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默風:襄陽依舊在,不用話悲涼

據說千百年來,江湖中最出人才的職業,就是鐵匠。

先秦時代,最著名的人物是幹將、莫邪和歐冶子,他們鑄造的兵器在江湖上赫赫有名,每一件兵器都曾有一段輝煌的傳說。但是我們現在要說的這故事,和他們無關。

魏晉時代,最著名的人物是嵇叔夜,他不愛做官,卻愛打鐵,是一個兼職鐵匠。雖然沒打造出什麼神兵利器,他卻把命搭在打鐵上了。

鍾會拜訪他,他理也不理只顧著埋頭打鐵,結果被鍾會記了仇,隨後向皇帝進了讒言,《廣陵散》成了千古絕響。我們知道,《廣陵散》再次響徹江湖時,已經是千百年後的笑傲時代。

當然,我們現在要說的,也不是嵇康與《廣陵散》的故事。

隋唐年間,最著名的人物是尉遲敬德。在隋唐英雄中,他出場最晚。秦瓊程知節們馳騁天下的時候,他還在默默無聞地打鐵。誰想他後來不僅單騎救主,更在玄武門殺了李元吉,位列凌煙閣上第七位,比秦叔寶高太多了。

尉遲恭告訴我們,人物的光彩與否,並不由出場的先後決定。他和秦叔寶都是名人,老年間家家戶戶都離不開他們,他們是門神。不過,我要說的也不是他。

我要說的也是一個鐵匠,他叫馮默風。

作為黃藥師的六弟子,馮默風本該有一個燦爛的江湖生涯。

少年時代的桃花島之於他,曾是個天堂般的地方。可就像我們熟知的那樣,幸福的時光總是過於短暫。師兄師姐陳玄風、梅超風盜走《九陰真經》私奔了,師兄們被敬愛的師父黃藥師一怒之下打斷了兩條腿,他年紀小隻被打斷了左腿。

他們被趕出了桃花島:曲靈風在臨安牛家村落腳,一心想從皇宮裡盜些古董珍玩獻給師父,從而被再次收入師門;陸乘風在太湖邊安營紮寨,全部心力都放在對陳梅兩位的復仇上;武眠風就像他的名字那樣,不知「安眠」在哪裡。

馮默風的名字,同樣具有象徵意義,他「傷心之餘,遠來襄漢之間,在這鄉下打鐵為生,與江湖人物半點不通聲氣,一住三十餘年,始終默默無聞」。

時間最是消磨人,像一隻充滿魔力的手,將一位翩翩佳弟子打磨成了背駝腿瘸、鬚髮灰白的打鐵老漢。孤苦伶仃,長年勞作,又拖著一條瘸腿,他憧憬的江湖早已面目全非。

難道他的一輩子還有什麼奔頭嗎?有的,他像生命力頑強的野草,經歷過野火的焚燒,愈發顯示出生命的光彩,讓整個江湖也黯然失色。

在《神鵰俠侶》中,馮默風只出場過兩次。

第一次出場是偶遇楊過、程英等人。當楊過等一幫小朋友大戰李莫愁近乎全軍覆沒時,馮默風這位從未與人交過手、沒人知道的東邪門人出場了。

我們知道,江湖人最善於搞個人崇拜,搞得最好的不是丁春秋、東方不敗,而是黃藥師。馮默風在李莫愁辱及師父時挺身而出,一下就把堂堂的赤練仙子打成了比基尼女郎。在整個神鵰江湖,能讓李莫愁這麼狼狽的,唯有馮默風。

馮默風最讓人欽佩的不是他那雙沒被個人不幸遮蔽的眼睛,也不是他戰敗李莫愁的武功,而是心憂百姓的胸襟與俠氣。

楊過回到鐵匠鋪中,將所見說了。馮默風嘆道:「蒙古大軍果然南下。我中國百姓可苦了!」楊過道:「蒙古人騎射之術,實非宋兵所能抵擋,這場災禍甚是不小。」馮默風道:「楊公子正當英年,何不回南投軍,以御外侮?」

楊過一呆,道:「不,我要北上去尋找我姑姑。蒙古軍聲勢如此浩大,以我一人之力,有甚麼用?」馮默風搖頭道:「一人之力雖微,眾人之力就強了。倘若人人都如公子這等想法,還有誰肯出力以抗異族入侵?」

在天崩之時,他走上了一條孤獨的道路:「將鐵鎚、鉗子、風箱等縛作一捆負在背上」,投入蒙古軍中,只希望「好歹也要刺殺他一二名侵我江山的王公大將」。

馮默風選擇了「大風起時迎頭立」,即便三十多年與江湖毫無關聯,卻在命運的暴風雪降臨的那一刻,以他獨有的錚錚鐵骨迎難而上。在民族危亡面前,他單純地踏上了自己的江湖,「竟沒再向楊過瞧上一眼」。

他的第二次出場是在襄陽城外的蒙古軍營。

當時,郭靖和楊過陷入到蒙古大軍的重圍九死一生之際,誰來解危渡厄?當然是馮默風。他以一種飛蛾撲火式的壯烈殺進重圍,只為救那位意見相左的楊公子。

他潛伏在蒙古人軍中,「打造修整兵器,已暗中刺殺了蒙古兵的一名千夫長、一名百夫長。他下手隱秘,未被發覺。這日聽得吶喊聲響,在高處望見郭靖、楊過被圍,當下殺入解救。」

如果不出來,沒人知道他是軍營中潛伏的刺客。然而,他站了出來,以一己之力抵擋蒙古千軍萬馬,力抗金輪法王。哪怕被打得筋折骨斷,他的「雙手始終不放,十指深深陷入法王胸口肌肉。」

馮默風「與郭靖素不相識,更不知他是師門快婿」,他救郭靖、楊過脫身,只是想保住襄陽城的希望。他從來沒想過當大俠,也從未當過大俠,他的想法很單純很直接。

俠是什麼?俠是年齡越大,做事就越聚焦,活得就越單純。

他,做到了。

李太白說,「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馮默風死了,以大寫的人的姿態,死在國家危亡之時。

在中國數千年文明史上,我們曾一次又一次面臨過苦難與困厄,是無數位有名字的和沒名字的馮默風們試手補天裂,用他們的生命為脊樑以待天傾,百折不回,捍衛著我們的光榮與夢想。

他們並未遠去。他們從未遠去。

但願,在這片神州大地上,襄陽依舊在,不用話悲涼。

微信公號:江湖叢談——不止金庸,亂燉無窮。每周三篇,不時加餐。)


推薦閱讀:

中華民族的國魂是什麼?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TAG:金庸 | 武俠人物 | 中華民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