韜光養晦的處世哲學,真的放之四海而皆準嗎?
老祖宗經常教育我們: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強極則辱,慧極必傷;
槍打出頭鳥。
所以,做人一定要韜光養晦,懂的要說不懂,千萬別讓別人知道你太聰明;追求不要太極致,見好就收,否則上坡路走到頭就要跌下來。你就做個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人,揣著明白裝糊塗,必要的時候甚至裝個瘋賣個傻,最好。
可是,在美帝這種崇尚個人主義的國家,華人的祖傳處世哲學,似乎不大行得通。以我和身邊同學的經歷,做group project,如果你不發聲,美國和其他國家的隊友往往就當你不學無術,或者根本不熱心於這個group project,而不認為你是知而不言的神秘高人。幾次meeting下來,你就被邊緣化,成了那個參與度低、存在感接近零的隊友。
等到了implementation階段,你一個人埋頭幹完了大多數活兒,覺得美國隊友們這時候該醒悟過來你是低調的大神從而對你尊敬有加了,沒想到有的隊友根本不領情,覺得你不跟組員商量就把事情都做了,甚有不是team player的嫌疑;或者你做的事情太牛逼,組員不能理解你的邏輯,你要是不肯花幾倍於工作本身的時間去解釋,或許又要落得一個剝奪組員學習權利的名聲。
最常見的是,幹完活後,final presentation上,你的美國隊友在同學和教授面前談笑風生,儼然挑大樑的風範,而你再次被邊緣化,根本沒人知道你其實是那個做了99%的事情的人。
學校尚且如此,更別說職場了。相比英語溜、極具表現欲,還崇尚學徒關係(一個師父帶起來一群學生)極力抱團的印度人,華人在美國職場往往悶頭幹活、沉默寡言,難以得到關注,很快就碰到玻璃天花板。竊以為如此現狀,和華人的明哲保身、韜光養晦不無關係。
仔細想來,其實見好就收、功成身退只是一種看法,中國也歷來有與之相對的銳意進取、絕不躺在comfort zone里的態度。從物理高度來講,有「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從人生歷程來講,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從做事來講,有「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與古訓「窮寇莫追」正相反。
強極則辱、盈極則缺、盛極則衰的人生觀,最大問題是——誰能知道自己是不是到「極」了?如果還沒到,就因為害怕更進一步會失敗而放棄前進,決定到此為止,那麼,微觀上,自己殺死了自己進一步發展的可能性,有的人還會以此為怠惰的借口;宏觀上,人類的進步,將會慢很多,甚至有許多瓶頸永遠也無法突破了;主觀上,覺得自己已經接近人生巔峰的人里,十例有九例其實只是自我膨脹;客觀上,「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誰又能真的登頂求敗呢?而且,世人的追求多種多樣。有的人希望福壽圓滿,有的人則只為做出偉大的事業而活,不介意犧牲個人的平安喜樂。對前者來說,懂得韜光養晦、中庸之道自然重要;對後者來說,他們不會喜歡中庸哲學,只想進取再進取,即便強極而辱,對他們來說也好過不夠強,而且他們永遠想要更好更強。這兩種人生觀沒有高下之分,多樣性對於人類整體來說反而是好事。
如果要取一個平衡,那就是做事銳意進取,做人穩重大方。這個尺度很難拿捏,且不可避免地會交織滲透。此間進退,本身也是一門需要磨練的藝術。推薦閱讀:
※什麼是五倫、五常、四維、八德?
※當今中國社會,國學的核心是什麼?
※中國「三聖」之:仁聖孔子。[每日真國學?解讀]
※現代人為什麼要學習幾千年前創立的儒學?
※為什麼學業、事業總是不見成績,很努力卻總是事與願違?