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怎樣的手機才是真正全面屏?
首先要會斷句,不是「全·面屏」,而是「全面·屏」。
這樣就好理解了,像「全面實現小康社會」一樣,不是100%的。更新:
看了很多評論,有些話想說一下啊,
本來也就是覺得這個命名的過程細想起來好玩,開個玩笑調侃一下,本來我感覺我也沒想幫哪一家說話,大家都不是全面屏,幫誰說呢?結果有些米粉說話太難聽,開始人生攻擊(說華為不關我事,搞人生攻擊這就不好了吧,實在無語,乾脆刪了),既然如此,那你說華為「不要臉」啥的,看下圖又該怎麼說呢?是否應該勸勸小米這種別叫「全面屏」呢?
還是建議大家理性發言吧!
————————————
以下原文:
顧名思義,全面屏應該是這樣的
小米率先宣傳,我們MIX是全面屏
當它正面使用時
看上去更像全面屏
當他自拍反過來時
他更不像全面屏
所以可以稱之為」薛定諤的全面屏「,簡稱」薛屏「。
華為:
他說符合18:9的就叫全面屏,行業是這麼定義的
好吧,那就叫「菊屏」
好吧,當有一天我們真的隨著科技進步,可以
這樣了,該怎麼叫?
有人說叫「真全面屏」
許說人家全面屏也很無奈啊,你們人類吵架,硬生生的把人家名字都改了。
比如本來人家叫「二狗」,這名字多麼陽剛帥氣有活力,結果你非叫人家「貓二狗」,這叫什麼事嘛!
於是有人出了一本書《起名是第一生產力》
全面屏,顧名思義就是全部面對用戶的部分都是屏幕。
其實這個說法是小米第一代MIX先提出來的一個概念,直到一年以後,行業老大iPhone X出馬,基本上全面屏就已經成為了行業里的旗艦和中端機的標配了。但實際上,大家都是從液晶的發明者夏普那裡吸取的靈感,2013年就推出了這款302SH的機型:
說到底,只是人家沒有定義為全面屏而已,在營銷這方面,外企還是得像國產企業學習啊……這概念一出世,一時間科技圈各路人馬的朋友圈微博媒體號風起雲湧開始為全面屏加背書註腳,似乎一夜之間互聯網上全都是全面屏手機,搞得每個人都對這個全面屏格外矚目,好像自己手裡沒「全面屏」就沒法出門見人:
看看這些全面屏家族成員:
蘋果:iPhoneX
三星:S8、note8……
華為:mate10
(pro)Vivo:X20
Oppo:R11s
鎚子:堅果pro2
小米:MIX(2)、紅米5 (plus)
一加:5T
努比亞:Z17S
Essential Phone……
……
2017的下半年真的是全面屏全面開花。
從消費者層面來說,一塊屏幕,加上聽筒和home鍵的上下兩截,就是手機的普遍形態。「全面屏」的出現在短期內至少把外形的差異化拉開了。
從供應鏈廠商來說,技術的進步,將各種控制電路和液晶面板整合到一個總成部件中,成本下降和報價提高都是對自己有利的事。
從手機品牌來說,第一時間用上最新的新產品和技術,擺脫了設計上的無趣和用戶群的購買疲勞,對提升自身形象和擴大銷售數字都是正面影響。
但是目前所有「全面屏手機」嚴格意義上還未能稱為完整的全面屏設計,用羅永浩的話來說,這些只能稱作「almost全面屏」。
從應用內容分類來看,傳統手機屏幕的16:9長寬比已經被各類「異形」屏幕長寬比頂上。但截至目前大量的高清電視信號和絕大多數數字電影片源都是16:9的1920*1080或3840*2160解析度,那麼如何在18:9(18.5):9的2160*1080或2880*1440解析度的屏幕上匹配視頻內容,相信所有APP開發者都要耗費頭腦才能解決黑邊問題。而且目前所有全面屏技術都無法絕對使用手機正面的全部面積,也就是「劉海」和「額頭」對屏幕部分的視覺擠壓。例如iPhoneX的「劉海」就非常影響橫屏觀看視頻或Vivo的X20的「額頭」佔用了一部分「無功能」空間。大部分視頻內容都會被拉伸或強行加大黑邊。
屏幕有效面積的使用率問題,相信會在很久一段時間裡都困擾著APP開發者。
從觀感體驗來看,傳統的手機屏幕面板通過全貼合技術將液晶面板全部可視部分都完整呈現,那麼在液晶面板組裝時保護玻璃可以覆蓋全部可視部分但必然留有一定寬度的黑色邊框。全面屏手機如果做到全部可視部分的邊框都看不到,就要使用一些異形面板技術來消除視覺上的變形。這方面的嘗試三星已經率先開始在edge系列曲面屏上開始實施。
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有效增加可視面積,而且將左右邊框徹底放在手機的側面視線外。但帶來的負面影響在於液晶面板彎曲後無法保持液晶分子排列的有序折射——手機側面的可視部分色彩和色差實際上都不夠理想,早期的三星edge系列和小米的note2這類手機在側面都有肉眼可以覺察的「彩虹紋」。並且由於手持的原因大部分側面可視面積都沒有被軟體有效利用。此外就是側面沒有了金屬邊框的保護,在使用過程中難免磕碰,導致耐用性全面下降的同時,視覺表現必然無法保持原有設計效果。
從使用體驗看,全面屏的初衷還是給用戶手握一塊「大玻璃」的心理感受,但是由於前面分析的各種原因,至少目前還沒有真正的「全面屏」出現,除了屏幕技術的原因外,還有其他客觀因素。比如指紋識別是否能夠做到屏幕下方的光學識別,比如屏幕外層的光線變化時的自然反射和折射導致的邊框錯覺,再比如攝像頭和聽筒部分同步縮小佔用正面面積的話會導致拍攝效果和通話效果稍微下降。
這方面努比亞的解決方案似乎更有實用性一些。邊框既然無法避免,就使用有弧度的面板玻璃造成的折射效果來消除邊框的遮擋感,此項技術最早出現在努比亞Z9中,其利用玻璃的邊緣切角獲得複雜的光學折射效果,最終將屏幕「黑邊」巧妙隱藏。經過數代產品改良,其屏幕顯示面積與屏幕整體面積之間可以說是所見即所得。因此相較於考驗消費者三角函數知識的複雜演算法,將屏幕顯示面積除以正面玻璃面板面積的所得,即是真正的屏佔比。同時將目前幾乎無法徹底消除的「下巴」藉助COF柔性晶元封裝技術縮小,輔以尺寸更小的攝像頭、聽筒、感光等元器件,進一步採用17:9面板和弧形框來獲得90%以上的屏佔比。
說白了,未來全面屏的發展趨勢肯定是在可手持的前提下,繼續增加可視面積和可觸控面積的比例,在重量和面積大小有限範圍內滿足用戶對「大屏幕」的需求。
目前整個Android陣營的混亂在於大家都在爭取全面屏的概念,但提升屏佔比是毫無爭議的方向。按照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我真的很想提前知道,有一天當整個屏幕霸佔手機正面的時候,聽筒和攝像頭以及距離感應器的這幾個問題是怎麼解決的。
毋庸置疑的是,全面屏手機的概念是小米提出來的。但是,迄今為止,全面屏手機貌似依然沒有一個嚴格的定義。
在這種情況下,對於上下額頭比較窄,左右邊框也比較窄的手機,很多廠家就都叫做全面屏手機了。有錯嗎?好像沒錯,但好像也有錯。說沒錯,是因為,前面說過,對於全面屏手機,目前沒有完整的定義。說有錯,是因為,既然是全面屏手機,就應該做成沒有下巴的MIX,或者沒有留海的iPhone X。這樣的手機才應該是全面屏手機該有的樣子。但問題是,受目前的技術所限,做成全部窄邊框的高評佔比的手機還不太現實,還有待相關技術的突破和完善。也就是說,目前發布的和即將發布的所謂的全面屏手機只能說是准全面屏手機,全面屏手機的元年可能在明年或者後年。所以,各家的粉絲們也沒必要為此爭個死去活來。2017 的所有手機都不能算。因為空間浪費太太明顯。
2017 的安卓陣營還沒有為全面屏定義統一交互,於是安卓導航欄(三個虛擬鍵)佔據了辛辛苦苦騰出來的空間,在硬體方面花極大努力獲得的屏佔比,被導航欄輕鬆吃掉。(這一點很可能在 2018 年有改善,畢竟多數產商都在努力實現基於手勢的全面屏交互,如此一來可以完全去掉導航欄了。)
iPhoneX 雖然定義了全面屏手勢交互,但匪夷所思的要求下方那個大黑條必須佔據屏幕空間。在橫屏模式下那個大黑條佔據的空間將更加恐怖。這令人莫名的友邦驚詫。
總的來說,相比硬體上的屏佔比浪費,軟體交互方面的屏佔比浪費更加可觀。安卓陣營全都浪費了整整一個導航欄的空間,而蘋果陣營在豎屏狀態下需要浪費下方一個導航條以及上方劉海的空間,橫屏狀態下蘋果需要同時浪費左右下三個方向的空間。
要想稱為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屏,硬體方面實現更高屏佔比固然重要,但界面交互方面避免不必要的屏內空間佔用也同樣重要,我猜測,至少對安卓來說這會是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吧。有鑒於此,我不看好所有異型屏的設計,因為他們都會額外的佔用屏內空間,反而目前安卓主流的「偽.全面屏」設計可能最有前途。因為他們在屏內空間佔用方面有優勢。
至於有沒有額頭下巴,我個人對此沒有硬性要求。如果增加額頭下巴有助於把後置攝像頭做平的話,我寧可付出有額頭的代價。因為後置攝像頭不做平實在是一個太反人類的設計了!太,反,人,類!
當然,你對此可能會有不同看法,歡迎評論。謝邀,想到2011年,Nokia就曾經展示過kinetic彈性屏幕手機,當年的觀感只能用「驚艷」來描述。
2012年,三星推出過一款可彎曲屏幕手機YOUM,使用的是當時極為超強的柔性OLED面板,但受限於面板結構,其實用性大打折扣。
2013年,三星發布Galaxy Round,第一次將可彎曲液晶面板引入真正的民用品領域。
2015年,三星的Galaxy S6 edge又一次給大眾帶來驚艷之感,曲面屏技術加上OLED的鮮艷亮麗的色彩表現把當時的對手都拋在腦後。
2015年三星曲面屏技術的成功亮相,相信所有屏幕行業的廠商都看在眼裡都不免眼熱心動。移動互聯網時代必定會帶動整個行業的大躍進式發展,屏幕產品供應鏈也一定會有極大的缺口。
如今面對主流市場需求,各家手機廠商幾乎是一窩蜂似的把全面屏技術瘋狂應用在年度旗艦和新品上。
再次回顧三星,雙曲面技術雖然初看起來有種流光溢彩珠光寶氣的感覺,但這種設計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將硬體特性和實用性結合起來。簡單點說,雙曲面技術現階段還沒有讓用戶感受到在軟體中隨時帶來便利和優美。而且柔性雙曲面屏的糟糕之處在於玻璃面板和手機背面材質的融合感太差,握持時總會覺得側面幾乎沒有摩擦力,感覺隨時容易脫手。
全面屏技術的出現,把使用體驗和視覺體驗幾乎完美統一起來。目前所有智能手機的人機交互界面都是基於屏幕的,那麼屏幕上呈現的內容多少必然直接影響使用者的感受,而手機屏幕的內容和環境的一體感必然影響內容的呈現。
這方面有些廠商一開始就解決的還不錯,比如努比亞。早在2015年,努比亞就出過視覺邊框幾乎不到1mm的Z9,後來還出過Z11和Z17。2017下半年的Z17S是第一次看到全面屏和視覺無邊框的結合產品。
使用極限四面窄框的手機對用戶最不友好的地方就是攝像頭和聽筒以及感應器等部件要重新規劃擺放空間。相比之下,Z17S的全面屏方案無論是軟體兼容還是實際使用感受,基本上都兼顧了用戶的使用習慣和軟體環境。
技術是未來的手機發展潮流,但是技術真正得到應用需要最好的用戶體驗。當全面屏的弊端被一一解決,超高屏佔比和視覺無邊框技術離成為主流也就不遠了。
還用問嗎,當然是:
『*全面屏,是指長寬比為18:9,帶來更高屏佔比的顯示屏』
某為:18:9大家都懂吧?更高屏佔比大家都懂吧?(偷偷給某些廠商使眼色)
眾廠商:懂懂懂!大佬說得對!
某米、某星、某果:=_=?
N月之後,「全面屏」手機遍地開花,清一色18:9,邊框該有多寬還有多寬,反正屏幕拉長了,屏佔比+1%也是更高屏佔比啊!沒毛病!
不扯定義,給你們上乾貨,我們直接意淫一下怎麼搞一個100%屏佔比的手機。
第一,屏幕封裝技術。
最近的全面屏,下巴寬度都有了質的飛躍,那是因為藍胖子的干爺爺三星在屏幕封裝技術上的進步,也就是MIX2發布會上也提過的那個COF。
我們對比一下MIX一代和二代就可以感覺到兩種技術帶來的不同。
所以坐等更強的封裝技術就行了,這個我也不是很懂。
第二,正面的零部件。
放在屏幕正面的有哪些零部件呢?
距離感測器,光線感應器,聽筒,前置攝像機。
距離感測器一直以來都是用的紅外線距離感應器,這個東西必須要有可以發射出去的洞,才能用,S8把這些感測器全都塞在了額頭上,所以S8在爆料的時候才有很多人說,S8的額頭是密集恐懼症的噩夢。
那麼如何消滅這些前置的感應器呢,讓我們來看看MIX是怎麼做的。
用超聲波來代替紅外感測器,因為超聲波的穿透性很好,醫院裡看孕婦肚子里的孩子就是用的超聲波探測的,發射出去還能彈回來,所以這個東西可以放在屏幕的下面,就像超聲波指紋的方案一樣。這樣就可以消滅掉露在外面的紅外感測器。
然後再通過壓電陶瓷,讓整個陶瓷機身一起發聲,這樣來消滅前置的聽筒。當然這個方案的私密性差了點。二代換成了聽筒。
光線感測器MIX也沒消滅掉,是放在下巴上了,這樣方便是方便,但是體驗很差,你經常把手機放在什麼上看,屏幕很快就暗掉了,因為下巴被擋住了。這個可以把感測器放在邊框上,或者集成在其他有縫的奇奇怪怪的地方都可以。
前置攝像機,MIX的方案是定製了一個很小的,放在下巴上,這樣雖然極致吧,但是體驗很差,那個定製的小號前置基本就真的是一個掃二維碼的水準,效果很差很差……
不過最近有曝光,索尼在搞一個可以在屏幕下面使用的前置攝像頭。
這個攝像頭的技術基礎是OLED透明的基底,光線可以透過屏幕到攝像頭裡面,需要的時候這個攝像頭就出來,不需要的時候它就隱藏。
這樣下來,前面板上的零件基本上就都塞到屏幕下面去了,正面再通過玻璃的曲率,搞搞光學欺騙啥的,假裝沒有邊框,防摔啥的我們也不去在乎了,這樣屏佔比就更極致了。
所以雖然暫時還看不到極致全面屏的手機,但是我相信在各廠的努力下,肯定會越來越接近100%這個完美的比例的。
現在回過頭去看,MIX確實在提高屏佔比上,做了不少探索,二代為了量產和體驗也確實妥協了很多。嘖嘖,商業和極致果然不能兩全啊。
最後,說一個有趣的地方,MIX一代的屏幕比例是17:9,而現在的全面屏被定義為18:9。
盜用索尼Xpera10概念圖。Black Matrix不可能做成「無」,但可以做到極窄。手機邊框不可能做到「無」,但可以通過「後移」,凸現屏幕的「全面」,當然也可以用「曲面」的方式把手機兩側做成「無邊」。指紋可以做到側面或者屏下。聽筒感測器什麼的甚至也可以「妥協」到上邊框頂部,主要是前置攝像頭,我想可以用「彈出式」設計。百分百「全面屏」其實是「沒必要」的,有得必有失,就像大屏時代我們也要承擔「更容易碎屏」帶來的代價。
簡單說說我玩過幾個全面屏手機,配圖來自互聯網,侵刪。
1 夏普Aquos Crystal
估計會有好多人認為其實這個不能算是全面屏吧。它其實只是去掉了手機常見的三段結構的「腦門」,一般人看內容都會習慣從上到下,所以沒有「大腦門」的手機第一眼肯定很震撼。
但是「下巴」還是很大,因為攝像頭感測器這些東西不能省就被一股腦擠在這裡……所以按現在通用的說法屏佔比並不高,還不到80%。
2 小米mix
看發布會的時候就很期待了,拿到手發現正面的設計還是沒那麼神奇。再加上語音通話聽筒聲音很彆扭,朋友用不到一個月就賣了。後來的mix2入手後基本上沒有當作主力機就是因為攝像頭放在下部,每次微信視頻都要先轉手機還是不習慣。再有就是mix2的黑框遮擋感比mix一代還嚴重。
3 三星note8
三星作為少數有能力自己生產所有配件的手機廠商,幾乎所有的新硬體技術都能在note8上看到。屏幕觀感特別驚艷,因為上下邊框同步縮小,加上得益於打磨非常精準的玻璃導致左右邊框幾乎看不到。唯一不喜歡的就是本來不寬的邊框上開了密密麻麻的一堆孔用來實現面部識別虹膜識別等安全認證功能。後來猶豫了一段時間還是換成了努比亞的Z17s。
4 iPhoneX
iPhoneX視覺上其實還是很有點不適應,但是「額頭」已經幾乎看不到了。可惜的是這種特殊的屏幕形態與系統、軟體的對接上很成問題,比如很多對戰遊戲。比如全屏看直播或視頻時,那個豁口區域總是讓人想拿手蓋住。如果要利用那部分「額頭」區域,就會造成視野受損的感覺,但如果不用的話,就會四邊都有大量黑邊,手機可視面積浪費太多。
5 努比亞Z17s
目前的主力,全面屏+無邊框設計比較中庸但沒有明顯短板。屏佔比大概能達到90%左右,邊框方案和note8極為相似,上下邊框沒有多餘的開孔,左右邊框也是類似懸浮效果,偏轉一定角度後也沒有什麼黑邊遮擋感。最重要的是屏幕四周的倒角和邊框的融合感挺和諧,單手拿手機的時候沒有明顯的割手感也不擔心誤觸。
雖然用的不多,但相信手上這幾個手機應該代表了目前市面上的全面屏手機種類。總結一下的話就是從第一代iPhone發布開始,手機行業必然走向全面屏的終點,因為觸控操作必然依賴屏幕的大小,那麼越大的屏幕操作效率越高。現在的全面屏儘管還不夠完美,但已經充分表明了手機體積小型化和屏幕大型化的潮流是不可逆轉的,只要不停嘗試提高屏佔比和無邊框技術,那麼全面屏必然成為繼人工智慧、5g網路等技術高峰的後起之秀。
我覺得如果一定有一個大眾化的標準,就是6.5英寸以下屏佔比超過80%。不管屏幕比例什麼的。手機屏佔比超過80%視覺上已經是沒什麼邊框了。
現在符合6.5英寸以下屏佔比超過80%的手機:lg v30galaxy s8galaxy s8+galaxy note8nubia z17s華為mate10華為mate 10 proiphone x小米mix小米mix2小米mix2全陶瓷版堅果pro2全面屏只是「增大屏佔比」下其中一個歷史進程,
「真正全面屏」就是砍掉手機額頭下巴、收窄邊框,屏佔比盡量達到極致100%時的形態而已。
現代智能手機屏佔比發展歷程:
2007年1月,為免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審查泄密,蘋果提前6個月發布了第一代iPhone。蘋果大膽砍掉了市面上主流智能手機標配的鍵盤,為iPhone配備了在當年來看顯得巨大的3.5寸屏幕,砍掉了鍵盤,初代iPhone的屏佔比相比同期手機更大。從此,手機正面幾乎僅有屏幕、感測器和寥寥幾個按鈕成為未來智能手機的標配,拉開了現代智能手機戰爭大戲的帷幕。
2011年9月,三星推出了在當時來看屬於巨屏的5.3英寸跨界平板手機Galaxy Note,發明了智能手機的新品類「Phablet」。在受到多方質疑後迅速大賣,今天大屏手機大行其道,幾乎看不到小屏幕旗艦手機,三星居首功。隨著屏幕的增大,手機額頭和下巴維持高度不變,智能手機屏佔比進一步增大。
2012年12月,魅族推出主打超窄邊框(黑邊+前面板+側邊邊框)為3.15毫米的MX2,有效增大屏佔比。同年主流旗艦機型最窄的RAZR M邊框為3.23毫米,小米2為4.23毫米。iPhone 5為4.37毫米。
感謝 @NeoSource 的提醒
2013年9月,夏普推出首款砍掉手機額頭的超窄邊框量產手機AQUOS PHONE Xx(即302SH),機身尺寸132 x 70 x 9.9mm,屏幕尺寸5.2英寸,邊框2.62毫米,極大地增大了屏佔比,實際屏佔比80.67%。配置完全是當年旗艦機的配置,5.2英寸1080P屏、驍龍800、2GRam/32GRom、可外接SD卡、IPX7防水、f1.9 大光圈的 1630萬像素攝像頭。d
對比當年同期9月發布的發燒旗艦機型小米3:5.0英寸1080P屏、驍龍800、2GRam/16GRom、不支持擴展儲存、無防水、1300萬像素攝像頭、外形……請了個諾基亞的設計師(微笑
2014年8月,夏普推出首款砍額頭「無邊框」手機Aquos Crystal(即305SH)。通過加厚屏幕玻璃達到凸透鏡折射效果,使得本來已打破記錄的2.37毫米邊框手機變得似乎沒有邊框,,號稱「無邊框」設計。同時夏普並通過骨傳導(含壓電陶瓷)技術,帶動手機屏幕進行發聲,使得消滅手機頂部聽筒成為可能,實際屏佔比78.5%。
2015年5月,夏普在305SH的基礎上,推出砍額頭設計的旗艦量產機型Aquos Crystal XX(即404SH),其配備當年的旗艦SoC驍龍810、旗艦標配內存3G、32G起步的Rom快閃記憶體、1300萬像素不妥協的攝像頭、具備三防功能、砍掉骨傳導聽筒採用微縫聽筒、砍掉屏幕凸透鏡,號稱屏佔比86%,實際屏佔比77.7%。
2016年6月21日,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蘋果首席配音師Jonathan Ive在採訪中提及對未來iPhone的設想:
「未來的iPhone應該是一塊一體成型的玻璃,2017年的iPhone會朝著這個方向進化」 2017年,蘋果發布了iPhone X。
(「…expressed a desire for the iPhone to appear like a single sheet of glass.」 The design ideas for the 2017 iPhone will 「push the handsets in that direction」 )。
2016年10月,小米推出屏幕比例17:9的砍額頭概念手機小米Mix,主打砍額頭設計、極致超窄邊框(2.92毫米),自稱「首創全面屏設計」,聲稱全面屏手機正面應該幾乎都是顯示屏幕。採用懸樑臂壓電陶瓷技術,帶動機身中框進行發聲,技術原理與2014年的夏普305SH無差別;首度使用挪威供應商Elliptic Lab的超聲波距離感應技術Inner Beauty替代傳統距離感應器,使得底部取消一個距離感應器的開孔。號稱屏佔比91.2%,實際屏佔比84.0%。
2017年3月,在谷歌解除自Android 6.0開始部署的屏幕比例限制後,LG首度使用18:9作為其旗艦手機G6的屏幕比例,這也是自2011年酷派9930後第一個手機廠商採用相同的屏幕比例。同年4月三星發布其旗艦級Galaxy S8,採用18.5:9的屏幕比例,實際屏佔比84.2%。Vivo、OPPO、榮耀、華為相繼發布18:9屏幕比例的手機,並宣稱「全面屏的標準為18:9屏幕比例」。
2017年9月11日,小米在原Mix的基礎上發布屏幕比例為18:9的「全面屏2.0」手機小米Mix2,其邊框為3.73毫米(其中全陶瓷版為3.28毫米),屏佔比分別為80.8%與82.5%。
2017年10月,小米創始人雷軍在知乎、微博、公眾號等社交工具發布文章「全面屏的前世今生」,聲稱「小米在全球首創了全面屏」,並描述全面屏為「從外觀上看,全面屏手機正面應該幾乎都是顯示屏幕,給用戶帶來更具衝擊力的視覺體驗,屬於未來的概念手機。」
2017年9月12日,蘋果發布iPhone X,屏幕比例為19.5:9,砍掉下巴和額頭,僅保留正面齊劉海放置前置攝像頭與感測器,還保留了4毫米以上的粗邊框以提示你這是iPhone,在中國大陸官網自稱「全面屏設計」,實際屏佔比為79.5%。
總結:現代智能手機屏佔比發展的歷程體現為
砍鍵盤or實體按鈕(初代iPhone、Android虛擬按鍵)&>收窄左右邊框(魅族)&>砍額頭(夏普)&>砍下巴(iPhone X)
綜上,全面屏只是「增大屏佔比」下其中一個歷史進程。
所以題主問「究竟怎樣的手機才是真正全面屏?」
很簡單,砍掉額頭下巴齊劉海,屏佔比盡量達到100%唄。
一些數據:
有意思的是,華為Mate 10作為「非全面屏」手機,邊框和屏佔比都要比自稱「全面屏2.0」的小米Mix2要來的優秀,所以某些人所說的「全面屏的關鍵是拉長的屏幕比例」明顯不正確。
趣聞:
谷歌了一下「Mi Mix」,維基百科定義為「The worlds first bezel less phone」,顯然在老外眼裡(當然,有可能是國人編輯的),「Bezel less」無邊框=全面屏。
有趣的是,「無邊框」設計正正是夏普在推出Aquos Crystal(305SH)時的宣傳及賣點,也是眾多米粉爭辯小米Mix與夏普305SH不同之處的論點之一:「小米Mix是全面屏,夏普是無邊框,兩者有本質的不同。」
至於小米Mix是不是如維基百科上所說是世界上第一款無邊框手機嘛,公道自在人心。
喬幫主在地府發明的 iPhone 10 地府版就是(手動滑稽)
很巧的是,喬幫主的地府版 iPhone9 和8 都還沒有發展成全面屏,9長下面這樣
片子是靈魂擺渡
是不是全面屏先放一邊,是哪個神經病規定全面屏的標準是長寬比而不是屏佔比的?如果按照長寬比,諾基亞5233也算是全面屏?
之所以全面屏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可能是因為現在的手機都只是接近全面屏吧。
屏下指紋加屏下攝像頭,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了。
其實廣義上的全面屏已經有人實現了 我大華強北出的滑蓋全面屏手機 貌似還是屏下指紋解鎖
要是能採用超聲波距離感測器就好了,要不然紅外感應藏到裡面能逼死人。
從視覺效果上來看甩異形屏八條街
更新了==============================================================================================================
評論里有朋友 @吳阿俊 提到了翻轉攝像頭的提議,說要麼說人家廠商貼心呢 你這剛提建議人家就早幫你做好了。
不知道非得要全面屏幹啥
最後比下來還是留海X的屏看起來東西最少,
iPhoneX,可以算作全面屏0.8,沒有之一
其他的頂多0.5我不管18:9就是全面屏(某榮耀)
小米廣告你好夏普表示呵呵一笑,這已經是咱玩剩下的
手機正面都是屏幕
真正全面屏的手機咱們是見過的,就在科幻片里。
不放圖了 自己yy
來,讓我們期待有生之年我覺得就是真正的屏幕全覆蓋啊……我今天突然有個想法:取消前置攝像頭,背面採用魅族pro7 那種自帶的小屏幕,取消聽筒採用骨傳導技術,指紋解鎖移到側面....然後光線感應移到手機頂部....這樣是不是就可以假裝實現全面屏....??
「全面屏」這個詞,如果從文字角度來分析,應該是指代正面全是屏幕,連可見的邊框也沒有,甚至連光感,聽筒,攝像頭,指紋識別等感測器也不應該存在或者隱藏在屏幕下方的一種絕對純凈的概念,類似於以下這些天馬行空的概念機設計,可能未來的技術的確能達到這種水平,但現階段絕對是無法做到的: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現在市面上那些所謂的「全面屏」手機,嚴謹來講應該稱之為「高屏佔比」手機。因為受限於技術,它們無法做到無邊框,無法將攝像頭,光線感應等元器件隱藏起來,所以有的削了腦門只剩下巴,有的給自己的額頭和下巴做了削骨,還有的砍了下巴剪了齊劉海,以下為目前在售的「高屏佔比」手機:(圖片來自網路,侵刪)2016年小米MIX發布的時候,就將「全面屏」這個詞帶了出來,91.3%的屏佔比,陶瓷機身,確實非常驚艷,但是它真的是「全面」屏嗎?從產品而不是宣傳的角度上來講,似乎稱它為「超高屏佔比」來的更為貼切。小米深知自己做出了極為震撼人眼球的產品,也非常了解這款產品的不足和缺陷,比如她想創造出「全面」這個ID,但又受限於技術因此也帶來了糟糕的通話質量和極低的良品率,所以小米很聰明,她稱MIX為「全面屏概念手機」。加上「概念」兩個字,並且上市開賣,這就耐人尋味了,一方面小米展示出了自己不俗的設計能力,一方面又可以降低由於過於提升屏佔比導致的「不好用」帶來的負面影響,因為當你覺得它不好用的時候,想到「這只是一台概念手機」也許就聳聳肩一笑而過,本來就是個概念,我又要這麼高的要求幹嘛呢。後來小米在2017年秋髮布MIX2的時候,她稱之為「全面屏2.0」,實際上我們能看出來,小米妥協了,為了更高的量產率和更好的使用體驗,小米主動降低了對「全面」的要求和期望,選擇降低屏佔比,加粗邊框,增加實體聽筒等,效果非常明顯,「2.0」變得不再「概念」了,它成為了一台合格的「手機」,不再是發燒友手中的一台玩具。小米發布「全面屏2.0」之後的第二天,iPhone X就如同爆料的那般如期而至,「劉海」震驚世人。蘋果就像一眾安卓廠商一樣,也沒能解決前置攝像頭等元器件的問題,所以她做出「劉海」來放置它們。這也是為了功能不得已做出的一種妥協。說了那麼多廢話,其實我想說的就是,人們離真正的「全面屏」還需要一段時間,也許明年,也許後年,我們就能看到真正的全面屏手機,但是你現在看到的那些,他們都不算。為什麼要全面屏?有什麼好處?
這個問題不回答清楚就別去跟風。我覺得黑鏡第三季第一集女主用的才是真正的全面屏
5年前的機子。。。那些「全面屏」手機們看著辦吧
其實關於全面屏究竟應該是什麼樣的
電影《鋼鐵俠》里早就有答案了托尼的手機在《蜘蛛俠:返校季》里甚至還能立體投影(這個就是真科幻了哈 )當時我看電影的時候就被這個手機驚艷了全透明,太酷了全部就是一塊屏幕,這TM才應該是真正的全面屏,就算去掉那個透明的屬性,全面屏也應該就是這樣,就一個邊框加屏幕不點亮屏幕,你都不知道哪邊是上。
幾乎全是屏幕,彷彿握著一塊透明玻璃。雷軍在mix一代發布會時提出的全面屏的概念。
一整面屏幕,目前都達不到
我從未見過華為這樣厚顏無恥之企,尼瑪,18:9的屏幕硬生生給說成全面屏,帶領了一波手機公司重塑全面屏概念的節奏。
指鹿為馬用在這裡特別貼切,更加魔幻的是貌似群眾還接收了這種觀念。無fuck說!!!!!!在我心中只有小米mix是真!!!全面屏!!!無論從物理還是生物視覺方面來說,只有它,不接受反駁!!!與目前來看 三星和鎚子的全面屏 雖然不是真正的全面屏 確是我認為在設計上最美的全面屏 當mix從概念走向量產 我們再也看不見一代的影子了 就像當時的蘋果一樣 設計逐漸沒落 雖然小米不是全面屏的開創者 但小米是全面屏的引領者 正是小米為我們帶來了"全面屏時代" 而在眾多手機公司承認了全面屏這個概念之後 他們也逐一地在自己的產品線上推出自己的全面屏產品 但我總感覺這種做法是跟風的 反正全面屏的特殊感已經不復存在了 在這眾多的產品中 唯有三星和鎚子的全面屏是我認可的 一個是技術硬體上 另一個 情懷吧
不邀自來
全面屏嘛,顧名思義,手機正面全是屏,其它的需求就是屏下指紋,屏下攝像頭等一系列平下感測器……至少,滿足我的需求的全面屏手機這個市面上沒有。iPhoneX接近度0.9,MIX2接近度0.85,S8接近度0.8……至於那0.1,就是那一堆感測器了。在所謂全面屏時代,我還拿著我陶瓷版的小米6瑟瑟發抖呢
在說白了,全面屏對於我們消費者其實沒啥,這只是一個廠商用來賺錢下的一個莫須有的定義而已……
至於下面這個東西……呵呵……現在的「全面屏」根本就是國內廠家的玩意兒,並沒有廣泛運用。要知道,蘋果三星還是世界第一與第二呢,而他們雖然有這個趨勢,但並沒有定義「全面屏」,只是提高屏佔比。
看下國內的定義:小米公司認為全面屏設計是手機的正面全部是屏幕,手機的四個邊框位置都是採用無邊框設計,追求接近100%的屏佔比設計,而華為在榮耀暢玩7x的發布會上則認為全面屏是指長寬比為18:9,帶來更高屏佔比的顯示屏。ov好像還無定義。
注意,兩家都沒有制定一個屏佔比標準,只是說「接近」與「更高」,這就為全面屏手機拓寬了空間,屏佔比稍微低一點也可以被廠商定義為「全面屏」手機。況且,大家都很默契,沒有說「我的定義一定要遵守」,沒有說友商不是全面屏,以防自己被打臉。
華為嚴格遵守了自己的定義(這個定義要求不高),比如說mate10就不是全面屏(pro是);而小米有兩種定義,一種「千元全面屏」,一種「全面屏x.0」。
從他們的產品來看,大概是:屏佔比高於75%,屏幕比例大於16:9的都是全面屏。我個人覺得,這個定義倒是不錯。不需要什麼下置攝像頭,劉海,18:9,只要屏佔比大,不是16:9,就是全面屏,這是個人意見。
順便找了些屏佔比數據:(約)
紅米5/5 plus:76%/78%
榮耀暢玩7x:77%
mix2:81~82%
mate10 pro:81%
nova2s:超過80%
v10:79%
note8:82%
r11s:78%
essential phone:85%
mate9其實也蠻高的:77%正真的全面屏應該包括操作系統的全面屏和硬體全面屏。 在我看來 iPhonex依然是最接近全面屏的手機 (正面全部是屏幕),安卓的三大金剛按鍵在下面又算什麼 ?(魅族家的小圓點目前不太完美 但比其他安卓好太多) 。仔細想一想 iPhonex似乎是最妥當的處理方式了。但是礙於目前的技術,攝像頭揚聲器等其他元件是隱藏不掉的,於是蘋果巧妙的加入了faceID。有些人還在糾結什麼屏下指紋,我覺得無論是屏下指紋還是faceID,它都是手機向全面屏進化的產物。所以正真的全面屏還需要時間。如果哪一正真的全面屏到來了,也許人類社會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人類科技走上新的一層台階。
先解決左右邊框,再解決額頭下巴
nubia用戶小米的全面屏固然有多種不足,但是,比其他廠商還好一點。
所有宣稱只要是18:9就是全面屏的(18:9=全面屏),就是耍流氓,耍流氓、耍流氓。
雖然沒有什麼渲染圖,但是我認為要全面屏,還要前置攝像頭,只能有魅族pro7那種畫屏設計,把後置攝像頭充當前置攝像頭,屏下指紋vivo已經有了,就不是問題了,話筒小米mix的骨傳導也是可以的,用習慣就好,所以全面屏其實是可以的
全面屏的概念是小米提出的,所以理論上來說小米的所有新機器就是標準的全面屏。(當然,這只是狹義上的全面屏)
所以,榮耀等新機所謂的全面屏,應該是借用小米的概念,問題不大。至於三星,至少筆者手中的s8,官方宣傳的是【全視曲面屏】
蘋果…夏普,叫異性全面屏?(待確定)說到廣義的全面屏,以現有的技術很難做到。比較有代表性是小米mix,這台機器可以說除了屏幕,全是毛病。蘋果10用的是三星的屏幕,所以在下大膽預測,三星屏幕技術再次爆發之時,才是【穩定】的全面屏全面鋪貨之時。各家手機廠商都有自己的意見,吃瓜群眾之一表示「你們隨便演」。我理解全面屏的字面意思是正面全是屏幕,所以我認為不會出現真正全面屏的手機。
想起多年前送人的N9了。不跟隨。
全面屏,全面屏,做的時候有沒有考慮我們這開發安卓的感受,又要設配不同的機型。還18:9。
S8+
我覺得iPhonex才能算是消費者心目中對全面屏的真正詮釋
當所有的電子元件都可以集成在一塊玻璃裡面的時候,全面屏大法就大成了。
點開相機手機就隱形了的那種?
沒有統一標準,只有各自廠商9「自定義」的全面屏
這個問題是去年每一個廠商都在爭論的問題
到底什麼樣的手機是全面屏
全面屏首次廣為人知的時候實在2016年10月25日小米發布了小米MIX當時這款手機的全名叫做全面屏概念手機
注意(手動敲黑板劃重點!)全面屏概念手機
概念手機
這個外觀ID確實在當時是可以稱得上「概念」
因為當時的手機外觀大部分是這樣的
手機屏幕比例都是16:9
但是在2017年全面屏手機如雨後春筍一般湧出
一個手機廠商在沒個全面屏手機都不好意思叫手機廠商
那我們來看看各個廠商的全面屏解決方案
Apple iPhone X
蘋果的解決方案是「劉海」並且使用了新的交互方式
但是這個設計其實被吐槽的挺多的
比如……
好了 繼續
三星 Galaxy S8
到我發帖為止S8應該是屏佔比最高的手機
曲面屏+超高屏佔比確實讓S8顏值爆表
而且手感也特別棒
真的
然後是……
小米MIX2
和一代最明顯的區別是
下巴更短
以及整機更小
下面是綠廠和廠的
OPPO R11s
vivo X20
One plus 5T
堅果 Pro 2
鎚子官方稱其位Almost全面屏
華為 Mate 10
大部分廠商都採用將手機上下同時縮短的方案來實現全面屏
這樣手機看起來確實很協調
真的……
(我還有很多手機沒有列舉,在這就不一一列舉了)
其實如今的全面屏手機的手機屏幕比例都是18:9
而前幾年手機屏幕比例是16:9
全面屏手機其實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在不久的以後可能真的會出現屏佔比百分之百的全面屏手機
其實你們覺得好看就行
大概是一塊玻璃?以現有技術的話還不夠實現吧,起碼要有屏下攝像頭(這個好像有了?)還有屏下感應器呀。
如果無頭怪,大下巴都算是全面屏,那麼還有什麼手機不能算呢?
100%屏佔比就醬紫
100%屏佔比,正面全是屏幕
我覺得評論區的朋友已經說的夠清楚了
要我說,就是全部都是屏幕,內嵌隱蔽式前置攝像頭,紅外線,聽筒,等一切感應設備,下屏幕內嵌安全設備,生物解鎖,全機無按鍵。就是屏幕,又大又長,這有什麼意義嗎?實在沒意義
或許這電影里算是我夢想中手機了吧!!主要是寡婦姐出現在手機里
吧上下額頭做到努比亞邊框那樣我就城市全年屏
全面屏。。。我覺得不要亂改文字本身涵義比較好,這感覺就好比買了一盤魚翅炒飯一般。
說回全面屏,真按字面意思,應該是全部表面屏幕,也就是說手機拿在手裡正面是屏幕,背面也是屏幕,邊框還是屏幕,甭管能不能操作,怎麼拼接,全面屏就是拿在手裡哪裡都是屏幕。做不到這個,叫什麼全面屏?如果你以為只是簡單畫個矩形,再把四周改成圓角,最後把屏幕全填充進去,就是全面屏的話,我說你連蘋果的那種圓角矩形都畫不出來。
屏下指紋 去掉正面攝像頭
想起來上次在一個關於全面屏的話題里,我在一個人的回答下面評論說`蘋果很聰明,它把下巴和額頭的寬度評論加到邊框上去,然後就被稱為真正的全面屏。`然後我就被拉黑了。估計蘋果是這人的爹。
雷軍說,100%是不可能的,99.9%是終極目標
顧名思義唄
偏題.現在手機廠商真的不要臉,什麼都能叫全面屏.
全面屏,學名"超高屏佔比技術",別名無邊框等
這些概念都是廠商自己定義的,目前的技術做到百分百全是屏幕是不可能且不實用的(誤觸,碎屏),技術問題主要是感測器光學和前置鏡頭目前還是無法做到屏幕下以及安全解鎖感測器的權衡,所以短時間內即便不考慮實用性也是不可能出現理想中的全屏幕(除非做成滑蓋)
有一定的彎曲程度,並且可以主管看到的。
目前所謂全面屏只是邊框縮小而已,個人認為真正的全面屏,是做到完全無邊框!
屏佔比超過80%是目前技術極限,之後就是一塊玻璃了
都是屏幕,都沒達到,都吹的山響
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全部一面都是屏幕顯然還未有手機達到這種程度問題在於,討論怎麼定義是沒有意義的,用戶要的是體驗,而不僅僅是「全面屏」這幾個字
現在也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呀。大概理想化就是正面全部能作為屏幕顯示信息吧,可能還得集成屏下前置攝像頭什麼的。但是大家不覺得到那種地步很容易誤觸么,而且我還是喜歡正面帶有雙攝像頭呀,看視頻玩遊戲體驗真的爽。
全面不包括背面?
/手動尷尬
什麼時候屏下攝像頭、屏下感測器、骨傳導揚聲器出了再說吧
偏個題,我覺得全面屏除了促進技術發展以外對消費者來說真的沒啥用。
先說結論,小米說什麼是全面屏什麼就是全面屏
"全面屏"這個詞,是小米提出的!小米提出的!小米提出的!
看看百度搜索指數
小米MIX在2016年10月25日發布。在此之前,「全面屏」搜索量為0
然後MIX很牛逼,全面屏火了,然後各大友商紛紛蹭熱度不說,還TM不要臉的來重新定義全面屏,藉以攪渾水,不讓小米借全面屏在輿論上佔據制高點。(不過現在看看各個回答,各大友商的策略還真是成功之極)
更有甚者,魅族的高管,還無腦的舔三星屁股,還要發文說S8才是真正的全面屏。人家三星都不好意思說全面屏,而是說S8是全視屏,舔屁股也找准G點好嗎?別爭了好嗎,三星S8才是『真?全面屏』
雖然S8是真的好看,比起MIX來說我更喜歡這種上下對稱的設計。而且三喪的技術是真牛逼。
但是,
這並不影響小米是全面屏的定義者吧?
就跟特么你生了個兒子,你給你兒子取名王富貴,我說你兒又窮又LOW,你兒子不應該叫王富貴該叫王窮逼。
噁心人不?
左面這張圖算是「全面屏「,右面這張嘛...
18:9
推薦閱讀:
※蛙蛙還沒回來,我的手機就要入土了
※iPhone 7取消耳機孔,竟然是因為它?
※如何看待雷軍稱小米將會用2年半的時間,重回中國第一,你覺得他能實現嗎?
※手機怎麼充電才能不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