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參」「悟」和思考的區別在哪裡?

看到禪宗的參話頭說讓我們不要去思考答案,那參用的是什麼呢?不知道我這個問題問的是否有意義,請各位幫忙!


好比有一個瞎子,

參:就是瞎子想知道紅色是什麼樣子,

悟:就是瞎子治好了眼睛,看到了紅色後說:哦!這個就是紅色!

思考:就是瞎子聽別人說,紅色就是番茄醬。

參:是自己問自己

悟:是自己明白了,不用問了

思考:是壓根就不明白,然後聽聽聽別的明白人說說到底怎麼回事兒,


如果說三者的區別,思考是最低的,我們現在所思所想便是。參則是一種比較穩定的「思考」,是一種專註又活潑的力量。悟則超越於兩者,沒有了思考,也沒有了質疑,用語言文字不可描繪,只因文字的基礎出於思考,思考的本質是「沒有的」。這個「沒有的」用思考與文字無法確切表達。

但一切可以表達的與無法表達的,都源自於所悟的「那個東西」。

以下略說「參」與「悟」。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參是利用第七識恆審思量的特點,以極強的疑情配合專註之力不停的自問於心
:誰在走路?

誰在說話?

誰在看見?

是誰聽聞?

其中六耳不傳的竅門是:真正的參話頭——念頭未生前才是「話頭」。

即參話頭要配合「無念」來進行才是正確的。

若能無念,不妨問問自心:無念時哪個是我本來面目?

外事不關注,內心無念想,卻不同草木無知無覺,這活著的是誰呢?

悟是什麼呢?

一般都是在非常偶然的地點、時間忽然頓悟見道的——詩云: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間。沒有所謂漸悟的說法,只能說之前的功夫是漸修,量化到質變而後頓悟了。

在那個剎那,必然會超越於一切思維意識,遠離於一切情想概念,一種油然而生的明明了了,清晰空洞,容納並呈現出所見所聞的所有境界。

謝田雨邀。


@田雨 謝邀

思考、參與悟的關係,我們試用關鍵詞「疑」來了解區分。

思考:試圖用自己的智慧和經驗來解決疑問;

——以上是意識層面

參:保持疑的覺知力,暫不進入思考;(請參考http://wapbaike.baidu.com/view/116547.htm參話頭的具體運心方法

「參話頭」這一方法,不了解的人,總以為很玄奧,其實說破了,卻極為平常。它的巧妙,就在「話頭──疑情──參」一句話上。

所謂「話頭」,是在自己心頭上提一句問話,如「念佛的是誰?」、「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是什麼?」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個問題,一個疑問句!所以當我們提話頭時,絕對不要動第二念去想,而是當下、直接去體會它本身所帶起的那份疑問的感覺。那種沒有辦法解答、不知道答案的「疑問」,就是「疑情」。疑問的感覺保持住以後,我們會迫切的想要知道答案,這時在疑情之上,要提攝一種要去看透、追究的覺知照了的力量(近似於永嘉禪法「看」的感覺、「惺惺」的作用),是一種沒有妄念下的覺知力。這股覺照力,因為疑情的推動,一直衝向心源深處去追究答案,這就是「參」。所以參話頭的巧妙,完全表現在疑情使覺照力向心源推動的作用上。

——以上類似於潛意識層面

悟:破疑解惑,我們常說破迷開悟。

(大約來說有四個層次:1.小悟;2.中悟;3.大悟;4.大徹大悟,即是所謂『開悟』。詳情請參考:http://wapbaike.baidu.com/view/1242617.htm?)

——不論是通過意識層面的思考,還是潛意識層面的漸進。只要是讓我們有了新的突破都是一種悟。

舉例:十九世紀中葉,德國著名化學家奧F.A.凱庫勒為尋找一種複雜的苯的分子的結構式,夜以繼日探究, 仍然解不開其中之謎。有一天夜晚,精疲力竭的凱庫勒坐在火爐旁睡著了。朦朧中,他彷彿看到火苗在魔術似的變換著,一忽兒像條蛇,一忽兒又像原子。突然,那條十分活躍的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形成了一個非常別緻的圓圈,接著他們急速地旋轉,且朝他直衝而來。這突然的情景把凱庫勒從夢中驚醒,等他平靜下來,回味著剛才發生的夢境時,茅塞頓開。他從「火蛇圓舞」的啟示中恍然大悟, 寫出了苯的六角形結構式,並思路大開,一口氣攻下了這個假設的推論。

科學家的日常探究,是我們常說的思考。即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科學家的「夜以繼日」,使其保持了一份疑的覺知力,類似於參的狀態;

科學家最後的「恍然大悟」,你覺得屬於哪個階段的「悟」呢?


這些區別並不重要,也說不清楚。

佛法雖然要通過語言、概念、名相去說明、去體悟,但很多時候這些又會成為你體悟佛法的障礙。

因此,稍作區分,不要了別,可能更好。

其實,在我們修行的過程中,這三者本來就是一回事。有時也只是孰多孰少而已。


佛經常說: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又說:智者以譬喻得解。佛經中為說種種譬喻。

善、深思維,當然思維的對象、過程、深度等需要達到一定的程度,並與觀察結合。


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16 冊 No. 0006 相應部經典(第35卷-第41卷)

第九 了悟(一)

[0043a13] ※二

[0043a13] 「諸比丘!我為汝等說一切取了悟之法,且諦聽。

[0043a14] 三

[0043a14] 諸比丘!何者為一切取了悟之法耶?

[0044a01] 四~八

[0044a01] 緣眼與色生起眼識,三者會合為眼觸,緣眼觸而有受。諸比丘!如是知見,有聞聖弟子,於眼亦厭嫌、於色亦厭嫌、於眼識亦厭嫌、於受亦厭嫌。由厭嫌而離欲,由離欲得解脫,由解脫而證知『我了悟取。』緣耳與聲生起耳識……緣鼻與香生起鼻識……緣舌與味生起舌識……緣身與觸生起身識……

[0044a05] 九

[0044a05] 緣意與法生起意識,三者會合為意觸,緣意觸而有受。諸比丘!如是知見,有 [P.34] 聞聖弟子於意亦厭嫌、於法亦厭嫌、於意識亦厭嫌、於意觸亦厭嫌、於受亦厭嫌。由厭嫌而離欲,由離欲得解脫,由解脫而證知『我了悟取。』

[0044a08] 一〇

[0044a08] 諸比丘,此為一切取了悟之法。」

〔六二〕第十 了悟(二)

[0044a10] ※二

[0044a10] 「諸比丘!我為汝等說一切取了悟之法,且諦聽。

[0044a11] 三

[0044a11] 諸比丘!何者為一切取了悟之法耶?

[0044a12] 四

[0044a12] 諸比丘!汝等於此作如何思耶?眼是常住耶?抑是無常耶?」

[0044a13] 「大德!彼是無常。」

[0044a14] 「凡物之無常,彼是苦耶?抑是樂耶?」

[0045a01] 「大德!彼是苦。」

[0045a02] 「凡物之無常、苦而為變壞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認識耶?」

[0045a04] 「不也,大德!此非是。」

[0045a05] 「色……眼識……眼觸……緣眼觸……是常耶?抑是無常耶?」

[0045a06] 「大德,此是無常。」

[0045a07] 「……

[0045a08] 五~八

[0045a08] 耳是……聲是……鼻是……香是……舌是……味是……身是……觸是……

[0045a09] 九

[0045a09] 意是……法是……意識是……意觸是……凡緣此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是常住耶?抑是無常耶?」

[0045a11] 「大德,此是無常。」

[0045a12] 「凡物之無常,此是苦耶?抑是樂耶?」

[0045a13] 「大德,此是苦。」

[0045a14] 「凡物之無常、苦而變壞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認識耶?」

[0046a02] 「不也,大德!此非是。」

[0046a03] [P.35] 一〇

[0046a03] 「諸比丘!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厭嫌於眼、亦厭嫌於色、亦厭嫌於眼識、亦厭嫌於眼觸。……緣此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厭嫌於此。由厭嫌而離欲,由離欲得解脫,於解脫乃有『我解脫』之智。證知:『生已盡、梵行已成、應作已作、不為如是再生。』

[0046a07] 一一

[0046a07] 諸比丘!此為一切取了悟之法。」


參是悟的法門,悟的過程;悟是參的結果,參的目的。


宗教信仰與科學研究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層面,科學研究是屬於知識層面,所以需要懷疑,才能去探索和進入。

而宗教屬於靈性層面,它已經遠遠突破了陽性物質的範疇,進入更廣闊的陰性領域。

陰性領域是不能靠知識進入的,它需要虔誠相信才能進入。

科學不懷疑就不會去探索和研究,而宗教不虔信就不會去修行,只有修行到最深入的層次,才能見到真我的本來面目。

如果沒有虔信,就不可能持之以恆地深入下去,更不可能取得成就

科學研究需要複雜的頭腦,周密的思維。

宗教卻恰恰相反,大腦需要單純和天真,單純到空無一物,才能使那個被壓制已久的陰性司令出來工作,達到真智慧的自然流露。

科學和宗教是朝著截然不同的方向努力,但這兩股力量都無對錯。

科學是朝陽性的最高目標去探索,宗教是朝著陰性最高目標去證悟。

但是,陽極生陰,陰極生陽,當雙方都達到終極目標的時候,會發現他們原來就是一。

如同朝著兩個相反的方向進發,在地球的另一面,雙方又相遇合一了。

科學於宗教所不同的就在於,科學是在創造發明,並製造出以前沒有的東西,

而宗教所探索的是本來就存在的東西,就是去尋找那個真我本性。

要最終進入真我本性,所依靠的第一要素就是誠信。

摘自《成佛之道》 微信號:cfzd2004


余只要,無心於事,無事於心,然後虛而靈,空而妙。


推薦閱讀:

卐是否描繪了銀河系四條懸臂的模樣?
明光法師:禪七日記
《法界次第初門》PDF及Word文檔
佛學體系中是否存在第一因?
因苦生佛,佛苦共生,無苦無佛,滅苦既滅佛,何解?

TAG: | 佛教 | 打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