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什麼會有酒文化?這種文化是不是一種落後的文化?
本人不愛喝酒,也實在喝不出酒有什麼好喝的,但是,就這種東西不應該就是種飲品嗎,為什麼在中國卻成了一種所謂的「文化」,交朋友辦事必須得喝酒,有的人喝的胃出血還要喝,很多人也是迫不得已才喝的,還有的朋友甚至喝多了還打架,為什麼這種既傷身又傷感情的「文化」在中國會根深蒂固?其實很多時候我覺得現在一些年輕人喝酒都是再學上一代人的那種作風,似乎不喝酒就不夠意思,不爺們,不知道知乎上的朋友都是怎麼理解這個問題的。
其實中國酒文化的真相是這樣的
提到中國的酒文化,想必我們頭腦中首先呈現的情景不是戀人對飲的雅緻和詩人豪飲的狂放,而是一種有時不分性別的吞咽比賽和其背後隱藏的變相要求「強制服從」的屬性。在某種意義上,「酒」在中國已經遠遠超出了休閑娛樂的範疇,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沒有硝煙的角力或者說較量的手段。
這種現象不難理解。大家知道,隨著中國古代皇帝集權政治空前加強,權臣越來越以一種「只對自己位置負責」的明哲保身態度來處事,「結黨」卻「不作為」逐漸成了一種常態。要「結黨」,或者說「強迫站隊」,自然要發明各種測試官員態度的方法。私下交談當然最有效,可問題是,私談之前怎樣了解一個人的大致傾向呢?於是,「酒」便開始在此發揮作用。
什麼作用?強制服從作用。換句話說,如果我表現出要求你喝超出你能力的量,你是否會照辦。當然,具體方法五花八門。有些是直接要求,有些是「先干為樣」,就這樣,這種隱藏著的「測試服從」的方法開始大行其道。甚至站隊不同的下臣們會為了自己的主子而拼酒,以示忠心,這也就是我們前文所提到吞咽比賽的前身。
說到這裡,想必你明白了「酒桌飯局」在很多場合的現實意義。不過接下來,我想把這個問題向前推進一步。
其實,中國人對於「強制服從」和「站隊」有著極其特殊的偏好。不知道是不是和以「家」為中心的文化有關,這種偏好很多時候不是以解決問題為目的,而是一種心理層面的強迫症。大家千萬不要小看這種「站隊」文化,它可是給我們帶來了不少麻煩,直到今天依然如此。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對人不對事」其實就是一種變相的「站隊」思想,也就是我們總是傾向於先斷定某個人屬於善還是惡、好還是壞、與自己的價值觀是相同還是不同,然後再決定是否與其交往。甚至連我們看待歷史、法律等社會問題的時候,也總是會不自覺地採用優先「定性」法,而不是優先「分析」和「就事論事」的方法。而這種傾向的最大問題就是不利於集體協作,因為大家總是喜歡先給自己和別人打標籤,設定圈子,組成小團體。卻忽視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哪怕只有很少的共同點,其實也是可以作為合作基礎的。
中國最典型的一句話是「道不同,不相為謀」。我們經常把這句話看作「正氣凜然」的自我獨白,卻忘記了其優先自我定性的不當之處。舉例來說,很多歷史上的「清官」或者「正義形象」正是以此為座右銘而拒絕與「貪官污吏」合作的。結果呢?形象光耀千古,但往往只是個高大上的抽象形象,具體卻什麼事也沒辦成。我還記得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有趣的一段對白。和紳當時問紀曉嵐說,「你說咱大清朝是清官多呢還是貪官多?」紀曉嵐回答,「和中堂明知故問。誰不知道貪官遍地橫行,而清官卻如鳳毛麟角!」於是和紳反問,「那你說,我成事不靠貪官靠誰?難道要靠你們這些如鳳毛麟角般稀少的清官么?」
這時,你也許在想,那是不是說我們要站到「主流」圈子裡才能成事呢?如果我們還是這麼想,說明還是沒有擺脫「貼標籤」的思想,或者我們所在的組織還是熱衷於「站隊」和「小團體」。其實,無論在歷史、還是現實中,哪兒有那麼多「好壞人、忠奸臣、清貪官」呢?誰都有多面性,大部分人不過基於特定製度和環境,在權衡之後做了其他人都可能做的選擇而已。我們都知道「求同存異」的意思,但卻發現在很多中國的組織難以踐行。西方文化中也有「圈子」,不過意義大為不同。換句話說,我們的文化重「同」,而西方文化尊「異」,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很多傳統組織難以有效合作的原因。
接下來,我想把這個問題再向前推進一步。
為什麼我們會這麼厭惡不同呢?這可能和中國明清以來高度集權制所造成的緊張氛圍有關,換句話說,我們更喜歡「從眾」而厭惡「寬容」。而「寬容」的背後,正是對於個人自由的充分尊重。提到「寬容」的典範,我們就不得不說一個值得我們後世研究和學習的人物 ———— 曾國藩。
曾國藩有什麼特殊之處么?為什麼有那麼多關於他的書籍?他和其他官吏的最大不同點是什麼呢?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或者說「以聖賢之心,行常人之事」。具體來說,曾國藩勤儉、自律,但卻不會以自己的道德標準來看待甚至要求別人,更不會把它作為與人合作之基礎。他知道,人與人是不一樣的,但這並不妨礙大家合作。在曾國藩的眼裡,人並無絕對的好與壞、善與惡,所以不要有意去展示自己的不同,甚至無意為之也要儘力避免。舉例來說,曾國藩曾把大量銀子悄悄地散播給百姓,同時全力掩蓋以避免為外人所知。他可不是在追求什麼「做好事不留名」,而是怕對他人產生無形壓力,擔心社會輿論會變相強迫其他官員也照做。這一方面說明曾國藩行事的確考慮周全,另一方面也說明咱中國從那時到現在都沒形成對自由的充分尊重啊!
比如,扎克伯格在捐了自己的股份後,不少國人和媒體非要去質問中國大佬們為啥不這麼做。要知道,扎克伯格可不是為了教育其他富人才要如此,也不是為了製造什麼輿論熱點出來要求他人跟進,更不會因為別的美國富豪吝惜財富而對自己的道德水準沾沾自喜或對他人不屑一顧。因為這在美國僅僅代表個人的選擇,與其他人無任何關係,民眾和媒體也不大會因為扎克伯格的行為去責難他人,這只不過是自由環境下一個個體的自由選擇而已。
到這裡,我們今天的問題深挖終於可以告一段落。總結一下,每個人都與眾不同、又都有共同之處。尊重他人的自由選擇是人與人合作的基礎,這種尊重不僅指是行為上的不干預,而且也指心底的一種不求同。當我們能以這種寬容的態度接納「異類」之時,我們才離現代化社會真的不遠了!!
微思考:匯聚點滴思考,拓展知乎疆界
泄腰。
本人不愛喝酒,也實在喝不出酒有什麼好喝的
參見我的一個回答:酒有什麼好喝?
就這種東西不應該就是種飲品嗎
我贊同酒應該只是一個小範圍娛樂的飲品,不應有任何綁架。
其餘的內容不引了,呼來喝去的酒文化,在我看來確乎都是陋習。
=============================================================
和你同是程序猿。也許你想知道為什麼我一個搞技術的也這麼喜歡喝酒,請移步觀看:人會出現在喝了一點點酒後反而更加清醒的狀態么?如果是,為什麼?外國也有酒文化,老外喝酒喝大了一樣幹什麼的都有。你真要想生意談得好,酒吧里跟他一起嗶嗶兩次就很有眉目了。
只是大多數情況下人家不願意跟我們中國人喝而已,所以你不大清楚。老實說我也很討厭在喝酒喝得高興的時候突然來了個老外,頓時沒了興趣——沒有哪個老外跟我的交情能達到大家可以肆無忌憚喝酒的程度。難道國外沒有"酒文化"嗎?
以酒局代替工作局, 不叫酒文化.
中國人在長達千年的時間裡都是熟人文化, 所謂熟人文化, 就是要靠感情做事. 看重個體信譽.
酒局一個是建立感情的方法,俗話說感情是喝酒喝厚了.
酒局也是判斷個體信譽的一個方法. 而且酒後更容易吐真言. 在經濟合作中,也更容易不理性.比如說, 喝酒痛快的人,常常被認為是豪爽. 喝酒臉紅的人常常被認為是好人.當然各地還有各地的判斷標準和喝酒風俗. 是否尊重對方的風俗也是判斷一個的標準.
這是中國人從小農自然經濟+計劃經濟 向 市場經濟轉變過程中, 陌生人文化與熟人文化的對抗.
人們依舊習慣熟人文化, 但是面對的不再是熟人, 選擇酒局, 現在看是個錯誤的方式. 但也是法律體系不配套的自主選擇.
中國只有建立契約精神, 法治精神, 人們才會逐漸放棄用酒局來選擇合作夥伴.1、這的確是一種劣文化;2、任何所謂「文化」,大多是自上而下的。這種酒文化,也是自上而下的;3、上是什麼呢?49年建政後,大量的中層、基層幹部來自軍隊,所以就把泥腿子軍隊的習俗帶到民間,包括酒文化、煙文化、以粗俗為榮的劣文化等等,影響了至少兩代人。我記得小時候,我父親的同事中很多都是無恥無賴無知型的幹部,並互相影響以此為榮。
說先樓主所說的酒文化並不是傳統的酒文化,他只是一種餐飲陋習
中國的酒文化建議可以參看一下《禮記》裡面有關鄉飲酒的記載,以及《詩經》中對飲酒的描寫,等等
這個可以寫的很長很長,鑒於本人較懶可以自行查閱酒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任何一種文化發展流傳至今都有它自身存在的意義。最初的酒文化絕不是現在這般有些不堪,而是當代的社會熏染了它。對於傳統文化,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其有意義的一部分,並且引導文化健康發展。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文化的發展是每代人共同作用的結果,既然大家認為如今的酒文化不夠好,那麼我們應該儘力去扭轉其發展趨勢,而不是拋棄它。紅酒文化是西方的酒文化,在法國,紅酒和美食不僅是餐飲,更是文化和藝術。法餐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而妙不可言的中餐還在漫漫的申遺路上,是中餐不如法餐嗎?當然不是!是我們對文化的認識與研究還遠遠不夠…葡萄酒擁有全球市場,而我們的白酒卻很難讓世界人民都喜愛,其中有酒自身的原因,但我們賦予的文化同樣不可小覷。
很討厭酒文化!不清楚來源,感覺是低俗的市井混混文化演變而來,酒桌上的人多少會帶點流氓氣。也有可能是游牧民族傳過來的,因為內蒙古喝酒更厲害,漢族能喝的去了都受不了,而且南方人喝得比北方少。這種所謂的文化人人討厭,估計早晚會消失。古代君子之交淡如水,現代城市人也都更加原子化,人和人如此膩在一起越來越沒必要。
題主的問題還是需要概念清晰些,才好討論。我想你所指的「酒文化「應該不包含專門品鑒酒的和家庭非功利性酒席,而社會上的酒局多半必然或明或暗的與利益交換,資源共享相關,這時候就要盡量「難得糊塗」才好辦事,我想才是所謂的中國「酒文化」
知乎越來越低齡化,政治正確化,看看幾個答案都是極端加偏見。真的感慨,酒文化不僅僅是酒桌文化,也不在於酒到底好不好喝,一群不喝酒的人,看過幾個酗酒的極端案例就敢妄言「文化」如何。我反對酗酒、未成年人喝酒,但是那些動不動就把喝酒歸位政治不正確的人,乃義務。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請各位先分清「酒文化」和「勸酒文化」的區別。
酒文化是陋習,但中國古代文化中酒應該還佔有一定地位的吧,沒有酒不知道古代會少多少好的詩詞。
。。。。題主一個是酒喝少了 二個是沒喝到什麼好酒。。。
推薦閱讀:
※超越這「三面」,你就厲害了
※安順600年前大明遺風----"地戲"
※中國人的洞穴、荒原與城堡
※明代緙絲瑤池吉慶圖,最燒錢的絲織品
※搜電影資源的N種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