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不斷地想要跳槽?

「做完這個項目就辭職不幹了!」

「今年拿完年終獎我一定走人!」

「再做x個月,還是沒有氣色,就找別的出路吧…」

我想,每個人對這樣的話語並不陌生,也許是你自己不斷地這樣說,也許是持續地從身邊人那裡聽到。

昨晚,一個多年好友問我是否有好工作推薦。這位好友從畢業工作至今,每個月定時到我這報到吐槽關於工作,關於想辭職,時經多年,最終我辭職了,他還在原來的地方。

辭職的原因可以有很多,也許是人際關係上的衝突,與上司同事總是合不來,衝突重重;也許是工作壓力太大,又得不到相應的報酬,看不到發展空間;也許不是自己的興趣所在,自身能力無法得到發揮,沒有成就感……

或許你也發現了,有的人不斷地從一個公司跳到另一個公司,也有的人邊喊著辭職邊繼續工作著;有的人通過跳槽完成完美的職業晉陞,有的人發現跳槽只是從一個坑跳到另一個坑;有的人邊喊著辭職邊奮力探索竟也小有成就,有的人邊喊著辭職邊抱怨終究一事無成……

|世界那麼大,你想要出去看看?

還記得15年在網路爆紅的那封辭職信嗎?這封被網友們譽為「史上最具情懷的辭職信,沒有之一」的辭職信,僅有洋洋洒洒的10個字,寫著「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卻掀起了許多許多上班族躁動不安的心。而那位寫下辭職信的姑娘確實花了一年的時間去看世界,並在路途中遇到了緣分里的他,在成都過上「一屋、兩人,三餐、四季」依山伴水怡然自得的生活。

而有多少人花了些許時間安撫了躁動的心,繼續朝九晚五的生活;又有多少人出去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原來的城市原來的生活,拿著原來的薪資,感慨著生活不在遠方。印證了錢鍾書所說的,(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面的人想進去,城裡面的人想出來。生活還不是一樣?

|你想找一份自己感興趣的工作?

心理諮詢里,來訪者往往帶著「我不要xxx」的期待和願望走進諮詢室,而當諮詢師詢問來訪者,你想要什麼時,得到的答案往往是,「我不知道…」。當來訪者開始嘗試思考,「我要什麼」的時候,恰好便是療愈和轉變的開始。

那位讓我介紹工作的朋友說不上自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他只是知道現在做的不是他喜歡的。他說,他只知道這一條路的風景以及盡頭不是自己想要的。

這幾乎是我們大部分人的真實寫照。我們往往不是缺少改變的勇氣和能力,我們只是不知道該往哪裡走。有人把興趣愛好做成職業,風生水起的樣子好像那是生活應該有的樣子;有人把天賦才能化作謀生的工具,最終難逃職業倦怠,江郎才盡;也有人勤勤懇懇地做著上班族,業餘搗鼓點小興趣小愛好,也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那麼,到底是安分守己地該工作歸工作,興趣歸興趣,還是應該找一份自己感興趣的工作?甚至,你是否曾後退一步地想過,你對什麼感興趣?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跳槽只是表象,最終,我們在個人成長的道路上,與自己和解。

重要的是知道你是誰。

對心理學稍有涉獵的人對著名發展心理學家ErikErikson的人生髮展八階段理論該不陌生。該理論中,第五階段(12-18歲)講到自我同一性(Identity)和角色混亂(IdentityConfusion),即此階段的任務在於建立一個自我的身份認同,去尋找關於「我從哪裡來?」、「我是誰」、「我將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問題的答案。

在心理學上,身份認同指的是,對於「自己是什麼樣子的」有一個一致(相似)性、連續性的說法,並知道之後的路應當怎麼走。ErikErikson說,身份認同的確立意味著個人能夠評價自己的優缺點,且知道自己會如何運用自己的優缺點。

然而,Erik Erikson也告訴我們,身份認同不是社會給予的,也不是像人的第二性徵,如男生的長鬍子,女生的乳房發育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動地出現的,它的確立必須通過持續的個人努力獲得的。

另外,身份認同的反面是角色混亂,並引發焦慮。也就是說,你不斷地想要跳槽的背後,是焦慮在作祟。焦慮源於,你不知道你是誰。

|接納過往的所有你自己

也許你不是不知道你是誰,你只是不願意接受那就是你。如果你沒有在學業生涯中跌倒過,淹沒在看似毫無意義和無盡頭的螺絲釘一般的工作中,便是你人生的第一課。我們都有一個英雄夢,我們都曾經對自己未來的職業角色有著理想化的構想,我們都曾自負地認為,有人可能會碌碌無為終此一生,但那個人絕對不是我。

但現實好像跟時間合起伙來,試圖一步步摧毀你的英雄夢,你不願意接受,你焦慮,你想離開。你拿現實條件,拿責任義務,拿道德標準去安撫它,要求它,甚至壓抑它,卻在一次次的精疲力竭時被其反擊。

你潰敗,因為焦慮的本源是一種無物、無對象的恐懼。你感受到你正在或即將面臨威脅,但是,你不知道那個威脅是什麼。因為不知道,所以你無從對症下藥。

有人懂得自問,為什麼平凡不能是你?將焦慮——無物的恐懼,替換為對無法接納平凡的自己的恐懼,從而緩解了焦慮。也有人跟隨著焦慮的萌動,往外去經歷去體驗。事實上,這個焦慮是健康的,因為它促使你去進行自我探索。

存在主義里,海德格爾說我們可以獲得最大程度的自我意識——「不僅僅意識到自己是已經構建的自我,同時也是正在構建的自我;能夠包容自己的可能性與局限;能夠面對絕對的自由與虛偽,並因此感到焦慮。

同樣地,Erik Erikson說,身份認同的最終結果取決於我們接受他自身的過去,並從以往的經驗中建立延續的意願。接納你曾經或此刻正處於的平凡,甚至挫敗,從而緩解了部分焦慮,而剩下的那部分,將帶著你往前走。

|你可以成為你想要成為的那個人

為了避免角色混亂而體驗到過多的焦慮,自我身份認同的確立成為我們的另一個選擇。

在這個日趨多元化的世界裡,生命成長過程中,自我身份認同的探索已然替代了過往的社會化的過程。以往的社會化意味著有穩定的、統一的引導,有社會規定的固定角色和價值。以前的人,只要遵循社會規定的角色和價值去完成社會化的過程便可以,無須有過多的掙扎,甚至壓根沒有是否要掙扎的概念。

然而,在我們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裡,自我身份尋找和確立是複雜而艱難的。我們的上一輩(爸爸媽媽們)已經很難提供合適的RoleModel(模版/榜樣)、合適的身份認同給年輕的一代參考。

|那麼,如何尋找自我身份認同?

身份認同來源於人際關係。Peoplebecome people through other people. 這句話恰如其分地道出了關於「我是誰」的答案,即來自於同伴的看法和評價,來自與身邊重要他人的互動中獲得。所以,我們需要在工作中獲得成就感,歸屬感,獲得身份認同,在工作中發現,原來我們能做什麼,擅長做什麼,哪方面比較薄弱。

而我們也從過去的經驗中明白,哪些東西是我們生命中,生活中所珍惜珍視的,哪些東西曾推動著我們持續地往前走,這些驅使我們前進的動力已然告訴我們,我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且願意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也因此,我們在這些互動中逐步建立屬於自己的生命哲學和價值取向,也就是發展出了我們平時所說的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如此,你終將可以成為你想要成為的那個人。

參考文獻

[美]歐文·亞隆.存在主義心理治療.商務印書館出版.2015

Erik Erikson』sTheory of Identity Development

Narrative Therapy:Responding to your questions.Dulwich Centre Publication

文章首發於:丁丁心理課堂

原創作者:李曉純|叄加心理諮詢師

weixin.qq.com/r/tCmMlOn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你為什麼要為別人,工作到半夜?

TAG:心理學 | 辭職 | 跳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