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電影票房13億:觀影的走高是在替代串門的消逝

大年初一,去看了《捉妖記2》。電影本身並沒有過多出彩之處,反倒是影票難買,影院擁鬧的局面讓我感到詫異。落座的時候,整場座無虛席,結束的時候,我才發現家庭式的組團觀影是主流。我甚至懷疑,那些白髮蒼蒼的老人,根本不是來看電影的。而是為順從兒孫的孝心,像串門一樣營造春節的熱切氣氛。

當然,我們不得不承認,電影「春節檔」就是「家庭檔」。作為電影的運作,製作方或許早已吃透國人的情感傳統和生活軌跡。他們很清楚有回鄉過年的傳統,就有進城過年的存在。這種雙向代償的模式非但不矛盾,反而為電影市場埋下金礦。

像《捉妖記2》,全程充滿動漫氣息,並且夾帶人倫傳統,自然很符合「家庭檔」。而《唐人街探案2》的喜劇特色,更是將團圓的氣氛推向高潮。另外,如《西遊記女兒國》,《紅海行動》,《熊出沒·變形記》,《祖宗十九代》。即使不看電影,也能從影名中窺探出觀影群眾是誰。反正都是「家庭檔」,被圈粉毫無違和感。

於此,如媒體報道的票房數據,「春節檔」首日破13億票房,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當然,作為單日票房的新紀錄,這其中除卻家庭檔的標籤推動。更為重要的是,在城市裡過年,串門的習俗已經瀕臨消逝,一家子除卻在家裡吃飯聊天,就再沒有將春節延伸的可能。

這種情況下,自然就需要另一種互動方式作為調劑。而電影作為一種多元的集合,能最大限度的滿足不同年齡人的需求。於此,以家庭式的觀影形式便瞬間爆發,自然票房就高起來。當然,這其中的牽引力量,還是基於年輕人。

他們一邊補償平日里對孩子的陪伴,一邊希望老一輩父母能多嘗試一下新的生活方式。電影本身的高度或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家人可以在一起共度時光,這大概是多數家庭集體觀影的主要用意。

當然,票房之所以走高,還是有賴於生活水平本身的提高。作為電影而言,已經不再是「談戀愛工具」或者「文藝青年專利」,它已經越來越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之中的調味劑。即便父輩一代的認知中,還是以食物為重,可是兒女提出來孝敬一回,相信也是不會拒絕的。不得不說,電影已經成為大眾的「消費品」,就如國人對旅遊的認知一個態度。

過去,人們總說國人觀影頻率少,認為國人不懂生活,可實際上最大的壁壘還是「生存線」。那個時候,多數人的認知里,覺得看一場電影不如買一籃雞蛋更實惠。所以,對於過往的人們,更青睞於不用花銷就可以實現的「串門」。人們通過走親訪友,聊天喝酒填充彼此間的無聊,可在自我空間上並沒有太多拓展。

而現在的人們,平日里的社交已經很密集,工作的交替,人事的紛雜已經很疲憊,好不容易回到自己的家裡,自然也不太願意出去串門。取而代之的是,與家人親近,與自我對話。所以,作為「釋放出口」而言,電影這種雙向互動的信息傳遞,就成為一種首選。

而電影本身的多元化,將情感、文化,習俗、人群、偏好一下子彙集起來,自然很容易共情或共鳴,也適合家人之間的二次交流和代溝打通。不得不說,人類為尋找自我,在不斷刷新社交的方式和維繫的模式。與其說是串門文化的消逝,不如說是生活方式的精進。

社交媒體上,雖然僅從電影市場本身的潛力給出通告,輿論上又聚焦在影片的觀賞度上持續升溫。但這依舊難以掩蓋時代變化下,新型生活方式帶來的娛樂巨變和商業紅利。電影本身所承載的價值,也是多元的。其中包括,商業的、娛樂的,觀念的、教化的、思考的、哲學的、生活的、情感的、科技的。

不過,就「春節檔」而言,多半以娛樂為主驅動觀影。因為娛樂包容性強,比較易於普適。這有商業行為的考量,也有市井生活的寫實。就如串門中所涉及的話題一樣,多半是「憶苦思甜」,「憧憬未來」,「情感升華」,「圍桌麻將」,基本上也都是娛樂性為主的互動。

於此,從人們的社交本質上而言,觀影和串門也算一脈相承。都是通過互動,實現情感上的升華和個體上的認知。而對於驚人的票房而言,在評述國人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時,也應該明白這是人類生活方式進化的一部分。而這種進化,總是由低到高,逐步向上生長。

「串門」代表一種聚居特徵,是個體對外力抵抗較弱下形成的一種社交模式。而「觀影」則代表小群體的自我娛樂,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個體對於外界的對抗越強,承擔風險的能力越大,人們就越傾注於自我娛樂,而非聚集在一起互相娛樂。當然,這種分離也是在一定層面上的,而非絕對的「自我化」。

所以,對於「大年初一電影票房13億」的理解,我更傾向於一種社會的進化,而非簡單的數字流水和經濟增長。

原創文章,謝絕轉載,首發微信公眾號:qingnianxuejia。

推薦閱讀:

票房注水、涉嫌傳銷,電影《壞爸爸》要「壞」了?丨無路可套
一張圖帶你看2017最賺錢的電影
奧斯卡院線2018迎來開門紅
除夕夜裡的香港電影,從票房20億到票房3億用了10年
歷年除夕票房,大家都吃年夜飯,不看電影啦

TAG:春節 | 電影 | 電影票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