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讀幼小銜接班到底有沒有用?
大多數家長在給孩子選擇幼小銜接中存在兩個典型誤區:
- 1、銜接內容的片面化
- 很多家長在幼小銜接中單一強調課程知識的銜接,認為幼小銜接就是讓孩子多認字、多做算術題,提前學習小學知識,他們將上各種培訓班額幼小銜接班作為幼小銜接的主要方法,這種做法並不能真正幫助孩子順利進行幼小過渡,反而會給孩子增加許多負擔,同時,也忽視了孩子在學習習慣、生活能力、心理適應和社會交往方面的銜接。
- 2、銜接時間的突擊化
- 一些家長在兒童將要入學的前半年或是開學前的暑假才開始做突擊性的銜接工作,在入學前的最後時期對孩子進行強化訓練,如給孩子報幼小銜接班,短時訓練孩子的生活能力和學習習慣等,忽視了孩子各種生活能力和學習習慣的日積月累,突擊化的銜接不但教育效果不佳,還會造成孩子的壓力感和不適感。
幼小銜接作為教育銜接中的第一個環節,關係到孩子整個教育過程的連續性。如何才能走出幼小銜接的誤區,正確的給孩子做好幼小銜接呢?家長首先需要明確下面的問題:
為什麼需要進行幼小銜接?幼兒園與小學的教育有什麼不同?
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不僅是學習環境的轉變,學習方式、人際關係、行為規範、角色期望等方面都發生了變化,這些變化使得幼兒園與小學之間出現斷層,因此需要進行銜接。
那麼,幼小之間的斷層都有哪些呢?德國的哈克教授通過調查研究總結了幼小銜接階段兒童的六個斷層關係:
1、主要關係人的斷層孩子升入小學後,必須離開「第二個母親」角色的關係人——幼兒園教師,而去接受嚴格要求、學習期望高的小學教師,小學教師在生活照顧上的角色會逐漸減少,孩子在心理和生活上的依靠失去了,這使孩子感到有壓力和負擔。
2、學習方式的斷層小學中分科目、常規課堂的學習方式,與幼兒園的遊戲為主、自由探索的學習方式有較大區別,課堂時間的延長、知識化程度的加深和遊戲化程度的下降,孩子在行為、心理和學習上都需要轉變和適應。
3、行為規範的斷層通常在幼兒園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個人要求,在小學不再會得到滿足或被重視,孩子入小學後,是要求遵守學校章程的,不再似幼兒園的隨意和自由,可能會讓孩子束縛、限制的感覺。
4、社會結構的斷層孩子入小學後與幼兒園的小夥伴分離,進入一個新的人際圈,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際關係,結交新朋友,尋找自己在團體中的位置並為班級所認同。
5、期望水平的斷層家長和教師都會對上了學的孩子給予了新的期望和壓力,在學業上的要求增加了,減少了孩子遊戲、玩耍的時間,孩子需要在學習上付出更多努力,從而可能會感到壓力。
6、學習環境的斷層幼兒園的自由、活潑、自發的學習環境轉換成為分科學習、有作業、受教師支配的學習環境,孩子容易陷入不注意狀態或產生學習障礙。
哈克教授的六個斷層關係總結了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後孩子所面臨的轉變,為家長進行有效銜接提供了著力點,家長要根據自己孩子的發展特點,從學習能力、生活能力、心理品質、行為規範、社會交往等多方面、全方位對孩子進行銜接,連接幼小之間的斷層。
「那麼,如何正確的給孩子做幼小銜接呢?」
家長可試著這樣做:
- 1、生活自理的孩子更適應
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小銜接中的基礎內容。實踐表明,在小學階段,能夠很快適應小學生活、學習成績優秀的總是那些生活自理能力強的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強的孩子獨立學習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也更強,進入學校後在生活上對教師的依賴性更少,對關係人(教師)角色的轉變能更快地接受和適應。
家長要堅持一個原則——「孩子能做和應該做的事情,應讓孩子自己去做」。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學齡前就已經開始發展,家長要給孩子自己動手的機會,像穿衣系鞋帶、洗漱清潔、鋪床疊被、整理文具、開關門窗、掃地擦桌、擺放碗筷等生活技能,都是入學前孩子應該做到的。此外,家長要讓孩子試著學會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如生活空間(房間、書桌等)的擺設、時間的規劃(學習和遊戲活動的先後順序和時間長短等),尊重孩子合理的安排。- 2、儲備知識不如培養好的學習品質
提前掌握一定的小學知識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增強孩子入學時的自信感和優越感,可能會讓孩子在初始階段較快進入學習狀態,但長遠而言,並不會帶來學習成績上很大的差距,而且可能讓孩子由於提前熟悉了課程知識而產生上課不認真、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學習行為。應對學習方式和內容的轉變,孩子學習興趣、學習習慣等學習品質的養成遠比知識掌握更重要。
對於將升入一年級的孩子而言,他們的意志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還沒有發展完善,注意能夠集中的時間也不長,只有讓孩子愛上學習,才能讓孩子適應新的學習方式。家長在早期就要根據孩子的興趣讓孩子通過閱讀、遊戲、動手實踐等恰當的方式,培養孩子愛提問、愛探究的品質,形成孩子學習興趣。此外,孩子的專註力、規範書寫、自覺預習與完成作業等學習習慣的培養也是孩子適應新的學習方式和學業期待的核心內容。
- 3、規則是社會性適應的基礎
良好的規則是一切活動的保障。規則意識及執行規則的能力是社會性適應的重要內容,不僅影響幼小銜接的社會性,也將影響一個人終身適應社會的程度。
規則的培養要從幼兒抓起。父母平時必須有意識地讓孩子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種種規則,比如在學校和課堂應該遵守的規則、在家應該遵守的規則、與人交往時應該遵守的規則、在公共場所應該遵守的規則等。在孩子觸犯規則的時候,還要給孩子一個合理的解釋,選擇恰當的方法進行小懲戒,讓孩子對一些規則產生明確的認知。從外在規範出發,逐步形成孩子自律意識,讓孩子學會自我控制。
- 4、孩子也有人際交往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提出,人際交往能力是教育的四個支柱之一,兒童早期的人際交往技能、交往狀況會深深影響其未來的人際關係、社會適應、自尊,甚至幸福生活。
2-6歲是幼兒人際交往能力成長的關鍵時期,父母作為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的「第一老師」,要抓住機會從小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給孩子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交往氛圍,進行親子互動和交往;多帶孩子出去走走,接觸不同的小夥伴,創造更多的交往機會;讓孩子在團體遊戲或活動中鍛煉人際交往的能看,學會合作與分享,學習解決衝突。這些都將有助於孩子迅速融入新的夥伴團體,適應新的班級生活。
- 5、銜接是一場持久戰而非一蹴而就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小銜接不是等到上小學前才開始做的,而是融入在孩子的成長和學習過程中的。孩子的自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規則意識、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等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些能力和品質在孩子進入幼兒園階段就開始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的過程,如果平時的不加以培養,只在最後關頭進行強化訓練,會使得孩子在生理、心理各方面壓力驟然加大,難以適應,不但教育效果不佳,而且還會使孩子對未來的學習產生畏懼和為難情緒。
讓孩子順利進行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和適應是家長進行幼小銜接的最終目的,在此過程中,家長可做的還有很多,但無論怎麼做,堅持正確的教育理念、尊重孩子的意願、遵循孩子的發展規律是不變的原則。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愛哈博兒童之家」幼小銜接銜接什麼,每個孩子的需求其實是不一樣的。從小學新生入學的情況來看,有些問題確實是需要注意的,老師和家長都會非常頭痛,孩子成績就不用說了,關鍵是會對學校學習產生恐懼或者厭煩。1、上課坐不住,未經允許離開座位,聽課走神等,總的來講就是注意力的問題。2、學習習慣糟糕,丟三落四,過度依賴家長。3、不合群,與同學無法和諧相處,容易惹事或者孤立。4、學科方面,低年段的主要問題是拼音學習困難,算數錯誤率高。
以上問題如果嚴重的話確實可能對孩子影響,按照埃里克森的理論,6~12歲的成長特徵是自卑—勤奮。簡單來講就是,小朋友們都對自己擅長的事情更喜歡,他們對意志力的調動能力是比較弱的,所以不要指望他們特別能知難而上……所以如果學習是更輕鬆的、更擅長的,孩子就是會有自信,就會容易調動積極性,養成好的學習習慣,自我要求更高。如果孩子覺得學習困難,因為成績在班上又容易受同伴排擠,自卑會帶來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厭學。
這些問題都是要引起重視的,當然也都是可以盡量減少的。細心的家長從幼兒園的表現就能看出有沒有這些問題。當然,如果沒有這些問題的擔憂,提前了解小學的行為習慣要求,也是很有好處的。幼小銜接,很有必要。關鍵在於:看師資!看內容!而且,有時間的家長或一群家長,完全可以按照合適的方法自己訓練孩子。我也樂意給大家當顧問,一直當到你的孩子讀完小學。小學生有好多習慣需要矯正,才能夠回到學習的快車道上面來,這個難上加難,難上再加幾個難。讓幼兒走好走正第一步,直接跑上快車道,皆大歡喜!
本人把研究重點確定在0到13歲教育。這麼多年,先後接觸了7個省的幼兒和小學生。根據多年研究和實踐的結果,本人提出:小學一二三年級語文數學95分及格,四五六年級語文數學90分及格,而且是家長孩子都輕輕鬆鬆快快樂樂!當然,這是指學校常規考試,不包括偏題怪題能夠考倒大學生家長的小學語文數學難題。達不到這個分數,肯定是有問題。問題要麼在孩子,要麼在家長,要麼在老師,要麼都有問題。我還發現,孩子的多數問題,產生於幼兒階段。據此,可以說,整個幼兒階段,都是在為孩子上小學做準備,做全面準備。
我們把話題集中到幼小銜接上面來。本人根據多數小學生的狀況,根據小學生輕輕鬆鬆快快樂樂得高分的需要,反過來倒推幼兒教育和幼小銜接應該怎麼樣做,得出的結論是:10點訓練是重點。
1、幼兒綜合素質訓練。現在的孩子,個個都是天才,聰明得很!只要是他們感興趣的事情,個個都是無師自通!比如玩電腦、玩遊戲,個個都比家長強。只是,一些不好的習慣,限制了他們的聰明,甚至,抵消了他們的聰明!這些不好的習慣大約有10多種,主要有:懶!粗心!注意力不集中!磨磨蹭蹭拖拖拉拉!毛毛糙糙慌慌張張!前面學,後面忘,記性不好忘性好!獨立性不強依賴性強!等等。這些,都是令小學生家長倍感頭疼又無能為力無可奈何的問題,有些幼兒已經有明顯表現,必須及早矯正,否則,越往後,越麻煩,要足足鏖戰9到12年。矯正方法,在我的微信公眾號里。
2、識字訓練。很多孩子因為不會識字,不會寫字,上小學自己不能夠帶回來家庭作業,自己不能夠讀題目,只好由家長代替做這些事情。久而久之,兩個人都養成了不好的習慣。孩子養成了不好的習慣:家長不讀題目,孩子就不做作業。家長也養成了不好的習慣:孩子一做作業,家長就湊過去讀題目,指重點。家長還振振有詞:「我不幫忙,孩子不會呀!」我說:「孩子考試時,你也能夠在旁邊讀題目,指重點嗎?這就是你的孩子考試得30多分、得50多分的原因哪!請你仔細想一想,其實你也形成了習慣,孩子做作業時,你就是不放心對不對?你不幫助孩子讀題目、指重點,你心裡就難受,憋得慌,對不對?你總是把孩子抱在懷裡,孩子什麼時候才能夠自己走、自己跑呢?」所以,不少三年級、甚至五年級的家長和孩子,我還得從矯正這些習慣做起。順藤摸瓜找原因,就找到了識字量少這一點上面來了。本人研發的幼兒認識3000字的方法,簡單易行,具有小學文化水平的家長,一學就會教。請微信搜索公眾號:汪氏教學法,或者汪氏教學這四個字的拼音字母。
3、拼音熟練。現在規定幼兒園不教拼音等等知識,可是小學教拼音又基本上是一帶而過,結果許多高年級學生都不太會拼音。所以,還是學前學好拼音比較靠得住。其實,拼音很好教,也很好學。所有漢字,湊整數,大約只有1280個發音,所有漢字約有5萬個,都住在這大約1280個房子里。其拼音組合,只有300多個加上陰陽上去,而這300多個拼音組合中,又是多數簡單,少數複雜。明確了目標和重點,再教寶寶學拼音,簡單許許多多,輕鬆許許多多。過程中,還有許多配套方法。
4、20以內加減法脫口而出。20以內加減法,是國際公認的基礎,必須訓練得扎紮實實。許多小學生就是吃了這個虧,以至於二三年級還要扳手指頭運算20以內加減法。學前孩子,只要快快樂樂玩好了汪氏教學法中的數字遊戲1,就可以輕輕鬆鬆約1秒鐘做一道20以內加法題,最多1.5秒做一道。20以內加減法滾瓜爛熟脫口而出了,到了一年級下學期,再玩加法的升級版數字遊戲,100以內加減法也能夠滾瓜爛熟脫口而出。進而,一年級讀完了,再玩另一個數字遊戲,許多孩子一次就可以自己編出《乘法口訣表》,而且幾天就可以做到20至26秒背一遍《乘法口訣表》。小學和初中的數學題,90%和運算掛鉤,運算出錯,導致應用題出錯者,很多。所以,孩子運算功底紮實,優勢太大了!請扎紮實實從20以內加法練起,玩好我編的數字遊戲1親子遊戲,事半半而功倍倍,家長孩子都快樂。還有,我個人主張,教給幼兒的運算方法,要和小學的運算方法一致,以免孩子到時候思維轉換不過來,我碰到過幾例,雖然數量不算多,可是後果很嚴重。
5、記憶力訓練。記憶力必須訓練好!所有新知識的學習,就是理解、記憶和運用,繼承好了,再談創新。別人的孩子記10遍才記得住,你們家孩子記2遍、3遍就記住了,這就是優勢。現在有些記憶方法只具有表演功能。要選擇比較實用的記憶方法訓練孩子。
書寫能力,是當今中國孩子的超弱項,不少孩子因為字跡卷面而中考高考吃虧20多分!一家三代,10多年的努力,毀於字跡和卷面,太不值得!所以,本人主張從幼兒起,就將書寫能力的訓練作為重中之重!下面5點,都講書寫能力的訓練。書寫能力的訓練,請從我編的寫字基本功練起。學武功要扎馬步,學舞蹈要壓腿,學唱歌要吊嗓子,學寫字要練好寫字基本功。
6、阿拉伯數字書寫規範、熟練。練好寫字基本功,再練習書寫阿拉伯數字,很容易。
7、拼音書寫規範、熟練。練好了阿拉伯數字後,孩子有足夠的實力寫好拼音字母,寫好英文字母。
8、漢字寫得好。本人實踐表明,幼兒完全可以在短期內寫好漢字,寫出的漢字,至少好於目前許多三年級學生,甚至可能好於目前許多中學生。本人微信公眾號裡面,有例子,有文字講解,有視頻示範,家長一看就會教。本人設定的寫好標準:一是慢寫標準,六到八分像課文楷書字,一部分幼兒都能夠做得到。二是快寫標準,三年級學生1分鐘寫15個字算及格,多數孩子可以寫20個以上,目前本處最快紀錄是一位六年級學生創造的:30秒寫36個字,而且在社會上算好字。例子在公眾號里。寫字又好又快才實用,才能夠做作業不打回原形,才能夠應對中學階段成噸的作業(幾千張試卷)。三是整體標準,寫一排字,不往上面爬樓梯,不往下面坐滑滑梯,也不上下上下彎彎曲曲。在白紙上寫一整版字,也比較整齊養眼。
9、書寫速度快,耐久力強。以書寫1到100為例:幼兒5分鐘寫完算及格,3分半鐘寫完算優秀,而且手不酸。一年級和中高年級,另有標準。
10、矯正有害書寫姿勢!!!!!!保護孩子的眼睛、頸椎和脊椎!!!!!!這個,超級重要!!!!!!正確的書寫姿勢,是隨著人體結構自然而然地擺個POSS造個型,寫起字來呀,舒舒服服而又優優雅雅大大方方。有害的書寫姿勢,猶如一個畸形的模具,孩子被塞入其中,從此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被牽引!被鑄造!被扭曲!3個部位最受戕害:眼睛、頸椎和脊椎,成為近視、弱視、斜視、弓背、S背的一大成因。令人遺憾的是,大家留心生活、留心媒體即可發現:書寫姿勢不正確者,70後開始出現一部分,80後90後逐漸增多,到了00後,竟然占多數!究其原因,都是幼兒時期寫字畫畫養成的習慣!我國香港地區採用歐美做法:三年級以前不拿筆,理由是骨骼太嫩,肌肉無力,容易變形。我國大陸地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幼兒時期就普遍拿筆。所以,必須勇於面對現實,切實予以解決!可喜的是,本人研發的寫字基本功,行之多年有特效,既可以矯正有害書寫姿勢,又可以防患於未然,還可以不練字而把字寫得好很多。請微信搜索公眾號:汪氏教學法,或者汪氏教學這四個字的拼音字母。
謝謝大家!
「幼小銜接」是搶跑與撈金的「無縫對接」。
連讀幼兒園都要孩子提前「畢業」,家長們究竟為何如此迫不及待?「幼小銜接」究竟是為了「銜接」還是為了「搶跑」?
記者以家長身份諮詢了一家教育機構的「幼小銜接」課程。接待記者的「老師」展示了「幼小銜接」培訓班上、下學期的教材,從漢語拼音、英文字母到單雙數、相鄰數、奇偶數、簡單的加減法,這些內容基本上已經接近小學一年級的課程。這名「老師」告訴記者,孩子上完「幼小銜接」課程後,上小學一年級的課程會「非常輕鬆」。也就是說,一些培訓機構所謂的「幼小銜接」,其實就是提前學習小學知識。
一些家長表示:「不是我們非要上,而是其他人都上,我們沒辦法不得不跟著上」。這種攀比、「賽跑」的心理在家長中「傳染」開來,使得「幼小銜接」成為「剛需」,一些培訓機構緊緊抓住這個生財良機,於是,「幼小銜接」便大張旗鼓地開展起來。北京市一家幼兒園的園長說:「每到大班時,孩子就會減少。以往會把兩個班合成一個班上課,今年得合3個班才能湊齊一個班。」如此看來,家長們已被「幼小銜接」的洪流裹挾了。
那麼,「幼小銜接」是否真有必要呢?
實際上,正規的「幼小銜接」是幼兒園為孩子提供的適應性學習,教會孩子如何適應小學環境,並非提前讓孩子學習小學課程。就此,教育部門曾明文規定,幼兒園不得提前教授小學課程。做了20多年低年級學生的教學工作的薛老師說,小學一年級「零起點」教學,是近年來教育主管部門明確規定的重要內容,小學一年級必須嚴格遵照國家課程標準上課,「哪個知識點教多長時間,都有科學的、嚴格的規定,不可能出現因為一部分學生學過,老師就不講了或壓縮課時的情況」。不僅如此,學校把開學第一周作為適應周,放慢速度,讓孩子一點點了解學校、適應小學的作息時間等。任何零基礎的學生在很短時間內就可以跟著老師快速適應。
也就是說,幾乎任何一個幼兒園都會組織相關的「幼小銜接」教學,而且相當成熟,家長再去找培訓機構讓孩子接受「幼小銜接」培訓,並無必要。而且,就算孩子在培訓機構提前學了小學知識,等到了上小學,老師還是「零起點」教學,而且還有適應期,家長又何必如此焦慮和折騰?家長們應該學會給孩子多一點空間,別把所有成長的「縫隙」都封住了,否則,拔苗助長可能適得其反。
據北京市丰台區一家民辦幼兒園的教導主任說,「幼小銜接」培訓班或類似的學前班已經是政策嚴令禁止的。既然如此,哪怕「幼小銜接」是家長讓孩子「搶跑」與培訓機構「撈金」兩廂情願的「無縫對接」,也已違反政策規定,擾亂正常教學秩序,影響孩子健康成長,有關教育部門又豈能坐視不理,任由其野蠻生長?(文/李蓬國)
幼小銜接教育是很有必要的:1,幼兒園的上課方式跟小學有很大的差別:幼兒園的課程以遊戲和活動為主,課堂上孩子不需要自始至終做在座位上,到了小學以後就有嚴格的課堂紀律了,中間如果有一個過渡,能幫助更好的適應。2,從教學內容上來說,幼兒園沒有太多目的性很明確的課程,而小學階段,每節課有每節課的教學目的,每天都有相應的作業,如果沒有很快的形成聽課意識,一開始就可能落下來。如果有一個過渡性的適應,就能很好的規避這類問題。3,一步領先,步步領先。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不得不面對的一個事實就是:老師的注意力更多的是分配在表現優秀的孩子身上。經過有效銜接的過渡的孩子,有了一定的準備,就能更有機會進入老師的關注之列。但是,幼小銜接教育和上幼小銜接班是兩個概念,不是所有的幼小銜接班都能把幼小銜接的準備工作最到位。對師資能力的判斷是一個比較重要的課題。
另外,其實很多幼小銜接的工作是需要在家裡完成的。
家長們首先要孩子有一個正確的了解,幼小銜接班的知識儲備量是一個方面、生活自理是一個方面、還有一個方面是需要提前適應節奏,做好心理的抗挫能力,孩子們上了小學生活上有很大的變化,以前在幼兒園吃飯,家長們不用在意孩子們的早餐,上學以後的各種催促各種早飯的選擇,家長和孩子們的變化,小學剛進入的時候老師的關注度變化,不再是以前的一個幼兒園班級5個老師關注,每一個孩子有求必應,漸漸地孩子會熟悉什麼是忽視,她他們不再是以前家長和老師的萬千寵愛,而是比較平凡的一個,心理的落差同時跟自己的學習能力強弱結合,孩子是優秀了還是一般般或者說是落下了,就會顯而易見了。
幼小銜接要解決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過渡期的適應問題,這對孩子今後的學習生活有重大影響。
好的有效銜接班,主要培養主動學習的興趣,良好的學習習慣,自信開朗的個性。 如果孩子本身適應能力較弱,或是生活學習習慣存在問題,幼兒園相關輔導欠缺,那麼給孩子報班還是很有必要的。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您! o?e讀幼小銜接,關鍵在於讓孩子提前適應小學生活和學習規律,養成小學學習思維。將來一旦進入小學,能夠更好的適應小學。不至於處於落後位置。
讀幼小銜接,選擇正確的機構是關鍵。在看這家幼小銜接結構的品牌、歷史、課程、教師等因素要綜合考慮。這家機構是很值得家長們參考的:
幼小銜接加盟_學前教育品牌加盟_學前班加盟費用-蟲洞雙語學前中心加盟品牌
我本身就是一名幼小銜接老師,確實孩子上過這些課是有幫助。但是如果只是單純為了銜接小學的課程,學習拼音和數學,這些對孩子的幫助只是很片面的。幼小銜接學業課內容只是一小部分,重要的是孩子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培養,還有感統運動訓練,注意力這些訓練。這些貫穿起來,對孩子上小學是幫助很大的。 不是每個機構都有開設這些課程,像感統一些簡單的器材可以上網買,來給孩子訓練,還有簡單的手腕操這種鍛煉孩子的手腕力量,這樣寫字不會累。 時間觀念對於孩子也是很重要的,做作業要限時,現在很多孩子做作業很拖拉 。
有必要,孩子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存在一些環境,關係,教學模式等方面的不適應,系統的銜接非常有必要
多少有用的,做到知識、能力、習慣、作息、紀律等各個方面的銜接。當然前提是找個資質不錯的學前班。有專家說,上不上學前班的區別,在三年級的時候就會完全消化掉。但是前兩年的差距,會不會讓孩子在自信心和人格樹立上產生不良影響呢?
托馬斯學習館的幼小銜接課程是中國教育學會「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指定課題,是國內首創以兒童英語為主導的多學科數字化學習館,學校的所有課程均採用多媒體互動教學,將圖文聲像融為一體,首創以品格教育為根基,以遊戲教學為手段,以興趣培養為核心等八大理念,通過語言能力課程,數學能力課程、素質能力課程三大板塊10大課程培養孩子的學習適應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對學習從探究到產生興趣而喜歡學習,以及適應小學的學習環境。
推薦閱讀:
※孩子進行感統訓練後,會有那些進步?
※為什麼小孩子喜歡恐龍?
※為什麼寶寶睡覺前總是喜歡哭?而且是大哭?
※是不是國外孩子很少哭鬧?
※兩歲左右的小孩應該怎樣清潔牙齒?
TAG: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