啊!又想到面試時聊得很好,覺得是好事多磨,二話不說就答應了下來。

緊隨其後的泰國蜜月之旅,白天在外面瘋玩,晚上回到酒店就開始打開電腦吭哧吭哧地畫圖。

直到現在,巧倩想起這件事情仍然認為值得。

機會擺在面前時,還需要自己親自去把握——尤其她已經知道,除了做設計之外,沒有什麼能讓她感到開心的工作——雖然她也能夠選擇做一位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婦。

不面對客戶的設計師都是殘廢

起初公司的體量不大,她和另一位應屆設計師需要儘快適應工作,小毓已在業內積攢了相當的經驗,負責與客戶對接,然後把客戶的需求轉達給她們。

與在設計院當個螺絲釘不同,這份工作她能夠傾注自己全部的想法,然後小毓再進行指導和修正。

對於設計師而言,能感知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比一切都重要。

當了半年的「幕後英雄」,小毓開始要求巧倩直接面對客戶。

對於這件事,巧倩一開始是極其不情願的,見了太多冒充設計師的銷售,全憑三寸不爛之舌哄得客戶沉浸在自己的泡泡里,後期再被現實逐一戳破。

巧倩覺得自己出去見客戶,身段就跌到了和那些根本沒受過專業訓練的「設計師」們一個層次:我是做設計的,幹嘛要見客戶?

老見客戶都耽誤我畫圖了,我圖都給畫好了,他們不能自己看嗎?

小毓硬拽著她去,說「不面對客戶的設計師都是殘廢」,並且親自帶著她上門拜訪第一個客戶,她破天荒化了全妝。

客戶遲到了一個小時,兩個人在樓道里等著,巧倩緊張得跟高考前夜一樣發抖。

那位客戶是職業德州撲克玩家,打扮著裝很嘻哈,氛圍一下就輕鬆很多,加上人也隨和,越聊越自然。

經驗不足,還是會漏東西,忘了問客戶會不會經常在家裡開火做飯,小毓趕緊在一邊幫她補充。

▲ 在客戶家詳細了解客戶需求

設計方案完成之後,還需要再見一次客戶。

在國外受過的訓練派上了用場,先從客戶的想法里提取出一些概念,每個方案圍繞著一個主題和靈感,先發散,再細化。

把所有的方案做成PPT文件展示給客戶,就像在學校里做presentation一樣,一共有幾個設計要點,一一闡述到讓客戶完全理解,再讓對方從兩個備選方案里挑選,回辦公室後繼續針對性地做細化。

這件事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對於客戶來說也更重要——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輕鬆讀懂設計圖紙的,還是得有人現場講解。

▲ 巧倩曾經作品的PPT

現在她已經覺得不見客戶就不叫設計,畢竟設計終究還是要面對人的,到客戶家去已經輕車熟路。

公司的客戶經理事先已經接觸過屋主,大致的情況都已經事先同步,巧倩進門就直奔主題,希望屋主提供更詳盡的想法。

屋主顯然已經有了一些思路,想帶她先看看陽台的小細節,她說:「我先隨便逛逛吧。」然後讓屋主從最主要的想法開始交流。

夫婦各執一詞時,她表現得像個居委會大媽:「所以這次裝修誰說了算?」

男主人很敬重設計師,謙遜地說:「夫人說了算,但是我也有一些想法不知道能不能實現。」

巧倩就讓夫婦各自聊聊自己的想法,全部記錄下來,留待做方案時再參考。

比起單純的你說我聽,巧倩完全是在主導全局,甚至像一個大學教授,不斷地拋出問題。

這是她認為自己的價值所在,就像醫生的望聞問切,帶有條理性地幫助屋主梳理自己的想法。

一些屋主沒有細想過的問題,一時能被問住,夫婦倆熱烈地討論起來,她就在旁邊把兩人的想法都寫下來。

臨別前還囑咐屋主再三思考,像極了布置家庭作業。

▲ 現場對屋主了解後的記錄

另一面,她又職業得像個商人,需要告知屋主的事宜,乾淨利落地交代清楚:費用怎麼收取、收到定金後才會開始排期做設計,從做設計問卷到出方案需要14個工作日,男主人提出加快進度的請求時,她也實話實說:前面有其它的客戶也在排隊,14個工作日是不能壓縮的,會影響設計成果。

屋主的疑問,她也直言不諱:「我必須要回辦公室畫圖之後才能給出一個解決方案,現場說的話不靠譜。」

對於設計師而言,尺寸和數字是不可逾越的底線,現場比劃實在不嚴謹,而設計必須是嚴謹的——

她曾經服務過的一位客戶在修改方案時,提出把書櫃改成衣櫃,牆體厚度隨之要增加25~30cm,但她在畫施工圖時忙昏了頭,對方的施工團隊也沒有在施工前與設計師確認,這個錯誤直到定製柜子時才發現,砌的牆只能推倒重來,她為此自責了很久。

「反正是你自己的家」

市面上對於裝修公司的設計師總有這樣的評價:「最終還是想拚命賣公司的建材。」

你要是這麼評價巧倩,她分分鐘能和你翻臉——這麼做的都不是專業的設計師。

設計師被培養出來就是為了協助客戶解決問題的,不能以自己的情緒和喜好影響客戶,畢竟一個案子就是對方至少住10年的家。

真正的設計師想方設法都會想要解決問題,也就是所謂的「審美潔癖」。

真實的情況是,她的立場特別隨便:「反正是你自己的家,花的你自己的錢」,言下之意是怎麼花錢是客戶的意願,她只提供專業的建議。

公司提供的鏡櫃帶有開放式的置物格,有些客戶覺得難看,想要全鏡面的鏡櫃。

巧倩說:「全鏡櫃確實好看,可是一天需要開啟櫃門至少10次拿取東西,這個問題有沒有考慮過?」

客戶一下就又被問住了——確實有這個頻率。

巧倩又說:「實用性肯定要擺在好看前面的,有開放格拿取更方便,鏡櫃一天開關10次,五金件壽命也有限。」

為了顏值放棄功能的客戶還是在少數,大部分人還是會選更實用的樣式。

▲ 帶有開放儲物格的鏡櫃,日常洗漱用品可以放置在順手拿取的位置

公司有提供全包和半包的選擇,如果客戶在公司提供的材料里選不到好看的,巧倩就讓他們自己出去逛。

「國內沒有設計師陪逛的習慣,因為大家覺得逛街是個很私密的事情。」

另外客戶仍然擔心設計師偷偷在背後吃商家回扣。

巧倩讓他們自己出去看,看到喜歡的就拍照回來,她會立馬給出建議——好不好搭、怎麼搭。

除非是心中已經有了明確看中的材料,很多客戶其實還是會迷迷糊糊——國內外美圖看了很多,就是組合不出自己心目中家的模樣。

巧倩通常的做法是讓他們跳開單品。單看一款瓷磚似乎平淡無奇,巧倩就把牆地磚樣品和櫥櫃擺在一起,這麼一搭,效果就非常直觀了。

▲ 材料的搭配是設計師的必修課程之一

她來到公司,也是有自己的思考,覺得能學到更多的東西,因為公司有自己的施工團隊。

在美國時也接觸過施工,但美國的工藝材料和國內完全不同,無法通用。

但對於設計師而言,做出來的設計無法落地,那就是無用的設計。

她仍然保持在學校時習得的思考方式——先發散,再考慮實際的可能。

公司的施工團隊並非萬能,例如北京的團隊就不擅長木地板上牆。

她會換一個思路解決問題:「客戶想要木地板上牆,除了喜歡木飾面的質感,也希望牆面能顯得更硬朗——換一個角度而言,用某些特殊的壁紙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不需要去拘泥於木地板上牆。」

家裝怎麼了?家裝就不是設計嗎?

室內設計圈有自己的鄙視鏈:家裝比不上公裝。

公裝是對公業務,甲方不會像家庭客戶一樣「事兒」,花上同樣的時間,賺的比家裝多得多。

公裝的甲方特別放心交給設計師操辦,完工時間比照合同即可。

但再怎麼明白的人,裝修自己的家時,都希望能有更多的把控,巴不得每個細節都由自己過問,而且希望儘早搬進新家。

每年都有大量的優秀設計師和施工團隊從家裝團隊流失到公裝,或者乾脆以公裝為主,接個家裝活兒賺個油錢零花錢。

巧倩是不這麼認為的:「公裝家裝都是室內設計,沒有說誰更高人一等。」

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問題和煩惱,戶型也不盡相同,這都是一個個的挑戰。

而且她買了自己的房子,又一手操辦了自己家的裝修,更懂得客戶們的心理。

「做設計是我自己選的路,所以自然感覺非常有樂趣。」她說,「每周都會有一些節點,比如給客戶圖紙或文本的。每次完成一個節點,就和打遊戲過關一樣,特!別!爽!打遊戲會無聊嗎?不會呀,因為總有新的挑戰。」

花了近10年的時間,她是完完全全地認定自己熱愛這個行業了——誰還會在乎當年她只是為了逃避文化課才當上的藝術生?至少她幫助過的家庭都不在乎。

更多的原創家裝內容歡迎關注我們的公眾號:住范兒(ID:zhu-faner)查看。

需要改造翻新你的家嗎?點擊這裡向我們


推薦閱讀:

推薦好用省力的拖把?
日本四式分離衛生間最小要求多大空間?建議採納嗎?
沒有陽台,怎麼晾衣服?
住藝改造家 | 多虧了玻璃,這個家不必被炸掉了
70平米狹長舊屋改造 簡約日式三口之家

TAG:設計 | 裝修 | 家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