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邵氏是怎樣的一個存在?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於1958年在香港成立,邵逸夫擔任總裁,已生產超過一千部電影。
我對邵逸夫的認識,還有就是豪。大陸好多大學的圖書館都叫逸夫圖書館。我想這和優則仕一各道理吧,有錢人常常會覺得被認為沒有文化,因為想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自己的認可度。
所謂風月片,作為女生我似乎並不願意多了解這個名詞,但不能否認,很多香港有名的一些藝人都是通過這個方式出道,甚至大火的。風月片,就是指古裝情色電影。電檢制度未出台之前,人們會習慣地將這一類影片(主要含裸露鏡頭或成人題材)的影片稱為風月片。香港電檢制度從1988年正式出台完善。現在應該是限制級吧。
我覺得我們不能直接說它存在好或者不好。在那個年代還不夠開放的年代,這種方式可能更能普及一些。但和古惑仔一樣,可能會教壞一批人。
因此我們不能否認它曾經存在的價值,也不能在現在讓他恣意發展。
邵氏從創建伊始,就對武俠電影的發展有著獨特見解。上世紀50、60年代,為了破舊立新,邵氏大膽啟用張徹、胡金銓、楚原等新晉導演來探索武俠的新概念。於是,便有了張徹的《獨臂刀》和《大刺客》,在中國傳統的俠義精神之上賦予了現代的生命力;胡金銓的《大醉俠》、《俠女》在古典戲曲的基礎上融入了優雅空靈的寫意想像;楚原的「古龍系列」《天涯明月刀》、《流星蝴蝶劍》、《白玉老虎》、《楚留香》更是以鬼畜的劇情與逗趣的人物,成為很多影迷心中的一代武俠經典。
甚至還有後期,胡鵬與關德興合作的「黃飛鴻」系列,將邵氏武俠「復古交融現代」的精髓進一步發揚光大。所以,在80年代末徐克的再次「更新」之前,觀眾細數起偏愛的武俠片,基本也都是邵氏家的。
風月片也是邵氏的一大特色,尤以「風月一絕」李翰祥的創作,最為深入人心。李氏風月片的開山之作便是,1972年他重返邵氏後拍攝的《大軍閥》,雖說劇情講的是民國軍閥的奇聞軼事,但滿屏幕搔首弄姿的風月佳人卻搶盡了風頭,一下子登上了年度三大賣座電影之一。之後,李翰祥著力開發略帶情色元素的風月片,比如《金瓶雙艷》、《聲色犬馬》、《風月奇譚》等等。李翰祥的風月片以「大膽」而聞名影壇,之前的港片在情愛方面還有些遮遮掩掩,但他的電影毫無掩飾地展示女性之美與兩性之樂,極大地突破了以往的尺度與觀眾的心理極限。
李氏風月片對後世的港片影響深遠,像後來邵氏的《唐朝豪放女》、《愛奴》都是延續了他的情色風格。這一類型也一度成為香港影壇的特色題材,要知道,很多影迷的性啟蒙都是來自於邵氏的風月片。
邵氏電影就是他們創辦的電影公司所拍的電影,因為他們出品的功夫片數量足夠多,質量足夠上乘,形成了獨特的風格,開創了一個電影的時代。可以說沒有邵氏電影,就沒有今天香港電影在世界上的地位,香港電影屆也就不可能發掘出後來的李小龍,成龍,李連杰等,他們的功夫片都是延續了邵氏功夫片的血脈並且突破創新發揚光大了。
1958年,邵氏兄弟電影公司在香港成立,此後30年間,邵氏電影漸漸長成華語影壇的一支奇葩,無論什麼時候,提起華語電影,絕對繞不過去的話題就是邵氏電影。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是邵氏電影的黃金期,它在香港影壇處於霸主地位,無人能出其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