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領養了一個嬰兒,該告訴她被領養的事實嗎?就是有沒有告訴孩子這個事實的必要?

如果不告訴他事實,原因是什麼?

如果要告訴,又是為什麼?具體怎麼操作告知的細節呢?

領養孤兒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問題下有很多關於領養孤兒的體驗,就我所知,很多美國人領養的孩子都知道自己被領養的身份,而且很坦然。但是我們似乎都有這樣的體驗,如果小時候被爸媽說是撿來的或者抱來的,就會覺得非常絕望、大鬧。


如果你有把握她一輩子不知道那就別說,如果你沒有把握就越早說越好。

我一年前被告之我最親愛的父母並不是我的生身父母,那感覺。。。簡直酸爽到不能自已(居然還能開玩笑呵呵,二十幾了還有這麼個狗血劇情。)

眼淚不由自主的留了三天,留到眼睛發炎,從公司失蹤2天,其中一天考駕照外場完美通過是因為腦袋已經當機,有個事情做就是100%集中在眼前的事情,這樣就不會有悲傷的感覺了。上司打電話來詢問,直接關機。老是懷疑自己是不是做夢沒醒,好像衝到馬路上撞一下就會醒來了。感覺自己的世界「咔嚓」碎了,什麼都不是,什麼都是假的。

想到他們說出真相的原因既想刷自己幾個耳光,又想乾脆死了算了。「我們老了,怕死後你孤單,本來不想讓你知道的,沒想到還是無奈發現了」。是的!哪個阿姨會無緣無故對你好給你錢給你買東西啊!叫你依賴父母,這下好了!父母擔不住了就狗血了。

直到現在,親子關係越來越差勁,就算是狗血的導火索我也還是堅持我自己的想法,發現我不是親生的我還是要搬出去獨立居住,就算覺得我不孝、覺得我疏離了你們我也還是要有自我界限。原來我從沒有這麼了解過自己,不是我突然的冷血或疏離,而是二十年帶有色彩的養育已經讓我不由自主的戴上討好的面具。

你們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我卻不是最好的孩子。抱歉了,老爹老娘。如果有下輩子,我不想再當你們的孩子。

=======================此處僅僅表達感受,沒有贅述過程和結果,僅憑腦補就站在道德高點噴子慢走不送。


這個問題的難點不在於該與不該,而在於親子相處模式。

簡單來說,目前的中國社會家庭概念大部分是以血緣聚集的,也就是家庭成員之間的相處模式,牽絆首先源於血緣,然後再談其他。這樣的結果就是,父母(子女)都是親生的,即使做錯了也改不了血緣牽絆,於是乎絕大多數事情不會往家庭分裂方面想,能忍則忍能受就受。一旦血緣概念的維繫崩塌,所有的關係和相處模式都要重新審視重新評估重新建立,其影響可想而知(有個回答是遭遇此經歷的可憐姑娘)。

以上這種情況應該符合大部分國人家庭狀況,所以盡量不要讓被收養的子女知道非血緣關係,於成長和家庭不利(當然遇到那什麼親兄妹姐弟啥的狗血關係另算)。

另外一種國內少見的情況是,親子相處模式極佳。這在中國很少見,在西方發達國家中產階層比較常見。換句話說,家人之所以是家人,是因為我們彼此相愛,彼此包容,彼此都喜歡這種家庭的氛圍(否則子女成年後獨立出去父母基本不來往的),那麼相信關係處到這種程度的,不管有沒有血緣關係,都不會動搖孩子的愛的感受力和家庭歸宿感。

相信很多人看過《頭腦特工隊》,裡面有描繪家庭朋友等方面心理支撐的塔式建築,那是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康的支撐,完整的穩定的和諧的狀態,一旦崩塌將非常危險和麻煩。


這個問題的本質是,父母能不能給領養的小孩帶來可靠的安全感,以及所處社會對於領養行為的普遍態度。

在國外,父母首先將小孩當做平等的小人,提供物質條件的同時,對於小孩的成長非常重視,比如對於親生與非親生孩子的一視同仁不偏袒等,保證小孩在心理上沒有生分和低人一等的感覺。但是在國內就不一樣了,中國父母擅長偏愛和比較,而且對於親生血緣的看重遠大於國外,在孩子的教育上也存在更多問題。

此外,關於領養行為的普遍態度。在中國你經常聽到一群小朋友罵哪個沒有親生父母的小孩是「野種」,在國外你經常能聽到這種惡意的侮辱性辭彙嗎?我們的社會遠沒有達到西方社會的人道主義和應有的素質。

綜上,在中國,小心翼翼地保護好這個秘密還是很重要的,至少等孩子成年以後再選擇合適的時機告訴比較好。

——————

本人提供免費的諮詢,主要涉及家庭關係、原生家庭傷害問題、心理建設、成長規劃等。

接受小說,評論類文章的約稿。

新浪微博:@棟樑白

微信公共號:weiranxiaoshuo


真相是王道。

個人認為,如果關係真好,願意說,還是告訴孩子真相,告訴孩子那些困惑煩躁和苦惱是怎麼來的,告訴孩子你的父母生下了你有自己的苦衷而無法很好養育你,感謝老天讓我們相遇,我可以和你有這段緣份……

這個世界有些事情我們註定無法改變,但是有些事情可以選擇,如果你大了想找你自己的家人也我也會幫你,感謝他們讓你能生下來——前提是領養者本身並沒有很強的被拋棄的恐懼和不安等前提。

題主說的小時候這個體驗其實是類似文革創傷後遺症的PTSD之類,父母在受到創傷後沒有穩定的歸屬感,感覺被什麼欺騙了,會把這類無法直接正確表達愛的情況重演在孩子身上來讓孩子體驗這些絕望和大鬧他們曾經壓抑的,那些困難讓孩子來承受。

換個好點的角度,這樣痛苦並且有良知和懂得人,會相對警覺地避免自己的孩子受到這類傷害,這就是創傷轉化。


如果領養嬰兒,正好可以不讓他叫你們爸爸媽媽,而是讓他叫你們的昵稱或者名字。

然後,等他自發地好奇地問你們關於他的出身的問題的時候才告訴他真相。

正好從一開始就把陪伴式的關係里像爸爸媽媽的稱謂角色和是不是血緣關係之類的累贅因素從根本上去除。

這樣等嬰兒長大了他的觀念里血緣關係和傳統的家庭角色對他來說就不會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他更在乎的是你們兩個鮮活有趣的夥伴。


告訴孩子吧,因為藏不住的,遲早有天他會知道的。早點告訴他可以讓你們有更多的時間來化解這個結,解開了,就沒什麼問題了,處理好的話,很多領養的孩子在後來都很是可以和父母像親生一樣相處,沒有什麼異同。只是血緣不同罷了。

但是一定要處理好啊。告訴孩子這件事也要找好時機,不是說單單越早越好,而是要在孩子開始懂事可以理解這件事以後盡量早。

有一種養父母,是因為不能生育才領養孩子,但是在領養後又經過治療有了生育能力生了寶寶,就開始嚴重偏心自己親生的,對於被領養孩子而言,這事雖然可以理解,但往往不能原諒……在這種環境下容易激化矛盾,導致養父母和被領養的孩子不斷造成衝突,養父母越來越失望,矛盾越來越嚴重……所以對對待孩子的時候,一定不能偏心,無論親生與否,無論男女與否,都是自己孩子,要同等對待,不然容易悲劇呢……


我上家庭治療課的時候,老師說過這個事情。

還記得她說:每個人,即使是動物,都有一種追本溯源的本能。我們總希望找到自己的根,不論年齡是小是大。所以,你也不能打著為了孩子好就不告訴他關於他自己的本和根。這是一種權利的剝奪和綁架。而且十有八九,這種隱瞞也是瞞不住的。

講一個身邊的例子,有一年過年回老家掃墓,陪我小侄女玩的時候,告訴了她一些她爸爸小時候住的老房子裡面的情況,即使她只有五六歲,即使那個房子裡面牆都敲掉了,她也有極大的興趣想要搞清楚,她房子裡面哪裡是廚房,爸爸住哪間房子,在哪裡看電視。講完一遍要聽第二遍,第三遍……非常認真的要知道。

另外把收養的事情告訴孩子也沒有其它答主說的那麼嚴重,總比你一直瞞著對孩子的傷害小。另外在收養孩子前,先替他弄清楚,他父母為什麼不要他,他有沒有親屬其實是願意當他監護人的。確認其和原生家庭沒有關係了再收養,並收集好收養他的資料以供孩子長大了對自己親身父母的尋找。並不要阻撓孩子與他原生家庭親屬的來往。

明確的告訴孩子,你是因為他才收養他,不管他是否有血緣關係,你們都一樣愛他。這一點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

終於找到我能答的題了。

以上


選擇合適的時機告訴孩子吧,不要讓孩子自己聽到風言風語之後來問你。再一個就是,給孩子足夠的愛。我是親生的,但是因為有個弟弟,所以常常有被拋棄,被忽略的感覺。這種感覺如果出現在非親生的孩子心裡,相信會更加痛苦。這種感覺會伴隨一生,即使後來父母對自己好了,但幼時的影響已經造成,影響無法避免,也無法彌補。


我並不覺得每個被領養的小孩都想要知道事情的真相。事情的兩面性是個很奇妙的東西,哪是主流的思想和邏輯,都只是看拿它與誰比較而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換作是我,並不會提前去思考去假設那麼一天的情景,隨遇而安。因為,我們收養他,是因為愛。而不是為了將來有一天發現自己的身世。以上


我覺得應該哎 雖說現在人很看中血緣 可是一出生就被欺騙的感覺好不爽,而且相信如果感情到位,孩子會做出正確的選擇的。


親戚家有個從小領養的小女孩,大概讀五年級就已經165+,但我親戚都不高。有次小女孩問我為什麼她跟她爸媽不像,不知如何作答。所以,瞞不住的,即使她的爸媽爺爺奶奶舅舅姨媽對她一視同仁,長相的問題就是最大的破綻。


個人覺得還是應該告知,因為這是事實,但是每個人知道後反應都會不同,這就要看孩子的性格怎麼來看待這件事情了。


要告訴,等他/她年紀大,懂事的時候,找個合適的機會。樓主自己生吧


應該告訴。我就是被領養的,從小知道非親生,不是爸媽告訴的(本來寫了一大段話,想了想還是刪了)只想說希望領養的人能真心對待小孩,告訴ta即便不是親生的,也依然很愛ta。不希望還有人像我一樣,養母對我造成的一些傷害,伴隨一生。


如果孩子沒有發現我就不說,如果發現了就說。不過我怎麼感覺說不說出來都一樣啊


推薦閱讀:

子女為什麼會看不起父母?什麼樣的經歷會讓子女看不起父母?
16世紀教育觀(王陽明)-「叨叨叨」2016年匯總
容貌特徵之外,子女與父母在心理和行為模式上的相似性,有沒有研究或理論的解釋?
我的知乎第一天?
童年陰影真的會相隨一生嗎?

TAG:家庭教育 | 父母 | 領養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