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的邊緣化:情感稀薄的時代「尋錯祖墳」已成常態
祭祖作為一項民俗,算是社會綿延的一種張力。不管是古代社會,還是現代社會,只要一個人有生命,自然就會不自覺的去追溯源頭。我是誰,我從哪裡來。父母是誰,爺爺奶奶是誰,更有甚者會問祖宗是誰。
可實際上,所謂的「祭祖」,對現代人而言,很難超過「三代人」。所謂的祖宗,也只不過是自己的爺爺而已。坦白講,三代人的跨度,基本上就是一個人一生「親緣關係」的主體。生自己的父母,自己生的兒女,大抵算是一生最難磨滅的印記。這其中因為有頻繁的相處和交往,包括精神的,也包括物質的。
從祭祖角度上講,實則就是「親子關係」的模擬再現。一個人如若有常人節點化的人生,大抵既當兒女,也當父母。於此,在三代人的「祭祖」模型里,實則就是親子關係的浪漫主義永續。而就這僅存的浪漫主義形式化的祭祖,在這個時代卻逐漸被邊緣化。
城市越來越大,農村越來越空,過去鄉野僅存的鬼魅流俗,也被高速發達的時代,逐步瓦解。過去人們講究繁多,逢年過節不祭祖,活著的人就會被逝者懲罰或詛咒。甚至生活不順當的時候,也會去祖墳燒紙平息。總之逝者的死好像只是肉體的腐朽,而非意念的毀滅。甚至,逝者就算灰飛煙滅,還要負起護佑生者的責任。
與此同時,生者對於逝者有著某種「敬畏」,其中有害怕,也有懷念。很多人,在父母剛離世時,雖然悲痛,但卻也有莫名的恐懼。逝者生前躺過的地方,用過的器具,都好像有魔法一樣,讓他們感到莫名的恐懼,而消除這些唯有時間可以做到。就跟一個失戀者一樣,失戀初期悲痛欲絕,多年後卻能成為自嘲的大梗。
有時候想想,人類真是很健忘,三代人就能形成一個閉合的「祭祖模型」。而三代之後,多數人已經不再關心最初的基因傳遞。說到底,人還是相處的動物,群居的動物,離開這些屬性,或許人類也就徹底被瓦解。說到底,血緣關係靠不住。
我們很容易想明白,即便我們與父親的爺爺有血緣關係,可我們真的會去關心他們曾存在過的人生嗎?相信,除卻歷史學家,沒有人願意花費大量時間,去搞明白祖宗十八代的血緣勾連和代際關係。不得不承認,大多數人只願意搞明白可以接觸到的事物,而對於那些空間上,時間上已經難以復盤的事物,壓根就沒有興趣,即便那些事物與自己有著很重要的基因傳遞關係。
甚至,從情感的角度上去看,人類也是特別傾向將情感付諸下一代。人們總是疼子女勝過愛父母,這大概也是人類發展到今天,一直向前沉澱的動力。從人的角度而言,有報恩的邏輯是值得肯定,可當一個社會中,所有人都崇尚過去,報恩過去,或許也並不是一件好事情。當然,這裡並不否定報恩邏輯本身的現實意義,只是從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看,有那麼一種可能性。
當然,不得不承認,這個時代的情感勾連確實稀薄。家族觀念越來越淡,距離界限越來越明了。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小中心,而以家族為中心的凝聚力,卻在不斷瓦解。很多人認為,這是一種社會發展的倒退,都很自我,還怎麼合起伙來辦大事。
可實際上,家族宗法的退卻,說明社會的秩序在逐步完善。人們的生活風險,從過去依靠家族保障轉為社會保障,這就讓人的更多精力用來建設自己,而非建設一個沒有普適作用的家族機制。當然,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種局域的共生機制,也是一種不得不的選擇。而在這種機制中,被根深蒂固的,便是祭祖的習俗流傳。
在農村,一個家族的墓地,往往都在一起。家族裡有人亡故,全家族出動搞送葬儀式,尤其那些處於家族關係鏈塔尖的人去逝,整個家族的力量幾乎會被全部動用。然而,這樣的局面,也在逐步減少。一方面,基於城市化的分解,大家族的聚居模式被打破,就算從血緣關係上還能維持家族框架,可實際的凝聚力卻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人自身的解放,讓精力集中於生產,而非消耗大量精力搞家族關係建設。於此,祭祖本身的意義也在隨之改變。
祭祖本身「好與不好」,在排除那些雜亂的三教九流後,或許「追溯」的意義更為明顯。當然,在宗法制度橫行的歷史裡,我更認為祭祖是維護宗法平衡的一種方式和工具。至於,有沒有做到「追溯」,似乎並沒有人真正去關心。
就像今天的好多農村地域,祭奠還是那麼封建鬼魅。我們暫且不論「燒紙」和「獻花」哪個更好,哪個更符合生者重建。可功利性的祭祖和避害性的祭祖卻早已心知肚明。這種情況下,「尋錯祖墳」的事情,大抵也就很正常。因為,無事不登三寶殿,自然三寶殿就會被認錯,甚至是遺忘。
我曾無數次想過,一個人的墓地是不是終將成為未來人的腳底之灰。因為,當我們翻開可追溯的人類歷史,有時候就連君王相侯都難以有永世的墓地存在。而對於常人而言,墓地的期限有時候還沒有活著的期限長,這真是一個悲傷的現實。
未來,尋錯祖墳確實不再是什麼新鮮事,尤其如鄉野的墓地,大多數人家不弄碑文,這種情況下,只要祭祖頻率不高,自然很容易遺忘,弄錯也就是常有的尷尬。這是個情感稀薄的時代,活人對活人都不那麼親熱,何況活人對於故人能有多少熱情。
很多人回家探望父母都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何況面對的是一些墳冢,自然是提不起太多積極性。說到底,不是人情易冷,而是我們的所處的時代走的太快,別說逝者跟不上節拍,就連父輩之間的對話也是兩個世界的人,代際鴻溝之深,有時候讓我們覺得,那樣無能的父母,怎麼生出我們這般伶俐之人。
不得不承認,生者之間的溝通也在邊緣化,這種趨勢的驅使之下,祭祖的邊緣化儼然是必然的結果,而「尋錯祖墳」也會從被笑話轉變為被理解。時代,確實已經變天,就連亡靈也顯得更加孤寂悠遠,活著的人卻毫無辦法。
原創文章,謝絕轉載,首發微信公眾號:qingnianxuejia。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