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無用」的體驗與改變——正念的雞湯

要勺子的請在評論區具體提問,我有空的話會和你探索一下你的感受

——題記

說正念冥想,我們得先說點別的,比如我們一般日常生活——

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幸福?看見這個問題,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

我要加薪!我要假期!我要升職!我要變瘦!我要變美!我要變得優秀!我要有一個很愛我的男朋友/女朋友!

如果你還是個大學生,你或許會說——

我要天天背單詞!我要成為學霸!我要發表論文!(這八成是個研究生)我要早睡早起!我要八塊腹肌/馬甲線!

再往前一些,年紀再小一些,我們或許回想——

颱風快點來啊好放假!(你一定是南方沿海地區)霧霾快點來啊好放假!(你一定是北京人)我希望生個病,但不要太難受就請病假!作業少一點!考試成績高一些!我想換個同桌……,最好是那個帥/美呆了的某某!

這些一切都有一個統一的格式——「得到XX」,而我們一定要「有所作為」——哪怕只是祈禱颱風或霧霾快點來。

是的,我們都習慣做一些「有用」的事情,希望得到一些生活中的新事件——然後我們相信,新的事件會讓我們得到更多快樂。

新事件總言而言之就是——好的東西來了,壞的東西走了!(男/女朋友來了,大姨媽/大姨夫走了。)

我們一刻不停,我們都在做著個各種各樣的事情——而且我們相信,如果沒有得到我們想要的幸福,一定會我們做得不對!

所以我們喝雞湯——而且必須給我勺子!

比如「100天搞定雅思寫作」「三句話讓你更好地和老闆溝通」「良好的工作習慣讓你事半功倍」「如何不花錢的哄男/女朋友開心」

我們很相信,世界上總有人做到了,他們一定和我們有不一樣的人生體驗和感受!

所以我們會到知乎提問——

「成為知乎大V是一種怎麼樣的感受」「裝逼被人打臉後又成功打回去是怎樣的體驗」「不到三十歲年收入千萬是什麼體驗」「就讀於XX大學是什麼體驗」

以上總總無非是說明一個我們根深蒂固,而且任何人都無法完全將其消滅的思維——

「幸福在別處,但肯定不在現在!」

配套而來的思維還有——「這有什麼用?」「我這樣是不是不對,怎麼做才對?」「我想要XX,怎麼樣做才好?」

「幸福在別處」「怎麼做才好」,這是一對萬年不散的好基友,簡直比得上卷福和花生。

這兩個思維,在很多人做正念練習的時候,也會出現,它們出現的形式往往是——

「老師,我做的時候頭暈啊,怎麼回事,怎麼辦?」

「老師,我無法集中注意力關注您讓我們關注的地方,一直走神,我胃疼/癢/我在想明天的事、昨天的事兒……怎麼辦?」

「老師,我想換個姿勢行不行?」

「老師,我很想睡覺……」

「老師,我感覺很累!」

在上述所有的問題里,其實都包含潛在的假設——

① 某種感受和狀態是不對的,我不應該有,怎麼消除?

② 某種感受和狀態是不好的,我怎麼消除它?

③ 我聽說、我看見有人感覺很好,我怎麼樣才能向他一樣!?(其實很擔心自己不會感覺好)

④ 我能不能做些什麼去消除或追求某種感覺?

⑤ 某種感覺和狀態,為什麼會有呢!?

在這裡,我想先分享一個案例,是我自己的體驗。

在一開始做正念練習的時候,我經常覺得脖子和肩膀難受。而我無論如何調節它,它都在,無法消除。當然,可能有時候會因為調節而減輕,但更多時候不減輕。

掙扎了一會兒之後,我決定「放棄治療」!

過一會兒,難受還在,但似乎比較習慣了。

練習過後。我開始思考——為什麼我脖子會難受?仔細在感受一下——它還是難受的。只是因為我不再練習,看著做著其他事情,所以感覺不到。之後的日子裡,我只要對著電腦,都會有意識的調整坐姿。過來了一兩個月,做練習的時候,我就沒有再感覺到酸痛了。

就此而言,練習中出現的某種感覺,很可能無法當下消除——因為它是個過去積累的結果。如果我當時急於消除它,必然導致挫敗,然後進而生出新的痛苦。

簡單來說——練習中的感受,都可以看做一種線索,它在顯示我們的身心狀態。如果我們一開始的就粗暴的想消除它,認為它「沒用」「不好」,那它就無法起到另一個作用——給我們反思自己日常習慣的契機。

所以,練習中的一切,我們都不著急改變它——因為它真的不可能馬上改變。而且它可能有其他的作用。

表面上看,我們做著一動不動,啥也不作為。還有一大堆我們當時想不明白,也可能一直不明白原因的感受存在。但它在某些時候——比如我練習中印象深刻的肩膀脖子酸痛——卻讓我有了改變的契機。

這是一直忙碌追求,所無法帶給我們的。因為我們迴避當下的感受,所以我們不知道自己身心的具體狀況,甚至不清楚生活的具體狀況——但同時我們又想著改變。

這顯然不太可能。

回到一開始我們提及的各種追求——

顯然,我們都在尋求快樂的體驗或者價值感。但是有沒有可能——我們本身有些快樂被忽略了,有些價值被忽略?

同時,我們都在迴避痛苦的體驗或者自卑感。可是有沒有可能——我們耐心的體驗一下,有些痛苦可以被消融?

如果平時的思考和行為是「作為」,正念練習相對而言就是「不作為」。或者稱之為「不作為的作為」——只是試著感受和開放心態接納,不著急改變或者尋求答案。

我們可以把這個過程看成一種搜集信息的過程——搜集我們身心的信息。它可能是一些改變的開始。

或許我們會發現有些事情,我們無論如何無法接受——如果現在的專業或者工作。那麼在這個感受痛苦的過程中,我們或許會承認——我真的無法忍受,我必須換工作/專業。比起一直迴避,告訴自己「不敢這麼想,應該繼續」但是又矛盾著「可是我真的很難受」——這顯然是打破了現狀。哪怕是痛苦,感受它,發現真的無法忍受,你也有了破釜沉舟或者改變的勇氣和動力。

最後,大家都是應試教育出來的人,我用考試的比喻總結這篇並不太好看的文章的觀念——

一個人去考試,他總是做錯題目,因為他從來不好好審題。正念,就好比是生活的「審題」。我們的身心給我們很多信息,如果我們忽略它們,我們不真的了解自己——那麼,哪怕他們在其他人身上,找到再多「答案」,也無法對號入座。

那些正念中的各種體驗,我們不著急去思考或分析它,練習的時候只是去感受它,持續的感受它。正如同,我們當年考試做題目——總是要先認真看完題目,再開始寫答案。否則,很可能寫錯了,又得塗改。

那一團亂的試卷,可能就是塗改了太多。而這一團亂的生活,可能是我們過於著急了。


推薦閱讀:

危險的心理諮詢
目光越遊離,人緣越差?|論眼神交流的重要性
8月10日初級班督導案例
3、關於「攻擊」(原創)
網路臉譜症

TAG: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