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閑來翻看了《莊子》中的一些篇幅,讀至莊子與惠子的濠上之爭,細細品味,頗覺得有幾分意思。現將原文附上(引至《莊子.秋水》):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

  莊子曰:鰷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之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之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大略觀之,好似莊子在爭辯上勝出,然非也。既然是辯論,就必定要有規則、有章法,這些規則放在現代來看,其實就是形式邏輯中的基本規律(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只有在滿足這些規律的前提下,辯論才是合理的。就讓我們看看莊子究竟犯了什麼錯誤?

首先,惠子問:「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然後庄子緊接著的回答是將「安」字理解成「怎麼」的意思,但最後庄子說:「我知之濠上也。」,是將「安」字理解成「哪裡」的意思,這就導致在同一場景中,將同一句話理解成了不同的意思,這就違反了同一律,這其實是莊子的詭辯之辭。

在兩個回合的辯論中,莊子已然在邏輯上失去了立足點,也就是說莊子所提出的命題(我知道魚的快樂)是一個假命題,從惠子的辯論中就可推出之。惠子所用到的邏輯推理其實就是一個三段論,推理形式如下:

前提:任何兩個個體之間都不能彼此感受到對方的感受(意識的封閉性)

條件:莊子和魚是兩個個體

結論:莊子不知道魚的感受(快樂)

由於三段論本身是一個有效邏輯推理(蘊含關係),所以只要前提和條件是真的,那麼結論就一定是真的。首先,莊子和魚確實是兩個個體,所以條件是真的。那麼前提呢?目前在科學上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結論,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歸納邏輯確定這個是真的,因為從古至今還沒有誰能感受到其他對象的感受。所以惠子說:「我雖然不知道你的意識,但是我可以通過邏輯推理得出你不知道魚的快樂。」,道理恐怕就在此吧。

最後,還有個問題,就是莊子為什麼一開始會提出一個假命題呢?我覺得這跟莊子的思想有關的,莊子的理念是自由產生快樂,當看到魚兒出遊從容,通過他自己的理念就可推出:這麼自由自在的事物,怎麼會不快樂呢。對外界事物的觀察和生活中的經歷,會促使我們形成認識上的一種模式,又以這種模式去反觀外界其他事物,使這種模式不斷的增強。但縱觀人類歷史,由於認知的局限性,當同一個事物用兩種模式去推演時,可能會導致互相矛盾的結果,這正如《兩小兒辯日》中的情景,只能看到彼此矛盾的關係,而無法探知相容的要素。所以可見事物有其實質性,但我們的思維對事物的認知依賴於外界輸入的信息,當獲取事物的信息更全面時,我們的思維才能跟得上腳步。

推薦閱讀:

TAG:中國古代文學 | 莊子寓言 | 邏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