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世界簡史(34) 大明之殤(上)

洪武開國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崛起於元朝末年的安徽農民起義軍。他擊敗了同時興起的陳友諒、張士誠等群雄,統一江南,然後又派徐達、常遇春等將領北伐中原,恢復中華。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南京)稱帝,同年徐達攻克大都,元朝滅亡。這是中國漢族自唐朝之後首次收復燕雲十六州,從而將北方領土推進到長城這一古老邊疆。

與中國歷史上絕大部分皇帝不同,朱元璋是從社會底層貧民一步一步走上天子之位。他熟知民間疾苦,因此力求建立一個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長治久安的強大王朝,並努力打造一套符合其理想的國家制度。然而,大明朝兩百多年的歷史卻見證了這套制度逐漸走向崩潰的過程。儘管大明最後是被外來勢力取代,但究其根源,是其內部機制的失敗。

在政治上,朱元璋意識到,貪腐的官僚階層嚴重損害國家利益,因此他致力於加強君主專制。他廢除宰相職位,由皇帝直接總理全國政務,又設立錦衣衛,以嚴刑峻法處理違法官員(朱元璋處死官員之多,世所罕見)。然而,這種接近亞里士多德定義的理想君主制是無法實現的,原因在於:一方面,這套體系的運作高度依賴於皇帝本人的品德、智慧和精力,而並非所有皇帝都能達到這一標準,因此當皇帝無能或無心治國時,國家利益反而失去了守護。(雖然「勞模」朱元璋本人勉強能夠勝任,但後世皇帝往往無力承擔這樣一份終身不能辭職或退休的辛苦工作。因此很多皇帝都是在登基之初勵精圖治、整頓朝綱、痛革前朝弊病,等到時間一長就變得倦怠無心,要麼放縱寵臣或宦官掌權,要麼國家萬事俱廢——等到下個皇帝登基後,如此循環再來一次。)另一方面,皇權的實施仍然有賴於官僚階層的支持,而專制皇權並不能使官僚階層建立起對國家的「主人翁精神」,因此實質上造成了皇權和官僚利益的分裂。官員們雖然滿口仁義道德,實際上往往只考慮自己私利,而不關心國家利益。明朝晚年,官員黨爭愈演愈烈,不同黨派為了自身利益爭奪得你死我活,全然不顧大廈將傾,皇帝卻對此束手無策。(作為對比,此時英國已通過議會制度實現了貴族與國王之間的權力分享,因此貴族們更容易「以國家利益為己任」。)

在經濟上,朱元璋重視發展農業,減輕稅賦,抑制工商。明朝戶藉制度將百姓分為民、匠、軍等不同類藉,只許世襲傳承,不許改換類藉,從而將農民固化在土地上。同時,朱元璋實行海禁、礦禁、控制流通等政策,抑制民間商業發展,同時廣泛採取實物和徭役取代貨幣納稅,也減少了商品貿易的需求。此外,朱元璋強行壓低官員的俸祿標準(甚至難以滿足正常生活需求,因此官員貪腐屢禁不絕),代之以免賦稅特權作為補償。這些政策既束縛了商業經濟的發展,也限制了明朝政府獲得財政收入的能力——儘管明朝的領土面積是南宋的數倍,但財政收入從未達到南宋的一半。尤其是到了後期,江南的官僚地主多有巨富,國家卻無錢養兵打仗。更有甚者,朱元璋本來實行屯兵制度,將大量農田劃給軍戶,讓軍隊自己種田養活自己,但大量軍屯田後來也被官僚私占,從而導致軍餉嚴重不足,士氣頹喪。

對外交往方面,朱元璋秉承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思維,反對出口貿易。自古以來,中原農耕民族遠比北方游牧民族富裕,因此游牧民族渴望中原的各種物產。當他們無法通過傳統的朝貢貿易滿足其需求時,游牧民族便南下掠奪,甚至佔領中原。隨著全球化貿易大潮的興起,阿拉伯人、日本、歐洲列國都先後加入這一行列,希望與中國進行貿易。而朱元璋堅決與北方游牧民族為敵,並改變了元朝(游牧民族主導)的對外開放政策,於1371年頒布《禁海令》,使東南沿海的商業經濟受到嚴重破壞,昔日繁榮的泉州、廣州等外貿港口急劇衰落。正常的民間外貿活動轉變成地下走私,受到官府打壓。當葡萄牙、西班牙在國家意志推動下進入大航海時代之時,明朝卻錯過了這一全球擴張機遇。同時,北部邊疆面臨的異族壓力亦不斷積累,最終將明朝取而代之。

永樂盛世

為了防止權臣篡位,朱元璋晚年大肆殺戮功臣,連「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和大破北元的藍玉等人都被滿門抄斬。同時,他還大封宗室為藩王,手握重兵駐守邊疆。然而,這些做法卻導致了另一個極端後果。1398年,朱元璋去世。由於太子朱標已逝,他傳位給朱標之子、皇太孫朱允炆,是為建文帝。建文帝擬進行削藩,引起太祖四子(在世的最年長兒子)、燕王朱棣起兵造反。燕軍從北平南下,於1402年進入應天府。建文帝在宮中舉火,但無人找到其屍身,生死不明。朱棣遂稱帝,年號永樂。

朱棣再度清洗群臣,並削弱其它藩王勢力。為了進一步加強皇權,他重設了朱元璋開創的錦衣衛,還增設東廠以監控群臣。此後,他於1421年遷都北京,並修建了紫禁城。朱棣繼承了朱元璋重視民生的作風,使社會經濟繁榮昌盛,史稱「永樂盛世」。他還大力開拓邊疆,在漢、唐之後,再度使中華民族的疆域達到歷史高峰。

在東北邊疆,朝鮮半島上的高麗王朝挺過了昔日契丹、金國的進攻,但最終在蒙古騎兵的重壓下臣服。自1270年之後,歷代高麗國王都必須娶元朝公主為妻,並把繼承人送到元大都以蒙古人的方式養大成人方可歸國。因此,高麗王室完全成為元朝的傀儡。元朝滅亡後,1388年(明洪武二十一年),高麗國王派大將李成桂進攻明朝。李成桂反對無效後,行軍至半途返回,推翻高麗國王,另立新王。1392年,李成桂終於廢黜高麗王朝,自立為王。他廢除了與蒙古的關係,向大明請求為藩屬,並請朱元璋為其國選定新名。朱元璋為其選定「朝鮮」為名,並把朝鮮列為「永不征伐之國」。然而,在從契丹到明朝的數百年間,高麗/朝鮮利用中國東北的虛弱不斷擴張領土,最終把中朝邊界從新羅時代的大同江一直推進到今日的鴨綠江-圖們江。而在中國東北的女真地區,明朝自永樂開始設立奴兒干都司,並於1413年登上庫頁島宣示主權。此後直到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為止,整個遠東都在明朝的鬆散管轄之下。

在西南邊疆,大明直接統治雲貴地區,並把西藏納為藩屬。安南地區(今日越南)自從唐末靜海軍獨立建國之後,歷經多個朝代更迭,到1400年權臣胡氏篡位,推翻了向大明稱臣的陳朝。永樂遂於1406年攻佔安南,並實行直接統治。然而安南黎氏起兵反抗大明,明宣宗最終於1427年決定放棄直接統治此地,重新與安南回到羈縻關係。在西北邊疆,永樂在新疆東端的哈密設立衛所進行統治,直到後來1513年哈密衛被吐魯番汗國(由東察合台汗國演化而來)吞併,大明邊防退守到嘉峪關一線。

除了陸上開疆拓土,1402~1433年間,明朝派鄭和七下西洋,展示了中國強大的遠洋航海能力,但其真實目的似乎並不是貿易交流,而是到海外尋找失蹤的建文帝。因此,在朱棣1424年去世之後不久,明朝就停止了下西洋行動,退回到海禁狀態。而就在1434年(鄭和去世次年),歐洲的葡萄牙人越過西撒哈拉,開始邁向未知的大洋。

土木之變

明朝在東北和西南稱雄的同時,北方的蒙古仍然是其最大的敵人。自1402年北元末帝被殺之後,蒙古分裂成韃靼、瓦剌、兀良哈三大部落。明成祖朱棣五次遠征蒙古,給予蒙古沉重的打擊,但始終無法將其根除。朱棣去世後,仁、宣兩朝重視內政建設,但忽略了對蒙古的壓制,致使蒙古坐大。1434年,瓦剌首領脫歡再度統一蒙古,擁立黃金家族後裔脫脫不花為傀儡,自己以「太師」的名義執政。

1449年,瓦剌太師也先出兵進攻大同。明英宗朱祁鎮在宦官王振慫恿下率二十餘萬大軍親征,又聽任王振專斷愚蠢的指揮,竟全軍覆滅於土木堡(河北懷來城外)。英宗本人被俘,英國公張輔(昔日平定安南的主帥,大明武將之首)、兵部尚書、戶部尚書等大臣六十餘人戰死,全軍死傷十餘萬人,損失騾馬二十萬頭。大明開國以來最精銳的三大營部隊毀於一旦,勛貴武將集團幾乎全滅,從此在朝堂形成嚴重的文強武弱格局。

英宗被俘的消息傳到京師,舉朝震恐。危難之中,兵部侍郎于謙挺身而出,組織京師防衛。群臣請太后改立英宗之帝朱祁鈺為帝(代宗),使也先以英宗要挾朝廷的計劃破產。在軍民一心的奮勇抗擊下,瓦剌大軍敗於北京城下,被迫撤退。翌年(1450年),也先見英宗已失去價值,放其回歸大明。代宗起初不願接回英宗,在於謙勸說下才勉強同意。英宗回京後被尊為太上皇,軟禁於南宮(今南池子)。英宗之子(後來的憲宗)也被廢太子之位,代宗的獨子被立為新太子,但旋即去世,太子之位空懸。1457年,代宗病重,大臣徐有貞、石亨與太監曹吉祥等人勾結,從南宮接出英宗復辟,史稱「奪門之變」。代宗數日後去世。同年,在蒙古自立為可汗的也先被部下刺殺,瓦剌部落衰落,蒙古可汗之位重新回到黃金家族。

英宗複位後重賞奪門之變的參與者,並且在徐有貞遊說下,竟把于謙等忠臣斬首。然而他不久就意識到這是一場騙局,因為代宗無子,英宗本來就是皇位繼承人,根本不需要奪門。曹、石此後都因謀反而被處死,徐有貞被貶為庶人,因奪門之變而晉陞的一切官職(計四千餘人)最終都被英宗下令罷免。經此變故,英宗及其子憲宗都勤於治國,使明朝經濟民生得到恢復。然而,土木堡之敗已使得大明軍事實力遭受嚴重損失,失去了拓土開疆的銳氣,此後致力修築長城,由攻勢轉為守勢。

隆慶開關

英宗之後,大明曆經成化、弘治等朝,雖然內有宦官寵臣擅權,外有蒙古倭寇侵擾,但大體保持國勢平穩。然而這時,一個新的外來者敲開了明朝的大門:葡萄牙(明朝稱佛朗機)。

在鄭和下西洋的數十年後,葡萄牙人終於來到了中國。1514年,一支葡萄牙船隊從馬六甲航行到珠江口,向明朝要求建立貿易關係。廣東布政使決定接受葡萄牙人的貿易請求,但葡萄牙人得寸進尺,佔據屯門島(今香港附近)為據點,並賄賂宦官以獲得明武宗(正德)的縱容。1521年,武宗去世,明世宗(嘉靖) 登基後下詔驅逐葡萄牙人,廣東水師遂在屯門擊敗葡萄牙艦隊,將其驅逐出境。這是中國和歐洲國家的第一次直接戰爭。在此過程中,明朝還利用葡軍中的華人學會了火炮和西方戰艦技術。1523年,葡萄牙艦隊再度來犯,在茜草灣海戰中又被大明水師擊敗。此後近二十年,葡萄牙人都不敢再前來廣東沿海,轉而北上浙閩一帶,並於1543年首次到達日本。通過向日本轉讓火器技術,葡萄牙人成功地與日本建立了貿易關係。

驅逐葡人之後,大明再度厲行海禁,連朝貢貿易都一概終止。然而,在利益驅使下,東南沿海的民間海上貿易已經形成龐大規模,無法斷絕。大明官方眼中的倭寇實際上是包括海商與海盜的一個混雜群體,其中有日本人、葡萄牙人,也有中國沿海居民,既有人從事普通的商業貿易,也有人伺機武力掠奪。他們以舟山群島的雙嶼港為主要據點,把這裡發展成一個繁榮的海上貿易中心。

1548年,大明水師剿滅雙嶼港,企圖強行摧毀這一貿易網路。然而民間海上勢力越來越強,甚至出現了「海上霸主」汪直,橫跨日本薩摩(九州島西南端)與中國江浙沿海,富可敵國。汪直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傾覆明朝,而是「要挾官府,開港通市」,這一理想符合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客觀規律,卻不符合明朝傳統政策。在明朝總督胡宗憲開放通商的許諾下,汪直接受招安,意欲報效朝廷,卻被出爾反爾的大明朝廷處死(1559年)。此後倭寇群龍無首,更加混亂猖獗。在這一局面下,大明依靠傑出將領戚繼光的多年奮戰,基本上壓制了東南沿海的倭寇。然而,使用武力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

在長期武力鎮壓的同時,朝廷內部的通商和禁商兩派也相互爭論,通商派終於佔據上風。1557年,葡萄牙人獲准在澳門暫時居住,此後又正式租賃土地(但直到明亡,澳門始終屬於明朝管轄之領土),明朝由此建立了對歐洲直接交流的窗口。1566年,明穆宗(隆慶)即位,在高拱、張居正等大臣倡議下,次年宣布廢除海禁,史稱「隆慶開關」。這一措施從根本上消除了倭寇之患(戚繼光亦被調至北方鎮守薊門),同時極大地促進了明朝商品經濟的發展,因為歐洲此時通過地理大發現獲得了大量白銀,可以用於購買中國的絲綢、瓷器等產品。據統計,此後的二個半世紀里,中國最終從歐洲和日本獲得了大約6萬噸白銀,大概相當於全世界有記錄的白銀產量的一半。在高峰時期,明朝的遠洋船舶噸位達到18000噸,佔世界總量的18%。而在北部邊陲,1570年,明朝也和蒙古俺答汗達成和約,封俺答為順義王,開放邊境貿易口岸,使蒙古可以通過正常貿易獲取中國商品,史稱「俺答封貢」。從此到明朝滅亡為止,大明與蒙古之間幾乎不再出現戰爭,和平終於到來。


推薦閱讀:

《明朝那些事兒》對於謙冤案的解釋是否正確?
為什麼明英宗被蒙古人擄去之後被優待,而宋欽宗宋徽宗被女真人擄去之後卻被折磨呢?
如何評價錢謙益?
如果當初崇禎帝沒殺袁崇煥 ,或是崇禎像宋朝的皇帝一樣暫避江南,大明會怎樣?
為什麼滿洲不在朝鮮推行剃髮易服?

TAG:明朝歷史 | 東亞歷史 | 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