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城市帶內的小城市諸如崑山,太倉,常熟之類的縣級市未來的發展前景和趨勢如何?如何定位?是走向縣縣合併升格,還是併入上海,蘇州這樣的大城市?


崑山,太倉,常熟之類的縣級市併入大城市還是合併升格和政治有關,和當地經濟無關。同理,當地的發展趨勢和前景要看下一任的市委書記。目前中國體制下還是「人治」,一把手思想開發,對大政策把握靈活就能有好發展。反之碌碌無為之輩只求平安,當地發展就緩慢。


XY

問題太大了,由發改委等部門來回答最合適,而且「發展」指經濟還是行政級別也不太清楚。國際經濟形勢、高層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理解和規劃、當地一把手的私心/思路等等,都對這些小城市的發展有影響。在我看來,短期之內這些城市的發展方向不會有多大變化,長期不好說。


「人」說了算,變數太大


多年來參與崑山多個大型基建項目建設,淺談下。1.崑山地方債務在2012.年前後到達頂峰,以後暫停了大部分的城市建設,當然除了商品房,2.那次大爆炸影響很大,崑山高層巨變,一系列規劃暫停了一段時間3.目前來看各項指標和計劃正在逐步恢復,潛力還是不錯的


發展下限不會低,就因為「長三角」的區位優勢,上限,就得看縣級政府和市級、乃至省級的博弈了。(沿江的幾個縣級市至今沒有鐵路運輸,有點被打壓的意思)

定位就是強化地方特色產業,通過政策優勢吸引有活力的新產業,但不能和大城市重合,要差異化。

至於合併啊、被兼并啊,基本不可能,政治上寸步難行,就算是有個常委力推,都不可能。

總之就是,在人才和產業都競爭不過周邊大城市的既定事實下啊,定位差異化,目標富裕和宜居。


作為常熟人支持常熟。。。但是實際情況。。。


蘇南模式的表現形式之一就是經濟的區域分散化,常熟、崑山、張家港、太倉四家佔全蘇州GDP的半壁江山(這還是吳江市撤市改區後)。

蘇南城市化啟動初期,這種以縣域經濟和鄉鎮經濟為龍頭的發展模式確實起到了在更大區域範圍進行工業化資源配置之作用。但城市化尤其是長三角這種體量的城市群的城市化,必然會走向城市積聚效應和規模效應的最大化發揮。尤其是本區域工業正在從勞動密集型、土地密集型向技術和創新密集型、行業體系化的先進位造業轉型,更需要技術、人才和業態在空間上的積聚。

一方面,從行政角度,今後行政區劃管理級次扁平化的趨勢,會使得目前蘇州的四個縣級市行政管理上更加獨立於蘇州,而直接對省一級區劃負責。但是,從區域城市集群發展上,從功能區域分工上,縣級市會更加緊密地融合進上海為城市群中心、蘇杭為城市群副中心的長三角城市群的區域融合中。從區域經濟地理的理論上,建立一個覆蓋長三角的省級行政區劃是合適的,但即便沒有這樣一個統一區劃,崑山等縣級市從長期角度融入特大城市輻射並向功能衛星城發展的趨勢也將是明顯的。

ps.目前S1和S2等貫穿蘇州崑山上海的城際輕軌已經敲定。


縣級市還是什麼無非就是個名字而已,發現好了並不並似乎沒什麼區別吧


縣級挺好的,小城市安靜舒適。


推薦閱讀:

現在的中國很像1900年的美國,而不是1970年代的日本

TAG:城市 | 經濟 | 房價 | 城市規劃 | 未來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