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美感是如何產生的?

如果說人對於人的美感,可以部分的用sex解釋,那麼人對於動植物;對沒有生命的物,包括天然的物,如石頭,也包括人工的物,如工藝品;對某些文化,如音樂、繪畫、文字、文章;對於風景等等的美感又為何產生的?


一個人的身上存在各種條件反射,條件反射形成了一種觸發器,一旦進入到某個觸發器的條件,就會觸發其行為,包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各種行為。人對世界的認知程序粗略的分類是 視覺、模式、文字。

其中文字是純粹符號系統的,模式是純粹抽象系統的,視覺則非常好的結合了抽象和符號,既有直觀的符號,各種視覺符號,又有大粒度的模式在其中。

美感的解釋器裡面應該有各種小程序在做各種單空間分布的統計和多空間疊加的統計,包括幾何空間、顏色空間,字體空間、陰影空間、圖像空間、圖形空間等,其中我覺得對於每個空間可以單獨分析,而空間與空間之間可以兩兩組合分析,依次類推,可以建立遞推關係,最終形成評分金子塔結構,對於結果應該不是數字,而是描述。

人類對於什麼是美的,很多時候被大自然決定了,其中進化論會起著很大一部分的主導作用,生物進化的結果是造成對於那些利於生存的特性的「表徵」係數被解釋成美的。當然,文明的出現,使得人遠遠超越了生物進化所積累的原始美感解釋器,

藝術家們做的事有點像大自然,大自然在做各種各種各種組合,那些好的、美的組合總是被沉澱積累了下來,其中經歷經歷經歷經歷經歷淘汰淘汰淘汰淘汰了無窮多的組合,有的組合會暫時性被淘汰,在日後還會重複出現,所以組合是有生命力的。

組合在不同的層次上不斷反覆的進行,基本上我認為是一種遞歸的過程,那些好東西拆開到足夠小的粒度後,相似性就出現了,帶有分形的意味。

以上,只是我看過下面幾個TED後的隨想。

TED推薦:

  • David McCandless: The beauty of data visualization

  • 坦普·葛蘭丁:這個世界需要各種心智

  • Mark Pagel: How language transformed humanity

  • Pawan Sinha: How brains learn to see


樓主的問題可以分為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美感的總體概念歸根結底是怎麼產生的。第二個層面是細節上美感的認知是怎麼一個過程,諸如美術,音樂,文學的美感的認知,是否具有普遍共同點?

首先是第一個層面,為什麼我們會有情感,為什麼我們看到美麗,壯麗,偉大的事物時會產生感慨?美感分為技術層面的美感和情緒的。技術層面的就是古人所說的曲高和寡,畢加索的抽象畫對於繪畫大師來說簡直是神來之筆,但對我來說相對印象派的畫畢加索毫無美感可言,因為我層次不夠,只能理解更直觀的東西,而更高層次的美感其實並不是完全在高雅的人腦中虛構出來的,它一部分是虛構的美感概念,而另一部分是我所未能體驗到的經歷和思維邏輯方式不同導致我無法體驗到的一個層面,這種技術層面的美感本質上是一些從事物的細節上的一些基礎的小的概念元素的排列組合,倘若這個組合對你大腦里過去的信息有意義,可能就會產生美感的概念。

而對於我們的大腦來說,美感和情感賴以建立和產生的基礎是源自記憶功能的缺陷,倘若你能記住過去所有的事情的任何細節,那麼你是很難產生很強烈的情感的,就像人失戀了過一段時間總會淡忘,過去對我們造成無論多大的傷害,在我們記憶功能的缺陷下,都預先設定會被原諒,而人有時候還在過去吃過虧的一類事情上會繼續找到新鮮感(比如對自己的對象沒美的感受了,分手了,但過兩天對她又有強烈的美感),因為我們會忘掉曾經是多麼後悔,曾經是下了多麼大的決心。唯有記憶的鮮明能夠刺激我們不再在形成概念的過程上出偏差,或者誤認為是新的概念。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一直在接受新的東西和觀念,事實上不過是在不停接受新東西和不停忘掉,在這個反覆的過程中美感就不停的產生和磨滅,多記住一件事時對過去所有事物美感的概念就得被迫重新審視,少記住一件時又得重新審視,這樣排列組合是無窮的,我們的價值觀和審美觀也是隨著經歷變化的。

至於第二個層面,這是個很複雜的哲學問題幾萬字也無法闡明。引用一句話吧,大概是說那些政治信條,人生信條看起來美好是因為它們能激起人們想入非非,而並非它們真的能導致美好的結果。作為文明化後的人類,最基礎的審美應該就是對那些能激起對未來生活,愛情想入非非的元素。而美學的題材並非都是這麼功利的,你可以仔細了解一下西班牙文化,西班牙民間藝術和南美洲風土人情,和我們東亞民族的審美觀價值觀尤其相悖。這些民族就是吃不飽飯也要玩藝術,而且即便是民間藝術的技藝和修養都非常高(尤其是音樂和舞蹈),而東亞民族認為要積攢非常多財富,一切穩了再大力發展藝術文學也不遲,兩者骨子裡對美的觀念差別是極大的。這就是美感和生活的衝突。我們要在美感和詩意的指引下生活,就有相當大的概率不得不放棄財富,放棄穩定,於是多少詩人都自殺了,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多少畫家擁有數不盡的情人,痛快一生,齊家之道與我和干?他們都在不同的藝術形態裡面體驗著自己的美感,在一套自己的美感體系下,把那些想入非非之事窮其一生變為現實,人的一生都是在美感指引下進行的,要是做了覺得不美的事內心會難受的,不同的藝術形態多少我們可以發現相通點,這也是人類哲學史上提到過無數次的觀點。包括愛因斯坦文集里也提到,科學和文學藝術都是人類描繪世界的方式,雖然科學看起來更本質,但藝術和文學在歷史中已經證明了其驚人的生命力和為人生帶來的文明程度的質的提升。這便是這些行當的共同點——以個人所體味的美感為出發點,用盡各種外在手段去表達情緒、表達他們眼中的世界。當這些外在手段促成的結果(繪畫、舞蹈、音樂、文學)被認知時,一旦觸及人的感情和情緒,通常並不是一個特定的畫面,一個特定的動作,而是被大腦拆散成的抽象的、不可言語的細分信息,我們無法去探討這些概念在大腦里究竟為何物,但它們中有能觸發我們情感的內容,而這個拆散的方式便是我們的思維習慣,依賴於我們過去的經歷和對世界的認知。

當然我寧願相信最終科學和文藝只是相通的,而本質上並不是一樣的。若干年後也許人類通曉所有公式,能解釋宇宙里任何現象並預測,也用公式解釋了人腦如何工作,繪畫和音樂是通過怎樣的數學公式在大腦里轉換成數字信號並形成美感的概念,就像我們現在能用數學公式解釋斑馬的條紋,解釋向日葵的種子排列並精確地按黃金分割比例製圖,在公式下我們作出了世界上最好聽的旋律和繪畫。但那將是美感的終結,我需要教堂的宏偉與莊嚴抵禦一切庸俗,我不能想像活在一個沒有美感的世界。


推薦閱讀:

您覺得打球好看的球星或普通人有哪些,為什麼?
對於視覺美感的理解上來看,設計者與藝術創作者有明確的界線嗎?其各都如何看待和理解的呢?
誰和我一樣,覺得十字綉毫無美感?
為什麼幾何意義十分明顯的數學定理要複雜地去證明?

TAG: | 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