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同志雜誌和一群人的十年
2007年,GaySpot雜誌創立,當時我們的想法很簡單,就想辦一本為同志自己發聲的雜誌。我們用一個「點」字,作為雜誌的中文名,那個時候還沒有社交軟體,很多同志都是去公園、酒吧、浴池、讀報欄、公廁憑藉眼神交友,大家把這些同志聚集的地方稱為「點兒」。我們希望這本雜誌也是一個「點兒」,能把大家聚集起來,希望每期雜誌記錄下的同志生活都是一個點,一點一點記錄下中國同志社群的發展軌跡。同時,我們也希望這個「點」有「點燃」、「點亮」之意,讓更多人通過這本雜誌找到更明亮的生活,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到雜誌的創作。
這些年,GS雜誌做過很多次改版,從小本到大本,從期刊到特刊再到MOOK(雜誌書)。我們還記得,開始的時候,最難的就是找照片,大部分受訪者都不敢把自己的照片登在雜誌上。然後,開始有了第一個願意用自己的照片作為封面的人物。再然後,很多公益機構的朋友,爭著想當封面人物,為自己的機構宣傳出力。這些年,GS雜誌做過很多次改版,從小本到大本,從期刊到特刊再到MOOK(雜誌書)。我們還記得,開始的時候,最難的就是找照片,大部分受訪者都不敢把自己的照片登在雜誌上。然後,開始有了第一個願意用自己的照片作為封面的人物。再然後,很多公益機構的朋友,爭著想當封面人物,為自己的機構宣傳出力。
所有的這些堅持與改變,都與圍繞在GS雜誌周圍的這群人相關。一位研究獨立雜誌的朋友曾經問,為什麼GS微信可以做到大部分文章都是原創,我們回答,因為我們聚集了一批熱愛寫作的朋友,並且從三年前就開始打造青年寫作者的培養體系,這個體系就是「GS學院」。
GS長久以來的一個期望,即讓寫作真正運行其力量,以此來參與性少數群體的深層潤澤與表象改觀。但改變總是艱難,且在如今愈趨於保守的世界,一份微藐的雜誌好比從未被吹噓入鼻孔的生氣,哪裡就能給亞當以真的生命?改變則不能,然若能從地下汲引潛流,並予其一段溝渠,使之成為地表的春水,這樣,我們做不做得到呢?
於是有了這期的春水十二人刊。為行汲引的功能,GS除卻雜誌外,每年總有一期寫作班(即GS學院,至今已運作四屆)。今年的寫作班上,我們邀請了電影導演張贊波、GQ前副主編唐小松、《人物》副主編季藝為老師,共十八名學員被選入此屆學院。學院結束後,在自願參與的基礎上,通過與老師們的溝通,於是就有了他們自己的文章,《春水》也即此次學院作品的結集。
部分學員都是初涉寫作者,對他們來說,寫作或尚未成為一份志業,更勿論執此去做改變的事宜。學院初衷,與其說讓學員參與社會改變,更毋寧說是使其真正與寫作產生命運相關。他們中的許多,現在就象在確定戀情一般地確定著寫作,他們終將愛或被愛么?那也總得先寫下去才知道。當然,也有學員已在寫作上行進多年。對他們來說,寫作或是謀生,或是理想,或不過一段繞過脖子的冬日圍巾。但不管如何,寫作都是他們當下所進行的事實。對一種事實的關注,常會因此關注而超越事實本身。我們希望學院的注重,會給他們的超越復加一層關注的友誼。
《春水》上下兩編,上編虛構類,下編非虛構類。此亦GS對寫作的粗略劃分,虛構憑虛,非虛構務實。但虛構非虛構,有時也僅作一寫作方式的劃分,虛構中有真實底本,非虛構亦有務虛追求,以故它們總是黏連,但這卻是帶有友誼性質的黏連。虛構類多是小說,非虛構則以報道為其寫作的基底,這其中,有荒島跨性別者的故事,也有同志眼中的同妻,有對當下同志可悲命運的理解,也有對抑鬱症帶有尊嚴的剖析。這十二人的十三個故事,固不足以概全,但它們是真誠嚴肅的努力,且這其中正在顯示出他們對群體理解的才華。他們就像春水,或許現在還沒到潤澤的地步,但帶有色彩的水體,卻能預示一個嶄新的季節。購買鏈接:GS學院特刊--第32期雜誌。
aHR0cHM6Ly93ZWlkaWFuLmNvbS9pdGVtLmh0bWw/aXRlbUlEPTIxMDQ0OTIwMjc=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