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易富賢《大國空巢》,中國人口問題愈來愈嚴重啊,中央是不是反應慢了,2015年才放開二胎?
謝邀。
太慢了。
應該全面廢除計生,鼓勵生育。
我們這個民族,面臨生死關頭,總和生育率統計僅為1.2左右,按照悲劇預測,到2100年中國包括少數民族在內,最低將只有5億多人,而此時美國人口都會超過中國。印度則會有15億人左右。當局為了顧及面子,還不緊不慢的要求『嚴格限制多生,維護生育秩序』,基本上來說,是作死的節奏。
有人懷疑中國這麼一個大國不可能會滅亡。但是歷史上滅亡的大國多了。誰將為中國的未來負責?誰能為中國的未來負責?誰付得起這種責任?
明朝2億人口的大國,為何被區區幾十萬後金所滅?難道不是社會存在嚴重問題的結果嗎?
中國目前是高收入人群生育意願太低,而低收入人群出於養兒防老 積穀防饑的傳統觀念,保持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的生育率。
中國這個國情不是說一刀切的政策可以解決的,如果放開生育,農村地區人口過剩會造成結構性失業。例如南疆綠洲農業已經達到人口符合的極限而農業人口又無法轉化為產業工人。
城市化進程必須要解決好生育福利和幼兒園小學初中入學的問題,否則城市白領還是不會生2胎,甚至結婚都難,農村人口又很難帶來經濟增長的貢獻,充其量就是維持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
中國一方面老齡化嚴重,一方面大學生就業難,似乎勞動力供大於求,其實是高附加值產業薄弱。解決了收入問題,也就解決了人口問題。易老師,歷史會證明你是對的!你做的事是「吃力不討好」的事。計劃生育本身與你無關,但你背著罵名、還有計生委對你的報復,義無反顧的去做!你完全就是一個有民族責任感的人!我
要贊你一個!你是好樣的!
國人在國內,在自己的原生文明的框架內生活,被保護的太好了,已經意識不到危險了。
不慢。實際上人口問題上我國有2個比我國問題更嚴重的鄰國,日本和韓國。他們相當於給我國做了示範如何解決老齡化問題。但區別在於日本和韓國的城市化率遠遠高於我國。所以我國的迴旋餘地比他們高。(20160727 補充一點:國內相關學術論文里很早就預測到2015年是我國人口紅利的拐點,而且在N年之前好幾個相關學術論文里都提到建議2015年左右放開獨生子女政策,也就是說2015年放開二胎政策是按照已經設定好的政策節奏在執行.)
未來的可以更多依靠技術進步去解決人力資源短缺的問題,特別是低端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問題。我國的產業轉型也多虧了這幾年的人口紅利的消失,否則喊了那麼多年的經濟轉型口號還只會是口號,在人口紅利確實消失後市場自然立刻就開始發揮作用,國內相關機器人產業就是在國內人力資源稀缺的情況下才開始真正進入增長通道的。否則強行靠行政手段要求相關產業轉型是不可能實現的。
慢一點實施也是慎重的決策,也為我國稀缺的公共資源建設創造緩衝時間。而且也不是一刀切的立刻實行,而是從單獨2胎過渡到全面2胎,這樣也保證了政策的穩定過渡。
我國真正到人口老齡化也得是2030年以後,而那時候的實際老齡化程度也還不到目前日本的老齡化水平。所以很多問題被誇大了而且忽視技術進步所能貼補的人口紅利空缺。還是匿名吧,別的不說了,就是老齡化,醫院都是老頭老太太,各種想多活幾天,問題是護理人員和醫務人員有限,而且也在面臨老齡化,再過幾年,就是去看病想話錢,也沒有醫護人員給你服務,再多錢都買不來服務,因為服務人員本身都要有人來服務,青黃不接啊
關於這個問題,要看中國打算走一條什麼道路?
小農經濟=6±2億農民。
勞動密集型工業=1000萬農民。需要國家放開第三產業准入。
資本密集型工業=1000萬農民。需要國家放開第三產業准入。
技術密集型工業=1000萬農民。需要國家放開第三產業准入。
服務型產業=1000萬農民。需要國家放開第三產業准入。人口問題只是我國扭曲的社會政治制度造成的問題之一,真正的根源問題大家都噤若寒蟬。想要在根本制度不動的情況下來扭轉人口問題環境問題等等疑難,真是為難開明的當政者和學者了。
計劃生育這個提法是計劃經濟背景下提出來的,在技術水平不夠高的情況下不加計劃,那是對環境承載力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考驗,但考慮到技術的發展,我們國家12億人並沒有發動對外戰爭轉移人口壓力,所以並不能認為人口多就會不利於國家發展。只是當時中國剛從舊社會轉型過來,國家領導人對西方一些國家的陰謀沒有經驗,聽信了他們用來忽悠人的那一套。不將人視為一切財富的源泉,反而將人視為負擔,這是靜止看問題的一個表現。但完全放開生育,讓中國人口爆炸式增長,沒有足夠的人力資源用於教育小孩,那確實會導致人的創造能力跟不上人的需求,造成社會割裂,動蕩。
計劃生育這個提法本身是沒有錯的,但絕對不應該是單純的少生,晚生。取這個名字,我個人感覺是為了緩和「少生」這個實際意圖背後恐怖的行為。計劃經濟也不是單純的節省資源,而是為了將資源更高效的使用。現在中國的問題是,巨大的人口紅利加上技術加上國際市場和資本,迅速將中國的經濟總量撐上去了。但人口的老化會帶來巨大的養老壓力。人的衰老不可避免,而這批人創造的價值被國家收走一部分,被國內一部分人分走一部分(這部分人還有一部分選擇出國),被國外資本划走一部分,真正留給大部分創造者的,只是他們創造價值的很少一部分。隨著他們勞動能力的衰退,國家的統治階層不會突發善心將自己的荷包打開,將勞動者創造的價值還給他們用以養老。退一萬步說,就算有錢,將來年輕人少,勞動力成本太高,養老仍然是大問題。而且國家已經將經濟總量吹得這麼大了,架子搭的很大的結果就是,將來人少,承擔這個大架子的力量不足,對大部分人的壓力就會很大,直接影響到了生活節奏和心態。一個壓力大的人,一是外部環境不允許生育(經濟能力,工作時間,精力),一是自己心情不好不願生育。中國的衰退因為人口生育率的原因,在我看來是不可避免的。先走一段時間的上坡路,再因為斷崖似的人口生育政策在將來劇烈的衰退。這不是陣痛,而是對我們頭腦中的群體概念一次死中求活的經歷。如果大量引進移民,或許可以緩解經濟的雪崩,但在社會政治觀念上會激起民族思想的劇烈反應。未來不太平這TMD蘇聯解體給資本主義續了一波命,再中國巨大的人口給資本主義續一波命。我腦洞一下,印度人權運動再給資本主義續一波命,NOTE7解放人口再續一波命。劇本倒是想得挺好的,我就爭取好好活著,看看能不能按你劇本走--------------------------------------------------------考慮到任何一個動物都會自發的適應環境,一個群體會做出合併或分裂的舉動來適應環境。我並不認同低收入人群因為生孩子擔心輸在起跑線上,不能給孩子更好的教育而少生。人如果太自私,只考慮自己的生活,那不生孩子是理性的。但考慮到自己的性命是祖先在自己努力和上天運氣下,千辛萬難才延續下來,是自己父母克服很多困難才養育大的這個情況,我就沒辦法認為自己的性命只屬於自己。因為困難就不去做,因為選擇痛苦而不選擇。 我相信暫時的逃避會帶來更大的問題。將孩子養大,如果不考慮外國奶粉,高檔童裝,各種玩具的話,我揣測花費沒人想的那麼恐怖。人如果一定要和別人比,那日子肯定過的不舒服。上不了好的小學,自己還不能教簡單的語文和數學么。如果夫妻雙方連小學的知識都教不了,那隻能看孩子自己的造化了。我相信現在很多科學家是從農村奮鬥出來的。生的多,家庭對風險的抵抗力就強。獨生子女家庭對風險的抵抗能力是最差的,車禍,疾病,犯罪都能輕鬆摧毀獨生子女家庭,剩下的二老只能在負面的心態中等死,一生奮鬥的財產,也沒有最親的人繼承,倒是真正的實現了社會化。但這樣的社會化,恐怕大部分都會選擇拒絕。看看現在中國軍隊的獨生子女率吧,我是有點好奇這樣的軍隊能幹點什麼。這樣的國家要怎麼玩轉外交,在國際上發聲。
即使只是受一般教育的孩子,將來也不一定就一直在底層,在底層也不一定生活的不幸福。只要社會能提供工作機會,自己不放棄生活,社會變革的機會總是會有的。人和人之間的聯繫不是單純的經濟實力和社會地位能限制的。將孩子生下來,盡量提供一個溫馨的家庭環境使他們長大,只要不形成反社會反人類人格就好。如果在智力或性格上有更好的表現,就當成是老天賜予吧。競爭力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父母提供的是外部環境可能是其中很大的一分力量。環境會造就人,但環境不能決定人。
生命會自行尋找出路,我們作為這個世界的先來者,最基本的責任只是不要壓抑孩子生命的衝動而已。這都做不到,那就真的不要生了。我的看法肯定是有漏洞的,討論和批評歡迎。悲乎華夏,哀我漢唐,反智如此,黑白顛倒,指鹿為馬!古今中外幾千年有哪個國?哪個族?哪個文明!?是靠自閹而富強的!!!!13億人,竟奉計生為主流,下欺上,上壓下,為一部門之私不顧民族大業,千古罪人!
就像書中提到的,主流的人口學家受西方影響深遠,而他們佔據了高位,從一開始的單獨二胎中央還抱走希望,而後實際見效不佳於是加速推廣雙獨二胎成效也不佳,到最後的雙獨二胎推廣,中間的時間間隔以及側面反應了中央的應變速度。
現在只能寄希望於其他連鎖政策的完善,戶籍制度的取消,領養制度的放開。中央手頭其實還有牌,但不代表之前的牌打的好。只能看改革阻力吧。我不明白一個婦科專家研究人口怎麼成的權威
中國人口的確是大問題,而那本書也的確是意淫之物。
支持當前計劃生育政策配合時代要求改變,二胎當前放開還是合理的。但是要求對部分少數民族同樣進行限制,而且是更嚴格的限制。
郭嘉想要的的結果是城市居民或者說是中產等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多生,而農村地區等低教育水平的居民少生,因為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須要有足夠的高受教育者。而一刀切式的直接放開生育最後的結果會是:城市裡的高受教育者少生或者乾脆不生,而農村人會生個沒完沒了。最後這個郭嘉的受教育人口結構無法面對新的市場需求,導致大量的低素質人口找不到對應的工作,因為低技能工作因為人力成本都轉移到東南亞等國家了,而高素質人纔則供不應求。最終導致中國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郭嘉現在僅放開二胎其實也是一種摸著石頭過河,先看看效果在做下一步打算。中國人口問題並不嚴重 無論是相比老牌發達國家比如說歐洲或是日本 或者相對印度這種新興的國家來說以及這並不主要是人口問題 人口增長減緩或者下降是大趨勢 本質上是人的需求提升、人的潛力被擴大以及社會生產不再主要依靠人力再以及人口問題是結構問題不是數量問題 短期內最直接的問題主要是養老:一個老人對應的年輕人太少 而不是說真的人類數量太少了
推薦閱讀:
※世界人口會越來越多嗎?
※當年計劃生育為什麼非要強制只准生一個?
※二孩政策開放了,從經濟學角度,有沒有可能像碳排放交易那樣,建立一個生孩子名額交易市場?
※地形是如何影響人口與城市分布的?(圖多!流量慎點)
TAG: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