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盡心知性:《把時間當作朋友:運用心智獲得解放》摘記

Indicative Abstract:

  1. 控制自己的大腦 - 你的大腦並不是你的,你的大腦是(屬於)「你的」大腦。儘管你用它思考,好像它在指導你的行為,但是,你要明白你不應該隸屬於你的大腦,而應該是你擁有你的大腦,並且應該是你可以控制你的大腦。猶太人,心理學家維克托-弗蘭克
  2. 推遲滿足感 - 提出「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概念的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戈爾曼(Daniel Goleman)曾做過一個關於「推遲滿足」(Delaying Gratification)的實驗。事實上,「推遲滿足感」是心智成熟的人必備的能力,也是需要掙扎和鍛煉才可以習得得能力。 真正擁有耐心,甚至驚人的耐心的你,生活會從此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相反的是「立即滿足」(Instant Gratification)
  3. 有讀者在讀完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的小說《生命不能承受之輕》之後概況:逃避責任就會帶來輕鬆,可那恰恰就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輕「啊!
  4. 《奇特的一生》,作者格拉寧,這部被定義為一部以真人真事為基礎的文獻性小說講述的是,一位蘇聯昆蟲學家,亞歷山大-壓力山-德羅維奇-柳比歇夫是如何通過他獨創的所謂「時間統計法」在一生活的驚人的成就的。
  5. 柳比歇夫的「事件-時間日誌」(Event-time Log)方法,這是一種給予過程的記錄,--具體事件名稱 + 完成時間-- 這種方法使你對時間的感覺越來越精確,可以調整你對時間的感覺,在估算任何工作量的時候,都更容易確定「真正實現可行的目標」。
  6. 「柳比歇夫肯定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時間感。在我們機體深處滴答滴答走著的生物表,在他身上已成為一種感覺兼知覺器官。我做出這種推斷的根據是:我同他見過兩次面,在他日記中都有記載,時間記得十分準確--「1小時35分鐘」、「1小時50分鐘」;然後當時他沒有看錶。我同他一起散步,不慌不忙,我陪著他;他藉助於一種內在的注意力,感覺得到時針在表面上移動--對他來說,時間的急流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他彷彿置身於這一急流之中,覺得出來光陰在冷冰冰地流逝。
  7. 生活的智慧在於,集中精力改變那些能夠改變的,而把那些不能改變的暫時忽略掉。專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優秀的人,一個有用的人,一個獨立的人,比什麼的重要。打造自己,就等於打造人脈 — 如果人脈真的像他們說的那麼重要。
  8. 一個人越是渺小,越是襯托出他的慾望無邊強烈!
  9. 大約兩千五百年前,羅馬哲學家、悲劇作家、政治家塞涅卡提出:「所謂的幸運就是當你準備好了的時候機會來了」!
  10. 愛默森(Ralph Waldo Emerson):「弱者相信運氣,強者只究因果」!
  11. 宋朝蘇軾《留侯論》:古人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著。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出,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驟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著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12. 專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學習並擁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為一個值得交往的人。
  13. 學會獨善其身,以不給他人製造麻煩為美德,用你的獨立贏得尊重。
  14. 一個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決於他多大程度上可以脫離對外部世界的依附。
  15. 懶惰,是缺乏耐心而不願意投入時間精力去做任何事情。短視,是缺乏耐心而不運用心智去展望未來。草率,是缺乏耐心而不願投入時間精力去認真地調查研究。膚淺,是缺乏耐心而不能運用心智深入思考。夜郎自大,是因為缺乏耐心而拒絕觀察外面的世界。而所有的成見和偏見,都是因為缺乏耐心而不願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認真分辨每個個體的特質,而寧願用粗暴簡單的分類方法替代思考。
  16. You would better know exactly what you want.
  17. 法國物理學家、數學家亨利-彭加勒,提出混沌理論告訴大家,初始條件的一個極小理論將會導致最終結果的一個極大的差異。前者發生一個微小錯誤,後者的錯誤就會十分巨大。
  18. 生活就是選擇,而所謂的選擇,只不過是一個人所擁有的觀念對之衡量的結果。一個人所擁有的觀念,說穿了,就是心智力量的最終體現。

推薦閱讀:

心智樂高01 - 尋找智慧組塊
《巨嬰國》:簡陋的心理學科普,成功的暢銷書
通常男人在幾歲心智成熟?
雙盲實驗——一個能讓你立馬變聰明的概念
人生中哪些書開啟了你的心智?你從中的啟發是什麼?

TAG:心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