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釋迦牟尼和他的阿羅漢果的弟子們的區別?

這個問題其實不是題主突發奇想,而是確實心有疑慮,其實除了這個問題還包擴兩個問題。

1.阿羅漢果知不知道自己是阿羅漢果,知道之後會不會知道在阿羅漢果之外還有更高層次的果位。反推一下,如果阿羅漢果不知道自己得了阿羅漢果,那麼他自然就不知道在他之外還有更高的果位。

2.如果釋迦牟尼和他的弟子們有區別,那麼為什麼釋迦牟尼不把能達到他那個層次的方法告訴他的弟子們?如果沒有區別,那麼為什麼會有現在所謂的這些區別,也就是為什麼不都叫佛。


即使按照巴利經藏來說,佛與阿羅漢也是有差別的,如上面幾位答主所提到的,在巴利經藏中,佛陀與阿羅漢是區別,不僅僅在於自覺與他覺的區別,不僅僅在於名號上的差別,還在於諸如三十二相、十力四無畏等十八不共法,那麼這些內容為什麼阿羅漢沒有?

你不能抬杠說阿羅漢不想學,或者不需要學?

如果阿羅漢不想學,不需要學,那麼佛陀為什麼會學會有呢?如果這些是不必要的,那麼作為無上的覺者的佛陀他為什麼要具備這些「所謂的不必要的內容」呢? 如果這些是對於阿羅漢所必要的,那麼佛陀為什麼又沒有教給阿羅漢呢?

所以你這樣抬杠狡辯是不符合邏輯的。 於是, 只有一種理由來解釋, 那就是: 佛陀所知所修所證的某些「法」,這是阿羅漢所不具備的, 這些「法」不是阿羅漢所需要的, 而是成為「佛」所需要的。

因此,一個公允的觀點就是: 阿羅漢與佛陀的最大的相同之處,只是在漏盡解脫這個方面而已。 除此之外,阿羅漢有很多的方面不如佛, 並且也有一些「法」是阿羅漢不懂,而佛陀才能懂的。


曾經有一位悉達多教授,他聰明睿智、見多識廣,去過恆河沿岸許多國家,和許多國王、學者談笑風生。然後他教了很多學生,這些學生儘管資質不同,但是在這位教授的教導下都學會了謀生的知識,成為有用的人才。當然這眾多學生里也有幾個天資出眾的學霸,他們覺得悉達多教授很了不起,也想成為教授。悉達多教授也覺得這幾個人有成為教授的天分,於是說「吼啊!你問我資瓷不資瓷你們當教授,我當然資瓷了!」。

悉達多教授在說起這些學生的時候,無論是畢業後直接工作的,還是繼續深造要成為教授的,都是讚歎的。

然而有一天開始這風氣就變了,大家也不管自己的天分如何,一窩蜂的都嚷嚷著要當教授,誰要是說自己不想當教授,那些人就嘲笑他:你真是一點志氣都沒有,你這叫焦芽敗種,曉得不曉得?但是這些跟風要當教授的平時也不好好學習,真到了考試的時候一個也過不了,於是就想出了種種作弊的方法,比如據說有位叫阿彌陀的領導很厲害,走他的後門肯定能評上教授。但是到底有沒有用,我只能說無可奉告。


首先,佛陀是實語者,也是應該信賴者:

捨斷妄語後,他是離妄語者、真實語者、緊隨真實者、能信賴者、應該信賴者、對世間無詐欺者。捨斷離間語後,他是離離間語者:他從這裡聽到後,不為了對這些人離間而在那裡說,或者,他從那裡聽到後,不為了對那些人離間而在這裡說,像這樣,他是分裂的調解者、和諧的散播者、樂於和合者、愛好和合者、喜歡和合者、作和合之言說者。捨斷粗惡語後,他是離粗惡語者,他以柔和的言語:悅耳的、可愛的、動心的、優雅的、眾人所愛的、眾人可意的,像那樣的言語與人說話。捨斷雜穢語後,他是離雜穢語者:他是適當時機之說者、事實之說者、有益處之說者,如法之說者、如律之說者;他以適當時機說有價值、有理由、有節制、具有利益的話。

——巴利經藏 中部27經

那麼佛陀是如何評價阿羅漢的呢:

  比丘們!當這麼看時,已受教導的聖弟子在色上厭,在受上厭,在想上厭,在行上厭,在識上厭;厭者離染,經由離貪而解脫,當解脫時,有『[這是]解脫』之智,他了知:『出生已盡,梵行已完成,應該作的已作,不再有這樣[輪迴]的狀態了。』

  比丘們!所有眾生住處之所及,乃至到有之頂點為止,在世間中,這是第一的,這是最上的,即:阿羅漢。」

  這就是世尊所說,說了這個後,善逝、大師又更進一步這麼說:

  「阿羅漢確實是安樂者,他們沒渴愛被發現,

   已斷絕我是之慢,已碎破癡網。

   他們已到達不動的,他們的心是不濁的,

   他們是世間中的不染著者,梵已生者、無煩惱者。

   遍知五蘊後,在七善法的範圍中,

   他們是應該被讚賞的善人,佛陀的親生子。

   已具足七寶,在三學上已學,

   大英雄們漫遊,已捨斷恐怖與恐懼。

   已具足十支,大龍象是入定者,

   這些是世間中最上的,他們沒渴愛被發現。

   無學智已生起,這是最後身,

   對梵行的核心,他們不依於其他人。

   他們在種種慢上不動搖已解脫再生,

   已到達已調御階位,他們是世間中的勝利者。

   上下四方,他們沒歡喜被發現,

   他們作獅子吼,覺者們是世間中的無上者。」

——巴利經藏 相應部 22相應76經

可以看出,佛陀不僅肯定了阿羅漢的不受後有,同時也給予阿羅漢以無上者的讚譽。事實上在經藏中,佛陀不只一次這麼首肯過阿羅漢是無上的,比如:

他了知:『生已滅盡,梵行已立,應作皆辦,不受後有。』大王,這是比先前現世應驗的沙門果更為殊勝、美妙的現世應驗沙門果。大王,再也沒有比此更為殊勝、美妙的現世應驗沙門果。

——巴利經藏 長部 沙門果經

所以從解脫的層面上來說,並不存在比阿羅漢評價還要高的任何有情生命,哪怕佛陀也不例外——事實上佛陀也是阿羅漢。

阿羅漢在成為阿羅漢以後,是自知不受後有的。所以阿羅漢必然知道已經證果。另外沙門四果是佛陀官方給出的認證,其中阿羅漢是最高果位。除此以外沒有其他的果位。

佛陀已經把達到這種世間無上者的方法教給了信任他的修行者們,這也是佛陀出世的意義。而佛陀的方法,在佛陀不受後有以後,被阿羅漢記錄了下來,被稱為經和律。目前完整的記錄了經和律的,被稱為巴利經藏和律藏。

佛陀之所以被稱為佛陀,是因為佛陀是自覺者,而且是天人師,無上調御丈夫,可以幫助信任他的修行者們成為世間無上者。而阿羅漢並不是自覺者,是信任佛陀的修行者,是佛陀的學生。


佛必須成就六波羅密,但是阿羅漢不需要俱足六度,但是阿羅漢必須俱足般若波羅蜜,因為般若波羅密是斷煩惱的,而阿羅漢是斷盡一切煩惱的,但是阿羅漢不一定禪定到極致,也不一定布施持戒所導致福報到到極致,所以普通的阿羅漢未必具備其他五度,這就是佛比普通阿羅漢強的地方。但是即便其他阿羅漢即便具備了6度,也不能稱為佛,因為佛的含義是佛教的創始人,創始人必須具備6度,但是具備6度不一定是佛教創始人,但是佛教的果位以煩惱斷去多少衡量,因此阿羅漢是最究竟的果位,和佛是一樣的,兩者都是煩惱斷盡無餘的,所以智慧等同,但是福報不同。這個是從小乘佛教的角度講

從大乘佛教的角度,佛是無所不知並且幾近無所不能的大神,而阿羅漢遇到佛是小巫遇到大巫的關係,在大乘佛教的視角來看,阿羅漢都是一些不思進取的膚淺之士,明知佛的果位更高,但是就是不修,看你能把我怎麼地,所以稱他們為嬌芽敗種,也就是漢語的孺子不可教,朽木不可雕的意思


阿羅漢與佛陀的本質其實可以通過一個比喻來解釋,1佛是獨立自主的情況下通過自己努力找到答案的,辟支佛是獨立自主的情況下通過自己努力找到部分答案的,而阿羅漢是通過佛陀的教導學習解答出答案的,區別就像發現牛頓定律的牛頓和通過課堂學習掌握牛頓定律的學生,


這是其中一個差別:

世尊這麼說:

  「比丘們!如來、阿羅漢、遍正覺者是未生起道的使生起者;未產生道的使產生者;未宣說道的宣說者;道的了知者;道的知者;道的熟知者。

  又,比丘們![其]弟子現在住於道的隨行,以後為具備者。

  比丘們!對如來、阿羅漢、遍正覺者與慧解脫比丘,這是高下,這是不同,這是差別。--相應部22相應58經


這真的是個好問題,這個問題確實很多人搞不清楚。於是有人產生了邪見:阿羅漢境界等同與佛。這是極其荒謬錯誤,其實背景是否定大乘。

佛教修行:廣義五乘-人、天、聲聞、緣覺、佛。核心三乘:聲聞、緣覺(二乘、小乘,解脫道)、佛(大乘、菩薩道、佛菩提道)

佛在《法華經》中說的很清楚:小乘是「化城」,讓信心不足的眾生,培養成佛信心。佛的本懷是讓這些小乘人證果以後,回小向大,轉入菩薩道,修習佛菩提。對於不回小向大的小乘人,佛苛責他們是「焦芽敗種」,因為不想成佛。

阿羅漢是解脫道四果,但只是斷煩惱現行,卻沒有斷煩惱種子習氣。所以你看那些羅漢造型,各種憂悲苦惱喜樂表情都有。你罵他,他會生氣,作出表情,但一轉身就不生氣了。

佛,一切種智。一切種子煩惱隨眠皆斷。所有種子不再變異,無漏有為,四智圓明。

可以看出羅漢與佛相差懸殊,所以釋迦牟尼佛在人間示現涅槃以後,沒指定座下弟子繼承佛位,而是指定彌勒菩薩,於未來世成佛。

佛的弟子,阿羅漢們大部分都回小向大轉入佛菩提道了。

近代由日本人否定大乘、中國頗有跟風者,皆是魔子魔孫,非三寶弟子。

-—————分割線…………………………

阿羅漢斷煩惱現行,斷分段生死,但種子還有變異,仍有習氣,此時阿賴耶識改名為「異熟識」。佛,種子全部清凈,無變異,此時阿賴耶識已經成為「無垢識」。為了方便大家理解,下面舉畢陵尊者的故事:

「畢陵伽婆蹉尊者尚慢,畢陵伽婆蹉尊者在佛世是個大阿羅漢,他有一天要過恆河,可是恆河湍急無法過去,佛又告誡不能示現神通,那怎麼辦?他只好看那恆河神到底是誰?結果他一觀察恆河神,原來是她啊!那就跟恆河神講,就稱恆河神為「小婢」:「我要過河,把河水分開。」那恆河神一聽到有人叫他,抬頭一看,原來是大阿羅漢,怎麼可以怠慢!所以就河水分開了,讓畢陵伽婆蹉尊者過去了。可是堂堂一個恆河神,卻被他呼喚是小婢;小婢就是小奴婢的意思,那當然心有所不甘;有所不甘的結果,他就向佛告狀。佛就派人請畢陵伽婆蹉尊者來,問畢陵伽婆蹉尊者:「你有沒有跟恆河神說他是小婢?」畢陵伽婆蹉尊者說:「有,我有說!」你看,修到阿羅漢,心多麼直;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不會像世俗人那麼彎彎曲曲。佛接下來就跟畢陵伽婆蹉尊者講:「你要跟他懺悔。」畢陵伽婆蹉尊者說「好」,他就跟恆河神講:「小婢、小婢,過來,我跟你懺悔。」大家聽了,為之絕倒啊!

佛就藉這個因緣來說明:「阿羅漢雖然能夠斷煩惱的現行,可是卻不斷習氣種子。為什麼呢?因為恆河神曾經五百世,為畢陵伽婆蹉尊者的奴婢,由於畢陵伽婆蹉尊者使喚慣了,所以習氣種子就現行。」也就是告訴我們,阿羅漢仍然有習氣種子未除。從這邊就可以了解,阿羅漢可以斷分段生死,可是卻無法斷習氣種子啊!


針對孫嘉鴻行者與狗進炮行者所依據的佛經原文的另一角度的理解體會,請諸位大善知識指正:

66( 七五)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何等為五?謂色受陰,比丘於色厭,離欲,滅,不起,解脫,是名如來、應、等正覺。如是受、想、行、識厭,離欲,滅,不起,解脫,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比丘!亦於色厭,離欲,滅,名阿羅漢慧解脫。如是受、想、行、識厭,離欲,滅,名阿羅漢慧解脫。比丘!如來、應、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有何差別」?比丘白佛:「如來為法根,為法眼,為法依,唯願世尊為諸比丘廣說此義!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如來、應、等正覺,未曾聞法能自覺法,通達無上菩提;於未來世開覺聲聞而為說法,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八道。比丘!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未得而得,未利而利,知道,分別道,說道,通道,復能成就諸聲聞,教授教誡;如是說正順,欣樂善法,是名如來、羅漢差別」。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就與孫嘉鴻行者與狗進炮行者商榷,對所依經文的理解來探討:

整個經文是針對聲聞弟子的講法,只就是講阿羅漢五蘊的慧解脫,在這個方面而安立如來。並無直接承許佛如來為阿羅漢,這是兩回事吧。另外佛在此經是主動問及,如來與阿羅漢慧解脫的差別

,為什麼不應他問而自問,還要等聽法弟子再再回復說,如來我是相信的請說法義,並承諾聞己當受教奉行?因為佛知了連五蘊解脫成就,弟子也信心不夠,所以自問,然後得到弟子的信任承諾,才回答,而回答的內容,如來並沒有直接承許佛自覺所通達的無上菩提,就是阿羅漢慧解脫的自證境界。只是說佛並未聽聞法教自己就能覺悟萬法,通達了無上菩提,這樣說也只是鼓勵弟子不僅要對佛以及佛說相應弟子的五蘊解脫法生起信心,更要對自己能尊佛教導就可以證悟五蘊解脫生起信心,因為連佛自己沒有聽聞法教都可以自己覺悟萬法,何況弟子。更為說到是為未來世的相應聲聞眾而開演相應他們的教法,說稱為如來名號,是因為未得而得未利而利,什麼意思呢?沒有得到而得到,無所得而得,沒有自利而自成利益,這就是佛智的不可思議。依此照見通達無上菩提的究竟佛智,知了這個解脫道,分別這個解脫道,演說這個解脫道,通達這個解脫道,也能成就相應聲聞諸眾的各種教授教誡(能力、方便與智慧)。這樣說是為了在正法上隨順聲聞的心性,讓他們欣樂佛為他們開演的相應教法。這個說明是如來、羅漢差別。那麼到底佛說了什麼差別呢?佛首先說自己覺悟了萬法(從世間法上不存在報師恩),通達了無上菩提解脫(究竟智慧),隨順當世的因緣化盡,並留下針對未來世聲聞眾生的教法開演並為開啟覺悟未來世眾生中的聲聞眾而演說解脫法。名號如來,是未得而得未利而利的自證不可思議的佛智解脫境界。如此知了各種暫時的與究竟的解脫道路,分別各種暫時的與究竟的解脫道路,演說各種暫時的與究竟的解脫道路,通達各種暫時的與究竟的解脫道路,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為了了利益未來無量眾生,所以要知曉不同的解脫道路。這樣也就能成就對現在世與未來世的各種聲聞進行教授與教誡。如是說等句明示了佛這樣說的目的用意,是佛的方便手段。那麼這樣來看,兩者的差別,首先佛是從自己說起,半點也沒提到阿羅漢。這就是佛以自己的經歷來身教垂範如來的名號,所以也告誡我們隨學佛的人,要先看自己。佛明示了自己沒有自利而自然自利,沒有得到而自然成就,這是不可思議的智慧行境,阿羅漢呢?佛的大智大悲,並沒有說,可能也不會說。然後不只了結化度當世所緣,也自然為未來的聲聞眾開演教法令他們得到他們想要的解脫(注意佛的智慧和慈悲,只談你想要的,不談你接受不了的,未得而得句是在弟子誓言信佛受教的情況下,佛所透露的一點),這種不可思議的佛智,不僅超出世間的言語思維邏輯分別,也同時可以知曉分別演說通達從世間法到成佛的所有道路,那麼世間法當然也就是遍知的,比如什麼電腦之類的。當然也就能夠成就對聲聞的教導,這樣說是為了建立聲聞弟子的對佛,對法,對自己的信心的方便,更顯佛的大智大悲。如此,我們就只能得出:佛是救度眾生利他,是不求自利而自利 不求所得而得的不可思議智慧的證境者。

對經文的理解的歧義就在於:佛與羅漢的差異,前述行者總結歸為佛不稱為羅漢,不是證境有別,乃是因佛為自覺自悟,羅漢則為從佛受教,即說佛是自覺自悟的阿羅漢,這兩種不同的理解,哪個更加貼近原文法義,就交給有緣者自己去判斷吧


謝邀。佛,圓滿一切智慧的覺者。

破去人我執,得阿羅漢果。

法華經有個譬喻,阿羅漢只是佛道長遠,佛陀怕弟子們心生退路,而作的化城。


佛陀乃是巨乘奧特曼佛的坐騎兼職火花人偶

菩薩是奧特曼佛的坐騎預備役

阿羅漢是看奧特曼佛打怪獸的觀眾

讚歎奧佛不可思議


涅槃經中佛滅度時,阿難問未來眾生以誰為師。佛說以戒為師(結果佛滅度後阿羅漢為戒發生了爭執?)。如果佛滅度時有阿羅漢已經學到了佛的95%以上並且實際修行到了,沒學到的都是一些細枝末節,佛會不會這麼說:「以佛滅度後最厲害的某某阿羅漢為師?」

阿羅漢應受人天供養,阿羅漢是否可做人天之師?

一般的,好像都是佛認證後,阿羅漢才知道自己是阿羅漢。所以,阿羅漢極可能不知道自己確實得到阿羅漢了。


在勝義諦(出世間/涅槃之後/超越輪迴),佛陀與阿羅漢毫無區別;在世俗諦(世間/五蘊/最後一世輪迴),佛陀與阿羅漢就像人和猴子的區別。


自度則無區別,度人則有區別。

自度、度人本是一體,阿羅漢是自度的果,亦是度人的因。

發願度人即是菩薩。

度眾生,而無眾生得度。

度眾生即是菩薩,無眾生得度即是阿羅漢。


提問的沒有基礎知識

答的說了半天,就是忘記了佛陀只是教導苦與苦滅。

菩薩還是凡人。人天最勝者阿拉漢。阿拉漢也是佛陀名號之一,應供養。


【園覺經】善男子,一切菩薩見解為礙,雖斷解礙,猶住見覺,覺礙為礙而不自在,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

啊羅漢,要發廣大心,才能證菩薩。而菩薩還留著一個見。

而羅漢的修法,是以一個目標集中,達到豁然貫通。沒有廣大心。

【l楞嚴經】畜聞成過誤 將聞持佛佛 何不自聞聞 聞非自然生 因聲有名字 旋聞與聲脫

這是找本心的方法。

找到,貫通,就是啊羅漢。再擴大心量,菩薩能憶念無數佛土。再去掉最後一點見解心,進入無礙佛地。這就是不同。


引用雜阿含75經。

此經前半表明了佛與阿羅漢的解脫沒有差別,與《中阿含經》卷三十六〈梵志品2〉第145經瞿默目揵連經呼應:「梵志瞿默目揵連即問曰:『阿難,若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解脫,及慧解脫,阿羅訶解脫,此三解脫有何差別?有何勝如?』 尊者阿難答曰:『目揵連,若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解脫,及慧解脫,阿羅訶解脫,此三解脫無有差別,亦無勝如。』」(CBETA, T01, no. 26, p. 655, c27-p. 656, a3)
此經後半則表明了佛陀與阿羅漢的差別,在於佛陀是這個世界、這個時期,第一位無師自悟佛法並教導給眾生的覺者,而所有的聲聞眾乃至阿羅漢,則是聽聞佛陀講說佛法後,照著修行而得以解脫。在卷二十六第684經,則進一步闡述有「如來十力」,是佛陀超越聲聞眾的能力。

雜阿含75經[正聞本129經/佛光本66經](陰相應/五陰誦/修多羅)(庄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五受陰,何等為五?謂:色受陰,比丘!於色厭、離欲、滅、不起、解脫,是名如來、應、等正覺,如是,受……想……行……識厭、離欲、滅、不起、解脫,是名如來、應、等正覺。
  比丘亦於色厭、離欲、滅,名阿羅漢慧解脫,如是,受、想、行、識厭,離欲,滅,名阿羅漢慧解脫。
  比丘!如來、應、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有何差別?」
  比丘白佛:
  「如來為法根、為法眼、為法依,唯願世尊為諸比丘廣說此義,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如來、應、等正覺未曾聞法能自覺法,通達無上菩提,於未來世開覺聲聞而為說法,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八道。
  比丘!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未得而得;未利而利,知道、分別道、說道、通道,復能成就諸聲聞,教授教誡,如是說正順欣樂善法,是名如來、羅漢差別。」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相應部22相應58經/遍正覺者經(蘊相應/蘊篇/修多羅)(庄春江譯)
  起源於舍衛城。
  

「比丘們!如來、阿羅漢、遍正覺者經由對色的厭、離貪、滅,以不執取而解脫,被稱為『遍正覺者』。
  比丘們!比丘慧解脫者也經由對色的厭、離貪、滅,以不執取而解脫,被稱為『慧解脫者』。
  比丘們!如來、阿羅漢、遍正覺者經由對受的厭、離貪、滅,以不執取而解脫,被稱為『遍正覺者』。
  比丘們!比丘慧解脫者也經由對受的厭、……(中略)被稱為『慧解脫者』。
  比丘們!如來、阿羅漢、遍正覺者經由對想的……對行的……經由對識的厭、離貪、滅,以不執取而解脫,被稱為『遍正覺者』。
  比丘們!比丘慧解脫者也經由對識的厭、離貪、滅,以不執取而解脫,被稱為『慧解脫者』。
  那裡,比丘們!如來、阿羅漢、遍正覺者與慧解脫比丘有什麼高下,有什麼不同,有什麼差別呢?」
  「大德!我們的法以世尊為根本,以世尊為導引,以世尊為依歸,大德!如果世尊能說明這所說的義理,那就好了!聽聞世尊的[教說]後,比丘們將會憶持的。」
  「那樣的話,比丘們!你們要聽!你們要好好作意!我要說了。」
  「是的,大德!」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世尊這麼說:
  「比丘們!如來、阿羅漢、遍正覺者是未生起道的使生起者;未產生道的使產生者;未宣說道的宣說者;道的了知者;道的知者;道的熟知者。
  又,比丘們![其]弟子現在住於道的隨行,以後為具備者。
  比丘們!這就是如來、阿羅漢、遍正覺者與慧解脫比丘的高下,的不同,的差別。」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