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心得:行雲流水非難事

未央自幼體弱,常年吃藥。後來跟視頻學習「陳氏22式太極拳」。

首先陳氏節奏比楊氏快,更適合年輕人;

第二因為馬暢這套陳氏22式示範一共3分鐘,10遍打完也就半小時,快捷方便。

馬暢:陳氏太極拳第十三代傳人

後來發現,陳氏太極比楊氏太極挑體質。起初打三遍就虛汗淋漓,這樣比較傷元氣,於是停了一段時間調養身體。

過段時間再打,果然出汗沒那麼多,10遍打完發點微汗,全身暖和很舒服。

跟著視頻學動作時,雖然馬暢已經動作很慢了,一邊示範一邊講解要領(演示鏈接:陳氏太極22式 馬暢示範),但還是不明白一些細節,比如為什麼要那樣轉腳尖,怎樣轉移重心,怎樣做到馬暢那樣手部先右後左,等等。

學了一段時間,架子上看起來大概像那麼回事了,自己心裡卻清楚,細節分明是差得遠呢!

直到在王城校區遇到一位高人。

王城校區是明代靖江王府遺址,地氣不錯。中央線的第二重建筑前有片空地,那師傅帶著一幫老阿姨,一般是下午3-5點,從楊氏練到陳氏,從46式練到88式。過了段時間又去拜會他,已經帶老阿姨們改練各種太極劍了。

我見他身法不錯,弓步、馬步,抬腳踢腿等動作都很到位,就趁休息時去搭訕。

老先生穿著白色太極服,身板挺拔,年齡不小但面有紅光,眼神也很精神,寬額方臉一副道家相貌。他打太極已經有10年,怪不得動作那麼熟練。

彼時我正在吃中成藥,當我告訴他一天吃108顆中成藥時,他大笑指著附近的一個阿姨:「你看看,她是醫生,都來打太極鍛煉身體。別吃那麼多葯,是葯三分毒,不如讓身體自己調節。」

請教他打太極過程中百思不得其解處,這老人家確實高手,幾個要領一提點,我果然比之前打得強多了。

他指點的要領包括:

全腳掌均衡著地,不要把重心放在腳前掌或者後跟,那樣容易前傾或後仰。

身形要正,沉肩墜肘,收腹提臀,雙目平視,頭頂像有繩子牽著。(呼吸很舒服,暢快坦蕩)

至於轉腳尖和手上欲揚先抑的動作,並不用刻意為之——腰部發力,以腰帶肩,以肩帶肘,手是最後被帶過去的。而腰部發力,身體自然轉向的時候,腳尖很自然就一併轉過去了。

重心保持在兩腳之間的中軸上,平移時保證膝蓋放鬆,腰部發力,膝蓋不可超過腳尖,這樣不會傷到膝蓋。

虛步時都是屈膝,腳尖蓄勢,似抬未抬,隨時可以改變步法。太極中的步法,都是劃著弧出去的,無論是前進還是後退,都是弧形的趟步,腳抬得不高,幾乎是蹭著地過去。

身體的各種弧度能夠保證隨時打得出也收得回,非常靈活,每個動作不是軟綿綿的花架子,也不是僵硬沒有後勁的,而是蓄勢有張力的。(建議:學陳氏太極前,先練纏絲勁和站樁,體會到那種勁力後更容易學會陳氏太極。纏絲勁 陳正雷示範)

問他要聯繫方式,卻是不肯給。他是不信年輕人能夠堅持下來打太極的,「如果能堅持的話,下午3點多來這裡找我吧。」

10年太極功夫,他的行止無形中也帶著輕靈瀟洒的氣度了。

早晨在大院草坪打太極,記得幾件趣事:

有晨練的老人家看到,也停下來在一邊來幾個太極招式;

不知誰家的鴿子落下來兩隻,在2米外側著小腦袋好奇觀望;

隔壁的貓早上出來放風,好幾次看到我就甜甜的蹭過來用尾巴繞我的腿,弄得我出腳小心翼翼,生怕踢到它;

同一時段出來遛狗的老先生,看到我就把狗鏈子撒手,背著手悠然自得地走開。狗兒撲騰雀躍地蹦過來,親昵地給我太極服上印了好幾個梅花。。。

大院里去上學的小朋友,路過草坪會好奇張望,這也是一種傳統文化熏染吧;

還有次正打得專註,被「咔嚓」聲驚動,哪裡來的姑娘,在我身後偷拍好幾張。。。

打太極讓我體會到「天人合一」,與自然環境和諧,與動物和諧,與人和諧。

就算不提這些與人與動物的有趣互動,

每天早起的空氣透著青草的清香,

淡金色的晨光舒服地照在身上,

動作與呼吸節奏同步,

每一個動作舒展開來,

鬱氣盡吐,身心舒暢,胸懷寬廣,坦蕩磊落~

這樣舉目舒心,自在伸展於天地間,長此以往,豈不少受俗事煩擾?

———————————————————————————————

【文章原創發佈於公眾號「千杯月」 太極心得:行雲流水非難事】

(配圖人物為陳氏太極傳承人馬暢,圖片來自網路 )


推薦閱讀:

雲想衣裳花想容,白龍不是那具身體已經很多年,楊玉環也是!

TAG:太極 | 美容健身 | 中華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