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名字來自稱的做法是出於什麼心理?

比如我叫張三,說起話來就:

「張三認為……」

「啊,這樣啊,等稍後張三確認一下再回答你」

「你,竟然不接張三電話!」

好吧,我先表態雖然我不斷告訴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極力剋制,但是每次和這種說話方式的人交流,心裡總是很想過去抽他。

求心理指導。


作為一個習慣性用「妮娜」稱呼自己的人,我覺得這是一種心智發育不全,自我意識缺失的表現。要用不斷稱呼自己的名字來建立自我存在感。

——難道你覺得真的是這樣么?

當然不是,其實只是在賣萌而已。


賣萌。理由:小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沒有「我」的意識。例如肚子餓了他會大哭:「毛毛肚子餓了!」

我不會去這樣說話,但也不對此反感。如果情景喜劇里有人這樣說話的話,應該挺逗……


// 跟某些動漫台詞的表述方式學的?

(1)

漢語中,自報家門時會用自己的名字做主語來指稱自己,比如「燕人張翼德在此....」。

(2)

另一種情況是,對話雙方不熟悉,可以用姓名指代自己,以方便告知對方自己的身份,比如對話:

「張三坐在哪裡?」

「張三坐在這裡。」(一般同時起立或舉手,來顯示自己。)

(3)

日語口語對話中,有一類比較「孩子氣」的表述方式。比如,大人會用「不符合身份地位的敬語」來與小孩子對話,小孩子有時會直接稱呼自己的名字(或後面再加個「ちゃん」)。總體來說,有點撒嬌賣萌的意味。


沒研究過心理學,可能是個人習慣不同的。我自稱我自己的時,是用「我」的。但是稱呼別人時,不總是用「你」,而是說對方的名字。


你這是看不起良辰?

良辰有一百種辦法讓你生不如死!


有時候,第三人稱在很多時候可以避免尷尬,更易於溝通和表達,這也是我最近發現的

例如以下一段

「FC這幾天的狀態不大好,一來是假後綜合症,FC雖然經常吵鬧要休息要療養云云,其實不過是種得瑟,第一天FC還能舒服得這買買那逛逛左吃吃右喝喝一整天,第二天泡個澡打扮好出門帶本書帶個pad咖啡館坐坐到了下午就開始憋不住掏出鍵盤紙筆胡亂寫寫畫畫,到第三天就徹底變形成汽車人形態了,真的,FC五月底因為誤機錯過了西安之行、因為懶得調配大家時間錯過了端午之行,事後想想,也許FC潛意識裡就不想去么,可是去玩又是FC提出的,可見FC有多麼的賤,多麼的渴望受虐啊」

如果把FC換成我的話,就完全不是那回事了,蔡康永不是也說不要把「我」掛在嘴邊么


推薦閱讀:

中國式聚會,正在毀掉你的人生
如何正確地向他人借錢
為什麼你和人的關係,比你和蛙的關係要累?| 研究:快速判斷一段關係是否健康
人情味,是一個人最珍貴的修養
所謂成長,就是得罪得起任何人

TAG:人際交往 | 說話技巧 | 非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