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怕「太追求」
因為勸告別人不要太追求贊,之前得罪過不少人,多數人生氣的原因是認為「我憑自己本身吃飯,你無非是看不起我。」眼見一個又一個翻船的例子,不知能否讓人多長一些教訓。我承認,既然玩社區,多少都有點追求,就像我在談社區結構的長文里說的,「贊」這種社區資本必然是被追求的對象。而我一直想表達的是——「追求」和「太追求」,是兩回事。
回望自己年輕的時候,其實活得非常苦惱,有如火宅之人,內心糾結萬端,百慮交陳。我也知識最近幾年,才變得平靜(也可以理解為消極)起來。
老年人容易快樂,是因為接受了來日無多這件事。當我們意識到我們沒有時間,就能更明白事物的優先排序,更能欣賞人生,更寬容,日子越過越好。這聽起來很美妙,不過,能夠做到,恐怕跟智慧或修養沒什麼大關係。有位年輕時個性火爆的同學,現在快四十了,也慈眉善目起來。問他怎麼「修鍊」的,他表示根本沒修,只是現在脾氣「發不動」了。因為發不動脾氣,於是了解不發脾氣天也不會塌下來。因為動情緒太累,也就理解:沒什麼情緒也一樣可以活得「性情中人」。
所以,並不是人年紀大了容易快樂;我覺得要反過來說,其實是「快樂的人容易活的久一點。」「快樂從何而來?在施與受之間,內在與外在的相遇之處。」這是Natalie Goldberg的話。她病了三個禮拜,躺在床上什麼事都不能做。除了發獃,閱讀,看窗外,胡思亂想。就在這種情況下,她發現自己感覺到快樂。那幾乎近於狂喜。
她覺得安適,平和。但是病好之後,那狀態就離開了。因為她又開始工作,會見朋友,忙一些生活瑣事。用她自己的話說:「充滿熱情地投入瘋狂的活動節奏中。」
古希臘哲學家伊比鳩魯早就說過,雖然歡樂是知足的基礎,但過度放縱卻不能帶給我們快樂。不過,人類不同於其他生物的特性之一,就是我們會渴望擁有一些東西。科學家考古過程中發現,石器時代的人就已經會製造一些超過需求精細度的工具,演化心理學家米勒認為,藝術的演化大體來說就像是一種性行為的技巧,是在炫耀作者的靈巧、創造力、想像力以及智慧。
然而在今天,這種巧妙的本能已經逐漸消失了,因為社會鼓勵我們相信,只要炫富炫地位,就會極具魅力。這也說明了為什麼當今文化會著迷於擁有流行又新穎的物品,而不喜歡使用經年耐久的東西。
要做到對野心知足,究竟得放棄些什麼?其實對大多數人來說,成就超越了某個界線,只會讓需求變得越來越大,而回報卻越來越小。傳統的觀念是「努力工作,努力遊戲」。可是現在很多人根本不玩了,甚至吃飯時間也不肯離開手機。也許有人會問,以幸福、知識、智慧之名,而把這一大堆信息注入這個世界,究竟所為何來?其實這不是重點,而是因為別人都這麼做,所以我們也非這麼做不可,除非我們決定偷偷從側門溜走,而這扇側門就叫做「知足」。總之,在今日的職場里,不管我們喜不喜歡,「少」固然是「少」,但「多」其實也是「少」,唯有「知足」才是「多」。這是在商業激烈競爭情況下的新定律。
有錢人常把自己的憂慮不安歸咎於外在世界,所以他們會用財富去買他們認為能讓自己覺得舒服的財物或服務,但這並不能讓他們比我們一般人快樂多少,只會讓他們有錢去瘋狂追逐各種慾望而已。然而當這種作法不管用時,他們就會買得更多,如果還是不管用,他們就更是買個不停。
我是一個幾乎從來不購物的人,之所以沒有賺錢動力,真的是因為一個月工資便等於一年的生活費。不過我也並非主張苦行之人——並不是非得貧窮才能有滿意的生活。在貧窮國家裡,錢多的確可帶來更多快樂,因為如果收入非常少,那麼只要稍微增加一點點,就能對生活品質有相當大的改善。
真正的關鍵,在於最開始我所說的,沒有必要「太追求」,這會讓你做出很多傻事而不自知。很多時候我們忙著「活」,看似充實,而其實內在枯渴。我們並來不及看自己經歷了什麼,體驗了什麼。生活如風,從身旁忽忽卷過。我們沒有時間,也幾乎缺乏心情,讓「內在與外在相遇」。
如果觀察人生足夠久,便會明白「無常」指的不是意外或變故,而是一切都會過去。無論好事壞事,無論悲喜,無論美醜,甚至創造與崩毀,都在時光行進之時:出現、存在,之後敗壞,並且消逝。
推薦閱讀:
※你最難過的時候是怎麼走出來的?
※土登翁修堪布:凝固的心情
※男生喜歡毛絨玩具是什麼心理?
※如何寫出一篇平平淡淡,卻又耐人尋味的文章?
TAG: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