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侖的「立體城市」到底進行的怎麼樣了?
我也覺得立體城市是城市的發展方向,而且我對此很有興趣。真的成功的話,真的能夠如馮侖所說:我希望給中國的城市化帶來另一種選擇,叫做「城市革命」,大家建立一種新型的城市,解決交通、就業、能源以及高房價問題,統統解決,這是我現在最大的夢想。
「理想豐滿,現實骨感。」馮侖說的這句名言,如今也可以用來形容他自身的處境。不能否認,立體城市是我們城市發展的未來趨勢。但俗話也說:「領先一步是先驅,領先兩步是先烈。」
2015年的春節前,2月13日,我們收到CEO(註:立體之城CEO郝傑斌)的一封群發郵件,告知大家公司的經營狀況已經不具備發放2014年第三、第四季度績效的條件,節前給大家發放拖欠了半年的2014年第二季度月度績效(月度績效按季度在該季度結束的次月發放,額度是每月工資的10-20%X3X部門負責人考評得分,分數為0.6/0.8/1.0/1.2四檔)。郝在郵件中坦承,立體之城的事業在目前遇到「極大的困難」。
2015年3月回到公司上班,立體之城聲明旗下孵化公司、立體城市研究院的辦公室租約在4月初到期,公司決定把研究院的30多人與立體之城辦公室合併。但是,立體之城總公司只有十幾個空的工位。後來就聽到風聲,公司要趁著這次搬家進行裁員。
2015年3月10日(公司規定的發薪日),立體之城及立體城市研究院的所有員工工資沒有如期發放。CEO郝傑斌在全體郵件中解釋說公司要進行架構調整,員工崗位競聘,2月的工資將不晚於3月下旬發放。
此時,公司突然出現了一個張姓「COO」(首席運營官)。該「COO」原來是立體之城做前期項目拓展的副總,沒有公司任何郵件通知或董事會正式任命,COO開始了他的「減員增效」行動,開始跟各個部門、平台負責人談話(大概十餘個部門)。對普通員工來說,關於競聘,公司沒有給普通員工解釋或介紹任何「減員增效」的方案和內容,競聘也僅限於部門負責人(如總監級)及以上級別的,普通員工其實只能任憑公司處置。
部門負責人的日子也不好過。據傳,「COO」在跟部門負責人溝通的時候會很直白的問「你有什麼能力?憑什麼拿這麼高的工資?」在許多場合,「COO」都提到公司有一些中高層工資過高。當然,「COO」沒有忘記提拔自己的直接下屬。
整個3月,該「COO」作風霸道強硬,要求所有留下的員工簽訂新的崗位聘任書,並要求放棄2014年和2015年的績效獎金,將1-3個月的工作計劃寫進崗位聘任書;3個月後沒有完成工作計劃的,將自動走人(註:爆料人未能在此處提供有力證據)——在我們看來,這實際上就是釋放出公司要變相裁員並且不給賠償的信號。公司里人心惶惶,謠言四起。
至於2月工資,到了3月20號仍然沒有消息。
此時「COO」主要著力解決立體之城「工資過高」人員的問題。據傳還上演了幾大總摔椅子、揪領子的全武行大戲之後。最終,「四大天王」(包括立體之城一位張姓拓展副總、智慧平台原周姓負責人、張姓原基金負責人和史姓法務負責人)被「COO」說服與公司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公司承諾按照勞動法進行補償。
經過幾輪的談話溝通,「COO」和新確認的各個部門負責人確認了裁員的名單。由於聽說立體之城「天王」們是按照勞動法補償,即將被裁的同事們倒也比較平靜。
解決了「天王」及一些普通員工問題後,「COO」的團隊終於開始跟立體之城研究院的員工溝通解除勞動合同的事宜了。這也證實了一開始提到的3月初的傳言。
4月3日,全公司有近30人已經跟公司達成了解除勞動協議,約定合同截止至3月31日,裁員補償和拖欠的工資以及3月的應發工資在4月10日發薪日支付。這30人里除了上面提及的四大天王——公司拓展副總、智慧平台負責人、基金平台負責人之一及法務負責人之外,還有基金平台的基金經理;以及立體城市研究院所屬的設計管理部門負責人,及其下屬的二級開發的專業工程師、建築師若干,研發部門的研發經理和市場經理,設計服務部門的核心員工、行政等支持部門。
到4月10日,所有被裁員工的賠償金沒有如期發放,只是補發了2月的工資,3月的工資繼續拖欠。有消息說,之前馮侖已經自掏腰包給立體城市員工發工資了。4月10日發工資時,還出現了4個同事沒有拿到一分錢的情況,據說這4個同事是公司高層爭鬥的犧牲品,沒有高層願意承擔他們的成本,其中有兩個同事,一個在哺乳期,一個是孕婦。4月中下旬,又有一些員工拒絕簽署新的崗位聘任書與公司解除勞動合同,包括項目經理、財務總監、設計部門的建築師設計師等。
截至5月12日,之前的工資和補償金(含打包進去的去年三四季度績效獎和今年3月工資)仍然沒有著落。更甚者,據立體城市在職員工透露,現在公司領導在找各部門負責人簽訂放棄2015年5月和6月薪水的協議,真是業界一大奇聞。(二二得四也覺得這很驚悚,值得進一步求證。)
在我看來,立體之城在項目拓展方面,一直舉步維艱,除了陝西西咸項目在2013年拿到土地之外,其它項目沒有任何實質進展,因此裁掉拓展副總不足為奇。雖然西咸項目拿到了土地,但是銷售一直不理想,因此原本只想做土地一級開發平台的立體城市公司,不得不自己承擔起若干地塊的二級開發,2014年公司招聘了一些二級開發的工程師、建築師,在這一輪裁員近乎全部裁掉,說明公司還是要走一級開發、賣地為贏利點的方向。原本立體城市研究院是個設置很完整的機構,集合了設計管理、研發、設計服務的大部門,既可以承接立體城市項目自己的包裝、策劃、設計、設計管理和工程管理業務,也可以承攬外部項目。而現在,雖然立體城市研究院的院長(也是公司副總之一)還在,但是三個部門已經不復存在,研究院已經名存實亡。
以「COO」為主導的新版立體城市的首要任務就是賣地。前些天也聽說馮侖準備帶領萬通轉型互聯網娛樂,可見他已無心戀戰地產,準備迎互聯網風潮而上了。
立體城市,是馮侖的一個夢想,被稱為他的「人生下半場」,但是此項目現在卻落得如此窘境。既然要壯士斷腕,就應該乾脆利落,裁員是要付出成本的,這是工商管理本科生都明白的道理。拖欠員工的工資和離職員工的補償金,真的讓人難以想像這是中國地產界思想家的所作所為。
容積率超過6以上,都可以是「立體城市」。
立體的要訣是「空中綠化」,所以要在南方地區發展。
西安拿地及建造是有風險的。
設計應該考慮分期開發。
廣州的廣鋼地塊,容積率達到8,建設與銷售進展順利。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