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含含糊糊?

不如不問


一碼歸一碼。

因果的報應。是非常精準的。

你救人的是一個善的種子,它自己會長成一棵樹,然後結出一定量的果子。

你殺生的是一顆惡的種子,它自己會長成另外一棵樹,然後結出一定量的果子

這兩種果子你終究都要吃。

不是數學化的正值多就過的好,負值多就過得慘。

而是一碼歸一碼的。

簡單來說吧~如果你願意承擔相應的果報,屠殺全人類都可以。

沒有什麼是不可以的。

可不可以在心,不在你是不是佛弟子。

願意為了救別人,承受殺業的果報,即便救人的果報不會和殺業的果報抵消。

這是佛弟子該有的想法。

謝邀。


蟹妖,

這題不是一個可以或者不可以就能回答清楚的。

殺戒、殺業、殺心、裡面的情況太細,太複雜。

我不展開分別說了……

推薦。精讀《優婆塞戒經》、《優婆塞五戒相經》


居然無人說起那著名的佛家公案。

普願禪師,掛錫在安徽池陽南泉山,建造佛寺。因此人稱他「南泉禪師」。

南泉和尚因東西堂爭貓兒,泉乃提起云:「大眾道得即救,道不得即斬卻也!」眾無對,泉遂斬之。晚,趙州外歸,泉舉似州,州乃脫履安頭上而出。泉云:「子若在,即救得貓兒。」

出自《五燈會元》

有一次,南泉普願禪師座下東西兩堂的僧人爭要一隻貓,南泉提起貓兒說:「若有人說的出緣故,便可救得下這隻貓,說不出就殺掉它。」 眾和尚無言以對,普願於是將貓斬了。晚上,趙州和尚(南泉弟子從諗)從外面回來後,普願把事情說給他聽,趙州和尚聽了,脫下鞋子放在頭上就走了出去。普願說:「剛才若你在場,就救了貓兒。」

公案講完,汝等可道得否

趙州和尚把鞋放在頭頂,意為「本末倒置」,說的是為貓爭吵不休的和尚們本末倒置了。

和尚和尚,本來就是以和為尚。修身說禪,得道成佛是僧人的目標,甚至普度眾生,捨身為人也是佛家慈悲的本心,一寺僧人為一隻貓兒的歸屬起紛爭,亂了禪心,若是爭的面紅耳赤,口沫橫飛,甚至連紅塵中人都不如了,難怪問他們時,個個無言無對。

為了教育開悟這些陷於紛爭,本末倒置的僧人們,所以禪師斬貓兒,這也是斬斷煩惱根,斬斷愛憎心,是斬貓兒救人之意。

唯有弟子從諗(趙州法號),雖然不置一言,卻用行為表示了道理,一寺僧人,唯有南泉和趙州是兩個真僧人。

後世對此事議論眾多,但是基本都說,為了開示真理,救人執迷不悟,是可以用一些非常手段的。

所謂南泉貓兒趙州鞋,惡法當以惡法求。所以為了救人,大概是可以殺生的。


如果逼不得已的情況下,結果是肯定的。按照《優婆塞五戒相經》,殺人為上品,殺畜生為下品。也就是人的生命相對是珍貴的。這個是從世俗諦而言,如果是一個正常人都會去做的,佛教有世間善法的標準,不是說「眾生平等」就不再救人了。

但是說實話,這個複雜的世界絕對不是單一的結果,想想,為什麼保住人就一定要殺掉動物呢?為什麼不採取其他有效措施。觀音菩薩如果救苦,一定不會是,殺一取一,一定有兩全其美的好辦法。


救人一命,以萬般罪孽歸於己身。


如果為了救人不得不殺動物,那可以殺。

如果不需要殺害動物就可以救人而殺了,那就……


推薦閱讀:

你認為有哪些辭藻優美或思辯性強的文章以及書籍值得背誦?
思辨是最大幸福的最強音
「選擇越多越痛苦」的逆否命題是「選擇越少越幸福」嗎?可以通過論證後者來論證前者嗎?
說的透徹,辯的痛快丨首屆天津哲理辯論賽賽制解讀
英雄帖丨「我是辯手」有獎徵文

TAG:思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