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動畫行業的人才儲備情況如何?人才培育體系上有哪些要向日本、美國學習的?
國內大牌導演很多,但是現在國內沒有能稱得上動畫導演的,自稱動畫導演的倒是有很多。很多人鏡頭語言都不懂就來導動畫,根本壓不住製作,而且動畫和實拍有很大的區分,張藝謀也不一定能導的來動畫。導演是一個全方位的人才,不是看過幾部動畫片就能當導演的。
我是07年開始工作的,之前學習繪畫和三維動畫方面的東西~當時動畫這個行業算是熱門行業,就北京來說(我對北京了解相對較多,因為本人就在北京),當時大概有5,6家大型的動畫或遊戲培訓機構,大部分是培訓動畫所需軟體及動畫流程,平均每月畢業兩個班,一個班裡20~30人。到現在為止,雖然很多培訓機構倒閉或轉行,但是仍然有些培訓機構還在保持著每月往外輸送學生。所以,人是夠多的。但是,質量卻大不如前。但是只說儲備的話是不少的。聚集起來卻需要大量的財力物力,現在人才比較分散。國內需要向國外學習的地方個人感覺,首先是關於整個動畫流程,現在大部分學生知識懂得了動畫軟體,進入行業之前對動畫的了解只是自己主觀的認識,動畫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並不懂。大學或者培訓機構根本不可能和你講這個(國內大學除了幾家動畫專業相對成熟外,其他學校基本就是自己還搞不懂的狀態,所以大學學不到。培訓機構以盈利為目的,是需要吸引大批學生,不會客觀的告知真正的動畫行業是什麼樣子的。)。其次,國內動畫行業相對來說閉門造車,缺乏熱情,創新能力差。在行業中,很少能遇到真正把生命投入到動畫中去的,大部分原因是大家還要租房子,還要想著談戀愛,結婚等等實際問題(物資問題),國人本來就惰性很重,藝術生惰性更重,更懶散,而且一些公司連社保都不給動畫師上,他們哪來什麼熱情服務呢。另一部分是本來學這個就是為了先找個工作,不做社會閑散人員,而且比較容易上手,等找到好工作就撒丫子了。第三,做動畫需要大量的資金,而且如果投資動畫都屬於長期投資,並不能1,2年就得到回報,而且最終能不能收回成本都是未知。國內動畫行業畸形嚴重,真正培養動畫人才應該培養全方位的人才,包括動畫預算,動畫製片,動畫製作,動畫導演,動畫編劇,動畫製作等。現在國內培訓全部是製作這一款,說白了,就是教一門手藝,練熟了就行了,不用動什麼腦子。最後培養出來一批技工而已。
最後就是,做動畫的一般都挺裝逼的,自己認為自己很吊,團隊合作意識比較差,敬業程度較差,這也與國人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心態有關,責任心差,沒有大局觀。
題主不知道是不是想搞動畫教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先教會學生怎麼做人第一個問題很簡單,看國產有什麼好片子就行了。因為人才也是需要培養的,沒有好的的動畫養著,人才從哪裡來?外包加工也就是富士康,做也只能做加工,如七靈石。就不回答評價七靈石那個問題了,黑點太多。很多人會糾結原畫,動作這些。中國的原畫其實一直不弱,中國遊戲原畫早已趨近飽和的狀態。但遊戲和動漫這兩個相似的行業,完全是失衡的,原畫新人首選的往往是遊戲行業。動畫最重要的是畫面表現力以及好的內容,畫面表現力上的缺失導致很多國人看不上國產動畫。對於中國動畫人才儲備,我的看法是中等偏下,百不存一。一百個學動畫的,5年後能有一個還在做動畫就很不容易了。這是個高流失的行業,更是一個不易成功的行業。
至於第二個問題,如果沒記錯,北影動畫應該用的是外國教材,中傳媒應該也差不錯,八大美院不論。就是照搬美日的人才培養體系,也不會對中國動畫的現有情況起什麼明顯的作用。因為根本原因在環境上,教你做人和自己學會做人是兩碼事,外國培養體系的並不一定適合中國的現有環境。中國學美術的一個最大的共性就是「傲」,基本沒見過不傲,表面不傲不代表內心不傲。另一個常有的共性就是「崇洋媚外」,外國的月亮比較圓,自家的月亮比較挫。
動畫是一個團隊性的工作,一個常規性的商業動畫不是一個人就能完成的。而這時候就涉及到了團隊合作,但是「傲」啊,團隊內溝通誰也不服誰。你又不是什麼宮崎駿,你這麼做和皮克斯的做法不一樣,憑什麼聽你的。結果就是溝通成本不斷翻倍,最後結果也不好。哈哈,那麼多人成天擠破腦門的吃美日動畫大師的口水,沒有創新,怎麼可能好?
這兩個問題都往後放,要做好都需要行業強大起來才行,行業強大起來之前都無是法完全解決的。我們需要自己的領軍人物,行業中各個領域的領軍人物。我們需要新人崇拜的是我們中國自己的成功的動畫人,因為他們在中國成功了,起碼在中國,他們說的話比外國大師要靠譜得多。
我們要向美日學什麼?不單說動畫人才,有個值得所有人都學習的東西。中國一到大學99%都撒歡開始玩了,越垃圾的大學越是混吃等死。我們要學的是自強,自立,學會怎麼做人。寒暑假去便利店站站收銀台,去酒店噹噹服務員,去工地搬搬磚。盡量苦一點,最好是二線城市的,一線城市這些行業的待遇過於優厚了。不管你是不是富二代,官二代,軍二代,干2個月,比你讀十本書受益大。
中國動畫行業的人才少嗎?熱血青少年少嗎?人才培育體系差嗎?問題是高質量的人才在動畫行業能活嘛,這麼多人能活的體面嘛,老闆都很賠的褲子沒了,所謂的人才能賺房租錢就不錯了。
即便是這樣,每年中國動畫行業畢業的人才也足夠多了,人才培育體系上難說,美日的也不一定適用中國,但在全球化互聯網的時代,學習成本降低了很多,各種硬體軟體的提升導致技術門檻也不會成為難以逾越的壁壘。
但是沒有市場就沒有錢,就沒有生存的資本,動漫市場不單是受眾市場,而是衍生市場的基礎。就算南方的很多殺B動畫和喜羊羊之類被嘲笑,但是他們走出了很重要的一步,和玩具市場結合起來了,各種衍生品做起來了,市場打開了,賺到錢了,生存下去了,能僱到更好更多的行業人才了,而這些專業人才有對口的行業了。最開始到現在動畫產業就兩條路,1、走藝術化道路,如早期國家扶持的各種高大上影片,沒有國家扶持,你自己也得有資金消耗吧。2、走商業化道路,即便是好故事好作品,但最終還是為商品鋪路,典型的如《變形金剛》和迪士尼動畫。沒有衍生品市場化的動漫市場,誰做都是死,宮崎駿如果沒有龍貓玩具成功,公司也很難維持正常運轉了,動畫成本這麼高,那個投資人是為了單純的理想和獎項而不去考慮投資利益呢?如果單純以精品路線為主導替代市場化為主導,you can you up啊本科動畫 大四 即將畢業 說是學動畫其實對動畫對研究並不深入我認識的學動畫的大概有三類 純搞技術的 純搞藝術的 還有一種技術還搞不明白還想搞藝術的 當然也有那種有想法的技術也好的人 不過相當少 這樣的很多都選擇出國繼續深造 我覺得現在國內對動畫這方面的教育不太成體系 很多學生可能到畢業連攝影表都看不懂 可能這跟中國動畫最初的發展也有關係 中國動畫最鼎盛時期 也就是萬氏三兄弟那會兒 其實也只是那麼幾個牛叉叉的老匠人湊在一起搞技術 或者說是搞工藝 並沒有很系統的在製作動畫 更像一個作坊 而沒有發展成產業 而且題材也一直很局限 日本和美國在這方面做的很好 他們把這個東西做成了一個產業 我覺得當一個東西做成產業的時候有了相對的物質回報時 這個東西才能做的更好 並且 動畫這個東西在國人的意識里一直都是小孩兒的東西 最討厭的就是每次跟親戚朋友說我是學動畫的他們說「是不是電視台放的給小孩兒看的那種 什麼喜羊羊和灰太狼」這可能也是很多「真正的動畫」在中國沒有市場的原因不過這幾年中國動畫也在發展 在網路上出現了很多優秀的動畫 而且年輕人也開始對動畫有了正確的認識 這可能是一個好時機 現在已經有人在這裡討論這個問題了 這是個好事 總之我對中國動畫有信心
補充摩西一點關於動畫導演的
動畫導演都是用片子喂出來的,什麼樣的片子就會喂出什麼樣的導演。
(目前國產網番里的低成本作畫需要大量後期處理遮醜,所以導演們開始變得精通AE。順便吐槽一下現在後期的品味。。。漸變、光暈、輝光、模糊。。。比美圖秀秀還可怕)
正常情況下,動畫導演都是有原動畫經歷的人,(也有手冢、今敏、宮崎駿這種漫畫出身 )不懂作畫的導演很難用畫面推進劇情,也很難平衡鏡頭的作畫難度與效果。(最近公司里就出現了導演亂畫分鏡,工作量倍增效果卻變差,被製作抵制的情況。。。唉)當然,好的作畫監督也許是個解決方案,前提是更大的溝通成本,以及導演不作死(遇到傲嬌的原作粉碎機,你也沒轍)。
好的動畫導演絕對是動漫(對,包括漫畫)食物鏈的頂端,能力全面,非常稀少。他們通常擁有編劇、分鏡、原動畫、音樂、配音、後期特效全面的技巧和經驗,可以感性的創作也能理性的思考(在國內還必須有強大的溝通協調能力,把監製的活兒也幹了。),而不單單只是一個分鏡師。出來一個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經驗,這就要看行業的發展了。之前太多人跑去做遊戲了,看現在的態勢,三五年內能喂出來一兩個就算燒高香了。
另外說下,摩西你別特么的誤導人!!動畫里的原畫(原動畫),跟遊戲原畫完全兩碼事啊!好的動畫原畫沒個三五年出不來啊!!!運動規律、造型、線條、表演、節奏、鏡頭感,那可全是硬功夫(更有金田系那種原畫逆襲的流派啊!!!)相比左手一團冰,右手一泡火的遊戲設定原畫完全兩個世界啊!!!由於之前沒有進行詳細了解,因此對於人才儲備方面的情況不是很了解。但是對於國產動畫,作為一個宅我有意願與大家分享我的看法。我們該向日本、美國學什麼?
首先,我想聊聊動畫主題始終覺得動畫的受眾不應僅僅定位為13歲以下的兒童,而是一種獨特、理想的藝術表現形式,很可惜國產動畫似乎將動畫定義的太狹隘了。以動物為主題,完全不符合常理的設定,空洞的對白,且不論畫面如何,缺乏主題思想與特色的動畫就讓大部分非兒童提不起興趣(你想的沒錯,就是以喜洋為例)。反觀日、美動畫,無論是近年來優秀的《UP》(飛屋環遊記)或是大多數日本動畫,大多有明確正面的主題,或是表達了對親情友情的珍視、或表達了對理想的追求與捍衛、或是對環境與自然的思考,動畫絕非僅是博兒童一樂打發他們時間的工具,而是看後能引發大部分人思考的藝術載體,能讓人看後聯繫到自身的動畫才是好動畫,而不是想到的是公羊母羊頭上有沒有羊角的問題。我們不是沒有優秀的國產動畫,我相信多年前大家看《我為歌狂》的時候,一定都受到了觸動;《秦時明月》能被推到國產動畫巔峰,我想也不是因為其3D特效多具備吸引力做的多好,而是史實結合的少年冒險夢想。因此對於動畫人才的培育上,更多的是要給他們思想。機制是否存在問題在這裡我不敢貿然的下結論說國內動畫機制是否存在問題,只是列舉一下現在存在的現象。幾乎連鏡頭都抄走的《高鐵俠》、毀掉童年經典的《晶碼戰士》,我相信國人並不缺乏想像力,審批人也不缺乏判斷力,但是這些低劣的山寨作品是如何通過審批的我很疑惑;動畫製作不以精良取勝,想賺錢就使勁的寫使勁的拍吧,動輒上百集的湊數大長篇(原因是產量與補助的多少有關),嚴重降低了動漫的質量。並不是中國的製作人和編劇們寫不出好東西,而是好東西不讓批,為了生存而做出一些違心的東西,做的難受,看的也難受。也許與機構管理者的年齡結構也有一定關係,但確也有1941年出生的宮崎駿打個哈欠依然能在動漫界引發討論,也許大師畢竟是少數,在這不做細緻討論。技術方面反倒對製作的技術方面我充滿信心。推動技術發展的源頭是人才與資金,泱泱大國不缺人才,尤其不缺想要革新的人才,在網路上我們能不斷的看到優秀的短篇個人作品;資金方面,這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若國產動畫品質上升了,投資者願意砸錢,動畫最終也能帶來收益,那麼資金永遠不是問題。說到頭,做動畫不是流水生產線,用老羅的話來說,要用心。
以上為個人的一些愚見。中國真要想做出讓世界刮目相看的動畫甚至包括其他作品,首先有兩點一定要落實:1.產權保護 2.分級制度。我認為中國最不缺的就是人材,人活著是要創造財富的,但是現在在大環境的壓迫下做一些無利可圖的事業連家都養不起還怎麼去談質量。
許超都說到點子上了。我01年本科學動畫,08年研究生畢業,之後曲線救國做了幾年影視製片,現在又回到了動畫製作這個行業。
1,動畫從基礎上說,這是手藝活,沒有3年的基礎一線工作很難出師,首先技術這一關就是靠時間熬出來的。去查一查日本動畫新番的導演,現在那些在職的導演美術監督啥的大都是1960年代的,而中國這個年齡的人早都去做一些悠閑的工作了;
2,從業者的實際問題:誰能夠有勇氣放棄家庭和物質生活?「大家還要租房子,還要想著談戀愛,結婚等等實際問題(物資問題)」——就是這個道理;
3,還是錢,就是投資的人。做動畫這行,純粹做動畫的,只能保證5年後才可能開始回本,8年後可能有盈利。而且這是要求這個作品在5~8年內一直有持續的曝光度。5年以內肯定都是投入,沒收入,8年後做的好才有可能盈利。對於中國現在這樣一個急功近利的社會來說這行業簡直沒前途
4,ZF對於動畫片的審核已經成為孤島。在漫大街泛濫賣肉、色情、暴力等電影、雜誌宣傳的時候,動畫片尤其是電視動畫片的審核仍然停留在「針對4~14歲兒童觀眾」。動畫投資那麼大,周期那麼長,根本不能像實拍片那樣「拍完了再回來改」,因此沒有投資人和導演願意冒這個風險去和總局對抗,大家都老老實實的不要做出格的題材和故事,ZF最高興了。
動漫產業是國家推行「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的重點陣地,目前,國家對文創產業的政策扶持,大多集中於打造平台、建立產業集聚基地、扶持龍頭企業、補貼重點政策方面,也就是說,鼓勵性政策大多是面向公司集體的。
細化到每一個動畫人才上,相關激勵政策和培育體系並不完善,出了學校以後,個人想要在專業技能上有所精進,主要還是看公司對人才的培養。據我所知,一些大型動漫企業還是有人才培養機制的(雖然也許跟國外大鱷不好比)。
杭州市出台過一些人才吸引和培養的計劃,如「杭州青年文藝家發現計劃」等,不乏一些比較優厚的獎勵,但一來,這些計劃並不僅僅針對動漫產業,動漫產業人才要跟藝術、建築、工業設計等其他文創產業的人才競爭;二來,大部分獎勵是行業領軍人才才能獲得的,並不能福澤所有的基層人才。 目前,動漫產業在中國還屬於新興產業,除了人才培養,政府還有許多其他的工作需要迫切完成,比如知識產權環境的整肅和維護,這些也間接保護了人才成長的環境。 至於發達國家在動漫產業的發展計劃和扶持措施,網上有一些資料,還請題主自行搜集。主要是創意吧,國產動畫只會一味地去模仿。自創的也就是些永遠演不完的喜洋洋,光頭強之類的。還有就是國產動漫更新慢,時間短。
作為動畫專業學生,我知道做動畫是非常不容易的,它需要大量的金錢,時間,人才,缺一不可。中國還沒有一個很完整的體系,在中國很多投資商投資動畫像投資電影一樣,講求效率,商業化,一部動畫很多不到一年的完成,殊不知歐美,日本優秀的動畫電影知道也要四五年,恐怕有很多人不知道。像最近時間抄襲嚴重的幾部動畫電影《汽車人總動員》《魔鏡奇緣》等,還有粗糙到極點的三維動畫《雷鋒的故事》……怎麼說呢,我覺得有一點是對本民族文化的自卑,不自信,才會如此模仿抄襲等,廣電總局居然讓過,可憐了我們中國的孩子們。這一年我覺得比較好的動畫電影是《大聖歸來》《麥兜》,良心製作。怎麼說呢,好的動畫還是要看動畫人的良心的。說道自己吧~我以後會不會從事動畫方面的工作。我真的希望我能,但是目前看不到好的情景。還有一年多畢業我也正在思索中。
做了11年動畫了,對這個問題都不想回答了,因為太苦逼了,好多人才都轉行去做遊戲了,我都準備轉遊戲了!看不到動畫的贏利點
我不太了解國內動畫人才儲備的情況,但就培養體系來說,國外多數是寬進嚴出,而我國高等教育培養普遍是嚴進寬出,高考進來以後的學生接受大學課程寬泛的培養,之後畢業設計畢業,專業領域的學習其實深度並不專業,很多學校要求的是就業率,為了就業率很多學校催促學生就業不然就考研,在學生擇業,職業生涯規劃方面都疏於問津。但是,對於國產動畫,我還是很有信心的,近期的魁拔,秦時明月都預示著國產動畫的進步,一個行業的興衰還是考慮整個社會大環境,政策支持的肯定是會光大的。還是蠻看好國產動畫的,動畫人不容易,加油~
動畫導演比電影導演對分鏡的要求更高~沒有節奏感和畫面感是無法駕馭的~而且動漫行業成本比電影高~所有基本不掙錢的行業也沒有錢持續的培養人才~學動漫的做動漫的很少~做遊戲的還多一些~
如果審核制度限制底 或者弄一個分級制度 中國應該有很多非常棒的動漫 中國動漫以兒童為中心 所以…………唉
大概是對題材的限制吧,多數題材的限制以及畫面描述的嚴格審查,搞得最後只能弄出個喜羊羊類型的動畫真是悲劇。然後再來應該是製作經費和聲優這些了…我看的國產動漫裡面有一半有山新在配音(比如愛神巧克力)…我覺得這個不解決也是沒啥可做了。(你以為誰都能做到四傻級同一個人配音么?)最後應該是國人對動漫的認知程度了,不要看個動漫被人說是噁心,出個cosplay被人說是去賣…中國的動漫路,還有好長一段要走啊…
1 人才儲備上中國動漫從業者多,人數上從業者應該不比日 美 少。當然質量上有很大差距 2 人才培養上很難孤立的說,需要完整的產業鏈來孵化。 看看目前的作品,中國的作品和皮克斯,迪斯尼的差距還是很大的。無論是故事劇本,技術,還是鏡頭語言。真正的導演,靈魂領軍人物都不是培養出來的。都是自己的熱愛執著誕生的。 人才的真正產生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隨著市場擴大,比如中國電影1000億票房。動漫佔5%。逐漸 誕生優秀的作品。人才在這個市場擴大的過程中逐漸產生的。 五年內就會迎來一個英才誕生的時代。中國人才短期內可能在故事性,意境,技術達到皮克斯70%,但是抓住本土文化用巧勁打動用戶。中國動畫人才需要動畫行業的馮小剛,徐崢。需要這樣的一個人帶動幾十個人幾百人的團隊。3 人才的培養,需要有機制開源,opensource,類似軟體行業的開放源代碼。需要有理想抱負的人將好的技巧流程分享。這樣才能大家一起快速進步。
需要提高品位以及了解教育,中國做的很多動畫片根本不適合孩子看,內容低俗無意義
推薦閱讀:
※春節送你最好看的老動畫合集,刷十遍都不嫌多
※《地靈曲》:傳統文化與現代CG技術巧妙整合,用心製作的動畫才有明天
※國產動畫離日本還差幾個京紫pop子?|三文娛
※《昆塔:反轉星球》:親愛的孩子,讓我們在成長的路上一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