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心知性:《知行合一,王陽明傳》摘記
02-21
- 聖人的心是面明鏡,物來則照,無不來也不要強求。堯舜沒有製作禮樂,只是因為他們那個時代還不需要,沒有這件事來找他們。周公製作禮樂,只是因為禮樂這件事刻不容緩,來找周公了。
- 程頤與程顥從老師周敦頤(精通儒釋道三家學問-世人評價「胸懷灑落如風光霽月」,著有《愛蓮說》)的《太極圖說》的「無極」(它是萬物的造物主,也是萬物運行的標準)理論中抽出「理」和「道」的概念,自成一家,這就是理學的雛形。理學認為,在超現實、超社會之上存在一種標準,它是人們一切行為的規範。周敦頤說它叫「無極」,二程說它叫「天理」。而「天理」的敵人是「人慾」(不合理、不正當的行為和慾望)。每個人的一生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去發現(格物窮理)和遵循這個「天理」,祛除「人慾」。歸根結底就是「存天理,滅人慾」。
- 如何「存天理滅人慾」,程顥和程頤的方法不同。程顥認為,人性本是善的,天理就在我心中,所以只需要在自身上下功夫就可以了。而程頤雖然也認為人性是善的,但是卻認為不能僅僅在心上用功,必須要從外界尋找天理,也就是說,必須要依靠外界的力量「格物致知」來讓自己的人性達到至善的境界。
- 南宋時,朱熹繼承了程頤的思想,而陸九淵則繼承了程顥的思想,後來兩者將其發揚光大,就是後來的程朱理學和陸九淵心學。
- 無論是程朱理學還是陸九淵心學,目的都是為了存天理去人慾。為什麼要存天理去人慾呢?另一位理學大師張載給出了答案:為天地立心(為社會重建精神價值),為民立命(為民眾確立生命意義),為往聖絕學(為前聖繼承已絕之學統),為萬世開太平(為萬世開拓太平之基業)。
- 孔子之後,儒家分為六派(李斯為代表的小康派,孟子為代表的大同派,董仲舒為代表的天人感應派,孟子、荀子和告子為代表的心性派,司馬遷為代表的記篡派),其中有兩派在日後發揚光大,一派是天人感應派,在兩漢時期威風八面;另一派則是心性派,多年以後,它改頭換面而成為理學。
- 儒學在西漢取得正統地位後風光了幾百年。而後在魏晉五胡亂華時,即魏晉南北朝時期佛道二教高度繁榮。隋唐王超開始儒學又開始重用。唐帝國滅亡後,五代十國,儒學又開始脆弱。北宋開始抑武揚文,儒學在告別人世接近七百年後終於迎來複興時刻。
- 理學雖然誕生在南宋,但是在南宋時期命運多舛。朱熹晚年發生了「慶元黨禁」,一大批理學家和信封理學的朝野著名人士被列入偽黨名錄。理學受到重創,知道南宋滅亡,都沒有恢復元氣。
- 1314年,元朝皇帝把朱熹特別推崇的「四書」作為科舉考試的內容,並且指定朱熹的《四書集注》作為它的參考書。
- 養生妙法:靜坐,養生之訣,無過一靜。老子清凈,莊子逍遙。唯清靜而後能逍遙也。
- 虔誠的堅持唯一志向,是讀書之本;循序漸進,是讀書的方法(『居敬持志,為讀書之本;循序漸進,為讀書之法』)
- 《金枝》的作者費雷澤說,當人類的思維之舟「從其停泊處被砍斷纜繩而顛簸在不確定的艱難之海」時,他們會感到痛苦和困惑,只有一種方式可以抹平這種痛苦,消除這種困惑,那就是思維之舟必須重新進入一種「新的信仰體系和實踐的體系中」。
-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賢聖可期先立志,塵凡未脫漫言心」
- 竹子具備君子的四個特徵,中空而靜,通而有間,這是君子之德;外節而實,一年四季枝葉顏色不改,這是君子之操;隨著天氣而出而隱而明,適應性強,這是君子「適應時勢」的變通;挺然而立,不屈不撓,這是君子之容。
-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意思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心中就有聖賢之道,因為我們心中與生俱來就有能知是非善惡的「良知」,而做聖賢就是要通過自我努力實現最真實的自我。我們每個人身上既然都有聖賢的因子,那人人都是平等的,誰都沒有權利支配誰。只有一個人有權力,那就是我自己。只有我才能支配我自己,我才是自己的主人!——這就是王陽明心學最根本的思想,也是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說「二十一世紀將是王陽明的世紀」的理由。
- 在王陽明之前比他更加天生睿智的湛若水、婁諒,有知識積累比他深厚十倍,十幾歲就悟透佛道二教的陳白沙。為什麼王陽明能夠創建心學,是因為他經歷了一次嚴酷的放逐洗禮。人類歷史上一個永恆的定律是:任何一位偉大的聖賢都要經歷一番非比尋常的困苦環境。摩西被放逐渺無人跡的沙漠,才有了《摩西十誡》;耶穌在顛沛流離的傳道中悟得大道;默罕默德在放逐地創建了伊斯蘭教;釋迦摩尼放棄了王子養尊處優的生活,到深山老林中度過艱苦的歲月,創建佛教。
- 體悟「心靈自由」才是人生真諦,一個人只要把內心的善完全喚醒,就能體會到聖賢的滋味。
- 用儒家語境來說,禪宗注重的是修養(尊德性),而幾乎沒有學問(道問學)。王陽明心學和禪宗最靈魂的區別在於,心學是既有修養又有學問的,一門要人進取的學說,而禪宗沒有進取。
- 心學能讓人有一種超越生死的精神境界,佛教以超脫生死來勸人信奉,道家以長生不老勸人信奉。
- 王陽明說:沒有慾念自然會靜,周敦頤說的「定之中以正仁義而主靜」中的「定」也就是「靜亦定,動亦靜」中的「定」,「主」就是指主體。戒慎恐懼的念頭是活潑的,正體現了天機的流動不息,這也就是所謂的「為天之命,於穆不已」(上天所賦予人的命運,幽遠深邃(在冥冥中主宰人的命運)永不停歇)。一旦有停息也就是死亡,不是從本體發出的念即為私信雜念。
- 按王陽明的心學,一個人如果用心誠意,天下就沒有難事。因為心外無事,一切事就是心上的事,就看是否用心。
-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 人有建功立業的心沒有錯,但是千萬不要把這種心當成常態。我們應該時刻格自己的心,心如明鏡,物來則照,不要刻意去追求。你把自己鍛造成一個良知光明的人,這種機會總會來找你。
- 名與實相對。務實的心重一分,求名的心就輕一分。
- 批評、指責、抱怨,都是我們瘋狂生長的表達欲在聯合作怪。
- 孟子說,真正的大丈夫,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義所在。千萬別被一些傳統和常規所束縛,你要與時俱進,隨時而變,大丈夫不能被諾言、世間的規矩所控制。只要是良知認為「適宜」的事,大膽去做,勇敢地去打破常規。
- 不要操心你的人生,但要操心你的良知。這就是王陽明心學,它高屋建瓴,直指終極密碼。
- 朱熹的「格物致知」,「格」是探究的意思,「物」是萬事萬物,包括意識和物質的。王陽明的「格物致知」,「格」是正的意思,物就是「事」,是意之所在,通俗所就是,我們意識到一件事時,就要存一種好的想法,用當時的理學大師湛若水的說法就是:格物就是正念頭。如果念頭不好,馬上改掉,念頭好,就要維持。
推薦閱讀:
※不合時宜的冥想:尼采談叔本華(二)
※@不江北 的腦洞與臉皮——不只關於馬克思原文的翻譯
※【思辯的歷史】阿那克薩戈拉
※英倫漫記:西方屬金(9)
※【原著解讀】丹尼特的《心靈的演化》:信息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