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你來運營知乎的官方新浪微博,你會怎麼做?
你會通過哪些方式擴大知乎的影響力,樹立知乎的品牌形象?
姊妹題:如果把知乎新浪微博官號交給你來運營,你會怎麼做?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541552
最近剛好翻譯了一篇相關內容的文章
原文: http://www.fastcocreate.com/1680902/5-lessons-for-storytellers-from-the-transmedia-world跨媒體世界故事講述者的5堂課
作者:ANDREA PHILLIPS
導語: 「跨媒體」(transmedia)沒準早已成了在某些圈子中吸引眼球的流行語,但是它「跨平台」講故事的能力卻是一項空前重要的技能。作家和遊戲設計者Andrea Phillips給我們帶來在她「跨媒體」工作中的一些重要經驗——這些經驗同樣適用於任何一個要講故事的人。
正文: 在2001年4月,一位好友給我發了一個叫「反機器人國民軍」的鏈接,名副其實:就是一個反抗機器人的組織。點擊過後,我就無可救藥地被電影《人工智慧》(A.I.)的營銷活動給吸引住了。扣人心弦的故事、新科技和一個叫「造雲者」(Cloudmakers)的在線社區共同組成了一個全景式娛樂完美攻勢。這是我第一次嘗到未來的滋味,從此以後我就試著去重新創造那種體驗。
我們當時還不知道叫它什麼。現在,我們稱其為「跨媒體」(transmedia)。「跨媒體」講故事是把一個故事或體驗拆分到多個媒體上的藝術,從而讓每個媒介都為整體做出獨特且唯一的貢獻。但是我在過去創作和參與「跨媒體」項目十年里學到的經驗適用於任何在網上有觀眾的人,也就是說所有人。 以下是從我的新書《跨媒體故事創作者指南》中提煉出的五點經驗:互動才會讓人關心你 本質上講,這是社會化媒體的潛台詞。在社會化媒體上要像真人一樣行動——有些人只聽不說,有些人可能比較容易犯錯並且願意為錯誤道歉。如果你的人物,消費者服務組織或者品牌這麼做,那麼人們會當他們是真人一樣關注。 這裡有個好例子:勇氣號火星探測器曾有推特(Twitter)帳號,隨時更新發布探測情況。我們都非常明白肯定是有個NASA工作人員在寫這些推。但是同樣的,當它關閉前最後一次發出再見信息時,Twitter哭了。深度、廉價或主流:你只能選擇兩個,所以請明智選擇。
簡單的東西容易擴散。這也是為什麼很難創造出一個複雜的、多層次的、互動性的「跨媒體」故事(或者其他什麼東西)同時還吸引大量觀眾。如果你想走主流路線,你必須發出清晰的信號並且對大範圍零散的觀眾給出即時回報。 有時候深度是個很好的目標,雖然是為迎合一組特定的死忠粉絲或消費群而創造傳教士高唱讚歌。最終,「跨媒體」創作者通常希望創造非常有深度、沉浸式的體驗——但是,那就會為內容生產帶來巨大的負擔。詳細的、個人化的郵件回復需要一個寫手。寫手花在那些僅有一個人能看到的個性化內容上的每一個小時,都是從你的項目中其他那些能促進更廣泛觀眾體驗的地方拿走的。 很多創作者會為一個覆蓋多層次的結構穿針引線:該項目的重頭定位在更輕鬆、更休閑的觀眾,但也有額外獎勵刺激任何人進行更進一步的行動。你可以表現系列的兩種結局,創造受眾面更廣同時又具有深度的項目……但這就會花不少錢。別讓你的觀眾太累
在「跨媒體」實踐中,阻力是一個重要關注點。每當你跨越到另一個平台上,這種力量就會降低你的各種指標。阻力的存在是因為你的觀眾並不總是想要花力氣。當你在電視節目里展示一個URL網址鏈接時,你不可能看到100%的用戶轉移。 優秀的跨媒體設計思想其實和優秀的UI設計差不多:總是考慮到你叫你的觀眾做多少事情,然後再看看是否可以把它減少而又不損傷用戶體驗。這可能是讓「交叉鏈接」(Cross-Linking:同一個所有者下的多個網站之間相互鏈接)更直觀,減少獲取一段信息所需的點擊數……或者是讓你的遊戲或者謎語玩起來更簡單。把那些坑坑窪窪的時刻打磨光滑,因為這可能讓你的觀眾走開。 最近《普羅米修斯》的在線活動出現了一個嚴重的阻力問題。粉絲們挑戰過一長串在線遊戲難關之後,發現他們被困死在了最後一關,除非他們切換到IE9瀏覽器——而在此之前沒有任何提醒。隨之引發了大規模暴怒;也許不能算是微軟的「積極品牌體驗」。一定、一定要對付出給予相稱的獎勵
如果我服從安排參與了你的活動,然後又添加到你的E-mail列表,關注了你的Twitter賬戶,或者買了你的DVD,那你最好有個意外驚喜在等著我……而且這玩意最好是我想要的什麼東西,而不只是你想讓我擁有的東西。還記得《聖誕故事》(A Christmas Story)里那個著名場景吧,Ralphie最終得到了他的「小孤兒安妮解碼指環」(Little Orphan Annie Decorder Ring)… 結果發現廣播劇里的密碼信息原來從頭到尾都是阿華田早餐奶的廣告。類似的東西也在《創:戰記》(Tron: Legacy)跨媒體活動中出現了,原來玩家擠破頭參與的現場活動……只是觀看一個超短的電影預告片,並不是他們期望的回報。如果換個情境,這個預告片本來非常令人激動。不過鑒於這位觀眾已經付出的旅行和努力,正相反,這玩意讓人失望。
如果您對觀眾的時間和精力總有獎勵,並通過用心的博客文章或視頻內容給予回報,電子郵件回復,諸如此類,那麼你就付出了足夠的善意去鼓勵你的觀眾,在下一次為您承受更大的風險。但您若是不斷索取,卻沒有給觀眾他們想要的東西,他們就不會給你另一個機會的。承擔適當的風險 在跨媒體創作里——同樣在所有事情里——我學到最重要的是:你必須願意賭一把。跨媒體是一個活生生的東西,而且就在我們眼前成長著。 重要的是學習現有技術並不斷推敲你的設計。你這樣做是因循慣例么?試著找出為什麼吧。一些三五年前最棒的做法來了又走,所以從過去可以學到「不該做什麼」……不過當然不要被任何事情限制住。 成為一個創作者是一個神奇的時刻,藝術的邊界只是剛剛被那些有著瘋狂想法並且大膽實踐的人探索到。加入他們吧。Andrea Phillips是跨媒體編劇,遊戲設計師,以及新書《跨媒體故事創作者指南:如何跨越多個平台打動人心並且吸引觀眾》的作者。」
沒有什麼建設性的意見,說說現在對官博的感覺吧。
1.嚴肅有餘,有趣不足。看了下主頁,微博以TMT領域居多,這樣的微博因為受眾問題不太可能大範圍傳播。其實知乎上有很多有趣的知識,比如人文藝術領域、 冷知識領域的一些問答,放到微博上傳播性會更強。2.互動太少,感覺就是每天抓取網站上的內容推送,實在太沒有人情味。3.幾乎每條都是長微博,如果140字的介紹中缺乏抓住人眼球的東西的話,一般人很難有興趣點開圖片去看詳細內容的。
個人意見,措辭不當之處,請見諒。謝謝邀請
這個問題有點飛機稿的意思,或者說是替別人操心,我感覺知乎的微薄做得還行,就他們十幾個人的團隊,估計也沒外包。最重要目前要搞清楚知乎的推廣和運營的痛點在哪裡?和未來的發展方向?
這個我來猜測一下:1)用戶數的一個遞增估計不是最大的問題,雖然還沒有公開化,問題可能是黏度和活躍度的問題,最近的問題的質量有點點lower2)再進一步:我認為知乎是兩種人佔大頭一種是專業人士,好為人師,或者說有些社會責任感的曾經的文藝青年,28-45歲(說我自己呢,哈哈),另一種是進行式的文藝青年。16-28歲。有點課外師生的意思。3)所以這個問答平台增加黏度要顧兩頭:師者要多,而且敬業。有成就感。生者要勤。也就是要有質量高的問題和牛人的回答,讓這些文藝和曾經文藝的player都在自娛自樂的基礎上感覺很high。這就對了4)我覺得小年齡層段的黏度好像問題比較大,我的粉絲中的活躍度永遠都是15%-25%之間的一群人。sina微薄可以給知乎帶來什麼?
1)player和傳播character 。如果是這樣的化,做好character 增加對時效性問題的曝光度還有互動2)說到互動就有一個問題是否需要O2O的部分,線下活動如火如荼的今天,完全可以走下網路,走進校園。- 如果讓我來運營知乎的官方微博,我會保持現狀。
上面的同學都提到了「如何做好微博」,比如定位、風格、互動等等。在我看來,大家都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我為什麼要把知乎的新浪微博做好?…………分割線…………首先一句話點評:知乎官博是互聯網中罕見的最爛官博之一。之所以說ta爛,是因為它完美避開了時下所有能讓一個官博體現價值的元素。以下為知乎微博截圖:知乎官方微博現狀
1、500w+粉絲。
2、單條微博轉發數一般在200-400之間。3、評論更少得可憐,少的只有五六個評論。作為一個千萬日活、6k萬月活及超高參與度和關注度的社區媒體,ta所經營的官方微博冷清得可憐。甚至就在剛才我點入知乎官博主頁時,我才發現我已關注了它。在每日刷新微博的過程中,我幾乎沒有感知到ta的存在。換句話說,即使ta的微博曾在我的首頁出現,也被我大腦自動判定為【垃圾信息】過濾了。為什麼知乎的微博做得這麼爛?
因為它沒有理由把它做好。
是的,就是沒有理由。如果認為互聯網基因出身的知乎連最基本的運營思路和理念都不知道,那你們真的太小看知乎了。
能把微博做得這麼爛,只有一個原因:公司政策不允許你把ta做好。眾所周知,知乎和新浪微博同屬社區,雖然發展的方向略有差異,用戶群體也各自不同,但是,他們在本質上仍然屬於競爭關係,雖然表現上維持著井水不犯河水的和睦關係,但私底下都懷有搶佔社區市場的強大野心。讓知乎在新浪投入人力運營微博的想法,天真可愛程度不亞於你讓騰訊微博到新浪開個官方微博給自己做品牌宣傳。在微博上投入人力、才華、策略,都是在為他人做嫁衣。在資源、人力等客觀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將注意力投入在知乎網的運營和維護上面,可比全心全力去做微博明智多了。同時,在競爭對手的地盤上大行其道,未免有些登堂入室、反客為主的意思。知乎為什麼還要在新浪開微博?
「反正我就先開個微博,打打魚啊晒晒網,對我也沒啥壞處,還能展現自己開放、包容的品牌形象。況且啊,說不定哪天真的要用這微博干件大事呢?」
個人覺得知乎不需要新浪微博。
風格不一樣,如果非要弄一個知乎官方微博會很彆扭。微博運營重要的是定位自己的角色,然後根據自己的角色發一些微博,在做好「自己」的同時幫助自己提升知名度,名氣等。
知乎可以定位自己為一個智者,普及一些常識知識,定期挑選一些好的問答帖子到微博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