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注《隋唐帝國形成史論》西魏年號之細節

谷川氏所著《隋唐帝國形成史論》(上海古籍出版社)論及北周天王稱號時,於原書二百五十頁提及:

第二年正月,宇文護歸還大政,毓總算在形式上得以親政。之後再八月改天主稱皇帝,追尊文王(泰)為文帝。而且一改西魏以來不立年號的習慣,定是年為武成元年。

此句初讀理解可以有二,一種理解是一改從西魏時期開始的不立年號之習慣;另一種理解則是一改西魏立國以來不立年號之習慣。如無熟稔掌握,讀者難免有所疑惑。

筆者查《資治通鑒》,關於西魏帝位更迭有如下記載:

公元 五三五年

是日,魏文帝即位於城西,大赦,改元大統,追尊父京兆王為文景皇帝,妣楊氏為皇后。(《資治通鑒》卷一百五十七·高祖皇帝十三)

公元 五五一年

庚戌,魏文帝歿,太子欽立。(《資治通鑒》卷一百六十四·太宗簡文皇帝下)

公元 五五四年

由是魏主泄謀,泰廢魏主,置之雍州,立其弟齊王廓,去年號,稱元年,複姓拓跋氏,九十九姓改為單者,皆復其舊。(《資治通鑒》卷一百六十五·世祖孝元皇帝下)

公元 五五六年

庚子,以魏恭帝詔禪位於周,使大宗伯趙貴持節奉冊,濟北公迪致皇帝璽紱;恭帝出居大司馬府。(《資治通鑒》卷一百六十七·高祖武皇帝)

參考《中國歷史紀年表》(上海書店出版社 方詩銘編著),西魏自文帝始,用大統年號。其後二帝皆無年號,及魏-周革命,歷二帝,至武帝宇文毓始改元大統。可知西魏並非一直不立年號。

於此同時北齊有二帝同是在位不長,然而都有改元。其一是廢帝高殷,

公元 五五八年

太子殷繼位,大赦。(《資治通鑒》卷一百六十七·高祖武皇帝)

公元五五九年

齊大赦,改元乾明。(《資治通鑒》卷一百六十八·世祖文皇帝上)

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登位以後次年改元。隨後是孝昭帝,

肅宗即皇帝位於晉陽,大赦,改元皇建

即位之後當即改元。這說明在當時,即使在位時間短,沒有年號也應該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參考宇文泰恢復鮮卑舊制,以及其後北周二帝無年號之現象,原書《隋唐帝國形成史論》中所引《周書》可為解釋,

時依周禮稱天王,又不建年號,猷以為世有澆淳,運有治亂,故帝王以之沿革,聖哲因時制宜。今天子稱王,不足以威天下,請尊秦漢稱皇帝,建年號。(《周書》卷三十五·《崔猷傳》)

至於西魏二帝無年號之原因,筆者閱及魏-周革命描述,

春,正月, 辛丑周公即天王位,柴燎告天,朝百官於露門;追尊王考文公為文王,妣為文後;大赦。(《資治通鑒》卷一百六十七·高祖文皇帝 )

宇文覺接受禪讓以後,只稱天王,所謂遵循周禮,接受 禪讓 之前,又有

魏宇文泰 諷淮安王育上表請如古制降爵為公,於是宗室諸王皆降為公。(《資治通鑒》卷一百六十六·敬皇帝)

故筆者做以下揣測,西魏二帝有帝號無年號之現象,應是宇文泰等人為做遵循周禮之姿態所做第一步,其目的是為了向最後禪讓時的「依周禮稱天王,不建年號」過渡 。

推薦閱讀:

北涼姑臧城外的真相
【南北朝.魏】北方六鎮俱反,爾朱榮參與平叛
【南北朝.魏】胡太后剷除元叉二次攝政
【南北朝.魏】柔然內亂,北魏養虎為患
以史為鑒,可以知進退

TAG:魏晉南北朝 | 歷史 | 資治通鑒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