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魔都最難進國際學校|家長真實講述,「不差錢」也買不到的教育長什麼樣?

關於國際學校,對於大部分家庭來說,只聽說過,沒去讀過。

所以我們對國際學校的印象總停留在天價學費,聯合國似的同學,人人會說流利的英文,那麼真實的國際學校到底什麼樣子?

今天我們請到老朋友東媽,希望從家長的視角還原國際學校的真實樣貌,或許你可以看到些和「傳說」不一樣的東西。

講述人

Faye,坐標上海,當過GE高管,做過全職家庭主婦。如今是一家上市母嬰用品公司創始人,同時運營著幾家高端甜品店。家裡有兩個孩子,哥哥10歲,妹妹8歲,均就讀於上海美國學校。

1

所有的路,無論主動或被動,都是選擇。

Q:上海有很多知名國際學校,為什麼給孩子選擇美國學校?

A:因為它最貴呀!……開玩笑了!

事實上,我們入學之前對上海主流的國際學校做了一些比較,看了很多參考,也實地考察過。有三大主要原因讓我們選擇它。

第一:有歷史沉澱,軟硬體俱佳

上海美國學校(下文中簡稱SAS)1912年就在上海成立了,已經是個百年的學校。從全國來講,它也是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國際學校。在硬體設施和軟性師資力量方面,起碼秒殺95%的同類國際學校(如果不是100%的話)。每個班平均14-20個孩子不等,師生比很理想。

SAS有全亞洲英文藏書量最大的學校圖書館,小學,初中和高中各有獨立的教學樓和運動館,有國際標準田徑場,棒球場,足球場,室內游泳館,有N個室內室外籃球場,室內籃球場里鋪的可能是上海最好的籃球專用地板。

為什麼硬體投入那麼大呢? 這和學校的性質有關。SAS從最初建立開始,就一直是非盈利組織。最早是由美國領事館創立的,後來雖然也開始收其他國籍的學生,但是非盈利的性質就一直沒有變過。

換句話說,學校經營一年下來的利潤是不能分也帶不走的,只能趴在學校賬號留存到下一財年使用。這是為什麼學校一直很捨得投資。每年暑假結束新學期開始,都會看到在暑假期間學校要不整修,要不新建了很多設施。

也因為學校是非盈利組織的關係,因此SAS雖然在上海的國際學校里的WAITING LIST是最長的,但學費倒並不是最貴的

第二:它的校訓很打動我

在學校開放日去參觀的時候,我確實從各方面很明確的感受到,這所學校的全體師生真的在身體力行的從各個方面來實踐校訓

SAS校訓:

--A lifelong passion for learning;

終身學習的熱情;

--A commitment to act with integrity and compassion

誠信與仁愛的信念;

--The courage to live their dreams

追求夢想的勇氣。

我很認同的是理念是:孩子要過一個成功的人生,不在於他們從哪個學校畢業,而在於他們被培養成了什麼樣的人。美國學校的教育理念和我的不謀而合。

第三:SAS可能是上海唯一一個對家長完全開放的學校

什麼意思呢?家長也有證件,被認為也是SAS的學生之一,學校歡迎家長隨時到訪,可以自由使用學校的所有設施,圖書館,餐廳,都可以用家長的ID隨意使用。如果家長願意,也可以跟老師約旁聽孩子的上課。還有專門為家長設計的課程,比如說現在每年都開好幾期的正面管教課程,家長都可以報名,免費參加。

我家因為就在學校隔壁,經常去學校餐廳解決午餐。有一次我去午飯,被兒子看到,非要拽我去跟他一起上午飯後的音樂課,我一開始還很忐忑並擔心不知道老師會怎麼反應,結果沒想到的是音樂老師熱烈歡迎我加入學生一起又唱又跳上了一節課。

忘了說了,學校不是非營利性組織嗎?那麼誰是最終決策者呢?

----是家長。

學校的最高決策組織是董事會,而董事會成員都來自家長,每年都有競選,每位家長都有權利參加。有競選演說,最後所有家長來投票選出當年新加入的董事。

在實際運營過程中,學校的校長及管理團隊對董事會彙報,而董事會對所有家長彙報。在這樣一所學校念書是不是很帶勁?

2

SAS不是你想上,有錢就能上。

Q:上不了SAS,都是因為「上不起」嗎?

A:當然不是。

我們先聊聊費用:學費是一方面。SAS的學費總體來講每年差不多20多萬,各年級不同,高年級會比低年級要高。

放學後學校會安排內容很豐富且質量非常高的社團課程,這是不用另外收費的。但是由於每個社團名額有限,所以註冊的時候我也是提前守在電腦前,拼網速+拼手速,每次比春運搶票還緊張。

除了學費,另外在體育方面的開銷也很大。因為SAS和美國本土的學校一樣,非常注重體育運動。(我們家長經常戲稱SAS是妥妥的業餘體校)。SAS的孩子會有很多壓力和動力在運動上下功夫。除了平時的隨隊訓練和私教訓練,也有很多出國比賽的機會,還有夏天去國外參加專項強化夏令營。這麼算下來,一個孩子每年在一個體育項目上花掉10多萬絕對不是難事,這樣一個孩子兩個項目就是20多萬。想想兩個孩子...三個孩子...

另外還有校車的收費。這個收費倒不高,校車6千多元一學期,學校會根據孩子的家庭地址每年調整校車路線。另外考慮到學生下午放學後可能有課外活動,有些學生走的早,有些學生走的晚,學校在下午會有好幾班不同時間的校車安排,這點非常貼心。

除去經濟條件之外,SAS招生門檻之一是只接受外國國籍學生。但是近年來許多並不在上海生活的日本韓國的家庭也會把孩子送來念書,因為對於他們來講,花同樣的錢,SAS能提供給他們比在當地好得多的教育。所以現在SAS的招生要求又多了一條:孩子父母至少有一方是持有上海的工作簽證的外籍人士才可以報名。

當然提交申請材料(包括基本資料、過往學校、幼兒園成績單、過往老師推薦信等)只是第一步,接著就等著面試了。

Q:面試會考什麼?SAS會特別偏愛某一類學生嗎?

A:之前上海幼升小面試家長的事不是火了一陣子嗎?其實我們早就見怪不怪了,因為SAS一直有面試家長的傳統

要說學校是否有偏好的話,那就是家長是否認同SAS的教育理念這點很重要。反正每年入學waiting list都很長,所以學校有底氣挑選更符合SAS教育理念的家庭,因為理念相近的話,班級和家庭的互動會更有效率,也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3

你以為的只是你以為的。

Q:所以不一定是越高知、越精英的家庭被選中的幾率更大?

A:你說的學校也會考量,但不是絕對標準。反而,為了配合學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學安排,家長有時間來參與這些活動,顯得很重要。

國際學校課時相對較少,假期多,而且學校特別重視家長高度參與學校的各種活動。除了源源不斷的節慶活動,學校每周都會舉辦家長教育講座。講座非常值得一聽,也能學到很多東西,但是前提是家長有時間參加才行呀。

Q:也就是說,作為SAS的家長,必須精力與時間兼得---就像你這樣?

A:哈哈,這是比較理想的狀態。

美國學校有一個號稱無所不能的家委會組織(PTSA),從組織各種高水準的節假日慶典、運營學校雜貨店,到擔任一些課程的助教等等,都不在話下。一般來說,有傳媒新貴,也有金融大亨,也有非常能幹的家庭主婦,背景不是重點,重點是能力和能付出多少時間為學生服務

國際學校雖然不像公立學校的家長那樣,每天需要輔導小朋友作業,或者幫小朋友完成手工任務,但他們投入的精力和花費的時間,只會多不會少。

每年9月到10月是SAS家長非常忙的時候,因為SAS一年一度的嘉年華通常在10月中旬舉辦。這樣一場大型的盛會完全由PTSA操刀,大到策劃組織,小到每個攤位的細節;從聯繫品牌贊助,到展區每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都是家長們的功勞。募來的款項最後會流入每個班級的活動經費,也會贊助一些高年級學生的自發項目。

Q:當自己公司和孩子學校的事情有衝突的時候,你會怎麼處理呢?

A:在家庭和工作的平衡方面,我自認為做得還不錯,大部分的事情會按著計劃的方向推進。並且當孩子在學校里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時(尤其是課業方面的),老師會傾向於和孩子溝通解決,孩子作業做不好不會請家長,孩子學習跟不上也不會請家長,因為老師傾向於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

如果因為這點,說學校管理很松,又不是這樣。在某些特定方面,學校又超乎尋常的重視。比如說,心理和社交。每個年級都配備了心理輔導老師,會和班級老師密切配合,針對孩子在行為規範和社交方面的問題會直接進行輔導和干預。一般輔導的重點是學生個人的心理,以及和同學之間的社交互動。不像我小時候上學的輔導員基本是輔導課堂紀律的。哈哈哈……

只有一次,我們被突然請到學校。這件事說起來還挺有意思的。

那天接到學校通知,讓我和我先生一起去學校一趟,口氣很嚴肅,電話里也不肯透露什麼事。我們以為是小孩子在學校闖什麼禍了,趕緊急匆匆趕過去。到了才知道,原來是我家妹妹,無意中跟老師提到爸爸曾經用皮帶打過她。

其實我們家很少打孩子,那次是因為她和東東把爸爸心愛的電視機屏幕當成黑板,用馬克筆在上面畫滿了畫。爸爸也只是為了嚇唬她,拿皮帶頭輕輕拍了一下而已。但是SAS很重視這種事情,妹妹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說出來,把老師嚇了一大跳,彙報給校長。校長一定要家長到場,反覆強調事情的嚴重性。校長說他們絕對不認同體罰,也有完全的義務來干涉任何孩子的家庭里出現體罰的現象。那次我們解釋說明了很久,最後還一再保證以後再也不會有類似的事情發生,才被放回去。

4

你是從什麼時候,真正開始思考自己想要的未來?

Q: 據我了解,東媽本身就是學霸,當年高考成績在上海理科排前十。你覺得SAS的教育模式和以前乃至當今應試教育最大的不同在哪裡?

A: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SAS在盡自己最大努力,協助學生明確自己的定位以及探尋未來的發展路徑。

這一點,是在我接受應試教育的年代,最容易被忽略的。我們這一代,甚至現在還有很多年輕人,往往要等到高考結束,選完大學和專業,甚至大學畢業以後,才開始思索這個影響自己一生的問題。

SAS就很不一樣。他們會不定期的邀請知名作家、電影製作人等各行業人員,來學校舉辦交流講座,學生自己會組成模擬聯合國,發起議題討論和運作等等,這些都能讓學生近距離感受一個職業的內在。

學校給高年級學生配有counselor(升學指導老師),更好的確定自己的職業方向。雖然也有很多學生重視去藤校,但整個學校的風氣是鼓勵學生追尋自己的夢想,而非追尋其他人認為重要的東西。但有意思的是,雖然它並沒有把「爬藤」作為培養孩子的目標,但歷年名校錄取率卻遙遙領先其他國際學校。

5

別人眼中的好不一定真的好,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Q:你有什麼私人建議可以給到想要進入國際學校的家長?

A:擇校講究「門當戶對」。

孩子念什麼學校其實是一個雙向選擇,首先三觀要合拍,學校的教育理念和家長的教育理念契合,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成長。

然後就是經濟基礎,學費開支最好控制在家庭經濟能承受的範圍內。前面也提到了,學費只是整個費用的一部分而已。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是,家長的參與度,因為SAS高度認可家長的參與度,家長最好要衡量下,能花多少時間和精力在孩子身上,無論是校內還是校外。

最後一個不是最關鍵,但也重要,就是英文基礎,上海大部分國際學校,包括SAS都是英文授課為主,中文授課為輔。你就想像是一個在美國的學校然後每天由中文老師上半小時中文課就好了。就跟我們小時候學英文一模一樣。小朋友進入學校,如果不能愉快的和老師同學交流,壓力還是挺大的。好在學校針對英文還不那麼流暢的孩子會得到EAL特別補習,除非孩子完全沒有基礎,一般而言孩子學起來語言也很快。我看到很多入學時英文不太好的孩子一年後就已經很流暢了。

反倒是家長的英文,如果不好可能真是個問題。因為參與學校事務基本說英文,無論是在班級群還是家長群還是校內的任何活動。因此家長英文不好的話就只能比較少的參與學校活動,和老師溝通也會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就連班級助教也是國外的老師,家長不會說英文完全沒辦法。

教育說起來真是永恆的命題,哪種教育制度更優秀?什麼樣的教育理念更先進?如何才能更有效的對孩子進行正面引導?每個家長心中都有一套自己的衡量標準。

Faye說,在她的心目中,在大的方向上把控並確立一些規則,其它的交給小朋友們自己去安排管理。從小培養承擔後果的勇氣,學習如何更好的獨立規劃,學會堅持。就是能給孩子最好的東西。

後記:

和Faye聊天是件很愉快的事,只是覺得意猶未盡。對於國際學校,大家還有什麼想了解的,請留言告訴我,也許什麼時候,我們可以再約。

END

本文由supermom專欄特約作者屈屈整理髮布


推薦閱讀:

TAG:教育 | 國際學校 | 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