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屋環遊記》里的安赫爾瀑布在哪裡?
《飛屋環遊記》里的安赫爾瀑布在哪裡?
題主啊,你都知道名字了,用一下百度,谷歌,必應有那麼困難嗎?你在知乎提問的時間足以從搜索引擎獲得海量相關信息了好嗎……
看過《飛屋環遊記》的朋友,一定會為卡爾爺爺對老婆的深情所感動。老婆去世後,為了實現自己和老婆年輕時共同的夢想,他帶上老婆的相片,坐在「飛屋」里,要去南美洲「仙境瀑布」,經歷一番曲折後,終於落在「平頂山脈」的仙境瀑布邊上。
其實這個瀑布和山是有原型的,那就是委內瑞拉的天使瀑布和羅賴馬山 。只是和片中一樣,是藏身於密林深處,雨林非常茂密,難以步行抵達瀑布的底部,能夠有機會目睹它的真實景色的人其實不多從委內瑞拉的caracas轉機到ordaz,轉車,再轉乘小型機到canaima,再進行四個小時的獨木舟行程,接著是熱帶雨林的穿梭,最後當影片中的畫面出現眼前時,那是一種歷經辛苦終於登頂的輕鬆與釋然。
這和每次完成一幅作品的心態似乎是一樣的,你知道,痛與快樂是孿生兄弟,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敢於承擔在追尋過程中所遭受的種種。任何美好的東西,都是歷經千辛萬苦才能得來的。
之前乘坐獨木舟在奧里諾科河穿行,所見之處都是寧靜,純碎的沒有雜質的美景,上到兩岸邊的雨林里才發現真真正正是另一個天地了。雖說今年春節才去了趟西雙版納的雨林,算是鋪了個底,可和這裡相比,那裡就是精裝的樣板房。
因為南美洲熱帶雨林的環境氣候會令人不大舒服,在這裡抬頭不見藍天,低頭滿眼苔蘚,密不透風的林中潮濕悶熱,腳下到處濕滑。一般人也很難光顧,所以大多仍處於原始狀態。這裡光線暗淡,蟲蛇出沒,人們在其間行走,不僅困難重重,而且也很危險。
穿行中意外撞見一個印第安土著裝扮的人,熱情友好,後來得知是當地一個導遊。這樣解釋倒是對的,不然也不可理解,一上來他就把手搭我肩上的舉動了。請再次忽視我這隻菜鳥的裝扮,我是絕對的反面教材。此次之行只帶了一條長褲,在船上已經被水打濕。進 入叢林換上短褲那一霎自己都覺得皮膚晃眼,趕緊抹上驅蚊劑。但即使這樣,走出來後還是發現大腿處紅腫了 一個包。
讓人心裡發麻的地面。雨林中,木質藤本植物隨處可見,沿著樹榦、枝椏,從一棵樹爬到另外一棵樹,從樹下爬到樹頂,又從樹頂倒掛下來,交錯纏繞,好象一道道稠密的網。附生植物如藻類、苔蘚、地衣、蕨類以及蘭科植物,附著在喬木、灌木或藤本植物的樹榦和枝椏上,就象披上一厚厚的綠衣。叢林茂密,終日不見陽光,地上始終都是濕滑,很容易陷進泥漿。好在時不時就有坑坑窪窪的小水塘,可以沖沖腳。
人跡罕至,地上密密麻麻的蛇形樹根是畢竟之路,實話說內心是有些害怕的。怕自己腳下會真的踩上一條軟體動物,怕遇到毒蜘蛛,大螞蟻,蜥蜴,怕自己就這麼給大自然奉獻了。不斷默念「小心駛得萬年船」終於走了出去。
一道高近千米的洪流如銀鏈如飛虹,在高山峭壁之間凌空直瀉,通體彷彿籠著一層輕紗。瀑布周圍高山環繞, 嶙峋的山崖藤纏葛繞,古木參天,壯麗之外又添幾分肅穆之美。真正美好的地方,從來都不是能夠輕易抵達的,相信卡爾奶奶得知卡爾爺爺對承諾的信守,也會在天堂含笑了。
瀑布有個美麗的名字「angel falls」,google了一下得知是取自一名美國飛行員詹姆斯·安赫爾(james angel)。1937年安赫爾在空中對瀑布進行,考察時,因一次不成功的降落緊急迫降在山頂。之後,在食物短缺的情況下,他在荒野中攜妻子徒步跋涉11天才到達最近的村鎮,被當地人傳為奇蹟。1956年,安赫爾在巴拿馬死於一次飛行事故。遵照他的遺願,安赫爾的兒子將其骨灰撒在了此瀑布中,爾後,委內瑞拉也將瀑布命名為「salto angel」。
從飛機上透過藍天白雲,可以看到天使瀑布就像一條白色的飄帶飄在了空中,十分壯觀。在空中可以清晰地看見,天使瀑布分為兩級,無阻礙下落的高度是807米,是尼亞加拉大瀑布的16倍。然後再跌落172米,落在山腳下一個巨大的水池內。全高979米,因此也就成為了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
瀑布所在的山叫做羅賴馬山(mount roraima),是位於委內瑞拉、巴西和蓋亞那三國交界處一個最大的平頂山群,在它的雲霧深處就藏著世界上落差最大的安赫爾瀑布。「羅賴馬」 是當地人稱呼它的名字,意為「河流的母親」。下大雨時水從這裡流出,注入所有臨近三國的河流中。1912年阿瑟·柯南道爾爵士所著的小說《失去的世界》,就是以這部分的羅賴馬山為背景的。那裡曾是翼手龍及其他史前期怪獸的棲身處。(穿行熱帶雨林——看《飛屋環遊記》里的安赫爾瀑布)
安赫爾瀑布_百度百科應該是說這個吧?
推薦閱讀:
※美哭了!國內這片只有7戶村民的原始秘境,就這樣被旅遊團完美遺漏
※想徒步去呼倫貝爾,有什麼好的路線嗎?不用全程徒步,想有個幾天然後包車跪求線路?
※400多塊含稅往返澳門~~這種白菜價機票你還猶豫什麼!
※普通人不斷地去挑戰冒險發現,甚至冒著付出生命代險,這意義在哪?
※怎樣的旅程才是有意義的旅程?在旅行中充滿各種喧囂和商業化的今天,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意義又該如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