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是否也被說浮躁不定性想法多?——「創新和改變」與「善變和浮躁」

前幾天在和一個朋友聊天,他說「江老師,你就要老老實實呆在成都安於現狀,不要折騰。我一個韓國的老師也是愛折騰,還去過南極,現在60了還嫁不出去。」

我說,你說得都對,可是我不。

他說「江老師,你就是小女孩思維太不成熟太浮躁了」

我說,你說得對,可是我不改。

你是否也被說過浮躁和善變以及不定性或者想法多呢?

記得大學入學第一天,我都會跟學生講,什麼叫折騰什麼叫瞎折騰。折騰可貴,瞎折騰可悲。折騰就是當你認定一條路以後,在這條路上永遠不滿足自我的一點點成就,不斷的學習與自我突破。比如走會計這條路,從剛開始的出納,努力學習晉陞變成會計,再突破做財務經理而不是一輩子就想著把現金管好就行了。而瞎折騰就是,你連自己想要走那條路都不知道,什麼都想要,一下向東,一會兒往西,最後亂七八糟一事無成。比如今天你看見別人做電商賺錢了,你也想開微店,明天你覺得喜歡唱歌,就拋棄一切參加歌唱比賽,後天你突然覺得歲月靜好,你想考公務員了,最後你發現你擅長的是銷售,又辭職去搞銷售。

「突破改變與善變浮躁」和「折騰與瞎折騰」是如出一轍的。重複的工作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的確很枯燥,所以我們要學習在重複的工作當中不斷的來進行探索,自我提升與改變,更加完善工作。而善變就在於,一旦發覺這個工作沒有新意了,過了興奮期了,就開始想做其他的事情,以至於到最後每件事情都只做了一點點,卻一事無成。

在職業探索期的時候就算是浮躁是瞎折騰也很正常,因為沒有定下來,所以想法才會很多。可是如果是已經認定這件事是想做的事情,並且依然在這條路上不斷的突破與創新,想要有更好的想法可以融進去,想不斷的改變,那就是難能可貴的折騰了,而非瞎折騰。

所以我們需要認清到底是浮躁愛瞎折騰還是想自我突破。如果創新與改變也被說是浮躁與善變的話,那喬布斯一定是世界上最浮躁的人,馬雲絕對是中國最善變的人,多寫新歌的周杰倫林俊傑林夕黃偉文一點也不定性,因為他們靠老歌就可以啃一輩子了。

不管是想一直折騰到老的你,還是害怕一點點改變就想安穩當一顆零件的你,都沒錯,因為社會的分工就註定了必然有大部分人是要安於現狀做螺絲釘一樣簡單重複的工作的,這樣,社會才有序;可是社會的分工又決定也有小部分人必須得改變,必須得創新,這樣社會才能前進,才能更好。所以沒有對與錯,是去折騰還是歲月靜好,要看每個人不同的性格怎麼做選擇。事物型人才就是喜歡坐下來填表做行政和藝術創造型人才喜歡創新攻克難題,這兩類人本身就不應該有相同的社會屬性和分工。

浮躁有時會讓人靜不下來,每天都要刷新頭條來刺激自己的感官世界,每天以及每年不發生點什麼都覺得今天睡不著,或者覺得今年都白活了,什麼都沒發生今年就過去了。可如果能拿出幾個大事件,就稍微好點,就算是和自己沒關係的,只要能刺激就行了,而不是看著時間和生命從自己的指間流過還無能為力,所以不斷的刷頭條刷朋友圈,害怕錯過一點事情,就錯過整個世界了。勇闖世界的騷年們最害怕的就是那些老一輩或者不安於現狀的人對他們說那句,平平淡淡歲月靜好。平平淡淡過好自己的生活,並在重複的工作中突破自我,不斷學習,每天有一天小進步就是極好的,而不是通過外界的刺激去安撫內心的不安,給自己一些交代證明自己的存在。古人云「活到老,學到老」,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每天多一點進步,哪怕多背一個英語單詞,算對這道數學題,甚至學會做一道菜,給愛人多一個擁抱,都是進步與突破,而不是一蹴而就。

當你的內心和自身在不斷進步的時候,便不需要外界的刺激來證明「人生好像必須經歷點什麼才叫人生了」,青春亦然。

永遠專註於學習創新與改變,這是給自己設定的專屬「浮躁」。

推薦閱讀:

新的一年,一起開啟語言學習之旅
告別低水平勤奮,才能成為一個高手
為什麼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捨棄天賦這個概念,它讓你錯失成長的機會
教育散記(1):只有用現場的,有體驗感的學習,才是最有效果的學習

TAG:浮躁 | 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